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拜师 四(1 / 1)
作品:《蓝色天堂国》肖强办公室内,门直通通的敞开着,肖强正在看一份文件。肖强有个习惯,只要是办公时间,门就会敞开,不会关闭。这个习惯并不是肖强天生就有的嗜好,而是肖强在和很多身居高位的官僚、社会名流交往过程中,心有所感而给自己定下的规矩。肖强发现,很多上层人士在办公时间喜欢关门,而下属或者老百姓前来办事时,往往都是畏手畏脚的先在门外毕恭毕敬先敲三下门,等待里面的“大人们”说一声“请进”,然后,外面的“小人们”才战战兢兢的推门而进,生怕打扰了领导让领导不高兴。肖强对这种办公作风很是反感,既然是办公时间为啥要关门??难不成办公室内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开办武馆的第一天,肖强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规矩,办公时间,门一律敞开,如果发现门是关的,要么就是肖强外出人不在,要么就是过了办公时间人休息了。这个习惯本来只是肖强为自己制定的,并没有要求别人照搬照做,但后来武馆其他的工作人员发现后,纷纷效仿起来,第一个效仿的竟然是司马,弄得肖强哭笑不得,只能随他们去,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习惯,让武馆的教练和学员们关系融洽了不少,大家相互之间沟通起来很方便,也很随意,都觉得新生武馆的学习氛围是最好的。
“馆长您好”。狄海站在办公室门口怯生生的叫了一声,同时非常恭敬的给肖强鞠了一躬。
“哟,是狄海呀,快进来,别拘束,我们学武之人还是豪爽一点好,别太拘束了,哈哈,来,快坐下,别老站着。”
肖强拉过来一把椅子,示意狄海坐下。其实狄海的本性也是十分豪爽的,但一来自己的家境迫使自己养成为人处事低调的风格,还有一点更主要的就是来自于他对肖强的敬畏。肖强平时待人很随和,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讲,肖强更像一个和蔼的长者,只有那一双虎目自然不自然的爆射出慑人的精光,才会让人突然警醒对面这个人的可怕。不怒自威是肖强的真实写照,然而真正让大家敬畏肖强的并非是他超凡的武功,也不是他那“特战英雄”炫目的头衔,而是肖强独特而又高尚的人格魅力。肖强为人非常正直,前面早已讲过,肖强办武馆的目的和所有人都不同,培养特战人才,为的是国家未来;办武馆赚来的钱,绝大部分用于救济受伤、死难的战友家属;肖强还多次参加社会组织的慈善募捐活动,救助失学儿童、落难群众;对于新生武馆有困难的学员,肖强经常伸出援助之手,狄海并不是第一个免费学员,如果说狄海的免费主要还是归功于狄海的优秀,是作为招揽人才的一种奖励措施外,那么在新生武馆还有不少资质很一般,家境同样很困难的学员享受到了减免学费的待遇。远的不说,就说高级班里的“钢铁侠”王小虎就是学费减半的学员。但不管是啥原因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大家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所有享受这种待遇的学员都非常刻苦、勤奋,肖强的钱也不是白送的,那种天性懒惰、不发奋图强的学员,即便家里再穷也不够资格享受这种待遇,这类人被肖强归纳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类,是不在救助范围内的,这是肖强的原则。二是大家都很感激肖强,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即便是象狄海这样的优秀人才也是一样,因为大家都会发现,肖强是真心关爱大家,新生武馆被肖强营造得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大家都有一种家的感觉,家的温暖,而肖强就是这个家的家长。正是因为肖强的高尚品德,加之精湛高超的武艺以及“特战英雄”的光荣称号,让肖强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新生武馆上上下下全体学员、工作人员都发自内心的对肖强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包含有尊敬、感激、仰慕、崇拜、亲切,当然也有一些畏惧的情感在里面,当你面对的是一位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而又具有非凡本领的英雄时,又岂能无畏??
