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章 夜探河滩(1 / 1)

作品:《障翳城遗秘

“不要命了!”刀疤脸恶狠狠的瞪了我一眼,“这点东西足能把这里夷为平地。”说着他小心翼翼的将那黑乎乎的油纸包,放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再三确认之后,神情才恢复正常。

“炸……Z药?”我脑子嗡的一下,背后惊出一身冷汗,那竟然是Z药,这群人究竟要去干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那里面是一种固体特制的Z药,有时轻微的撞击都会爆炸,而那层油纸正是防潮用的。

“今晚行动吗?”一旁的刀疤脸小声询问着霖姐,恭敬地样子像换了个人一样。

“他俩去湖边了,先等一等,回来我们再决定。”霖姐说着。

他俩,谁?是那两个黑红脸的怪人吗?见大家没有要走的迹象,我和猴子便转身去到了里屋。

吴老师还在侃侃而谈,而在他身边,除了两个学生,还有一男一女两庄户人,跟他们围坐在一起,看举止像是夫妻。

吴老师介绍说是这家的主人老黄和黄嫂,晚饭都是他们两口子准备的,吃饭时因为人多,所以一直待在后厨,看大家都吃完了,才出来张罗着收拾东西。

我讪讪笑着打了个招呼,想来也是一整天,没怎么正经吃东西,刚才上饭时,眼睛全程盯着饭桌上的菜,哪还有闲心去过问其他东西。

这时吴老师正在讲他各地出差时遇到的趣事,其中不乏一些稀奇怪异的事情,俗话说:常走夜路,必定遇鬼。

其中那女学生心思好奇却又貌似胆子挺小,听到紧张之处,竟然双手捂耳朵,但那双圆溜溜的大眼却似乎又在问,结果怎么样了。

她那副模样,把大伙逗得一阵大笑。

闲谈之际,吴老师问一旁的老黄,附近有没有什么趣闻轶事。

老黄挠挠头,憨厚地咧嘴笑着说:“俺们庄户人家,没有你们文化人见识多,天天围着炕头转,哪有什么趣事呀。”

老黄说的,话在理,话糙理不糙,大家又是一通大笑,他自己也不好意思的呵呵乐起来。

不过那老黄突然往前探了探身子,压低声音说道:“我也是听村里老人说的,每年这个时候,鄱阳湖枯水期,上游入湖的那些支流,有的会断流,有的人会在晚上的河滩边上看到很多白色的影子来来回回的,第二天再去看,在那河滩上全是前尖后窄的痕迹。”

我心中骇然,这河滩上的脚印,刘芳也曾说过啊。

老黄继续神秘的说道:“你们猜,这痕迹像什么?”

如果给当时在场的人搬个奖的话,老黄能和吴老师一同捧起奖杯,吊人胃口的样子,让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个种地的。

“三寸金莲,就是像裹脚老太太的小脚印一样!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是水鬼的脚印,他们晚上出来找替死鬼哩!”老黄说的有模有样。

“不会吧你亲眼见过?”猴子一脸好奇的问道。

老黄笃定地点点头:“当然了,我也见过好几次,那小脚印可渗人了,就和猴子的脚印一般大小。”

我瞬间听乐了,瞅了眼猴子后,放肆的笑了起来。

猴子算是莫名躺枪,大声说道:“爷的脚44的。”说完便一屁股坐到后面去了。

也怨不得老黄,此刻他脸色一变,根本不知道是哪句话说错了,连忙道歉,诚恳的样子,让人觉得卑微。

我赶忙对老黄说,不打紧,顺便指了指猴子的头,小声对老黄说,脑子小时候得过病。老黄紧张的样子这才恢复过来。

不知什么时候,霖姐和刀疤脸也来凑群。

刀疤脸倒挺感兴趣说道:“这么邪门?看地图河滩离这不远,要不要去看看?”

老黄瞬间面色如灰,焦急的说道:“晚上去不得,万万去不得呀,会被水里的小鬼给换命的。”

那两个学生就问询问吴老师:“我们要不要也去看看?”

