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七章:招鬼问讯(1 / 1)

作品:《我的姐姐是仙家

爷爷执念已消,魂归天路。

死者已矣,而我们剩下的事,就是确认这庙宇中塑像的身份。

不知道是不是那庙宇中的邪神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当夜回去后我睡的很不踏实,梦里尽是一片金戈铁马之声,我手中抓着长剑与人相斗,杀的正激烈,忽然一条绳索从天而降,将我绑缚住,让我动弹不得。四周有穿着铠甲的兵士,也看不清头脸,扑上来将我按住。

拼命挣扎,将那些按住我的兵士甩开,用力的去扯套着我的绳索。

一扯之下脖子生疼,顿时醒了,发现我扯的不是绳索,竟然是外婆给的附身符。

这个梦做的很真实,后背都是冷汗。

在我坐起之后,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声幽幽的叹息。

是那个仙家?

然而她只是叹息了一下,就没了影踪,没有和我交流片言只语。

从第二天开始,爹和外婆开始打听和“十九重阁”相关的信息,他们通过各自的渠道打听,外婆则是去了附近三山五岳的庙宇,希望从附近庙宇的凶神塑像中得到些启示。

在外婆走后,爹甚至给大孤山东流观去了一封信,向他的师兄们询问。

爹去的信没有回复,外婆短时间内也没有回来。

这座庙本来就非常古怪,在加上它又藏在地底,周围还是乱葬岗,没人知道也是正常的。

可就在我爹往大孤山东流观去信之后的半个月之后,村里带了三个道士。

这三个道士行色匆匆,穿清一色的蓝色道士服,为首的个子高高的,白净面皮,问路到了我们家。

爹满脸惊喜的迎出去,恭恭敬敬地喊这个人“摒凡师兄”。

在之前爹刚回来说他不介荤腥嫁娶的时候,我曾经很好奇的问过他道士的事情,爹告诉我道士与和尚不同。

和尚一旦出家,和世俗就不再有任何纠葛,不但要刮光头发,穿上僧袍,原来的名字都不能再用,要重新起法号。

但道士不同,即使入了道观,名字和道号是可以通用的,只有修行有成的道士,别人才愿意称其道号。

也就是说来的这人是东流观中一个比较出名的道士。

爹拱手之后道,“摒凡师兄,穷乡僻壤,您怎么亲自到我这儿来了?”

那道士一副出世高人的形象,冷冷地说,“你不是往观里去了一封信?这封信偶然让师父看到了,师父吩咐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我爹赶紧躬身低头,“元林的家事,真是有劳诸位师兄了,请到内室歇歇脚,喝杯茶,洗一洗身上的风尘,待我细细将小儿受到诅咒的事情说与你们听。”

摒凡看了一眼,随后挥了一下手,“不必了,观中诸事繁多,我们几位本来是外出有法事要做的,受师父召唤,中途返回。你带我们去看看哪座庙吧,看完了或许你们家所有的事也就解决了。”

这道士并不关心我怎么样,而是那座庙。

那道士催的紧,稍作停顿,爹只得领着这三个道士去了乱葬岗。

有的村民本来想跟着看热闹,但很快被别人拉住了,我听到他们小声的说,“他家古怪,这两年死了三个人了,想沾染上晦气么?”

想起上次村里老坟我爹引来的乌鸦,这些村民怕了,没人敢再跟着。

我和爹同行,走的已经极快了,发现这个叫摒凡的道士走的更快,而且脚下很稳,走在荒地上,尘土都极少。

一路到了乱葬岗,在爹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座井庙,摒凡低头瞧了一会,骄傲的神色忽然一转,“竟然真有这样的庙?!”