狄海对肖强同样充满了感激、仰慕之情,也同样有一种畏惧感,那是**对师长、晚辈对长辈、常人对英雄的一种敬畏。狄海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自己在肖强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对方就是一座大山,而自己就好比是大山里的一颗小树苗,面对肖强,自己彻彻底底的就好像成了一个小孩子,虽然狄海现在已满15岁,进入了青年行列,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从小孤儿长大的他比同龄人甚至更早熟,更懂事一些,但不知为何,这种感觉总是挥之不去,甚至越来越强烈了。
“呵呵,狄海呀,你到武馆有多长时间了?”肖强边说话边亲自给狄海泡了杯茶,这让狄海颇有点受宠若惊。
“十个月零十三天,馆长。”
狄海的回答很让肖强吃惊了一下,在肖强的记忆中,狄海来武馆也就半年多一点。
“难得你记得这么清楚,连多少天也如数家珍,很不错的记忆力啊。”肖强赞赏地点了点头。
“狄海呀,在武馆的这些日子里还习惯吗?对你的教练、师兄弟们甚至整个武馆,当然也包括我,有啥意见和看法,尽管说出来,畅所欲言,我们爷俩今天敞开谈,不要有任何顾忌,但有一点,必须说实话、讲真话,怎么样?”肖强觉得,在正式向狄海表达收徒的意向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狄海个人的想法,决不能勉强人家,肖强可不想落个“强收徒”的罪名。
“馆长……”
狄海突然发现自己的声音竟有些哽咽,眼角不知何时已经湿润了。肖强的一番话,触及了狄海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让从小孤苦无依的小狄海情绪有些失控,不能自止了。是啊,从小至今,真正关心、关爱狄海的人很少,村里面只有邻居张大伯、张大妈夫妇俩,他们更多的也只是生活上的关心,问寒问暖,可怜、同情他是个孤儿,真正把狄海当作朋友的人也很少,村里面只有铁牛兄弟俩,那还是因为张大伯、刘大妈的原因,再还有就是狄海创建的“红尘乐队”那几个铁哥们,而这些人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有共同爱好而走到一起的,除了音乐外,其他方面的交流也并不多。除了这几个有限的朋友外,狄海接触到的是太多的白眼、冷漠,很多时候,在狄海的灵魂深处,狄海常常会有一种孤独落魄感,这种孤独是思想上的孤独,几乎没有人与他进行思想交流,在狄海看来,真正把他狄海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平等交流、平等交往的人还没有出现,即便是铁牛兄弟俩也是可怜、同情居多,狄海更需要的是朋友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相互交流。肖强的一番话,犹如给狄海打了一剂强心针,解开了多年来淤积在狄海心里的心结。终于第一次,有人和他面对面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了,而这个人还不是一般的人,是自己特别尊重、感激和敬畏的馆长,这怎么不让狄海激动?肖强见狄海欲言又止,也发现了他的情绪有些波动,虽然不清楚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啥,但老于世故的肖强明白,这孩子一定有很多感触、有很多话要和他说,这正是肖强所需要的。
“呵呵,狄海,想到啥就说啥,说错了也不要紧,是不是有人欺负你?说出来,我给你做主。”为了让狄海一吐为快,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肖强抛砖引玉,以提问的形式来打开话闸。
“没有没有,馆长,新生武馆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对我很好,没有人欺负我。”短暂的停顿后,狄海吁了一口气,努力帮助自己把情绪平稳下来。
“对不起,馆长,刚才您的一番话,让我回想起很多往事,难免有些激动,还请您见谅。至于您问我对新生武馆有何看法,我只想说,象家,太像我的家了,不,比我的家好多了……”
说着说着,狄海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了,与开始不同的是,这次狄海没有停顿,话闸一经打开,就象河里开闸的水再也止不住了,哗啦啦一直流个不停,肖强成了狄海最好的倾诉对象和最忠实的听众,狄海把自己的经历和往事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狄海述说完自己的往事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趴在旁边的桌子上嚎啕大哭,多少年没有这么痛快的哭过,狄海自己也记不清了,狄海很要强,哪怕自己受再大的苦、再大的委屈,也不愿当着外人哭,但这次不同,他觉得馆长肖强就像自己的亲人、长辈一样,不自觉的想要去依靠、倾诉,发泄情感。