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二章 剑意(1 / 1)

作品:《望舒变

剑仁脸带微笑的走过来,他相信裴敏这次挡不住自己的剑,即便挡住第一招,也挡不住后面的的招数。

风吹柳树的树枝在摇摆着,剑仁己发起第一次攻击,而第一次攻击也就他上次使出来的“峰出山中,白云绕顶”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念想的被裴敏挡住。

剑仁的第二招依然是“峰出山中,白云绕顶”,不过不同的是改变了次序,白云先绕了顶,后面才是峰出山中,而且这座山峰是是白云间时隐时显,比第一招来多了更多的虚实变化,而且让人难以捉磨,但是最后还是被裴敏接住,

第三招仍是“峰出山中,白云绕顶”,这次是原来是以身化为顶,以剑尖化为云,而这此纯以剑化为云,云中峰出,是正面的攻击。

尤其是白云最后化为山峰时,那时剑突然出现,裴敏连退三步才接住。

第四招,第五招,第六招全部都是“峰出山中,白云绕顶”,但各有不同,有实有虚,但还是裴敏接住。

只不过有的接的很是妙,有的接得很是笨拙,有的接得有点惊险。

至到六招过后,剑仁脸上己经没有笑意,连旁边的青衣书生也多出一份意外之意,倒是圆戒脸上挂起了笑容。

共六式不同的“峰出山中,白云绕顶”全部都被裴敏接住,剑仁的剑始终进没有刺中裴敏的身体。

剑仁又要崩溃了,他觉得从书生指点后,他对剑法的认识上己经有了一个质的突破,但还是被裴敏接住他的剑。

剑仁讪讪退到书生身旁,完全没有刚才的那股自信,这次书生没有训斥他。

书生其实觉得剑仁的资质还是不错的,只说几遍,便可以把同一招剑势化为六种不同的剑法,可见他对“峰出山中,白云绕顶”这一招理解的很是深。

此前在剑阁时,没有人教他这些招式还可以这样的使。

书生只是告诉他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拘泥于招式,活人总要从死招里变化出不同的活招。

虽然剑仁不错,但对面裴敏却有点像只小怪物。你在变化,他也在变化。

在圆戒看来,昨天还是持着圆盾的裴敏,今天像是持着一个不规则的盾,而这个盾好像更是实用些。

书生认真的思索一会,这一次他教了剑仁两招剑法,这两招剑法并不是灵秀剑的剑法,圆戒看这一招看起来很是很是笨拙、平常,像是初练剑的孩子使出的剑招。

剑仁这次练得比上次的时间要长很多,显而意见,这招很是难练,圆戒在旁边道是没有看出什么难的地方。

裴敏却知道,剑法往往笨拙中方见奇妙,平常之中方见神奇,这次倒很是慎重,少了点依往的那种大不咧咧的之气,

只是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因为他很是轻意的接住了剑仁的剑招,看得那个书生直摇头。

书生心道:“剑仁虽是天资不错,但还没有到天才的地步,这两招一时半会根本就学不会。“

这次的剑仁脸都红到脖子上,因为书生给他讲得太难,他使出后,完全无法控制住虚实的变化,闹了大笑话。

那书生没有再教剑仁剑法,而是拿着木棍道:”我曾经在月亮下答应过别人,发誓此生不再用剑,今日不用大华山的剑法,且今日用棍和你比试,总是不违背誓言,你比了一阵,先休息一阵,我再来过。“

听到青衣书生要下场,裴敏的心里真的高兴,因为他知道青衣书生是个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与高手对绝总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

不知为何裴敏听到,比剑这种险事就总是充满活力,像是剑激发心中某渴望。

这时他专注而有兴奋。

青衣书生看着裴敏,觉得裴敏对剑的天赋远远高于剑仁,但其对于剑道理解又非常匪异所思。

剑道守护非要是守,不能用攻代守吗?

他想不明白,但他可以用自己攻的剑法点醒对方,没有一味而守的剑道,守和攻平衡才是剑道。

他己经很长时间都没有摸过剑,但今天这两个年经人,却像是点醒自己魂里的东西,那些在他命运里曾经重要过一切的东西。

书生沉浸在过去,而裴敏己经用他那把匕首把圆戒拿出木棍。

削成一把比他的拿菜刀长点,但有带一点弧度的剑,在他的心中这才是他想要的一把剑。

既然书生用木棍当剑,他也不能沾便宜,他也用木棍当剑用,只是他这种剑有点奇怪罢了

书生并没有赞扬他的选择,也没有批评对方在自己面前的还要公平的大意,每个人的选择都不是一样的,每个人选择必然要承受选择的结果。

太阳己经升至半空,阳光依然很是温暖,附近大柳树的小鸟己经奏着春的乐章。

书生知道裴敏不会攻,那他就没有任何的谦让,直接攻来,剑招很是平常,而且略显点笨拙,这样一比好像刚才剑仁使出来的剑法更加华丽,更加多些意境。

平常之中才见神奇,虚中实而又虚,实中虚而更实,不知道这一剑是虚还是实。

笨拙之中方见奇妙,寓进于退中,寄奇于偶内,不知这一剑是进还是退。

书生的第一招让裴敏难以招架,他不知道如何去接,书生的第一招木棍就点中裴敏拿剑的右臂,但裴敏虽觉得痛,但并没有撤剑。

他并没因为中招而有丝毫的气馁,而是调整好准备接第二招。

书生并没有停止攻击,他是要打破裴敏对于自己剑道的信念,一招并不能起作用,需要连续的压榨才行。

第二招书生侧伏引诈,这一招涵于无形,这一招剑法所有招是虚的,所有招也都是实的,虚和实只是定机而动,最后还是要点向裴敏的左臂。

剑仁见到觉得这一招,他不论如何挡都会被击实,他为裴敏感到有点悲哀,裴敏是他见过用剑守得最好的人,但遇到这样一个自己觉得,和自己的师尊匠将有的一比的人,那有幸免的。