问了问我爹大致的细节,这摒凡竖指念了几句咒语护体,决定趁青天白日下去看看。

在爹的陪同下,摒凡下到了井底,但出乎我和爹意料的是,那座二十八星宿中的生门,此时却怎么都打不开。

摒凡更是个急性子的道人,几下没有按开之后,从身后抓出了一张符篆来,要将生门炸掉。

我爹好劝歹劝,才打消了他用符篆的想法。

看到这个道士本是过来帮我们看庙的,可不知道怎地,我心中竟然有一个隐隐的念头,就是希望他能吃瘪。

这个道士不能用符,微微一沉吟,开口道,“井壁上是二十八星宿,如果真是像你说的按生门进入,那有可能是星相对应月光和星光,在夜间才能开启。”

我爹点头附和,说是的,并提议晚上再过来。

谁知道摒凡道士一声冷笑,“用不着那么麻烦,这里不是乱葬岗么,乱葬岗肯定有无法投胎的孤魂野鬼,请这里的鬼魂出来问一下就好了。”

说完之后,他随即手指成剑状,口中喃喃自语,做法请鬼。

他做法之后,乱葬岗上顿时起了一股邪风,尘土四起。

我赶忙蹲下,一边躲避灰尘,一边将眼睛透过手指缝去看这道士做法。

我发现站在邪风旋了几阵,风中的摒凡道士突然不动了。

等灰尘散尽,摒凡并没有请出什么鬼魂,而是突然直挺挺的倒地。

口中尽是白沫,眼睛圆睁着,神情极为又怖!

身边的两个道士大喊不好,赶紧施救,但为时已晚,摒凡抽搐了一会,蹬了蹬腿便气绝身亡。

我虽然希望这狂傲的道士吃瘪,并不希望他死掉,看到他突然没了命,我不自觉地攥了攥锤头,拍了拍已经呆住的爹,让他赶紧去帮忙。

我爹帮忙也白搭,这个道士好像在一瞬间就没了精气,大罗金仙恐怕也不能将他救活了。

陪同的两个道士看摒尘死掉,恐惧无比,再也不敢提下去看庙宇的事情,抬起摒凡的尸体就走。

反应过来的爹在后面捶胸长叹,“早知道会这样,我就不往道观里去信询问了,现在这事情越闹越大了!”

死去的这个摒凡,是东流观中比较受器重的道士,他无故死在此处,道观中肯定会有其他人过来。

爹提心吊胆的等着。

可爹没有想到,转眼月余过去,东流观其他的道士也没有找来。

那个戴草帽的人也没有再次出现。

所有的人都好像在刻意的回避这件事。

不但他们没有出现,也那个仙家也没有再显形。

我还是坚持按照仙家说的方法打坐,发现不但索命的小鬼没来,我的力气也变大了,耳朵也灵敏了,在夜间的时候,眼睛似乎也比以前看的清楚。

难道这法子不但可以躲避索命的小鬼,也是仙家的仙法?

发现那座庙两个月之后,外婆终于再次归来,她这次过来要和我们商量一件事,将我带到山上,跟她去住。

我爹不知道外婆为何这样提议,忙问原因。

外婆长吁了一口气,向着我爹道,“你曾当过一段时间的道士,学了一些玄门法术,你可知道玄门从诞生到现在,共分为三个漫长的阶段。”

爹嗯了一声,“嗯,这个我知道。听观里的师兄们说起过,最初是上古封神,诸神争位;后来是鬼妖之乱时代,有七窍者皆可修炼,牛鬼蛇神出没,长达几千年的混乱;后来鬼妖之乱被肃清,进入了阴阳分明时代,也就是现在,很多人也称之为末法时代。娘,你问这个做什么?”

外婆抬头看了看我,“这一段时间我去了很多有名的古刹,也问过一些大德高僧,虽然不能确认这庙里的塑像都是什么人,但我大致能确定,这绝对不是一个一般的庙宇,有没有可能和鬼妖之乱有关?!只有那个时期,才有很多的邪神被联手镇压,永世不能翻身!”

我听的一脑袋雾水,爹却满脸骇然,嘴里嘟囔道,如果真是鬼妖之乱时期留下的庙宇,毁了这座庙,那可不是等闲之辈能化解的了,说不定这只是大祸事的一个开端。

外婆嗯了一声,“你外出当道士,逃过了家里的劫难,小样还小,不能让他出家。我想让他跟着我去山上吧,也算是出家了。这些邪怪的东西,我们惹不起,躲得起。”

说完,外婆转头问我,“你跟着外婆去住一段好不好?”

“山里有野鸡没?”对于他们说的事情我没有听明白,但我关心山里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外婆微微一愣,说有。

“有野猪没?”

外婆笑了,说也有。

我马上同意跟外婆去山上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