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672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谢知非和朱远墨头皮一麻。

哪里还有说不通的?

不都通了吗?

“哪一处?”朱远墨问。

晏三合看着他的眼睛,“你父亲朱旋久,为什么要替赵王做恶?”

朱远墨一下子被问住。

是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朱家从来不掺和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因为谁上位,对朱家影响都不大。

掺和进去,不仅对朱家没有一分好处,万一事情败露,还有危险。

更何况朱旋久还是个走一步,算十步的人。

他从不把自己置于险境。

朱远墨有些敬佩地看着晏三合,当真是心细如发,他压根就没往这头去想。

“晏姑娘,你说为了什么?”

“我想不明白。”

晏三合直截了当,“但这里头肯定有原因。”

怎么还有原因呢?

没时间了啊!

朱远墨心里存了一份侥幸,“不能先点香试一试吗?”

“说到点香……”

晏三合手指又在桌上点了几下,“我其实还有一个疑惑。”

谢知非反射性的问道:“什么?”

晏三合:“找不到点香的人。”

谢知非一怔。

晏三合看朱远墨看过去,“由你点吗?”

朱远墨点点头。

晏三合却摇头:“你只能代表你朱家这条线。”

谢知非一下子明白过来。

他心有余悸地朝皇宫方向瞄一眼,“那条线能点香的人,只有龙椅上的那位。”

朱远墨听到这里,心脏狂跳。

让皇帝点香……

这,这,这怎么可能?

他额上一层密密的冷汗,咬着牙道:“晏姑娘,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心魔点香的人,就是那一位呢?”

这个如果是存在的。

因为那些乌鸦,就是因为巫咒案而死的那些人的冤魂。

巫咒案归根到底,是由那一位在暗中计划的。

由他点香,说出当年那些事情的真相,乌鸦的心结或许能解开。

“如果真是他……”

晏三合苦笑连连:“那就多求求菩萨,保佑我们好运吧。”

气氛,一下子变得死寂。

刚刚逼问出沈巍真话的那一点兴奋,散得无影无踪。

谢知非想违心安抚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却发现自己怎么样也说不出口。

点香的人真要是那一位,别说求菩萨、求神仙、就是求老天都没有用。

“爷,爷……”

一个嘶哑的声音由远及近,正是晏三合苦盼的黄芪。

谢知非站起来就往外走,“我先出去看看,你们慢点来。”

晏三合哪里肯慢,赶紧跟出去。

这时,小裴爷和李不言几个听到声音,也都纷纷走出来。

李不言气鼓鼓的,脸上的表情像是要和人拼命。

晏三合不用想,就知道她是替沈杜若打抱不平。

黄芪的影子从远处冲过来。

等近了一看,连晏三合都心疼了。

这人身上裹着两件破棉袄,头发一缕一缕的打着结,整张脸又黑又干,唇上裂开一道一道的口子。

口子有的结了痂,有的正在往外流血。

“晏姑娘……”

“先别说话,洗个热水澡,吃口热饭,等人舒服了再说不迟。”

晏三合朝身后的朱青和丁一看过去。

朱青忙道:“我去弄热水。”

丁一:“我让汤圆去弄热饭。”

“不用汤圆,我亲自下厨。”李不言撩起袖子,就往厨房去。

小裴爷脑子很坚定的想要留在原地,一双腿却发贱不受控制,“我,我,我……去给大侠烧火。”

谢知非:“我在别院有换洗衣裳,一会洗完穿我的。”

娘咧。

太感动咧。

想哭咧。

黄芪背过身抹了一把泪,再扭头时,见朱远墨直勾勾地看着他,一脸的焦急。

“朱大爷,大有收获。”

朱远墨终于一口气,长长地吁出来。

……

洗完澡,穿一身新衣裳出来,才又像个人。

桌上三菜一汤,还腾腾冒着热气,黄芪二话不说,坐下来便是狼吞虎咽。

裴笑看着这人的吃相,心里隐隐作痛。

李大侠做的饭菜,他小裴爷还没尝一口呢,倒便宜了这个小子。

这世道不仅女人变了,连下人都变了,变得没规没矩,都越过主子了。

裴笑趁人不注意,咽了下口水。

一盏茶的时间,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汤碗都见了底。

朱青等他打了个饱嗝,把热茶端过去。

黄芪见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顾不得喝茶,便开口道:

“晏姑娘,我用了你教我的那个法子,终于逼老和尚说了实话。”

“实话是什么?”

“以前,邢家和朱家是有过节的。”

第668章 过节

竟然还真的有过节?

朱远墨等不及地问:“什么过节?哪一辈的?我怎么没听他说起过?”

“朱大爷,您先别急,我先和你确认一下,你们这一行的确是分正邪两派的吧?”

问这个干嘛?

不早就说过了吗?

朱远墨正色道:“这一行的的确确有正邪两派,我们朱家为名门正派,他们邢家为歪门邪道。”

黄芪:“正邪两派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互不干涉?”

“不仅是互不干涉,也互不走动,这规矩是从前传下来的,到我这里没有变过。”

朱远墨目光一抬,见小裴爷和李不言都蹙着眉,忙又道: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朱家看过的风水,看过的八字,他们邢家就不能再看;相反,也一样。”

晏三合:“哪怕你们朱家看错了?”

朱远墨:“哪怕我们看错了。”

正邪本就两立。

正道有正道做事的规矩;

邪道有邪道做事的规矩。

各人凭各人的本事,各人吃各人碗里的饭菜,手不越界,才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