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天梯夺宝(1 / 1)

作品:《绝代诗宗

再如“郁律木”。东极天气平常,无多大变,水旱适度,植被繁衍得颇好。有一林名曰“郁律林”,郁律有多种意思,此处意思是烟雾蒸腾。之所以取其名,乃是因为此林只生一种树,便是“郁律木”,此树砍下后可永葆汁液,永不枯死,除非用正午烈日曝晒八八六十四日,且,这六十四日的曝晒必须连续进行,每日曝晒半个时辰,多不可,少不能。晒干后便可烧,烧时烟雾弥漫,通上云霄。且,可循环烧数十次。郁律林倒没有什么危险,只是道阻且长,往返艰难,泔淡寺的和尚竟能弄了数十根郁律木回去,但也牺牲了五十名和尚。

既然是祭天,就必须拿出最大的诚意,否则不受天佑,反遭天谴,所以泔淡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取得最具“天意”之物,用以祭天。以上所列的供品世人都没有享用过,只有祭天时用过,也不知其究竟有何实际作用,究竟能不能有助于修炼,但它们皆受天意而生,秉灵气而长,便是合理的了。

所有供品的数量其实是极多的,分为两半,一半在十日前已放在天坛上,天帝的至为丰盛,神灵次之,如来佛祖的最次,且如来佛祖的没有荤腥,只有菜蔬果品,否则便是亵渎佛门了。另一半于大典开启之日用作“燔燎”,也即将供品烧化为烟,以烟告天。

万事俱备,泔淡寺众人等已来到了昭阳峰,此时正是天色全亮之际,一轮旭日,光彻九州。

昭阳峰已开启,天坛耸立在其中央,巍巍崇崇,威神通天,四围之物皆成附庸。

众僧站定,肃敬而立。首座永源大师身披朱红色袈裟,德隆望尊,他越众而出,慢步地走着,忽然似乎一阵飘风掠过,永源大师的身子不见了,而他附近并无任何反常。众人都以为永源大师施用了何种身法,倏忽不见,但又根本寻觅不了身法的端倪,所以不知何回事。

“吾寺泔淡寺,普度众生,惩恶扬善,佛门之指归也,永恒不易也!”

忽地众人听到了以上这段话,正是永源大师所发。声音苍老而喑哑,但力度、气概、意境却是十分饱满,就好像有一团由“力度”组成的东西,意蕴沉厚隽永,在散发着“气概”,延伸着意境,有待他人大掘大挖。

而永源大师已身在离地十丈的空中,此乃祭天场所,他当然不敢弄得太高,否则便是逆天了。

其实永源大师方才施展的正是“飘忽身法”,只是他的境界太高,比玉泽大师和永真大师的都高,众人当然发觉不了。

大典由永源大师主持,他要诵读《假天大典华章》,然后发表一些开场讲话。正当永源大师手执《假天大典华章》准备诵读之时,有一个声音忽尔传来:“且等一等,弟子徐子京来也!”

原来是徐子京来到了,他修的是诗修,没有学身法和轻功,故而不能以那些手段赶来。他本想骑在自己的六色诗息雷霆上的,却发现雷霆根本不能驶行。雷霆是不能当车用的,起码徐子京此等境界者不能,有道是“雷霆万钧”,雷霆如此之重,怎能如马车般轻快行驶呢!

无奈,徐子京只能乘马而来,好在,能在大典开启之前赶到。

徐子京知道神圣之地不能乘马,在远处便已锁好了马,小跑了一段才慢步地恭敬走过来。

玉恒等几位执事一看,震惊不已,“难道徐子京破除了青铜葫芦?”他们当然不愿意相信,心中打了个打问号,不过现在也只能等大典结束才能诘问徐子京了。

“你就是徐子京,吾寺之弟子,既如此,快快入位,切不可误了吉时!”

永源大师的武学修为在清化之境,比永真大师还高,一身大伦气势精厚渊深,凡人不可测度也!武学修为高则智力更增,度量更宽,眼界更辽,对于物事的洞察也益加明彻,所以,徐子京的那点事情自然已被永源大师知悉。方才在来的途中他已知徐子京破除了青铜葫芦的禁锢,正在赶来。但永源对于徐子京的诗修修炼却是感知不到,只觉时间有些不够畅快,心中升起一缕窒息,他也甚觉奇怪。

徐子京便入位,大典便继续。

永源大师诵读完《假天大典华章》,又言了些开场话语,大典才真正开始。

第一个步骤,是“众僧叩拜”。所有僧人,包括永源大师等皆须跪地叩拜。叩拜时间为一个时辰,其间心间要清明无物,丝毫杂念皆不可有,否则扰了大典的神圣,便会受报应。众僧皆希望耸翠山夺宝时能够顺利,所以会竭力抑制杂念,使心中尽量清明。修为低弱的小僧或做不到,但尽力便好,昊天自会谅解。

