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尉迟承光(1 / 1)
作品:《绝代诗宗》徐子京将情况看在眼中,忽地他挥动有心金笔,其中一柄豪气之剑受到摆控,便下坠三尺,而后横着往前划过,有五个人的颈部便被划出一条明鲜的血痕,血流如水,随即死亡。
徐子京杀的正是反对讲出琉璃玉宫情况的几个人,他不能浪费时间,必须以杀戮来儆示其余人。
果然,剩下几人见此大为惶怖,有的已吓破了胆而跪地,屁滚尿流。
“请兄台再勿杀人,我回答您的问题便是了。”大师兄并无卑身屈膝之态,反是平静答道,“琉璃玉宫的总坛便在陵聚峰的绝巅之上,极高,为云彩掩映。琉璃玉宫的总结构是这样的,有外门、内门、圣堂三大组织,外门最次,主要是宗师、武师、护法所把持;内门次之,由圣宗师和大宗师把持;圣堂最高等,也最是高深莫测,由极宗师把持,琉璃玉宫的宫主同时也是圣堂的堂主,修为如天,不知登入了何等境界,他是圣堂的一把手。圣堂便在总坛之上,总坛上主要是圣堂的人所住,也有一些内门和外门的人。平素里,圣堂的人极少外出,皆在总坛内钻研武道。内门的人则活动于陵聚峰中部,外门的人活动于外部,维护安全及供运粮食等杂事皆外门之人完成。兄台,该说的在下已言尽,还请兄台留我等性命!”
徐子京听得点头,认为他已经说完了,那么自己也当兑现诺言,饶了他们性命。
但见得徐子京突然涌动,控制着三把豪情之剑,金光飘洒,那些人便昏倒在地。徐子京只是将他们弄晕,三日后他们即可醒转,恢复如旧,而那时徐子京也完成了事情而下山去了。
徐子京展动火翼,向山上飞去。
——————————————————-——————————————————
却说于永君三人速速下山,很快便赶到山下,来到了昭阳峰前,此时,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皆在现场,他们不参与寻宝,大典期间只在昭阳峰前打坐念经,这七八日来皆是如此。
于永君他们奔踏着脚步而来,永源大师耳朵微动,已将所有动静纳入耳中,而后从他的体表产生了一片微薄的“红衣”————大刚之气凝成的,红衣脱体而去,阻住在于永君他们面前,示意他们不可再近。
于永君三人当然明白,便停住跪下,道:“师傅师叔在上,弟子等有要事回报!”
“何事?”永源无任何动作,只是口中吐出了此二字。
于永君报道:“师伯,玄州刺史之子尉迟永已死了!”
当听到此话时,永源大师再也自持不住,睁开了眼睛,面有惊色。其他大师亦是如此,显然尉迟永之死至关重大。
永源急急相问:“尉迟永为何而死?是夺宝时被敌人所杀吗?”
于永君答道:“非也,尉迟永乃是被徐子京所杀!”
“什么!……”
众人皆惊,须知尉迟永的武学已登腾血境界,加之有缉熙宝剑为助,一般修炼者岂能杀得了他,更莫说入寺不久,身无武功的徐子京。
尉迟永是永真大师的弟子,此时他心中耸动,惶恐、惊然、不可置信等情绪涌上心头,加之他心道仁慈,充满好生之德,所以他也痛心起来,苍老的眉宇间已经泛红,眼泪欲出。
接下来,于永君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出,当然他不会说出全部实情,他将尉迟永说得完全在理,而将徐子京说得残忍邪恶,一切责任全在徐子京。
知晓了事情的全部后,玉恒大师几个心中偷乐,因为他们早已不满徐子京。永真大师则心存疑虑,永源大师则脸现担忧,担忧的是事情如何收尾————玄州刺史势力滔天,本人也是个武学高手,若无其关照,泔淡寺哪能发展得如此昌盛,故而他是不能得罪的。
看着永源大师犹豫不定,于永君发挥了他的谋略,他早已思虑万全,必须要置徐子京于死地,所以他献策:“关于此事的处理,弟子有一想法,不知当讲否?”
“讲。”永源大师道。
于永君道:“弟子认为,徐子京必须死。试想,刺史大人得知其子已死,会是什么心情?必然怒不可遏,且极有可能迁罪于我们泔淡寺,若然那样,那吾寺必将面临一场浩劫,如此是断然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必须将责任皆推到徐子京身上,让刺史大人有仇人可寻,有仇可报。其实徐子京天心本坏,本就是个恶劣之人,也该承担这些责任。”
玉恒等人听了心中极喜,估计是万分赞成。永源大师听了则若有所思,沉吟不语。
永真大师则是当即反对:“如此不可!虽然你已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道明,然其中尚有疑窦,有待查察。且依贫僧看来,徐子京不像是穷凶极恶之人。故而,恳请永源师兄切勿这么做,待查清本末再做区处!”
