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521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步将军不如放小倌人一条命,把你义子带回去严加管教,以后再也不必来这等风月之地了。”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进有退,最后两句,还把梯子递到了步六的脚下,让他可以顺着梯子爬下来。

这会别说赫昀,就是别的客人也在暗中称赞,谢府三爷这人纨绔归纨绔,肚子里还是有点东西的。

然而步六只是冷笑一声,然后一声令下,“继续打!”

什么?

还要打打杀杀?

所有人发出一声哗然。

“步将军。”

谢知非口气悍然一沉:“步将军是不想听人劝了?”

步六突然笑了,笑容冷酷铁血。

“这人今日,必死无疑!”

“那就请步将军给我一个他必死无疑的理由,否则……”

谢知非上前一步,目光与步六对上,“五城兵马司虽然是个小衙门,但也不能遇事不管。”

“对,我们玉笙楼也不是好欺负的。”楚妈妈一口银牙咬碎。

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夫,知道玉笙楼的后台是谁吗?

说出来,吓破你们的胆!

“理由是吗?”

步六刀锋一样的目光露出不屑:“张奎,给他理由。”

张奎就是刚刚做手势的那个年轻士兵。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此人花名叫少棠,年纪十六,戏子出身,男扮女装演青衣,三年前戏班解散,他卖身进了玉笙楼。”

楚妈妈一怔,“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张奎没理她,继续道:“戏班的班主姓白,名柳,此人真正的名字叫帖木儿。”

“帖木儿?”

赫昀大惊失色:“异族人?”

张奎也没理他,自顾自道:

“帖木儿的父亲是鞑靼人,母亲是中原人,少棠是他半路捡来的,细心调教十几年,最拿手的不是唱戏,也不是侍候男人,而是窃取情报。”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惊呆了,整个玉笙楼寂静无声。

谢知非瞬间明白过来。

这个少棠是故意勾引步六的义子,为的就是从他嘴里窃取到步家军的情报。

小倌人是他的掩饰,他真正的身份是鞑靼人安插在华国的一枚暗棋。

“谢大人。”

步六开口的同时,大掌按下来,力道之重,谢知非差点一个踉跄。

“这个理由,你可满意?”

谢知非想挣脱开肩上的手,步六游刃有余的又把他按住。

这一举动,激起了谢知非心里的那根反骨。

“满意,但我还要听一下少棠说什么,兵马司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不用听他说什么。”

张奎一脸傲气道:“我们步家军杀人,必师出有名,弄错了,我把头砍给他。”

说罢,他走到少棠跟前,居高临下问:“我冤枉你的了吗?”

少棠惨白的面容上浮现出心如死灰的表情。

显然。

没有。

步六故意手上一使劲,“谢大人,可还有话?”

这手使了内力,像座山一样,要把谢知非压下去。

谢知非后槽牙咬碎,才硬生生没被他压下去,“无话。”

步六:“能杀?”

谢知非:“能杀。”

第521章 围楼

刀板噼里啪啦打下去,不过几十下,板凳上的人便脑袋一垂,命入黄泉。

步六这时才拿开了扣在谢知非肩上的手,转身离开。

“步将军等等,我还有两问。”

步六缓缓转身,垂目看着谢知非。

谢知非迎着他的目光。

“第一问,既然是细作,为什么不交给锦衣卫,好让他们查一查此人在京中,可有别的同伙?”

看来这个姓谢的,也不只是个纨绔。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队也有军队的规矩。至于锦衣卫?”

步六冷笑一声:“京中有鞑靼的细作,本就是他们的失职。”

谢知非心头一紧,何止是锦衣卫的失职,五城兵马司也脱不了干系。

“第二问:有一人,步将军似乎还没有处置。”

所有人被他这么一提醒,赶紧把目光挪向姓徐的义子。

只见他整个人像被榔头打懵了,死死地盯着地上的尸体,眼珠子一动不动。

想来,他也没有料到自己花了大把银子抬举的小倌人,竟然是个细作。

没错,这人还没有处置呢。

堂堂步将军的义子,逛花楼也就算了,还被一个细作勾上床。

万一他已经泄漏了步家军的秘密,那可就是通敌的大罪,要杀头的。

“不劳谢大人操心,自然是军法处置。”

步六眼中闪过一抹痛。

“他被蒙在鼓里,还算不上通敌大罪,但逛花楼,识人不清罪无可赦,仗八十大板。”

他目光缓缓移到义子身上,一字一字地咬着字眼。

“能不能熬过去,就看他的命。”

说罢,他转身离开。

几十个士兵立刻跟上去,寸步不落。

徐念安则是被人架出了玉笙楼,扔在马背上,没有一个士兵上前给他披件衣裳,大冷的天就让他裸着上身。

谢知非不由自主地跟上去。

步六翻身上马,拿着马鞭的手冲谢知非一指,居高临下道:

“步家军三万人,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视,你小子竟然敢,胆子不小。”

谢知非喉头微动,“为什么不敢?你又不是什么凶神恶煞?”

“老子现在不是,但拿起刀就是。”

步六腿腹一夹,马绕着谢知非走了两圈,然后一昂头,“儿郎们,出发。”

一声“出发”,几十个士兵齐唰唰翻身上马,齐唰唰扬起马鞭,动作整齐的如同是一个人。

黑暗中,一列漆黑的重骑如驱雷鸣,迅速消失在谢知非的视线中。

他的眼,湿了;

血,热了;

四经八脉,都燃烧起来。

他仿佛看到他的祖父穿着一身盔甲,身背大刀,驰骋在漫天的风沙中。

他好像看到了他的四个伯伯,寸步不离的跟在他们的大将军身后,盔甲凛凛,刀光似雪。

他更似看到了郑家军的儿郎们,一个个铮铮铁骨,无所畏惧的冲向敌阵。

九年了,他努力地扮演着谢府三爷。

三爷的慵懒;

三爷的风流;

三爷的好脾气;

三爷的小甜嘴……

但今日朱家的那道煞气,清楚明白的告诉他——他根本不是谢三爷,他就是郑淮左。

是郑玉老将军的嫡亲孙子;

是打小就举着一把比他人还高的刀,每天在父亲的鞭子下,苦练郑家刀的那个小子。

他的血液里有马革裹尸,有沙场秋点兵,有满门忠烈……

想着想着,谢知非心里又起了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