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第119节(1 / 1)

作品:《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晏三合:“吃了鸡蛋的脑子果然不一样,裴大人聪明。”

裴笑:“……”

这神婆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我在哄你!

晏三合:“三爷继续往下说。”

“很奇怪,他妻妾成群,膝下却只有一个儿子,据说他对这个儿子非常看中。”

谢知非眼神一下子变得凉飕飕。

“血洗中,最后活下来的也只有他们父子俩,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

话到这里,戛然而止。

晏三合在心里勾勒出吴关月的大体形象——聪明,弄权,心狠,爱子,有仇必报,还有杀富济贫!

这样一个复杂的人……

晏三合看着裴笑:“裴大人,珍姐儿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

“我知道。”

裴笑感慨万千,“这人比我外祖父厉害太多,季家还真比不上,嗯,我外祖母眼光真好。”

“三爷。”

晏三合看向谢知非:“如果我想去大齐国,需要准备些什么?”

谢知非对她说这样的话,半点不稀奇。

吴关月是在大齐国失踪的,老百姓又这么拥护他,他们父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隐姓埋名藏在大齐国某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晏三合。”

谢知非如今连名带姓叫,叫的相当顺口。

“很简单,让明亭去南宁府衙要个路引就行,以明亭的身份,说不定还能拿到知府大人的手书。”

“手书有什么用?”

“大齐国有皇上设下的布政使司,有了手书就能让他们帮着找人。不过……”

谢知非轻轻皱了一下眉:“别报太大希望。”

不等晏三合开口,他又叹了一句:“也许是在浪费时间。”

晏三合很想问他一句——

三爷你怎么了?怎么总说丧气话?你不是最擅长用你的酒窝哄人吗?

“我想去大齐国碰碰运气。”

运气?

谢知非别过头冷笑。

运气这东西如果能找到人的话,还要锦衣卫做什么?

晏三合站起来,走到裴笑面前。

“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

“我觉得你家外祖母一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陪着我们。”

“嗷——”

裴笑从竹椅上跳起来,往谢知非怀里一扑,然后头一抬,与谢知非对视。

裴笑:兄弟,神婆她吓我!

谢知非:兄弟,你到底做了什么亏心事,季老太太也怕?

谢知非把人推开,“晏三合,为什么这么说?”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晏三合手指了指珍姐儿坐过的那张竹椅。

“如果晚来一步,胡三妹和吴关月的那一点过往,就和珍姐儿一起埋进土里了。”

谢知非:“你觉得她冥冥之中在保佑我们?”

“我觉得……她自己也想找一个答案。”

晏三合黑冷的眸子看着他:“一个关于过往的答案。”

谢知非看着她。

从上到下,从眼睛到唇,再到垂下的双手。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那个人能活到她这么大,应该也是这样一副好相貌吧!

“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去大齐国的事情,我和明亭来安排。”

谢知非笑起来,酒窝深深。

第121章 借口

有了谢三爷的承诺,晏三合心安的在竹椅上打起了磕睡。

边上。

谢知非和裴笑你一言我一语,商量问南宁府知府讨要文书一事。

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找个合适的理由。

“嗯……就说我要去看看他们的寺庙。”

“裴大人,大齐国的寺庙,都是照着我们这头建的。”

“那……我去看看他们念什么经?”

“经也是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

“要不……我去指点指点他们寺庙的工作?”

“裴大人,你去指点那得皇上亲自下诏书。”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裴大人怒了,想把谢五十摁在地上揍,“来来来,你说个行的。”

谢知非摸了摸自己的脑门,“探亲访友吧!”

“啥?”

“你就说老太太临终前,常常提起一个叫珠姐儿的人,那人是她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姐妹,嫁去了大齐国。”

才死一个珍姐儿,你又编出个珠姐儿……

“你借着办公差的机会,想给自己谋个私,去大齐国找找那个珠姐儿,人要是还在,就给她报个丧。”

谢知非:“人要是不在了,你就去给她上个坟,替老太太了结一桩心愿。”

啧!

还别说,这主意不错。

“这么多人一起过去,得找个身份才行,那帮和尚我能搞定,南宁府的知府指不定哪天就进京述职了。”

裴大人摇摇头:“你谢三爷这会还在京城要死不活呢!”

“也简单!”

谢知非看着晏三合。

“她是你表妹,马上要嫁人了,嫁人之前带她出来转一圈,以后就困在内宅了。李不言还是她婢女。”

“这理由,勉强能说得过去。”

“我和朱青好办,你裴大人的侍卫。”

“小谢子!”

裴笑指指茶盅:“给裴大人倒杯水来。”

小谢子拽着裴大人的领子,直接把人扔了出去。

……

入夜。

李不言三人才从对岸回来,见到晏三合,她轻轻一点头。

晏三合心领神会。

“回去!”

众人翻身上马,连夜往东兴县赶,子时三刻,才赶到县里面。

裴笑冲几乎已经快颠散架的胡勇道:“赶紧回家洗洗睡,有话回头再说。”

胡勇忙着点头。

一个不相干的死老太婆,他们一出手就是一百两,我是老太太亲外甥,银子能少得了吗?

再说了,他们住的地方我都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六人进了寺庙,个个饿得饥肠辘辘。

智通和尚留了饭菜在桌上,虽然早已冷透,但谁还会在意呢,一个个拿起碗筷就吃。

晏三合又是最后一个吃完。

撤走碗筷,朱青沏茶,给三爷的茶盅里添了些热水,一根茶叶沫子都没加。

三爷觉浅,这么晚了喝茶一定走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