吴老师笑眯眯的说道:“实践出真知,现在也没事,不妨我们就去看看。”

老黄看我们铁了心的要求,也就不拦着了:“从这下坡后,右转,翻过一个小山坡,就能看到一条很大的河,这离鄱阳湖也近,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醒各位啊。”

人生地不熟的,老黄虽然指了路线,想来是晚上,还是有必要让他给带一段路的。

可这老黄就是死活不依,最后还是霖姐有办法,给了几张红色的票子,这才爽快的答应给我们带路,但是只能带到山头那远远的看

老黄接过钱的手很迅速,辨认真假的动作也很专业,如果不是对他有了解,简直就是个市侩。

临行前,我无意中看见刀疤脸偷偷塞给霖姐一黑乎乎的东西,天有点黑的原因,根本看不清是什么。

一切妥当,留下几个人看装备后,我们一行人趁着夜色,浩浩荡荡的开赴那片被老黄说的玄乎其玄的河滩。

习惯了溜光滑的泊油路,对于这崎岖的山路来说,一脚深一脚步浅的,可真不是那么轻松,尤其是在夜晚,煞白的月光,斑驳的树影,总会让人觉得自己背后有人。

好在人多,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少了很多。

倒是猴子,时不时的捉弄一下那胆小的郑玉玲,把这女孩子吓的兹哇乱叫。

还是吴老师知识渊博,随口说道:“鬼怪传说多生于乡野,尤其是人迹罕致的地方,因为听到的人无法轻易去考证它的真伪,也就众口铄金,越传越邪门了,一切都是对于未知的困惑罢了。这次还好,我们一起去探究河滩传闻,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传说,我们根本无暇顾及,所以就别自己吓唬自己了。”

吴老师境界就是高,给了小郑莫大的勇气,我心说也就这学校里的学生好骗。

老黄家到河边直线距离确实很近,可望山跑死马,实际走起来却还是很费时费力的,好在有吴老师在,他一边走一边说着一些工作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嘻嘻哈哈,也就暂时忘了翻山的苦楚。

我也有一搭没一搭跟吴老师聊天,对话中知道,他是省里一高校历史老师,也是博物馆的研究员,很早便与范老爷子相识,此次来的目的一来是帮范老爷子找一下续命的法子,二来搜寻一下民间的史料,公事私事参半吧。

山里的温度还是有点凉的,山风一吹,让人觉得稍微有点冷,我裹一裹身上的衣服,心里有点后悔,如果选择留在老黄家,现在估计早就舒适的趟床上眯着了吧。

老黄带的路算最近的路了,但我们还是足足走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河滩边的缓坡。

正当我们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身旁的老黄却犯了驴,说什么也不往前面走了,说前面有水鬼索命。

河滩就在前面,也没什么岔道,我们只好自己前往。

老黄说就在这地方等我们,毕竟他自己呆在这个地方,大半夜的山里,野狗野狼肯定会有,来的路上就听到一些野狗叫,我们不放心,和他约定,万一发现不对劲的事的时候,用手电求助。

又往前走了大约五十多米,走在最前面的刀疤脸示意大家停下来,前面是个断坡,用手电照一下,落差好几米,晚上原因,地形不太明朗,出于安全考虑他建议霖姐不要再往前走了。

天上的月亮还算可以,撒在不远处的河滩上,我们站在高处远眺望,河滩的轮廓一览无遗,像一条玉带绵延到视线尽头,在河滩中间位置还存有几片近乎干涸的河水,风一吹波光粼粼,看上去怪异的很。

我们循着刚才路上老黄说的看向河流入湖口方向,黑乎乎的一片了,根本看不到什么。

什么白衣人群,什么水鬼索命可现在除了有一丝风声,顺带一股淤泥腥臭味外,整个河滩,连个鸟叫虫鸣都没有,我们早该想到结局。

对啊,为什么连个虫子叫声都没有,怪哉!就在我们准备转身往回走之际,我们看见河道中那几块水波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很多幽绿幽绿的光点。

我相信所有人都发现了那些绿荧荧的光,而且越聚越多,接着水面上渐渐升腾起了一阵白雾,一下子弥漫开来。

也不知是谁,用手电对着那些白雾照去,想看看到底是什么。

手电的光线很亮,又大又黄的光柱直直射出去,照亮一大片,可就在我们的光柱射到那团白雾中的时候,白雾似棉花般,竟把手电筒的光给挡住了。

“不好,赶紧往回撤!”霖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大喊一声,而我竟被她的气势吓得一哆嗦。

突然起风了,从河面吹来的风异常阴凉又腥臭,我们一面撤离,一面扭头关注着河面上的变化,赫然发现那团白雾竟随着风向我们所在的岸边靠近,而且我分明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呼喝声。

那个声音停在耳中,感觉很远,但是又好像很近,我蓦地驻足想仔细听一下,可就是听不清楚。

霖姐他们已经跑在我的前面。

就在这时,一阵冷风突然从我背后吹来,那一团白雾一瞬间弥漫在我的四周,而我手里的手电筒,在闪了几下后,居然灭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