自从狄海进入高级班以来,狄海和肖强的接触越来越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肖强对狄海在武学上的指点明显比其他学员要多,甚至赶得上大师兄祝良了,这也是狄海武功突飞猛进,在季度赛上脱颖而出,一举击败三号种子选手王小虎的重要原因。在狄海的心里,肖强早就成为狄海最信赖也是最亲切的人了,其实,从肖强免狄海学费的那一刻起,肖强就在狄海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小饱受苦难和打击的狄海更懂得知恩图报,进入高级班的这几个月,狄海和肖强接触不断的增多,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在狄海的心里面,如果说之前是报恩的心理,那么现在他对肖强是真正感到亲切了,从肖强指点他武功的那一刻起,特别是当肖强手把手的纠正他的每一个技术动作,解决他武学上的疑难问答时,他就已经把肖强当作他的最亲切,也是最严厉的一位长辈来对待,正因为如此,狄海在每次见到肖强时,都是毕恭毕敬的先鞠一个躬问好,以表达自己的尊敬。肖强在狄海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才促使狄海当面毫无保留的倾诉和发泄,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肖强听完狄海讲述完的那一刻起,震惊仍然毫无保留的写在他的脸上,虽说之前肖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狄海一些情况,知道狄海是个孤儿,生活很苦,但真正从狄海本人口中说出这些鲜为人知的事时,肖强仍是大大的吃了一惊,他吃惊的是狄海的毅力竟然如此顽强,而狄海的勤奋和优秀更让肖强打心眼里佩服,对,不错,就是“佩服”两字,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里,在学习、音乐、武术等诸多不同领域都能够取得优异成绩,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佩服吗?当狄海泪流满面的哭倒在桌子上时,肖强这个年近50、经历不知多少大风大浪的硬汉也不自觉的眼眶湿润了,这个在铁血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同样被深深打动了。
“狄海,来,擦把脸,最苦难的日子都熬过去了,我们要学会向前看,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肖强递过去一条毛巾给狄海,继续开导道:“今天在我这里,把你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和苦难全部哭出来,但哭完后就不许再哭了,我希望以后经常看到你的笑脸,因为我坚信我们的狄海已经长大了,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任何挫折和困难都击不倒他,不是吗,狄海??”
肖强的一番话让狄海精神一振,他接过肖强递过来的毛巾,迅速将眼泪擦干净,调整了一下心情,很是腼腆的笑了一下,“馆长,实在对不起,让您见笑了,其实我不是爱哭的孩子,今天不知咋的竟然失态了。”
“呵呵,不要紧,真情流露不是件坏事,兴许哭出来更好,过去的就让它彻底过去,让一切不痛快的事都滚蛋吧,我们一起忘掉昨天,过好今天,笑对明天,好吗?”
“忘掉昨天,过好今天,笑对明天??”狄海喃喃自语,不断重复肖强的话,旋即猛的抬起头来,如醍醐灌顶一般,心情豁然开朗。
如果说在狄海坚强的心里面,痛苦的童年和孤独的少年时代多少会留下一些阴影外,那么,今天肖强的一番话让那些阴影一扫而光,狄海感觉自己心里痛快之极,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充满了力量,充满了阳光。
“好了吗,狄海?”察觉到狄海细微的变化,肖强关心的问了一句。
“好了。馆长,您以后不用再担心我了,我彻底的好了。非常感谢您,馆长。”狄海站起身来,向肖强行了一个90度的鞠躬礼。
“看看,又来了,你这孩子其他啥都好,就是礼太多,呵呵,嗯,好了就行,今天我叫你来,是有个重要的事情想和你商量下。”肖强说这话时,神情渐渐的变得庄重起来。
“哦?重要的事?馆长您尽管直说,只要我狄海能办到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狄海也一定会把它干好。”凭直觉,狄海预感到今天一定有大事发生,知恩图报的心理更让狄海迫不及待的想为肖强做点啥。
“哈哈,不对不对,这可不是命令,是和你商量,征求你的意见,同意与否都没啥关系,看你想到哪去了?”本来变得严肃起来的肖强又被狄海猴急一般的表白逗乐了。
“狄海,是这样,我想知道你学武是为了啥?是因为心里面一时好奇、赶时髦,还是为了强身健体,当作健身的一种手段,或者有更高的目标,成为职业武术运动员,甚至成为武术家、武术大师?”
