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945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赵亦时眼角藏着冷笑。

……

皓月淡去,晨曦浮起。

青石砖上,一辆马车不紧不慢地向城外驶去。

马车里,赵亦时倚着马车壁,一言不发,昏暗的光影下,只见他一双黑眸格外的阴沉。

裴笑的言语并无破绽,却又处处躲闪;表情动作无懈可击,却又处处透着夸张。

谢知非生个病,这小子都要抹两把泪,如今谢知非为了个女人弃他而去,一顿闷酒?

哼!

拿把刀杀上门,才是他小裴爷该有的动静。

“沈冲啊,他们早就知道了,独独瞒着我一个啊!”

赵亦时缓缓闭上了眼睛。

虽然这段情谊的最初,是出于他的算计,但处着处着,他却投入了真心。

裴笑单纯逗笑,谢知非稳重能干,这两人一左一右陪在他的身边,给他漫长的,难捱的太孙生涯,添了一份温情。

十年了,他一直深信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负了他,这两人绝不会倒戈他人。

却不曾想,这一切都是假象。

“沈冲。”

“小的在!”

“明亭于我还有用,先不动。”

“是!”

“那两人……”

赵亦时轻轻的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杀!”

“是!”

沈冲应完,又问:“殿下,还有一人,如何处置?”

赵亦时睁开眼睛,眼中有什么一闪而过。

“她救过我一命,我便饶她一命吧!”

————

咱天文中有个bug,小裴爷和赵亦时是在张家的宴会上认识的,我会做修改,外站的朋友就抱歉了!

第936章 回府

“吁——”

辰时一刻,三匹马在谢府角门停下。

门房一看来人,立刻大喊道:“三爷回来了,三爷回来了!”

谢知非翻身下马,利落的把手中缰绳往小厮手里一扔,潇洒的一撩衣裳,然后快步走上台阶,一脚跨进门槛。

进到门槛,他停步整了整衣裳,小声笑问道:“怎么样?”

朱青看了眼三爷用乌汁染过的两鬓,“爷放心,漆黑如墨。”

谢知非听了这话,桃花眼一扬,嘴角勾起,唇边隐隐酒窝,又是一个风流纨绔的模样。

远处,谢小花匆匆迎来。

“我的三爷啊,你可回来了,这都多少日子了,总不见人影,太太在老奴跟儿前念叨百来遍了。”

谢知非等他到了近前,长臂一勾,手掌习惯性捏他的颈脖。

一捏,不乐意了。

“怎么瘦成这样,肉都没了?”

谢小花偷着乐,还是小崽子心疼他啊,一眼就看出他瘦了。

能不瘦吗?

两场丧事,迎来送往,差点没把他累死过去。

“麻利的啊,给我把肉吃回来。”

三爷那无赖劲儿又上来了,“少一两肉,爷就罚你去庄上挑粪,朱青?”

朱青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往谢总管怀里一塞。

“永定河边新到了一批扬州瘦马,个个水灵,谢总管有空去寻个乐子。”

谢小花心花怒放,脸上却委屈的跟什么似的,“还戴着孝呢!”

“偷偷去,怕什么,有事三爷替你兜着!”

三爷又狠狠的捏了几下那软塌塌的颈脖肉,“我娘呢?”

“太太在小佛堂,替老爷和老太太诵经。”

“你忙你的,我瞅瞅去。”

“三爷。”

谢小花一把扯住,“好好哄哄太太,别惹她生气。”

“你真是比女人还啰嗦!”

谢知非嫌弃的把他往边上一推,径直往小佛堂去。

谢小花看着自家小崽子的背影,连日来心里堵着的一口闷气散得干干净净。

三爷回来,这府里才有点儿人气啊!

看看三爷这回孝敬他多少银子?

谢小花把银子掏出来一看,愣住了。

足足八千两。

怎么这么多?

……

佛堂里,吴氏一身素衣跪在蒲团上,手里拨动佛珠,嘴里念着经文。

身边有人跪下。

吴氏扭头一看,见是小儿子,经文都压不住她的火气。

“你爹和老祖宗刚刚去世,你就整天介的在外头厮混,连家都不回,你眼里还有孝顺两个字吗?”

“我眼里有娘。”

谢知非嬉皮笑脸的把脸凑过去,“娘,要不你打我两下解解气。”

吴氏伸手在儿子耳朵上狠狠一拧,“回头我让你哥好好教训你!”

“哥教训哥的,娘教训娘的。”

谢知非把头往她肩上一靠,“娘,来吧,多骂几句,把你心里的委屈统统都骂出来,三儿受得住。”

“你啊……”

吴氏拿自家无赖儿子没办法,抹泪道:“没良心!你爹、你老祖宗生前最疼的人就是你,他们这才走几天啊!”

“儿子这几天出门做了笔买卖,赚了些银子。”

谢知非从怀里掏出银票,“娘,你帮我收好,连大哥都别告诉,就咱娘俩一起偷偷花。”

吴氏一看这么多的银子,怨气顿时消了;再看儿子削尖的下巴,又心疼上了。

“银子归银子,身子也要小心些。”

她摸着儿子脸颊,“这脸都瘦成啥样了,还能看吗?”

“娘也瘦了。”

谢知非伸手搂住她的肩。

“以后这小佛堂少来,真要闲得慌就出门转转,逛逛,看到好的就买下来,别舍不得花银子。

别总和大嫂置气,大嫂人不错,这个家有她当着只会好,不会差,你得学学老祖宗,啥事都不管,只管享清福。”

“你娘我可没老祖宗那么好的福气。”

“瞎说,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谢知非晃晃她的肩:“将来儿子孝顺,孙子孝顺,子孙满堂,长命百岁,四九城里独一份儿。”

吴氏被儿子哄得,噗嗤一声,眼泪都笑了出来。

想想,也确实是。

没了婆婆和男人的钳制,她就成了府里的老祖宗,谁见了她都只有哄着供着的份。

柳姨娘那个老妖精就不一样了,没了男人在边上帮衬,她下半辈子的腰杆子别想再硬起来!

就是拼儿子,也拼不过她,太子可是看在她儿子的份上,才来谢府吊唁的。

她儿子有出息着呢!

“娘,我去找我哥,中午让厨房弄几样好菜,我有好几天没吃饱饭了。”

吴氏一听儿子没饭吃,哪里还顾得上念佛经,一边从蒲团上爬起来,一边碎碎念要亲自去厨房看看。

“娘,银子。”

“对,对,先收起来。”

吴氏把银票用帕子收起,又藏进袖子里,匆匆跨出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