章节目录 望族嫡女 第36节(1 / 1)

作品:《望族嫡女

她老人家决定了,就和几个媳妇说了,小傅氏先说好:“老太太这样说,当然是很好,也让她们姐妹之间多亲香。”

其实她是不担心丽姝的,也盼着丽姝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院子,她自己能管着自己的院子也当是历练了。

而傅氏也是同意,女儿丽嘉逐渐大了,丽婉也是待嫁的姑娘,单独住的确比较好。

徐夫人心里虽然不愿意,但没办法,大家都同意,她也只好同意,但她先下手为强,为她女儿丽贞选了最好的院子,那院子最为华丽,金碧辉煌恍若神仙居所。院门种的牡丹,皆是各色的红,仅仅认得的就有凌波仙子、千褶绣球、紫艳夺珠、紫艳夺轮、百花齐放摆弄在前,一派富贵景象。

内里又布置了各色奇珍异宝,糊了珍珠纱做窗纱,软烟罗做纱帐,走出门外,又是雕栏玉砌,第一等的富贵气象。

丽嘉住的则是幽静之处,丽婉素来畏热,就住在临水之处,丽柔因为喜欢疏阔就住在不加隔断之处,唯独丽姝因为喜书,因此她选了一间小而精巧的房舍。

分了院子后,小傅氏带着丽姝分派起来,丽姝自己的私房有一半是买了书,另一半则拿出来给小傅氏置办物件。

小傅氏摆手,丽姝则道:“娘亲,我知晓你如今添了两个弟弟,你私下还要贴补他们,我的月例银子是够用的,这些我拿出来置办好了院子,我自己也住着舒服,您就答应我吧。”

如此,小傅氏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丽姝先在门口用缸养了碧荷粉莲,从门口进来,有一条羊肠小道,道路上用鹅卵石砌成,她这里有精巧的三间小房,从里面推门出去连着向阳

处的两间明间则又布置成书房琴室。

从外买了两对对鼓凳、一对玫瑰椅,两套最时兴的茶具。又把中间的堂屋作为花厅,用作招待客人,这里布置的最为精致,算得上是用最少的银钱办的最为精妙。

西边则用作平日做针线所用,故而那边的帘子用的是湘妃帘,东边住处则用的是珠帘。

丽姝在花厅一旁,又让人从外买入一张红木几案,让娘亲在其上用金粉缀以海棠样式的花儿,她则自己画了一张图,让人按照她画的杯架,这里就是她所做的最巧妙专门摆茶具的地方,各种她想要的牡丹纹样、海棠纹样、荷花纹样的茶匙,都可以随意转动,看起来精巧无比,实际上也不过花了二两银子。

更有浅粉色的瓷杯,琥珀色的琉璃杯,白玉杯,以及丽姝让人做的一套茶具。

更有巧思的是,她用去年搜集的花粉浸泡在各色绢布上,等这些绢布干了之后,她再做成各色花儿,这是胡妈妈教她的,尤其是做像生花,简直是胡妈妈的拿手绝技。

这些绢花上她饰以珠玉孔雀石,在光线下,居然显得流光溢彩,琳琅满目。

可见没有很多钱,也照样能够把这里布置的非常精巧。

比起丽姝,别人就没有花这么多功夫收拾房间了,丽嘉是根本没怎么收拾就住进去了,屋内纸窗木榻,一洗富贵之色。丽婉自从苏姨娘去世后,姨娘平日所藏钱财私产,小傅氏平分给她兄妹三人,丽婉又有曾家所赠,她私财颇丰,平日又会筹算钱财,让身旁玉茗宝珠两个丫头帮忙收拾。

再有丽柔,是刘太夫人身边的魏妈妈帮忙收拾的,和丽姝不同,丁姨娘让丽柔多亲近刘太夫人。刘太夫人见丽柔对自己过于依赖,于是让魏妈妈私下开库给了好几样好东西给丽柔。

丽柔多是按照刘太夫人的喜好收拾的,丽姝走进去看过,她是不太喜欢的,当年在刘太夫人那里她就觉得色彩太过沉闷,但丽柔喜欢就好。

而众人去看丽姝的院子,都暗自觉得好。

丽嘉捏了捏她的脸:“都说你这些日子忙着收拾院子,我看看脸都小了一圈了。”