“我……”,
对于这个问题,狄海以前并没有思考过,他练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弟弟不受别人欺负,现在这个愿望基本已经实现,村里面的地痞恶少、余癞子之流早就成缩头乌龟了,看见狄海就躲,狄海现在随便一个动作就可以让余癞子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的。当初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狄海练武的动力了,但狄海练武的热情一点也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疯狂。当肖强今天把这个问题正式摆出来时,狄海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就不知不觉的、深深地爱上了武术。狄海甚至在心里把自己的三大爱好同时作了比较,读书、音乐和武术,他突然发现,现在读书和搞音乐的兴趣竟然不再象以前那么疯狂了,当年他发奋读书和吉他弹唱虽说也是兴趣所至,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忘记悲伤,书本是狄海温暖宁静的港湾,在那里,狄海可以看到希望、忘却痛苦、变得坚强,吉他弹唱更是狄海喜怒哀乐、宣泄情感、缓解压力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但自从狄海进入新生武馆学习武术以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家的感觉,让狄海深埋在心底的创伤渐渐的得到抚平,原本通过读书、吉他自弹自唱来忘记痛苦、抒发情感的心情不再是那么强烈了,而武术那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节奏同样可以让人宣泄情感、忘却烦恼,不知不觉中,狄海在一定程度上用武术取代了读书和音乐,以至于渐渐地,狄海花在武术上的时间后来居上,超过了读书和音乐任何一项,武术以它独特的魅力,独占鳌头,成为狄海三大爱好之首。这在当时,狄海自己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到这些,他只是忘情的沉浸在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武术殿堂之中,如痴如醉,乐不知返,直到今天,当肖强把问题一针见血的摆到自己面前时,狄海才突然警醒,原来自己早已把武术当成了自己的挚爱,那种撇开所有的原始动力不谈,发自内心的深爱,才是狄海孜孜不倦,学习武术、追求武术巅峰的真正动力之源,这种动力之源将注定狄海,穷其一生去为之而追求、探索和奋斗。
“馆长,我想我学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武术的至高境界。我不知道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更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武术家,但我愿意一生一世为其付出,穷其一生为之而奋斗,如能这样,此生无憾。”良久,经过认真的一番思索之后,狄海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很好。狄海,你能有这样的决心和追求,我真为你感到高兴,如果像你这样的**能再多几个的话,那我中华武术就后继有人了。”
肖强对狄海的回答非常满意,大加赞赏一番,接着继续说道:“狄海,这段时间,我看你的武功进步很快,将来也很有潜力可挖,但有一点,武功不比别的,越到后面越难,尤其是高深的武功,没有师傅传授是根本学不会的。从古到今,练武之人比比皆是,其中也不泛很多自学成才的人,但古往今来,却还没有诞生出一个无师自通、真正意义上的武术高手,原因何在??那是因为高水准的武术是必须要有传承的,而我东平数千年的传承之风就是父子、师徒之间的传、帮、带的关系,除此之外,高深的武学是绝不传外人的”。说到此,肖强不免重重的叹了口气:“唉,正因为如此,我东平很多武林绝学都已经失传了。狄海,你虽说练武是个好苗子,但你如果要在武学上取得一番成就,不拜师还是不行的,否则,即便穷其一生的努力,你也只能成为一名武者,而不能成为武术家,更不用说武学大宗师了。”
肖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谁还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师傅”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对于狄海这个穷小子来说,本就是十分渴望的,偶尔看着别人的师傅教徒弟,狄海总是羡慕的直流口水,但拜师这件事狄海也就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从不敢奢望真正有这么一天,为啥?交不起师傅钱呀,在那个市场经济主导的年代,谁愿意教一个交不起学费的穷**?
