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军营小食堂 第123节(1 / 1)

作品:《军营小食堂

江婷无所谓道:“知道就知道呗,他们又配不出来,还能强抢吗?”

她看向贺云琛笑道:“而且,你会护住它的是吧?”

迎着江婷的眼神,贺云琛一怔,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被信任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身体里横冲直撞着,叫他差点站立不稳。

他突然就悟到了什么,难道,这就是江婷想要的那种并肩同行的朋友关系吗?

一时间,贺云琛的神情有些恍惚。

江婷瞅着他,“你咋了?”

“没事。”贺云琛回过神来,道:“走吧,去换身衣服。”

镇上尚且完好的房屋都被收拾了出来供给贺家军居住,而北戎俘虏则集中关在一个地方。

江婷和贺云琛走进这镇上最大的一间宅子里,这里被用作武将们休息的地方和临时指挥部。

“这宅子的主人曾是一位从四品武将。”贺云琛挎着佩剑抬脚跨过门槛,对江婷解说道,“他祖籍在此,告老后就举家搬迁回来,言道至死守卫边关。”

江婷道:“那后来呢?”

“后来……”贺云琛轻叹一声,“北戎来袭时,他不愿撤退,披甲上阵,力竭坠马而亡了。”

江婷默然,手轻轻抚摸过那朱红的座椅,道:“那他的家人呢?”

“妇孺送走,男丁皆战死。”

江婷闭了闭眼,点点头,吁了口气,“所以我们现在帮他们把家园找回来了。”

将士们烧了大锅的热水送来,江婷去洗了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而后在宅子里到处转了转,在地窖里发现很多的酸菜和萝卜腊肉风干肉等储存的食物。

她指挥着人把食物搬出来,从镇上找了足够的大铁锅,在宅在外面搭起临时的灶台,把大铁锅架上去开始煮饭。

大家都好些天没有吃过正经的食物了,压缩饼干虽然饱腹感不错,可以用作行军路上的食物,但终究口感不是很好,饿得也很快。

趁着煮饭的时候,将士们又把镇上的食物都搜刮了出来,全部集中到一个地方,这些食物足够几千人吃一两个月。

江婷挑选了一下食材,做了几大锅酸菜炖腊肉,几大盆萝卜饺子,给自己和贺云琛打了点饭菜,用食盒装着去议事厅找他。

待贺云琛布置好将士们的驻防,武将们陆陆续续离开后,江婷才从门口探出一个头来,笑道:“吃饭吗?”

贺云琛正负手站着研究地图,闻言抬眸,道:“吃。”

江婷提着食盒走进去放桌子上,搓了搓手道:“这四镇真的好冷,无法想象再往北边点的北戎有多冷,幸好我不是北戎人。”

贺云琛打开食盒的手一顿,接口道:“嗯,幸好你不是。”

两个人分吃了所有的食物,这才继续商量后续的事情。

江婷问贺云琛这四镇后面准备怎么安排。

“驻军吧。”贺云琛拧眉,屈指敲了敲桌面,“百姓们既已迁到漠金山下,就不必再迁回来了。”

江婷道:“确实,漠金山那里的镇子可比这儿暖和多了。”

贺云琛点头,“嗯,所以我准备奏明四殿下,把此处改为军镇。”

江婷摸摸下巴,“但我觉得北戎不会死心,只要王庭不倒,他们就不会放弃入侵中原的野心。”

贺云琛眼神一冷,“那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贺家军在四镇待了四五天,斥候来报说北戎的三万大军已经在几十里外了,而大郢的大军还在攻打回鹄。

别看回鹄只是一个小国,却有顽强的毅力,硬是拖着大郢的大军,让原本可以速战速决在三天内就结束了的战役拖了快十天。

而在大军从回鹄改道北戎来四镇支援前,就只能靠这不足一万的精锐守住镇子,抵抗北戎的三万大军。

又过了一日,斥候来报,北戎的另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从另一个方向绕道去了回鹄支援。

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将大郢的大部队困在回鹄,方便夺取北部四镇。

“三天。”贺云琛沉声道,“我们至少还需要撑三天。”

西北大营的胡指挥同知和边城驻军里的周指挥同知都齐齐点头,拱手抱拳道:“贺大人,在场的人里你的职位最高,我等都听从你的安排。”

“我等必誓死守卫北部四镇!”

这次西北大营指挥使李长泓没来,而是跟在了四皇子身边,只让指挥同知带队。

贺云琛点点头,“好,诸位,接下来,那便采用我的私人参军江参军的法子吧。”

“哦?江参军又有什么高见?”

