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消除你的执念[快穿] 第696节(1 / 1)

作品:《消除你的执念[快穿]

县令也反应过来了,急忙喊了官差:“快!快去通知下游县城乡镇!有神仙出手相助,洪水危机解了!还有那旧河道边上的和县,通知他们别往那里去了!”

仓皇逃命最容易出事端,既然有神仙出手阻止洪水,那么各里长、亭长甚至县衙都该镇定下来维持治安,以免洪水没来,却出了盗贼命案。

如此沿路一通知,沿岸百姓终于明白了这凭空出现的天河到底是怎么回事!无数百姓纷纷蹲下身跪拜,祈求神仙保佑自家,感恩神仙救命于水火。

而紫堇,一边引水,一边用法术在地面开辟河道,快速清理了旧河道与主河道直接的阻碍,以人力不可能完成的速度重新打通了这条支流,等到她灵力消耗得差不多时,天河渐渐消失,地面上的洪水被分成了两个支流,朝着各自的方向奔去。

紫堇站在高空观察了一会儿,确认没有问题后,看向县令:“余下,你们自己修缮加固。”

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仙人留步!”县令伸手高喊挽留。

紫堇停下,俯视着地上的人:“何事?”

她在高空,暴雨似乎不会侵袭她分毫,说话的声音却字字句句清晰在耳边,光这一幕就镇住了在场所有人,更别说刚才发生的仿佛做梦的一切。

无人质疑她神仙的身份,只是……

县令询问:“不知仙人是哪位仙尊,今日相救数万百姓,令十几个县城免了洪涝之灾,下官定要禀告帝王为仙人塑造金身!”

紫堇想说不必,却突然想起刚才引水时,本早该灵力枯竭,却突然中途感觉到周身灵气波动,又重新有了力量。

她沉默地看着地上虔诚跪拜的人,难道这就是积德了?

她想了想,说:“我非仙人,不过一个小小修士。举手之劳,不必言恩,就此别过。”

“修士好歹留下姓名!”县令又高喊。

紫堇飞离的身影一顿,一道雷电打过来,县令斜下方的山坡上炸了一个小小的坑,众人躲闪了一下,再抬头去看,只看到一道紫光在天边闪过,消失不见。

县令匆忙起身跑下山坡,看向那雷电打过的坡面,只见雨水冲刷下,那两个字依旧清晰可见。

“紫堇。”识字的随从念出来。

县令肃手整衣,又对着这两个字恭恭敬敬一拜。

大雨依旧哗哗下着,又继续下了日。

若是以往,此时的下游所有田地人家,都已经一片汪洋,但此时,田地虽然淹了,屋子也日日夜夜漏水,但每家每户都还住在自己的屋子里,有吃有用,不至于一贫如洗朝不保夕。

日后,天放晴。

两条支流的洪水依旧奔腾,田地里却四处都是人影,农人纷纷出门给田地疏通水流,重整庄稼地,为下半年的耕作做准备。

春种白费了,但家还在,地还在,一切都不是最差。

百姓之间,关于紫堇仙人的传说越来越盛,越来越广,对紫堇仙人的信任与感恩,几乎超过了他们曾经信仰的其他神佛。

南启县令说到做到,写了一道详细描写治洪过程的奏折,并以县衙的名义,在南启的一个道观里,为紫堇请了一座金身,一时间,这道观香火旺盛不绝,紫堇那座脚踏宝剑的全身像前,日日烟雾缭绕。

第675章 章 废柴修仙传

紫堇离开众人视线,却并没有走远。她的灵力几近耗尽,只能勉强找了一个高山僻静处,原地打坐恢复功力。

人间灵力稀少,她早已做好了需要较长时间留在此地的准备,只等到积少成多勉强恢复体力后,便立刻回到天衍宗凌云峰的山坳里,真正修炼。

但这一次她的预料却完全不准。

人间灵力稀少,然而她刚坐下运转法诀,却感受到了丝丝缕缕的灵力入体,她入定练功不曾睁眼,却能感受到明显的灵气聚集,并且是随着时日越聚越多,仿佛自己不是在人间而是在那个种满了灵植的家里。

怎会如此?