但嘭的一声,打破他的想法,这种想法在他脑中也只停留一个闪电的时间。

裴敏的右手剑,己换了左手,左手持剑刚好挡住那个己经由虚变为实的剑身。

书生轻声噫了声,没有停止攻击,书生的剑法就像是他刚开始说得那些样乘机以进,无隙则退,柔以济刚,阳以化阴,猝中含柔,缓中蕴刚,继发于已发之候,随发于将发之形。

没有定形,没有定式,没有定招,行云流水,任意为之。

端是神秘莫测。

在圆戒看来,裴敏昨天的用剑时的圆弧又变成直线,而且这直线划得很是奇怪,不到一半就折回,又折去,线又线之间交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

越裴敏早己没有和剑仁比试时的潇洒之意,端是有些狼狈,但精气神还是不错的

剑仁初时觉得书生的剑神秘莫测,看不出路径,到后面看着裴敏做出那些守式,像是他的剑可以从任意的方位出来。感觉到裴敏的剑法更加匪夷所思。

书生初时觉得让裴敏招招皆中,是件容易的事,但越打越觉得这个年青人在剑方面的潜力己经超过自己,让他更加确信自己要用剑打醒对方。

而在双方打半的期间,寺院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很俊的僧人,三藏本来吃过饭已经去藏经阁里的看书,但在藏经阁里始终心中想得是斋房没有人打扫,心中很是不快。

对于清洁来说,他是有一定的强迫症,他觉得是不是自己对于裴敏和圆戒过于的随意,于是出门来找圆戒打扫。

等出了门,看到比剑正酣的二人,也没有打扰,倒是圆戒见师傅出来,忙上前问师傅有什么事。

三藏道:”见天气好,出来晒晒太阳。“

圆戒忙向寺里搬了张骑子,三藏就坐在寺门口,晒着太阳,看着二人的比试。

剑仁也看到三藏,本以为自己己是世间少有的长的俊的人,但三藏一出门,他就觉得自惨形愧,觉得幸好这僧人出家当了僧人,不然师妹见到,那还有我什么事。

看那圆戒对这僧人的作派,想来这僧人是寺里的头目之类,不过昨天倒是没有见到这僧人。

裴敏和那书生己拆解了百招,书生己经击实了裴敏九招,而击中要害的三次,而且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击中的要害,后面一次也没有。

书生的剑法己经是变化莫测,展转无穷,而裴敏的脸上还是洋溢着笑意,战意实足。

书生退出了战圈,心道:”本意想要击中十次再退,那知这小子越战越勇,遇强则强,守得快要滴水不漏,天下间那样这样守的剑法,真是奇了怪哉。“

书生退出战圈后,并没有说话,他也看到寺门口坐在椅子上的三藏,只是这僧人虽说俊点,但是看其骨架,不像是什么高人。

书生道:”小子,再接我几招试试,如果这几招你接住,我就相信这天下还有你这种剑道。“说这话时,书生其实是把自己和裴敏放在同样的高度上的,但书生在世间的剑道上又岂止的山峰的高度。

说完,书生己向裴敏刺出第一剑,这一剑像是那上百年前,那位开创剑阁的将军,在大山中遇到那位,樵夫在砍树的斧头,在旁人眼中不快也不慢。

在裴敏的眼中却生出无数的不解,他现在是真不知道如何去接这一剑,这一剑直接点中他的胸膛。

剑仁在旁看着,他认为自己都可以接住这一剑,不知为裴敏却没有接住。

书生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攻击,而是连续出了五招,五招裴敏没有接住一招,而且招招都是人的要害之地。

这时候,裴敏心中己是心如死灰,难道自己以前走的路真的是错的。有些剑法根本无法挡住,他却

不知道,青衣书生所用才是真正的大华山的密剑,是结合了将军看到樵夫砍树时的感悟创出的剑法,只有配合这样的剑意,才是真正的杀伐剑法和灵秀剑法。

圆戒看到裴敏征在那儿,满脸悲伤,早己没有兴奋样,只差没有流出眼泪,想去拉住裴敏安慰两句,但不知说什么,只觉得自己也要被感染的流下眼泪。

剑仁也觉得很是悲哀,他本来觉得自己己是剑道的后起之秀,但今日所见,自己在剑道之上的路还要好远好远,不知能不能走到。

青衣书生看到裴敏的神色,心道:”只怪自己一时气盛,使出这等剑法,别把这位剑道的天才打击的不起才行。“刚想说两句话。

耳边忽来传来一阵不急不慢的话语。”裴敏,你闭了五识,试试用意去接这位先生的剑。“说话正是那那位出寺门后,晒太阳的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