“这也没什么,总归是自己要住的地方,自己收拾起来也好看。”丽姝笑着。

原本丽贞那里真是金碧辉

煌,现下见丽姝这里处处都是花边坐垫,完全不同于她那里的大红色的传统纹样,很是清雅好看。

再有她的茶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式各样的茶匙。她的这个茶具一共七层,每层又有七个小盒,看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回去后,她就要找徐夫人也做一个和丽姝一模一样的茶具楼,这让徐夫人也忍不住道:“你这里有专门的茶房,还弄什么劳什子茶楼?”

看人家丽姝并没有什么钱,小傅氏嫁妆更不多,小叔子更不必说,可人家二十两就能置办的让人都叹为观止,自己女儿守着一个金屋子,反而羡慕人家茅草屋,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徐夫人又语重心长道:“你还不知道吧,你三叔的同门现在任詹事府詹事,原本他因为母丧守孝三年,现下起复又重新任太子所属的东宫里的詹事,是正三品的官。”

丽贞摊手:“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大家都知道二叔向来交际很多。”

“这你就不知道了,你叔父的这位同僚,出自荥阳郑氏,乃是前朝的五姓七望。和刘家祖上也有姻亲关系,这位詹事大人原本是宰相之子,他的儿子听闻博闻强识,天资聪颖,仪表堂堂,都夸他是卿相之才。”徐夫人当然有所打算。

郑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那是累世高官,郑家公子更是天之骄子。只可惜,二叔任性以至于官位低微,她家老爷却是锦衣卫高官,若是二叔肯为自己女儿说这门亲事,她过继二房的儿子也无妨,反正总是要过继一个的。

至于过继谁,她也不在意了。

反正到时候家里这个世职可以给他,但是家里她的嫁妆钱财是要全部陪嫁给自己的女儿的。

总不能既要又要吧。

就在徐夫人动心的同时,丽柔是最淡定的,她和丁姨娘道:“我听说了,郑家要举家拜访,就是老太太那里都让人重新洒扫很是郑重。但是越好的东西,往往就越不会属于我,所以,姨娘,您不必和我说这个,我避着些就是了。”

丁姨娘见女儿见事明白,也是松了一口气:“我就怕你去争,如今我是没有宠的,也说不上话,又只是个姨娘。这郑家指不定是看不上咱们家的,我只听太太曾经说过郑大人和我们老爷关系莫逆,不是一般二般的关系。就是争,恐怕也

是你大姐姐和你三姐姐去争啊?听说连大房的大太太也在打听。”

丽柔心想那自己更要避开的远远的了,大姐姐有阁辅外公,又有好大一笔嫁妆,又是刘家嫡长女,三姐姐丽姝母亲得宠,本身才华横溢容貌昳丽,性子尤其是喜压别人一处,再有个丽贞,大房嫡长女,父亲乃是天子心腹,又是高官,她娘是宰相孙女,总之个个都比她要好。

她不能去冒大不讳,否则要被这群人生吞活剥了。

殊不知丽姝听小傅氏说完,先是道:“这位郑公子的确很不错,但是她大我十岁,等女儿及笄,他都二十五了。”

听闻郑灏就是中状元时,一眼被皇帝看重,见他年轻才学好,又家世出众,相貌英俊,故而被相中做驸马。

甚至他早已定下婚约,自己都上轿子了,郑灏还被追回。

其实丽姝知道郑灏极好,他和自己定亲后,期间父亲还被贬谪楚州,那时郑家依旧不悔婚。实际上听说郑老夫人对她不是很满意,觉得她人生的单薄了,没有大姐姐丽嘉那么富态有福气,可郑家依旧远赴楚州迎娶她。

甚至后来她从乌孙国回来,知晓自己的被卖的经过,他非常自责。

这样一个好人却困囿于驸马的身份,一辈子有才也只能担任闲散官员,她不能这么自私,即便她知晓郑灏是夫婿的好人选,但自己的年纪现下也不到十岁,郑灏应该娶一个年近及笄的女子,早日成婚,这样也就不会被皇帝榜下捉婿了,他也能施展抱负了。!