众人齐刷刷看向江婷,江婷眯眼一笑道:“挖战壕。”

【??作者有话说】

第78章 告捷

◎悲惨的北戎人◎

按贺云琛的说法是, 他们至少需要守三天,才能等到大军的到来。

以九千多的大郢精锐,对上三万北戎大军。

若是硬碰硬, 谁胜谁负确实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这次大战会折损大郢很多精锐, 这是贺云琛等武将不愿意看到的。

是以按江婷的主意挖战壕出来,就是一个拖时间的好主意。

前世的战壕主要是为热/兵器战争准备的, 双方躲在战壕里,只露出一个头来你打我一下, 我打你一下, 如今的战壕经过江婷的改良,有了城墙和陷阱两种用法。

因四镇不是城池, 周围是没有城墙的, 而临时修城墙又太慢了, 是以可以采用挖战壕来替代, 将士们躲在战壕里, 往外面放箭和丢炸药包。

而最外面的战壕则更宽更深, 用竹席搭在上面,堆上沙子, 肉眼根本看不出下面是空的, 坑底放置一些削尖的竹子和尖锐的石头。

江婷脸上蒙着布巾防尘, 手上拿着铲子,看到哪里的战壕略有不足便上去补补。

还好现在已经开春, 没有前几个月那么冷了, 冻土也好挖一点, 近几日更是天公作美出现了温暖的太阳。

“江参军。”

“江参军你来了!”

埋头吭哧吭哧奋力挖土的将士们见了江婷都纷纷停下来热情地打招呼。

自大家见识到了火药的威力后, 都对江婷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把她供起来,如今江婷在贺家军里的话语权甚至不低于贺云琛。

既然她说修战壕,那就修!

江婷笑着点点头,“大家都辛苦了。”

将士们先挖出战壕来,再把土运来高高垒起来,留出一些箭孔,就像简单的城墙一样,再在镇子外围一圈挖下陷阱,如此两道防御,定能拖一些时间,也能减少一些将士的死亡。

他们把之前攻打四镇时候射进来、还能用的箭都捡了回来再利用,因为四镇一直以来都有驻军,弓箭这些都是不缺的,且这次大家带来的炸药包够多,之前的只用了三分之一,所以足够北戎人再喝一壶的。

在江婷领着人挖战壕的时候,贺云琛则带着武将排兵布阵,将三个大营的精锐都合理安排起来,力求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如此准备了两天后,北戎大军来了。

就边关的地势来说有三处重要的战略据点,一是丹东大营驻守的虎跳峡,二是回鹄,三就是北部四镇。

这是三重守护大郢的屏障,失一处,北戎南下的可能性就更大一成。

如今大郢想同时夺取回鹄和北部四镇,北戎人自然坐不住了。

显然北戎出兵的目标便是牵制住大郢在回鹄的大部队,专攻北部四镇。

北风猎猎,吹得大郢和贺家军的旗帜呼呼作响。

将士们做足准备趴在战壕里,从缺口处往外看,见黑压压的北戎大军逐渐靠近了。

大家抓紧自己的武器,弓箭手先就位,裹着松油的流火箭蓄势待发。

但北戎士兵从远处看来,除了能看见镇子外面多了一圈像院墙一样的东西,其他的竟什么也瞧不出来。

人呢?难道大郢的军队弃了镇子逃跑了吗?

北戎士兵狐疑地慢慢靠近。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时代打仗的方式了。

先前大郢决定攻打回鹄,便向回鹄送去了宣战书,叫其做好准备。

若是搞偷袭搞突袭等战术,都是要在宣战之后才能用上的,不然就是违背道义。

正面交锋的时候也很简单粗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贴身肉搏,比拼的就是双方将士的人数、身手、耐力、装备。

是以北戎人还没遇见过都打到眼前了,还没见到敌人在哪儿的情况。

“他们定是躲在那围墙后面,等我们靠近了好突袭,先去探探虚实。”

北戎的武将左右查看着,派出小股队伍前去试探。

战壕后面,江婷道:“不可让他们的先锋队发现我们的陷阱,用普通的箭逼停他们,再派人叫阵。”

贺云琛表情冷峻地点头。

周围的武将领命,迅速下去吩咐了。

且说北戎的先锋队骑着马,小心翼翼地靠近镇子,在即将走到陷阱前时,突然听闻一阵破空声传来,眨眼间漫天箭雨已经来到了眼前。

“撤退!有埋伏!”

先锋队手持盾牌迅速抵挡,另一手勒紧马头就回撤,但在箭雨的攻势下,还是死伤了一些人。

不过北戎大军的首领并不慌张,这都是守城正常的流程,先上弓箭手,待箭用完了再用滚石什么的,直到最后上步兵。

是以北戎士兵们迅速切换阵容,盾牌手顶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后面,向前推进。

贺云琛看着黑压压逼近的北戎大军,沉声道:“先用普通弓箭诱他们接近,待有人掉进陷阱后,再用流火箭和投掷炸药。”

将士们纷纷严阵以待,应道:“是!”

“弓箭手准备,放箭!”

随着武将粗狂的嗓音一声吼,令旗一挥,第一批弓箭手齐齐弯弓搭箭,万千长箭飞射而出,但大多都扎在了盾牌上。

北戎人暗自得意,继续顶着盾牌往前,就等着贺家军将箭用完,他们便可以拔刀冲上去大开杀戒。

从之前与大郢作战的经验来看,大郢的士兵没有北戎人那么适应严冬,在冰天雪地里实力不能完全发挥,而北戎士兵世代生活在北方,这点小雪比起王庭那边的寒冷来简直不值一提。

但走着走着,最前面的盾牌手突然脚下一陷,原本平坦坚实的地面竟成了直往下滑的席子,他们整个人连带着盾牌都滚进了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