“馆长,不是我不想拜师,而是没哪个师傅肯收我这个穷徒弟,我…我交不起师傅钱呀。”犹豫了半晌,狄海终于红着脸揶揄着开口了。
“呵呵,谁说穷徒弟就一定没人要啦?”狄海一席话把肖强逗得一乐。
“馆长,您刚刚说啥,难道说有人要我??是真的吗?!”狄海腾的从椅子上蹦起来,伸长脖子凑到肖强的面前,语音发颤,激动的问道。
狄海知道,馆长肖强说这话绝不是无的放矢,空穴来风,平白无故的拿他狄海消遣,肯定是师傅一事有着落了才会有此一说,但即便如此,狄海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因为狄海已经打探到,拜师学艺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与进武馆学武的学费相比,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要用数字来进行比较的话,拜师学艺的钱至少是武馆学费的10倍、20倍、30倍、甚至50倍、一百倍都有,每个师傅收费的标准都不一样,名气越大、武功越高的师傅收费越贵。两者之间之所以相差如此巨大,是因为一是教学方式不一样。师徒授艺是一对一单独教学,而武馆学武是群体教学;二是教学质量和内容不同。师徒授艺,除了传授最基本的武功外,最主要的还要传授独门绝技,外人难以学到的、最深层次的武学精华,而武馆学武所学习的一般都是最基础的、大众化的、武术界流传甚广的普通武学。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三是学习时间不一样。师徒授艺,师傅允许徒弟天天跟在自己身边,随时学习,随时传授,天天学习,天天传授,总的学习时间由师傅确定,少则3年,5年,多则10年甚至更长,之后才能出师,不再交学费,但师徒关系还是会一直保持下去,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相比较,武馆学武的时间就少多了,虽然从初级班到高级班,前后跨度也有4、5年,但由于学武并非职业化,大部分学员有其他的职业或是学业,所以每周学习时间也就最多2天,也就是星期六和星期天这两天法定假日,再加上平时一些节假日、寒暑假等等,满打满算,总共学习时间实际上也就一年半左右。正因为如此,两者收费的标准天差地别,相差甚远,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各武馆为了争生意、招揽人才,或许都有破格录取、减免学费的奖励措施出台,但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免费收徒,个中原因,一是前面说的费用的差别,几乎没有人有这种境界和度量,放着这么一大捆钞票不赚,费力不讨好,付出劳动不求回报,免费收徒,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里。二是师徒授艺的特点决定的。一个师傅,哪怕你能力再强,精力再充沛也不可能收很多徒弟,尤其是亲传弟子,因为你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一对一传授这么多徒弟,如果改成群体教学,违反师徒授艺潜在的规则触犯众怒不说,单说教学质量肯定会下降,最终会搞得徒弟们都对你这个师傅有意见,都会离你而去。在定州市,师傅收徒最多的也没超出5个,而很多武术教练穷其一生也就只收那么一,两个徒弟,原因就在于此。那么既然每个师傅收徒只能收那么有限的几个,又有谁会愿意免费去收徒呢??狄海了解这些情况后,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说进武馆学武还有微弱的希望获取免费的机会外,那么免费拜师学艺的几率几乎为零,一丝希望也没有,至少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定州市,还没有出现过,至于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或是在全联盟共和国其它的城市是否出现过,就不是狄海所能了解到的了,拜师学艺也就成了狄海的一个梦想而已。而当今天,狄海突然从自己最尊敬的馆长肖强嘴里听出弦外之音时,如何不感到惊喜?!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丝迷惑,因为这已经超出了狄海的认知范畴,难道天上真的掉馅饼了?!从小饱受苦难折磨的狄海可从不认为幸运会接二连三的降落在自己头上。幸好说这话的是馆长肖强,换了任何一人,狄海都会认为是对方痴人说梦话,或是故意取笑耍弄自己。
“当然是真的,有人看上你了,愿意收你为徒,免费的,你意下如何?”馆长肖强的话语干净利落、掷地有声,终于让狄海确认这不是梦境。泪花,再一次在狄海的眼眶里打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喜悦的泪,同时出现的还有狄海那阳光般绽放笑容的脸庞。
“馆长,请问,看上我的那位好心的师傅是谁呀,我能不能现在就见他,现在就拜师?”也难怪狄海这么心急,摊上这样的好事,当然是越快越好,夜长梦多、迟则生变的道理狄海不是不懂。
“哦?这么急呀,这么说你同意了?”看着狄海一副心急火燎的急迫样子,肖强明知故问的笑问道。
“我做梦都想!”没有任何迟疑,狄海斩钉截铁的回答。
“嗯,见面容易呀,你不是已经见到了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肖强诙谐的笑着说道。
闻听此言,狄海不由得目瞪口呆,大脑一阵空白,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馆长?我没听错?真的是您吗,馆长,我…我这真不是做梦?”