紫堇再无法精心,猛地睁眼看向四周。

入定不知时日,也不知道此时过去了多少日子,只见来时狂风大雨的山林此时艳阳高照,风平浪静。

紫堇伸手,掌心向上,捏了一个聚集灵气的法诀,果然,原本并无多少灵气留存的周边莫名聚集起一股股灵气,如涓涓细流,绵绵不绝地汇集到她的掌心。

到底是此地有蹊跷,还是她身上发生了改变呢?

紫堇不再停留,起身挥剑,换了一个山头,换了一个方位试着打坐。

一样。

她一连换了四个地方,但每一处都和第一次一样,只要她引动灵气诀,就会有灵气自发聚集在她周身。

这绝对是个修仙界也难得一见的异象,但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甚至可谓逆天的异象。

修仙依仗最大的便是灵气,若一个修士能自动引来源源不断的灵气,哪怕在一个灵气枯竭的地方都有这样涓涓细流涌入体内,那这个修士的修为和功力,岂不是进步飞快事半功倍?

紫堇又想起那日引洪水分流,那样宏伟的引水诀不是她想催动便立刻能催动的,她做的时候也曾担忧自己能坚持多久,心中做了好几个预案。但很神奇,在本该她坚持不住的时候,她体内仍有源源不断的灵力,就好像武者练功,虚空中有人传给她半身内力,又让她坚持了许久。

到底,这个能改变她引气入体的变量是什么呢?

紫堇不再练功,而是又换了一身普通衣裳,入了人间市井,去那些差点被洪水淹没的地方看看,看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紫堇在人间走了六七日……没找到。

准确点说,她那日很酷地飞离了南启县,随机找了个山头修复体力,然后为了验证灵气的问题,又随机找了个山头,如今,她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哪,去南启又该往哪里去……

她还是那个路痴。

紫堇是走了六七日发现自己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小镇,这才猛然想起这件事的。

顿时懊恼地一拍脑袋,啧了一声:“又忘记这身子的毛病了。”

“姑娘!仙……修士姑娘!”懊恼之际,一个兴奋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紫堇抬头,看到一个穿着天青色长衫的青年正激动地在二楼窗口对着她挥手。

“姑娘别走,等我!”说着,兴奋的脑袋缩了回去,楼板上传来一阵蹬蹬的脚步声。

紫堇笑了一声,蓝、粉、青,多亏皮相好啊,不然这花花绿绿孔雀似的着装,简直像个地主家穿花袍的大傻子。

不像大傻子反像个儒雅贵公子的青年已经奔到了她的跟前,微微一礼:“姑娘,好久不见,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真是有缘。”

“好久不见?”紫堇重复了一遍,问他:“我们多久没见了?”

“啊?”这问题有点奇怪,但青年还没想出哪里奇怪,嘴巴已经答了:“自上次林中一别,已经五个月未见姑娘了,司某还以为姑娘已经回了那天外修仙之境,再难见到了。”

“哦。”紫堇微微点头,原来已经过去了五个月,除去分别后她独行的那段日子,那么距离洪水过去至少四个多月了。

她看着殷切望着她的青年:“你找我还有事?”

青年忙说:“没有没有。”

紫堇见没事,对他微一点头,错身自行赶路。

“仙女――姑娘,姑娘!”青年一愣,连忙追过来,“姑娘这是去哪,也许和小生同行呢?不如我们一起啊。”

紫堇脚步一停,看过来。

青年觉得有戏,忙说:“姑娘是方外之人,对咱们人间怕是不大熟悉吧,姑娘想去哪里不如告诉司某,司某可以带着姑娘一路游玩过去,既然来了人间,也该见见人间风景,试试人间美食啊!”