永源还是沉吟着。
此时,四大班首中的永康大师说话了:“永源师兄,贫僧认为于永君说得极善。首先,入寺不久,徐子京便因犯事而受过寺刑,可见其秉性不良。其次,于永君、东方广俊、方弋三个弟子皆亲眼目睹,事情定然无虚,没有必要再度勘察,若真的再勘察一番再报知刺史大人,恐怕他再也不信任我泔淡寺,不信任我们则以后就不会支持我们,泔淡寺还如何发展呢?”
永康的一番话可谓针针见血,完全中断了永源的犹豫而使其决然起来,同时也打击了永真大师,使其一时不知说什么。
“好!贫僧已决定,立马将事情告知刺史大人,同时,八大执事听令,尔等须严守此地,若见到徐子京归来,毋须多问,直接擒住!”
“诺!”
八大执事唯唯听命。
虽则尉迟永之死是一件天大之事,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假天大典乱闯耸翠山,否则就是对天不敬,永源大师不敢这么做,刺史大人亲自来了也不敢这么做。
泔淡寺是以飞鸽传书的方式通知刺史大人的,此事也由于永君“代劳”了,可想而知,他会如何的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刺史府邸。
此时,在一间华贵雅致的房间内、书桌前,一个身着锦衣,腰束玉佩的中年人正在练功。但见得,他两臂两手间,缓缓抟弄、上提,他雄大的刚力涌至手臂,泛着赤红之色,聚敛着股股罡风,环绕身旁。
大刚之气是充满阳性的、极其刚烈狂暴的,看之如同看太阳,人会感觉到刺目,此时那人身上的大刚之气正是如此。
忽地此人的大刚之气发生转变,在刚烈的赤红色下,有一缕暗沉的红色之气涌起,很快便壮大起来。这缕暗沉之气充满阴性,调和了刚烈的刚气,使得此人看上去温和了许多。
“阴阳合气神掌!”
此人一呼,双掌向前推了开去,掌气凛冽而膨胀,汹涌着破开窗户,激射到外面。
此时是仲春时节,阳光媚好,天气暖和,窗外是迎光烂漫生长的杨柳,微风拂来,翩然起舞。
然,当那人掌中的刚气激射而来时,一切变色。
院中所有杨柳顿时青色枯萎,枝叶间的碧绿变成了暗沉,即将变黑,仿佛将死之人,正在哀哀挣扎!
“变!”
那人变换掌势,掌力有所变化,掌气也在转变,因着这些,窗外的杨柳也在变化,变回了浓浓的碧绿色,重又富含生机。
然而,不多一会儿,掌势又变,杨柳便又变,在碧绿与暗沉之间变换………………
良久,那人练功完毕,终于收掌,窗外的杨柳恢复生机,不再变化。
“哈哈哈!…………”此人爽朗大笑,笑声中充盈着中气与豪气,没有足够的大刚之力是支撑不起的。“我的阴阳合气神掌又进一步了!若我将此功修至圆满,哪怕我的武学境界永远停滞于腾血境界,我的功力也能大为增进,连模拟境界的高手也可不惧了!”
原来,此人正是玄州刺史,尉迟永之父尉迟承光。他年近五旬,须眉浓黑,身量修长而伟岸,充满男性力量。他自幼习武,酷爱武学,却不知为何,进入了腾血境界后便再也不能进阶,他曾一度灰心失望,以为从此武功不得再进一步,但由于热爱而始终练习,谁知功力仍能进步,只是武学境界停滞不前。
后来他的师傅传授了他绝世神招————阴阳合气神掌,合气便是阴阳之气相交互合之意。众所周知,万物生于阴阳,阴阳是万物之本,古人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便是指锤炼阴阳之气、洞悉万物的演化规律而自为主张,作各种各样的运用。阴阳合气神掌便是调和阴阳二气,多方转用而发出威力,以求制敌。
阴阳合气神掌有三重大境界,分别是吸聚阴阳、转换阴阳、自制阴阳。吸聚阴阳即是吸收聚焦万物的阴阳之力,转换阴阳即是转换万物的阴阳之力,自制阴阳是至高境界,即是:世间本一无所有,无阴无阳,只是随着历史推进、年月推移而生就阴阳,继而生就万物,也就是说阴阳生于虚无。那么人自然也能从无中自制阴阳。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