第二个步骤,是“献乐”。首先,众乐僧(调弄音乐的僧人)要演奏《敬天景乐》,这是独属于天帝方能演奏的乐曲,灵圣无匹,何人所作已不可考。此时众僧已盘足闭目,作坐禅之姿,准备恭聆“天乐”。聆听时必须持守六神,全心贯注,摒除心中杂思,一心一意浸泡在天乐中,竭尽所有武学修为及灵魂力量去感悟,就算感悟不到天乐的真义,承受不住天乐的浩大,也必须保持原态,待天乐演奏完毕方休。

天乐演奏完毕,便演奏《敬神伟乐》,这是属于各神灵的音乐。众僧也要倾心聆听,不可多思,保持心之芳洁,感悟神乐之深义,遐想诸神之伟妙。全程毕恭毕敬,中途不可离开,不可多动,以“静”敬神。

神可完毕后,便演奏《敬佛大乐》。全程也须持守心神,保持心中清洁,不可受杂念污玷,神神圣圣,恭恭肃肃。

敬天是景乐,敬神是伟乐,敬佛是大乐,景、伟、大,其层次依次降低,这符合天地极则(最高之准则)————天为最,神为中,佛为下。

第三个步骤,是“燔燎”,此为最后一个步骤。燔燎就是制成一个柴堆,将剩余的一半供品置于其上而烧之,以其烟气通告上天,使上天感祭者之诚。柴堆就在天坛外围,早已制好,柴当然就是从东极郁律林取回的郁律木,已晒干,柴身整洁而散发幽香,其香馨诱人思想沉醉,迷乱失向,但不会有丝毫的不适,反而融融怡怡,畅顺平通,有面对风云起,稳坐如泰山的安定。电烛簋、蒙茸羊、九夏醴等皆置于薪柴之上,然后燃火以烧,此过程众僧须双手合十,垂首合目,念《如来大经》。

郁律木极其易燃,火势旺盛,渐渐淹没其上的供品,然后烟雾升腾,烟香(烟雾之香气)漫漫。神奇的是烟雾不偏不斜,呈笔直之状,如梁柱之大,直向天去。方圆万里,此种“烟柱”是仅此独有,他处绝无,所以便有点像“孤烟(孤独的烟)”。

半个时辰后,须扑灭烟火,供品已化为飞灰,不见其踪,人们愿意相信这是上天收纳了去。而郁律木则完好,如同无损,还是那般干亮,然而这仅是表象,若是高修为者便可察知,郁律木已有衰耗。而后将郁律木收回,待下次再用。

众僧念经也告完毕,眼可睁开,身可自由。永源大师便会当众宣布假天大典正式开始,众人便开始往耸翠山上峰寻宝去了。

年青的、年中的、年老的,各等和尚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不遗余力使出自己的修为,争先恐后,或以绝高轻功一飞而上,或以绝妙身法一闪而去,他们心中念叨着的是:“宝物!珍宝!重宝!天宝!”

耸翠山之宝是辉煌豪迈的象征,是武道高低的比拼,是一往无前的追求,得重宝,可增修为,可升地位,可名天下,他日携重宝归来,众僧瞻仰,泔淡寺以之为荣。————此乃让人热血鼎沸、豪气冲天的荣耀!

徐子京自然在其列,他的胸间当然亦是豪成飞舞。他没有轻功和身法,这令他郁闷不已,他发誓夺宝回来必要改变此现状。如今只能乘马上山,他那匹马是良驹骐骥,日行万里,中途可不歇息,奔腾时健蹄飞跃,快若无影,不输于“飘忽身法”!

诗腑主星的亮度会随修炼的增进而更亮,能照亮的地方以方圆来计算,第一条诗息雷霆化入诗腑后,诗腑主星能照亮方圆百里,第二条是方圆千里,第三条是方圆万里,第四条是方圆十万里,第五条是方圆百万里,第六条是方圆千万里,第七条是方圆亿里。当然,这些诗息雷霆的化入也是与五大境界(振悟、启辉、运转、定形、生灭)相匹配的,比如说,进入启辉境界,那么就会伴随一条诗息雷霆的化入,但诗腑主星不是马上就能照亮方圆百里的,而是要将启辉境界修至大成方可。徐子京如今的修为是启辉,尚未大成,其诗腑主星能照亮方圆七十里。

“驾驾驾!…………”

徐子京一路奔行。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