紫堇没听他后面那些废话,脑中只闪过一个念头。

找个人带路也不错。

“你去南启县吗?”

“南启县?”青年愣了愣,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这不就是今年仙人降世化解洪灾的县城吗?再去看眼前的仙女,他呆呆地问:“姑娘可知道紫堇仙女?”

“我说了,我只是修士,并非仙女。”

青年眼睛微微睁大:“姑娘果然是那位解救数万百姓的紫堇仙女!”

紫堇无奈,听完又自言自语般喃喃:“已经传遍了吗?”

难道是因为影响扩大了?

“自然是传遍了!”青年越发激动了,“我第一次见到姑娘,便觉得姑娘是个仁善好心的仙人,果不如此,姑娘数月前的义举,真正是挽救了无数黎民!不仅是受灾的百姓,其他地区的百姓也一样受惠姑娘,若不然,往年洪灾一起,灾民流离失所,哪怕不曾受灾的郡县都会大受影响。”

“哦?”紫堇扫视他周身,“听上去,你对这些事十分了解。”

一般人,很难从局部看到全局,而此人这番话却是点出了一地受灾对举国之影响。

青年不好意思地哈哈一笑:“拙见,拙见。”

紫堇没继续探究,重回话题:“你去南启县吗?”

青年立刻说:“去,我们去的正好是南启县,这不巧了!”

紫堇不管是真的巧还是假的巧,既然有人带路,那便正好。

?“那走吧。”

青年高兴不已,对着身后一挥手,立刻追着紫堇跑了。

紫堇不用吃不用喝,方向明确便能直接赶路,两人很快就出了城。

没走二里地,看到几个平民在路边焚烧纸钱,再走近一些,才看到他们焚烧的纸堆前,还有个很小的石头盖起来的“庙”,大小大概能容纳一个猫的身量。

而紫堇,越走进那,越觉得有灵气在指尖浮动,就好像身上的灵力都活了一些。

“这是?”紫堇问。

青年忙解释:“这是农户在祭拜鬼仙。”

“鬼仙?”

青年说:“是,一个叫花丫的鬼仙,仙人在方外修炼想必不知前几年人间发生的事情。几年前,琅琊世家崔氏被一个恶鬼纠缠,幸得天衍宗弟子前来除晦。谁知那位弟子来了以后却说花丫并非恶鬼,乃是有大冤屈无法转世。在这位宗门弟子和花丫的推动下,本朝土地律法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从那之后,天下土地按照人口重新丈量,农户人家变得人人有地。为了感谢这位叫花丫的鬼仙,每到秋收春种之时,各地百姓都会来鬼仙庙给花丫鬼仙烧纸钱,祈求风调雨顺。”

紫堇听着脸色有些微妙,想不到短短几年,花丫也有了天下农人的祭拜,也不知道那个姑娘,如今修炼得如何了?

刚想完,她又看到小庙屋顶形成的阴影里果然立着人像,但却是两人……

“这两个人像……”

青年:“一位是花丫鬼仙,一位便是那天衍宗弟子,只是传言传遍天下早有许多版本,很多地方的人们不知那位弟子是男是女,什么容貌,便和花丫一样,立成了女相,有些地方这两年还形成了一个风俗,每年六月六拜花神,花神便是这两位仙人。”

紫堇:……

那不就是我自己?

“你们人间拜神,不分人鬼仙,一律都当做神仙拜吗?”

青年听了一愣,恍然道:“也是哦,花丫是鬼,这位弟子是修士,姑娘也是修士,庙宇里则还有很多神佛仙,被姑娘一提,我才想到的确是这样,咱们百姓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救苦救难的便是神仙,烧纸钱经书,点香点灯,日日祭拜祷告,虔诚又感激。”

说到这,青年自己也多了无限感慨。

救苦救难的便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