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九十二章 张侧妃临盆了(1 / 1)
作品:《闺蜜大人,猛如虎!》十七皇子府,书房。
卫瑾与宁君清对着沙盘正在分析着什么。
狩猎结束后,诸国使团完成了来访贺寿目的,各自领了国书与赏赐陆续起程回国。
大月与大叶两国负有和亲使命,正在积极与大翰上层接触中。
“百魅书生已经招认,十三年前发生在欧阳大人府上与卫姜有关的一切,实乃是大月与东月的阴谋。”宁君清面色沉痛。
大月与东月合谋,意在令护国公府卫氏绝嗣,同时,将此事嫁祸给皇室,令君臣生隙。
卫国侯林栋一直疑心,前护国公世子卫敏一家的死,实乃皇室为收回北境兵权。
这也是林栋一直窝在郢都,拒不肯赴任南疆的原因。
他即不想反,以负他林家一世忠烈之名,又不愿替凉薄的皇室卖命,故而领了郢都巡防一职。
宁君清审完百魅书生之后,皇帝宁亦神、护国公卫照东、卫国侯林栋、淮阳王四人开诚布公,终于解开诸人心结。
对于林栋疑君、怨君拒不肯奔赴南疆一事,宁亦神赦其无罪,但罚俸三年以示惩戒。
“那圣上,可有攻打大月之意?”卫瑾面沉如水。
宁君清笑道:“来而不往非理也,大月与东月联手在我大翰君臣之间埋了这么大一个雷,咱们自然要回敬一二的。”
卫瑾看着宁君清,宁君清笑道:“大月国新君登位,诸子却已成年,你说,月枫此次和亲任务失败,回去之后会如何?”
“那看来,我要即刻起程,返回北境。”卫瑾揉了揉太阳穴。
“大月国内诸子若想要兵权,请兵攻打长门关乃是最好的方法。”
和亲被拒,对于大月而言,不异于一个开战的好借口。
这一点,宁君清也清楚。
“那你先去,”宁君清笑得灿烂,“我随后就到!”
“那我顺便护送大月国使团出长门关吧。”
两人商定,宁君清便回兵部写折子去了。
是夜,暑气蒸腾,江晓琳替卫瑾检视完伤口愈合情况。
“三天后就要走么?”江晓琳坐在塌沿,声音很轻。
“嗯!”卫瑾浅浅应了一声,“你可是舍不得我?”
“有一点。”低低的声音,在蝉鸣蛙跳的夏夜里听得不太分明,“我不想和你分开”。
卫瑾支起身子,抵着江晓琳的额头:“我答应你,待平定了北境,我便接你过去。”
“你不问我可愿随你去北境么?”江晓琳看着卫瑾。
“这次不行。”卫瑾蹭着江晓琳的鼻子,吻在他的唇上。
双唇一触即分,炙热的呼吸令江晓琳下意识的躲避。
“你答应过我不越雷池的!”
卫瑾看着江晓琳慌乱的神情不由失笑,但江晓琳警告的眼神令他收回环在对方腰上的胳膊。
“君尘,你这样待我,太不公平。”卫瑾叹了一口气,侧躺了下来。
江晓琳半握着拳头:“你答应过会等我三年的。”
卫瑾叹了口气:“早知道我就不答应了。”
江晓琳看着卫瑾不满的模样双眸微垂:“为什么这次不能带我去北境?”
“北境可能要打仗,你目前没有任何临阵经验,我不想你涉险。”卫瑾的眸光贪念的在江晓琳面上扫过。
江晓琳点了点头,侧身躺在卫瑾怀中:“好吧,我会跟着五哥好好训练,你早点打完仗了回来。”
卫瑾郑重点头,在江晓琳额间印上一吻:“好!你再唱首曲儿给我听。”
“想听什么?”江晓琳问。
“关键词。”卫瑾轻声说着。
***
三天后,大月与大叶的和亲请求被正式驳回。
大月与东月各自收到一份“重礼”:双方使团被正式驱逐离京。
东月国使团,由静王宁君清护送离境,大月国使团由护国公世子卫瑾护送离境。
说是护送,实为押送。彼此心照不宣,不捅破罢了。
至于东月威胁边境开战这件事,宁君清含唇浅笑:“若非为应战,何须本王送诸位使臣离境?”
圣旨即下,队伍即刻启程,太子亲送护国公世子与宁君清离京。
江晓琳站在宁君明身后,看着卫瑾,诸多不舍涌上心头,却也知道,自己此时无论如何是不能跟着去的,林琳还需要他的保护。
饮罢饯行酒,卫瑾正要上马,十七皇子府上的管家快马赶到城门:“殿下!殿下!”
卫瑾回眸,听得管家冲到人前,向太子跪礼:“启禀太子,启禀殿下,张侧妃临盆了!”
临盆……那岂不是要生了?
卫瑾眸色微黯,策马行到江晓琳身侧,俯身在他耳畔低声道:“从前那些就算了,你若再敢朝三暮四,我可就不回来了!”
卫瑾说完,打马便走。
……
这就打翻醋坛子了?
江晓琳一脸懵,宁君明笑道:“君尘,你可是喜懵了?还不快回府上守着去?”
江晓琳醒过神来,应了一声,恋恋不舍的看着卫瑾的背影,翻身上马,往皇子府疾驰而去。
当晚张美人产下一子,为皇十七子长子,宁亦神赐名玉琨。
七日后,诸人前往皇子府送礼致贺。
林琳看着张侧妃怀里的小东西怎么都看不够似的,人家吃奶,她盯着人用力吸吮的小嘴都舍不得挪开眼睛。
“他好可爱!”林琳看得眉目弯弯。
“别看了!”江晓琳没好气的把人往外轰:你个没出阁的姑娘,成天盯着人奶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好歹顺应一下这个游戏的时空背景,也别太特立独行了。
“你张侧妃姐姐该休息了。”江晓琳边说边把人拎了出去。
侧妃小王氏看着两人的背影掩唇浅笑:“明雪郡主太有趣了,张妹妹,你真是好福气!”
张氏含着笑,一脸幸福甜蜜的看着怀中的孩子。
皇室子孙由来都是由奶妈哺乳,但江晓琳以担心孩子以后和生母不亲为由,准许张氏亲自哺乳并抚养。
同时精心挑选了几名有经验的婆子随身照料,足见他对张氏与此子的重视。
“姐姐不用羡慕妹妹,日子还长,姐姐们都会有孩子的。”张氏柔声说着。
“爷近来一直宿在书房,你可听说他进过谁的院子?”小王氏低笑道,“爷转了性子,不再攀花折柳本是好事。”
“可他若谁的院子也不进,倒也着实令人忧心。”
张氏微微皱眉:“妹妹听说爷上回被朱美人下了药,从此便对女色没了兴趣,可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