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519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五城兵马司管的就这号事儿,谢知非正愁找不到机会离赫昀那孙子远一点。

“我得去瞅一眼。”

“等等承宇,我陪你一道去。”

赫昀忙不迭的追出去,全然忘了桌上还有一个谢不惑。

谢不惑阴沉着脸,自己给自己倒了一盅酒,慢悠悠的品着。

……

谢知非走出包房,扶着栏杆探头一看,心头顿时咯噔。

围住玉笙楼的根本不是什么二傻子,而是一个个穿着盔甲,杀气腾腾的军人,足足几十个。

“不像是皇城里的。”

赫昀扒着栏杆,“皇城那帮人的脸没这么黑,应该是城外的。还不是普通驻军,应该是专门行军打仗的部队,身上有股子杀气。”

谢知非扭头深深看了赫昀一眼:可以啊,有几分真本事。

赫昀被他看得,另一半身子也麻了。

操!

这小子长得太勾人了。

谢知非哪里知道自己在赫昀心中已经和女人一样勾人,他脑子里在思忖一件事:

行军打仗的部队围着玉笙楼做什么?

“走,下楼去看看。”

谢知非说这话的同时,玉笙楼走进一个人。

这人四十左右的年纪,满脸络腮胡,一袭盔甲挂在身上,一身的肃杀之气。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这人的眼睛,漆黑不见底,看人时眼神凌厉,跟刀子似的。

小倌儿颠颠跑过来,“大人,您这是来我们玉笙楼玩呢,还是……”

“找人。”

声音浑厚低沉,透着一股狠劲儿,小倌儿看着面前这个高他两个头的人,忍不住发抖。

“您,您找谁啊?”

“徐念安。”

“您稍等,我这就帮您去……”

“不劳费心。”

那人眼皮一掀,目中两道锐光射出,“给我找。”

话刚落,士兵中走出一人,伸出右手十分迅速做了三个手势。

几十人立刻分成三队,一队一楼,一队二楼,最后一队直奔三楼。

谢知非还有几个台阶就下到一楼,那些士兵个个身背大刀,本来宽敞的楼梯一下子显得拥挤起来。

后面伸过来一只手,拽着他往边上避。

“是步家军,一会别出头,惹不起。”

谢知非扭脸回去,故意挑衅似地看着赫昀:“竟然还有你怕的?”

“别说我,我爹都要忌惮三分。”

隔行如隔山。

谢知非对四九城的一切了如指掌,但对城外,尤其是军队那一块,知道的不是很多。

等士兵都走过去,赫昀蹬蹬蹬下到院子里,下巴朝院子中间抬抬。

“瞧见没有,那位,长得五大三粗的,就是步家军的头儿。”

谢知非跟过去,瞄一眼,“叫什么?”

赫昀:“姓步,名六,家中排行老六。”

谢知非皱眉,“他什么背景,敢围玉笙楼?”

话音刚落,玉笙楼顿时炸了锅。

“你他妈谁啊,敢踹老子门,滚出去……”

“谁让你进来了,来人,来人……”

“简直就是放肆,大爷我这是花了银子的……还有王法吗?”

“啊——”

“砰——”

“啪——”

赫昀听得头皮发麻,赶紧把谢知非拉到角落里,“这人本来没什么背景,但后来又很有背景。”

谢知非抬眼瞅人。

“你们外行人不知道,这里头事儿多呢。”

赫昀哼唧道:“他原本就是个普通兵蛋子,也没什么家世背景,后来入了郑家军,跟着郑老将军南征北战。”

谢知非眼眶突然红了,“郑家军?”

“嘘,轻点。”

赫昀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郑老将军死后,郑家军就被别的军队接管了,这人也不例外,去了神机营。

在神机营混出名堂后,他就把原来郑老将军的部下,都一个个聚集起来,组成了这只步家军。

虽然叫步家军,但根子还是郑家的,行军打仗跟不要命似的,从来没有败过。”

见身旁的人没有反应,赫昀用胳膊蹭了蹭他的。

“你在不在听?”

第519章 义子

“在听。”

一个字都不曾漏。

谢知非双手握拳,声音微微颤抖,“你说下去。”

“陛下贼喜欢这支队伍,前几次打鞑靼,都把步六带在身边,专命他们打前锋。”

赫昀扭头去看谢知非。

“这回真要和鞑靼再打起来,估计也少不了他们,咦……你眼眶怎么红了。”

“酒熏的。”

谢知非慢吞吞道:“他们的武器,竟然都是刀?”

“你不懂,这叫大刀在手,天下我有。”

赫昀说到这里,深深叹了口气,“从前的郑家军,使的也是大刀。”

暗影中,谢知非冷峻的面容缓缓露出一股难掩的悲伤。

郑家刀法一共三十二式,每一式看着朴实无华,实际却都是杀招。

爹说在战场上,花里胡哨的东西会要命,想保命就是杀人、杀招。

郑淮左三岁开始学武,五岁学郑家刀法,人小力气小,爹特意给他打了一把小刀。

七岁,他头一回举得起真正的大刀。

那刀很重,比他的个头还高,刃如秋霜,削铁如泥。

爹说:儿子,刀在手,屠尽欺我华夏狗。

谢知非背过身,飞快的用袖子拭了拭眼角的泪。

他做梦都没想到,在这个欢场风流之地,还遇到了祖父曾经的下属。

郑家军最后的去路,他其实也打听的一清二楚。

五万人马,其中有两万老兵、残兵告老还乡,三万被打散了充到各个军营。

“步家军有多少人?”他问。

“三万。”

赫昀:“也只有三万。”

谢知非:“这话什么意思?”

赫昀冲他挤了下眼睛。

“陛下待见,自然兵部待见;兵部一待见,那军饷什么的就拨得足,你没瞧见他们的盔甲都和别的士兵不一样吗?”

谢知非:“不一样在哪里?”

“用铁多,战场上就扛打,关键时候还能保命。”

赫昀:“你去几大营打听打听,谁不想削尖了脑袋进步家军,但谁又能进得去?”

哪怕谢知非知道原因,却还多嘴问了一句:“为什么?”

因为那个答案,会让他心生自豪。

“因为郑家军最后就剩下三万,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士兵告老还乡,否则步家军的坑永远先尽着曾经是郑家军的人。”

赫昀斜着眼儿感叹,“说到底还是郑老将军了不起,带出了步六这么一个物,他……”

话没说完,就听一声大喊,“老大,人找到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