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492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晏三合:“她也劝付姨娘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吗?”

老总管:“老太太不劝。老太太说她劝了,付姨娘会多想,只叮嘱下人侍候起来,要添十分小心。”

晏三合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老总管,半晌,道:“还真是姐妹情深啊!”

“不瞒姑娘说,老太太待付姨娘怎么样,老奴我都看在眼里,的的确确是真心的。”

老总管:“我们家老爷在付姨娘肚子里八个多月的时候,产婆和奶娘都备好了。生产那天,小半个太医院都请来了。

老爷生下来后,各色补品像流水一样送到这院里,否则就凭付姨娘那身子,别说九年,九个月都难。”

说到这里,老总管停了一下,又道:

“话又说回来,付姨娘也值得老太太这么对她,老奴活了这么些年,再没见过比付姨娘更懂得感恩的人了。”

“这话怎么说?”

“老太太膝下四个儿子,每年生辰,姨娘总要亲手给四个孩子做一套衣裳,算是生辰礼。

老总管:“就是病重那年,老太太都不允许她拿针线了,她还是偷偷地做了。”

晏三合目光一斜,朝李不言看过去。

李不言微一颔首,便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活这么大,她还是头一回听到妻妻妾妾、和和睦睦一家亲的。

真稀罕呢!

不行,她得好好找府里的老人打听打听。

晏三合又问道:“付姨娘去世后,朱老爷就养在老太太跟儿前了?”

老总管摇摇头。

“老爷早就跟着老太爷开始学八字算卦了,老太爷亲自带在身边,太太只负责照顾他的一日三餐。”

晏三合指了指地上的青石砖:“他从那时开始,就住这个院里吗?”

老总管:“姑娘这回说错了,是从那时开始,老爷一个人住这个院里。”

晏三合心下微微一惊,“所以,这院子也是当初付姨娘的院子。”

“正是。”

老总管点点头:“要不老爷总说,这院子他住了一辈子,住习惯了,哪都不想搬。”

晏三合眉心一动,“那么也就是说,朱老爷是在这个院子里去世的?”

“是的。”

“这院子叫什么院?”

“梧桐院。”

“谁起的名儿?”

“老太爷起的名儿。”

晏三合眉头微皱,一个人生于此,长于此,死于此,除了念旧,还说明了什么?

她在脑子里迅速做了一个标记,这事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晏三合关上衣橱的门,转身走到床边,床上的被褥已经折起来,整整齐齐放在一旁。

“朱老爷卧床病了几个月?”

老总管:“老爷病了有大半年的时间。”

晏三合:“谁照顾的?”

“除了下人以外,还有我们兄弟三个。”

好久没有说话的朱老大,冲着屋子比划了一下。

“这房里原来还有个隔房,我们兄弟三人就轮流睡在隔房里,一人轮一夜。”

晏三合:“太太呢?”

朱老大:“我娘熬不得夜,夜里一睡不好觉,第二天头就疼。”

晏三合:“所以朱老爷病的这大半年,都是你们三兄弟?”

朱老大点点头。

晏三合看着他:“累吗?”

朱老大脸一正:“为人儿女,岂能说累。”

晏三合目光一偏:“你呢,朱二爷?”

朱老二摇摇头,“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应当应分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

由此可见,朱老爷和三个儿子的感情很不错。

“去他书房看看吧。”

老总管:“晏姑娘,请跟我来。”

……

书房就在西厢房,很宽敞的一间房子,中间用屏风隔开了。

屏风前是书案,四周竖着一圈多宝阁,上面摆着些瓶啊,罐的;屏风后面是一排又一排的书。

晏三合略略扫一眼,发现都是些周易、八卦之类的书籍。

“能不能给我在这个书房里,摆两张软榻?”

朱老大吃惊,“姑娘这是要……”

“书房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地方。”

晏三合:“我打算从今天开始,晚上就歇在这里,一样东西一样东西的看,大爷不会不同意吧?”

朱老大脸色变了变。

书房不仅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地方,而且还是最隐秘的地方。

父亲去世后,他忙着一府的事情,身子又不好,这书房还没有好好整理过,所以心里并不清楚父亲在这个书房里,有没有藏着什么秘密。

“不同意也得同意。”

晏三合见他犹豫,索性把话说开。

“想要朱老爷的心魔解开,别说这书房,就是这府里的秘密,都会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瞒不住。但你放心,我会守口如瓶。”

都到这个份上了,还有选择吗?

朱老大朝老总管递了个眼神。

老总管忙道:“姑娘放心,软榻,被子,碳盆一定备得妥妥的。”

这一下,小裴爷傻眼了。

晏三合要在朱家住下,那他呢?

“等下,备四张。”

小裴爷想着谢五十交待的任务,干脆利落道:“我和三爷也歇在这里,否则就凭晏三合和李不言两个人,得看到猴年马月?”

晏三合正要说“你们两个何苦来凑热闹”,但一想到朱家现在的状况,她一个人的确是忙不过来。

“索性在这院里给我们腾一间房吧。”

朱老大忙道:“晏姑娘,一间不够吧,到底男女有别。”

小裴爷一挥手,“放心,她没把我们当男的。”

晏三合:“……”

第492章 高攀

我不是没把你们当男的;

我是没把你当男的。

晏三合冷冷道:“备两间。”

“好的,晏姑娘,老奴这就去预备。”

老总管瞧着年岁大,但动作十分利索,晏三合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问道:

“老总管这个年纪应该还跟过朱老太爷吧?”

朱老大:“姑娘说得不错,我祖父在的时候,他就是总管。”

这么说来是两朝元老。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老爷为什么还用他?”

“一来,是老总管行事可靠,为人周全。”

朱老大:“二来,我爹这人念旧,连住过的院子都舍不得换,更何况府里的这些老人。”

“这话不对吧!”

晏三合指了指院子里的那八个下人,“他们瞧着可都很年轻,不像是从前用惯的老人。”

小裴爷被她这么一提醒,赶紧走出书房,往院子里瞄了几眼。

对啊,八个人瞧着都还挺年轻的。

朱老爷今年四十有九,真要是用惯的老人,应该也有四十朝上的年纪。

丫鬟年纪轻还好说,多半是放出去了;

两个贴身小厮怎么瞧着也挺年轻啊!

像他小裴爷,用惯了黄芪,除非黄芪有什么大事,一般都不会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