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过往的过往(1 / 1)
作品:《望舒变》三藏抱着小圆真,而小圆真的眼睛留在那只猫头鹰的划过长空的背影中,天空的月亮依然圆,明月如皎,挥洒世间。
圆戒和裴敏依然沉浸那梦幻一样的诗歌,梦幻一样的场景,梦幻一样的女子里,这样梦幻而又如此的真实,歌声是那样的忧伤而又那么的美妙。
像是那个女子才是吟游诗人,而那只猫头鹰更像是女子忠实的伙伴,这种场景在唐皇朝并不多见,虽然唐皇朝里也有着诗人,但诗人的诗歌却没有像这女子口中唱出的诗歌那样的充美韵律感,而且那女拿的乐器也并不是唐皇朝所有的。
发生这种让人睡不着觉的事,那肯定是睡不着,都想听听三藏的故事。
三藏看到了烟雨寺里两人的目光,觉得挺好笑,一些往事都己故去,像那些在长河故去的故事,那些故去的人。不过,今晚上见到一个故人,难免回忆些故人的之事。
烟雨寺里经常有夜话,不过今晚上的夜话多了一个人,三藏大师,而且讲得是经年的离奇往事。”那一年是洛阳大战,是离现在最近一场大战,也是可以称得上近些年来唯一称得上战役的大战,那场战争的惨烈的状况还是在眼前,连我这样的僧人,也不忍去回顾。
但我讲得是这场大战前的故事,那一年,还是大新朝,唐皇朝还没有建立,我当时才二十岁不到,在大慈恩寺里当僧人,当时一心想去烂陀国求取真经书,集前人所成重新编写皇朝内的经书,但那年末战乱不己,我虽年纪轻轻己是寺里佛经理解最深的那人,但并不适合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也未有在这乱世中生存的本领。
那一年,唐军与新朝的军队暂停了交战,趁这期间,我去洛阳访友,想结伴前往烂陀国求得经书,但长安消息闭塞,到了洛阳才知双方大战将起。城中人心慌慌,朋友没有寻到,而眼看大战将起。于是我就又出城准备返回长安内,但路上兵荒马乱,路上行走并不方便,但当时年经,又仗着僧人的身份,认为安全的回到长安。
战争与我当时想象一点都不一样,因要避开战场,因为要避开军队,回城路上就没有走大路,走了一条平时人迹较少的小路,很不幸的是成功的避开了军队,在小路却遇到山匪劫道,没有其他办法,就直奔另一条小路慌不择路而逃,另一条当时我并不知通向那里。
圆戒没想到师傅年经时还遇到过这件事,还是很认真的听着,裴敏明显感到这俊僧人今晚的心情不差。
也就是是那一年其实我是迷了路,迷了路本来慢慢找就可以,但祸事一个接一个,这条路人迹罕至,等我想找到原来的路时,听到野兽的声音,路边不知藏了多少猛兽与毒蛇,才知道有其他东西一直相随,当时心中也是畏惧,这一畏惧,心中更乱,就更找不回路。
三藏停了停,看到其他三人听得认真,笑笑续道:“大路上有开战的军队,小路上有山中土匪,而这条咱上却是有那毒蛇和猛兽。年轻的血很快就冷静下来,恐惧渐渐袭来,我迷了路,当时也快要迷失自我,恐惧的情绪占据了我的全身。现在想想这有点像是人生的某种时刻。
我一边念经,一边没有目的赶路,不知那些野兽为什么一直没有出来或者先靠近我,这种状态持续到那天晚上,当那天夜晚来时,野兽的声音离我越来越近,月光下己经可以看到野狼森人的目光,身体己经疲惫到最后一刻,任何佛法也让赶不走恐惧的意味时,等到我自己快要迷失了自己,死亡己经缠绕着我身旁。那只游呤诗人,就是那只猫头鹰从天而降,当时它如夜里的神明,嘴里哼着曲调,这个曲调像是童谣,又像某种声音,随着童谣我感到野兽的声音渐渐的远去。随后就睡着了。
睡起来时就见到游呤诗人和它的伙伴,一个奇怪的女子,然后我们结伴顺着河流来到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三藏顿了顿,就没有再出声。
故事讲完了???
裴敏正听到兴上,忽然没声,心中那八卦的火那能这样浇灭,一只唱小曲的猫头鹰,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他以为可以听到三藏的八卦故事,至少故事里己经有了个年轻的僧人和一个奇怪的女子,但故事刚刚出现一个女子就结束,让听得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像听故事听到不能放下时,而讲书人说要听详情,请听下回分解。而三藏的故事可能并不没下回分解。
反倒是圆戒看到三藏那一脸的过往声,并没有言语。小圆真并没有语言,只是鼓鼓掌,然后发出”咕咕喵“声音。像是一种询问,更是一种赞叹。
三藏这才笑笑,说道:”今天遇到故人,心情不错,但过往是我过往,尽性讲出,现在没兴致就不讲了,那天有兴致再给你们讲讲。“
说完就准备走,又转过来道:”下次遇到那只游呤诗人。说到这里,又没有说下去,不知道如何说,善待一只鸟,但那只猫头鹰好像失去一些记忆。把它捕捉过来,但好像那只猫头鹰存在某些神通。三藏心道:“下次能遇到再说吧。”
三藏又朝圆戒道:“圆真刚开口,看来他与自然切合,你多带他听听自然之音,想必过些时候,就会开口说正常话。”
对于圆戒来说,今晚最大的收获就是小圆真开口说话,虽说是鸟语,但毕竟不是哑得,这让圆戒很是开心,且师傅今天也很开心的样子,给他们讲了这么一段故事。虽说只有一半,但毕竟讲了很多话,且是参加第一次的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