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656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沈巍说孩子尝百草,把自己给毒倒了,这都已经是第六次,拦都拦不住,要命的。

裴寓爹听完,就问是府上哪位公子,这么拼命?

沈巍的愁容更愁,说了两个字:小女。

父亲回家来,就把这事说给裴寓听。

裴寓听完,心中极为震撼。

学医的人,什么草有毒,什么草没毒,心里都是有数的。

沈杜若把自己毒倒六次是个什么概念?

换而言之,她最起码尝了几千株草药。

这时,只听父亲冷笑一声道:

“女子学医学得再好,有什么用呢,也不能继承家业,将来最多进宫做个女医,帮宫里的娘娘调理一下妇科。

别说四九城的贵人,就是普通百姓,也不会把病交给一个女子看的。

再者说,女子到了年纪就要嫁人生子。

一到夫家,生儿育女,孝顺公婆,操持内宅,哪还有机会到外面去抛头露面。”

裴寓听完,忙道:“左右是要嫁人的,那沈太医还发什么愁啊,”

“儿子。”

父亲:“沈家女儿这么个行事,一看就是个心大的。姑娘家心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很难安分;不安分,就容易惹出祸事,咱们且往后瞧着吧。”

事情还真被父亲料准了。

沈杜若养到十六岁,为了避开上门提亲的媒人,留下书信一封,跟着沈家的采药人,偷偷跑了。

晏三合:“采药人?”

“晏姑娘,三分医,七分药。”

裴寓:“不仅沈家有专门的采药人,我们裴家也有。”

小裴爷插话:“我们家是我小叔,他那眼睛,毒呢,什么草好,什么草坏,扫一眼都知道。”

裴寓:“沈家负责采药的,姓白,名振山,道上人称白爷。”

白振山是沈家的家生子,白家世代替沈家采药,从前还跟沈家人住一个宅子,后来才在沈家边上重新置了个宅子。

晏三合:“这个白振山敢把东家的宝贝女儿带走,看来也不是个普通人。”

“白振山当然不是普通人,这人采药,一靠眼睛,二靠他的人脉。”

裴寓:“采药人都有一双毒眼,但人脉不是人人都有。此人义气很重,能和所有人称兄道弟,只要是白爷来了,那些个药材商给的都是好货。”

晏三合瞄了谢知非一眼:这不就是三爷你吗?

谢知非谦虚地忍着笑:我还差了点。

晏三合见他笑,故意把话往损了说,“这也只能说明他为人处事周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晏姑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个大本事。”

裴寓叹息一声:“要放得下身段和面子,不容易的。”

谢知非看着晏三合,笑了:听到没有,不容易的。

晏三合似笑非笑:嗯,大本事呢!

“沈家没派人去追吗?”她又问。

“沈杜若跟谁走,沈巍都会追,唯有一个白振山,沈巍是放心的,太知根知底了。你想啊……”

裴寓说得口干,端起酒盅喝了口酒,“沈家的草药都是白爷管着,白爷不松口,沈杜若到哪里尝百药去?”

晏三合:“由此可见,两人关系相当的好。”

“这也是桩怪事。”

裴寓:“沈杜若除了父母外,和家中四个兄长的关系都很一般,但和白爷却相当投缘。她能学会鬼门十三针,也是因为白爷的原因。”

晏三合:“噢?”

“是白爷采药时认识的一个游医,有几分交情。”

裴寓:“据说那游医一看到沈杜若,非要收她为徒,拦都拦不住。”

晏三合心说这际遇,怎么这么像庚宋升的。

“后来呢?”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沈家人也不往外说。”

裴寓:“反正沈杜若跟白爷走了四年,回来后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有些沈太医都拿不准的疑难杂症,她一搭脉,就能说出个道道来。”

“四年?”

晏三合问:“那她回来已经是二十岁的年纪了。”

“谁说不是,娘老子都急死了,赶紧张罗着媒婆上门,再不张罗就真的嫁不出去了。”

裴寓:“哪知那沈杜若还是不肯嫁,逼急了,就跑白爷府里躲清静;再逼,她就说要上吊,你说愁人不愁人。”

他记得太清楚了。

那段时间,他刚刚随父亲在太医院行走,就看到沈巍整天耷拉个眉头,左叹一声气,右叹一声气。

有一回,他实在忍不住,上前多问了一句嘴。

坏事了。

沈巍看他的眼神,就跟狼见到羊一样,还问他多大了,要不要来个亲上加亲。

吓得从那以后,他看到沈巍就绕路走。

小裴爷打趣道:“爹,他这是想让你做他女婿啊。”

“是啊。”

裴寓冷笑一声:“做他女婿,就没你这个小畜生整天来气我了。”

小裴爷:“……”

得,当他没说。

谢知非看着明亭吃憋的样子,赶紧把话岔开。

“裴叔,她不肯嫁人的原因是什么?”

第652章 杜若(三)

真正的原因?

裴寓说不上来。

“其实,沈杜若的性子是有几分古怪的,很闷的一个人,话极少,你说十句,她最多应一句。”

他回忆道:“而且她看人的眼神永远都是笔直的,一点情绪都不会带出来,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对了,少年老成。”

“爹?”

小裴爷记吃不记打,好奇心又涌上来,“你和她说过话啊?”

“说过。”

沈、裴两家都在太医院,父辈们交好,小辈们也就延续了两家人的交情,谁家有事,另一家都会过来捧个场。

那回沈家老四生了个儿子,府里办满月酒,他去沈家吃席。

席到一半,他被人灌了一肚子酒,头也晕,眼也花,便去外头散散酒气。

巧的是,沈杜若也从女眷那头出来。

四目相对,她的目光淡淡扫过裴寓的脸,一声不吭的走了。

鬼使神差的,裴寓跟过去。

跟了一路,她都没回头。

后来,裴寓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问:“沈杜若,好歹咱们也算打小就认识,虽然只是点头之交,但……”

“你怎么会在我身后?”

裴寓气笑了:“我都跟了你一路,你这会才发现?”

“我想方子。”

说完,她拧着眉就又走了,连声道别都没有。

裴寓站在原地,心头那个不得劲儿。

心说这丫头是不是有病?

方子想得再好,也没有人找她看病,有个鬼用。

裴寓说到这里,停了好一会,半晌,才缓缓又开口道:

“那年,她刚刚游历回来,医术远远超出我一大截,她吃饭走路都在想方子,我却还在喝酒……”

裴寓没有再把话说下去,但所有人都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比你聪明的人,还比还你努力,丢人啊。

晏三合:“裴太医,你接着往下说。”

说什么呢?

不肯嫁人的老姑娘,哪怕爹再宠,娘再爱,总是不受欢迎的,更何况沈家是个大族,光沈巍这一支就有四个儿子。

儿子娶了媳妇,就添了四个嫂子。

沈杜若跟四个亲哥都不亲,更别说嫂子了。

慢慢的,府里的闲话、白眼就多了起来,还传到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