第 42 章

郑家人来之前,刘承旭因为在春天力破大案,升任大理寺右少卿,连跳三级,成为正四品的官,这当然又是另外一喜了。

刘承旭在家里摆了几桌庆贺,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有老亲曾家,姑母鲁国公府,还有傅家人也一并都过来道贺。傅氏和小傅氏虽然名为姐妹,但傅氏毕竟年长,又先进门,因此她要劳动,小傅氏也就随她而去。

姑母是来的最早的,她是刘家的女儿,早些回来还能帮忙,同时也把三位表哥带过来了。这三位表哥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他们分别叫耿裕方,耿裕正和耿裕圆。

这三位表哥中,三表哥耿裕圆性子最跳脱,一下都坐不住。刚在刘太夫人面前请完安,他就立马看向丽姝:“三妹妹,上回我过生,你送给我的傩神面具,我戴出去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丽姝掩嘴直笑:“哪个要你去吓别人的,那是驱邪纳吉、除灾呈祥,以求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的。”

耿裕圆挠挠头,眼睛骨碌一转,又狡黠的道:“你若还有下次生日再送我一些。”

“那不成,下次我要送你更好的。”丽姝觉得耿裕圆比起别人更像个真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拘无束,这样倒是很好。

一听说更好的,耿裕圆就不由得问:“那是什么?”

丽姝神神秘秘道:“天机不可泄露。”

不说还不打紧,一说耿裕圆就更好奇了,猴在丽姝身边,直到丽姝给了他一个自己做的万花筒,他才拿出去玩儿。

姑太太看了这一幕,心中一动,她这三个儿子中,就属老三心地最为赤城,她原本就想为儿子求娶娘家侄女儿,如今看来丽姝倒是不错。

首先丽姝乃嫡出,年纪虽然比自己的儿子小一岁,可是文采出众,样样都来的,更不提美貌了,只见她不过十岁的样子,体肤通透,面容如玉,如同水里的一块碧玉,盈盈散发着光泽,如若长大,不知何等旷世美颜。

若是娶她进门,小儿子指不定有更大的出息,毕竟美人在侧,哪里还敢庸庸碌碌。

况且她家也不差,自家丈夫翰林院编修,鲁国公之子,她又是做姑母的,肯定会对侄女儿好,姑母当婆婆,婆媳关系都没有。

她的眼神

当然被小傅氏看了个正着,小傅氏却不会同意,若女儿嫁到别家,她还可以为女儿撑腰,可若是嫁到亲戚家,尤其姑太太家,就不好说什么了。

再有以外甥而言,耿裕圆还是很讨长辈喜欢的,虎头虎脑心直口快,为人热忱,可若是找女婿就差着了。

耿三哥儿并不喜读书,女儿却是手不释卷。

说真的小傅氏也是操碎了心,看女婿可不是到了年纪就直接定亲,你也要有人选才对啊。先定几个人选,有了默契再慢慢定亲成亲。

她又见了曾家四公子,曾四公子倒是才学很好,相貌更是清俊,可他娘的确如丽姝所言,显然人家是想求更高家世的,女儿真的嫁进去,也要伏低做小。

伏低做小的日子可是难过的紧,常常忧郁愤懑,就是身处富贵又如何呢?终究活的不够畅快。同时,小傅氏想就是曾三太太选家世高的也没什么,正如自己也盼着女儿嫁的更好些,如此若是苛责别人,自己也太假了。

又有傅夫人带着几位儿媳妇过来,小傅氏起身迎接。

丽姝也跟在小傅氏身边向傅家人行礼,丽嘉更是熟稔的上前和她们说说笑笑,丽姝当然还是如以往那样站在一旁,因为她知晓傅家人并不喜欢她。

丽姝自己不太在意傅家,只当寻常人看待,但小傅氏却不能忍受。

她能忍受自己受到欺负,却不能容忍别人欺负自己的女儿。

因此原本想着要提前戳穿傅家虚伪的面容,现下她又不想了,为何呢?因为丽嘉年纪越拖越大,傅家也是按捺不动,到时候两家肯定会反目成仇。

现下自己戳穿了,还不是为了傅氏和丽嘉好。

可她凭什么呢?