接二连三的惊喜,把狄海幸福得都有点犯糊涂了,他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直到痛得一哆嗦,才再次确定这不是做梦。如果说得一免费的师傅,是狄海梦寐以求的一个梦想的话,那么能拜肖强为师,则是狄海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他很清楚,肖强收徒的门槛非常之高,连新生武馆的头号种子选手,台柱子大师兄祝良也不过是记名弟子,实际上,练武之人谁都知道,记名弟子根本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弟子,所谓“记名”,顾名思义就是挂个名,有名无实,师傅对记名弟子并没有授艺的职责和义务。记名弟子最初的起源也就是有人想得到某人的庇护,投靠到某人名下,或是以弟子自居,希望打着某人的旗号做事,图个顺当,跟师徒授艺风马牛不相及。在外星地球的历史上,近古**第一大城市上海,曾有个著名的黑帮组织叫“青红帮”,帮会老大黄金荣,门下的记名弟子有近万人,这些个记名弟子也就相当于“马仔”、“马前卒”的作用,有很多连黄金荣的面都难以见到,更别说授艺啦,还好,幸亏祝良是记名在肖强的门下,以肖强的为人自然不会把老实巴交的祝良当作“马仔”来使唤,于是就有了肖强对祝良武功的特别指点,祝良似乎成了肖强的半个弟子,但即便如此,肖强也不可能把自己最核心的武功精华传授给祝良,否则就不是记名弟子那么简单了。连祝良这样的台柱子都只配当记名弟子,可想而知,肖强收徒的标准有多高,至于高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因为没人敢问。狄海虽然一向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也绝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会比大师兄祝良还强,至少目前是这样,所以任凭狄海对这个未见面的师傅怎么猜想,也不会想到肖强的头上去,在狄海的心目中,如果能够像二师兄秦世杰一样遇上司马教练这样的好师傅,就已经是很烧高香了,至于其他的教练能够看上自己,那也是自己大大的幸运,谁叫自己拜的是免费师傅呢。在那个拜金主义年代,有钱不是不可以挑师傅,甚至可以拜名师,但没钱的话,只能是人家挑你,能有个师傅看上你就很不错了。狄海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可不敢有非分之想,正因为如此,当狄海听明白肖强的话时,都已经被惊呆了。
“傻小子,你没听错,我就是你要见的那个免费师傅,怎么,难道你对我这个师傅不满意?”看着狄海这傻样,肖强心里直乐。
“不,不…师傅…”
狄海激动得热泪盈眶,语无伦次,“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梆”的一下,一个响头就叩下去了。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哈哈哈哈,狄海,先别忙着磕头,快起来”。
肖强非常怜爱的看着这个即将成为自己亲传弟子的半大孩子,爽朗的笑道:“这件事我们就这样说好了,不过,今天可不是拜师的日子,得另外选个良辰吉日,同时还要邀请一些武术界的知名人士前来观礼。狄海呀,拜师仪式可不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很多手续要办,拜师的一些礼仪也要重新学,嗯,对了,我会安排司马教练负责教你,这几天你就好好准备吧。”
“是,师傅。”狄海高兴得双腿一靠,“啪”的一声一个立正,学着电影里的镜头,调皮的行了一个举手礼。
“哈哈,看你这小子高兴的,哦,对了,在正式行拜师礼之前,先不要到处张扬,要注意保密,当着大家的面还得叫我馆长,不可叫我师傅,记住了?”肖强故作神秘而又严肃的说道。
“知道了,师傅”。狄海也故作神秘而小声的回应道。“哈哈哈哈……”之后这师徒二人相视大笑。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