今日整治了一桌桌美酒佳肴,傅氏和小傅氏坐在一起,陪过来的太太夫人们一起吃饭,丽姝和刘太夫人还有小傅氏对视一眼,又悄然离席。

众人原本在听《清平调》,此时曲风却变了,变成《醉渔唱晚》了,此曲原本是陆龟蒙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丽姝练习此曲时,翻开不少评价,尤其是以《诚一堂琴谱》中《醉渔唱晚》后记:云逸亭曰,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今刘承旭正与其他人在吃酒,乍然听此曲

,似古调,又有啸傲烟云,醉鄕酣美之意。

通音律之人,才能听出其中妙意,刘承旭放下酒杯仔细聆听,心下无比舒畅,只是一曲罢,余音绕梁。

刘承旭倒也罢了,年轻人中傅明伦听了,又有一股想驾一叶扁舟于江上的感慨。

又听得一曲是《梅花三弄》,这梅花三弄原本是吹笛最好,后来又写琴谱上,丽姝选此曲缘故就是为了赞赏父亲就如同这梅花一般,不畏寒霜,不畏强权,敢傲风凌雪的顽强性格。

现下不少会弹琴的,多半只是会弹,并不解其中意思。

此曲弹奏完后,耿姑父笑道:“这必定不是一般人能够弹奏的,我观此人必定不是一般的弹奏者。”

倏尔,只听屏风后传来一道女声:“女儿祝爹爹气蕴风云,身负日月,谨以此曲盼爹爹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这话说的很好,大理寺少卿只是发轫之初,日后更是大有作为,讨了个好口彩。

一听出来时丽姝的声音,刘承旭就笑道:“三娘你有心了。”

众人恍然,原来是丽姝在弹琴祝贺,刘承旭又对众人道:“小女拜古琴圣手严天池为师,年纪太小,还不得三昧,诸位可要多担待。”

丽姝已经回到席上了,傅家的人当然觉得她似歌姬一般上前献弹,熟料不一会儿,醉兴起来,刘承旭亲自起身吹箫给众人听,另有刘老太爷吹笙,合奏得天衣无缝,男人们是赞不绝口。

此时,傅家人才知晓刘家人都颇通音律,刘太夫人还解释道:“我记得丽姝的爹小时候,他一曲《清明上河图》可是闻名乡里,所来客人者莫不夸,丽姝是和她爹一样了。”

贵族女孩儿多学琴棋书画,本就是陶冶性情,若是学问太差,毋须懂太多,可丽姝心思玲珑剔透,勤奋刻苦,颇有天分,她学的好,方才她起身时,只见喜鹊盘桓其中,足以见她秀慧而绝艳,秋波善睐,神光动人。

却未曾想到姑太太此时却打起了退堂鼓,原本她属意丽姝,就是觉得她是个机灵的姑娘,反正丽嘉她是够不到的,丽姝退而求其次,但眼见丽姝已展露少女风韵又颇受全家喜爱,故而她就觉得齐大非偶了。

就像杨贵妃生的太美,连公爹都觊觎,寿王作为王爷都护不住。

更何况自己的儿子呢。

又有席间曾二太太和小傅氏坐在一处,她对小傅氏的兴趣更大,傅家二房两位正夫人。她是常常见到大傅氏的,很少和小傅氏接触,今日近距离观看,才发现小傅氏居然异常年轻,看起来恍若十八少女一样。

正是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比起其女虽然也过于美貌,但刘丽姝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自有一股凛然之气,小傅氏却是眼里带着一抹忧愁,显得风致楚楚。

也难怪迷的刘承旭那样的正人君子跟情痴似的,曾二太太主动和小傅氏说话,见她说话文雅好听,说起庶务也是头头是道,并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反而可亲可怜,每一句话都说的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