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 上仙点化(1 / 1)

作品:《灵映诡录

在王正道眼前有三棵树,其中一颗非常巨大,直径估计有10来米,高有上百米,树冠的阴影也非常巨大,在阴影里有间庙宇,庙宇很是破旧,毫无生气,到处都是杂草,看来废弃已久。在大树左边500来米处有两颗小了很多的树,但估计直径也有二、三米左右,高有二、三十米,两棵树长得很像,就像是双胞胎,那颗大树就像是他们的母亲。两棵小树唯一的不同就是,左边那颗的树皮是黑色的,而另一颗小树却和大树一样都是黄褐色的,大树颜色略微深一些。

王正道就向那大树走去,发现这是一颗李子树,树上结着很多红色的李子,又走到两颗小树附近看了看,发现三棵树都是同样的李子树,都结着红色的李子,树叶也一模一样。在周围的荒野中,再也没有看见其他树木,只有荒草和野花,更远点的地方有一条不知名的河流正缓缓流淌着。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地飞起落下,有的还跑到李子树上来吃红色的李子,三棵树立在那里,枝叶随着微风不停的摆动,仿佛很享受这一切。

过了一会,开始下雨了,越来越大,很多鸟儿都跑到大树上避雨休息,那大树的枝叶却很有灵性的像天上撑开,宛如一把大伞,将雨水都给挡在了外面。王正道却发现自己身上一点雨水都没淋到,那些雨水就这么穿过自己的身体落到地面上。那些鸟儿也仿佛看不见自己一样,自顾自的飞舞吵闹。王正道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在李子树怪的记忆力所看到的以前的场景而已。

场景变化很快,春夏秋冬,风花雨雪,四季不停交替,不知过了多久年月,荒野中来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衣着褴褛但是面容很清秀的年轻女人,女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裹,看起来很有些沉重,以至于女人走路很缓慢,还有点摇晃。

那个女人来到了破旧的庙宇前,推开破旧的庙门走了进去,也许因为大树的遮挡,那庙宇虽然破旧,但进本还算完好,庙宇内也没有雨水浸入,倒是很干燥,里面也没有蛇虫鼠蚁的痕迹。正对大门的是一尊山伸像,已经破损无法辨认,神像前的供桌上空无一物,不是多少年月没有人来祭拜过了,山神估计早就走了,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不知年月的忍受如此的孤独和清贫。

女人将包裹放到石质供桌上,对神像拜了几拜,然后将神像推到,神像掉到地上摔碎了,女人就将碎块一一搬到大门外,搭成了一个门槛。然后女人开始打扫起来,动作倒是很麻利,不一会就将内部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条不紊。

然后,女人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一床褥子铺到神像原来所在的石台上,又拿出一床破旧的毯子放到上面,看起来很像是一张床。包裹里还有一把柴刀,一把鱼叉,一张小的渔网,一口铁锅,一把铁铲,一个发黑的瓷碗,几件破旧的换洗衣物,最独特的是里面竟然有几本书,女人把这些东西都一一放好。书放在供桌上。铁锅放到屋外的屋檐下,她用几块石头打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放上铁锅正合适。

女人做完了这一切,就走到那两颗矮小的李子树旁边,在左边的那颗上面摘了几颗红彤彤的李子吃了起来,吃完以后,她很感激的拍了拍那颗李子树的树干,不是说了什么,那颗李子树的枝叶竟然有些晃动,虽然当时没有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女人每天都是捕鱼,做饭,砍柴,挖野菜,空闲的时候就坐在石桌前看书或者是坐在几颗李子树下看书,有时候还要朗读出声,而她朗读最多的就是道德经,而女人的声音总是有股魔力,三颗李子树每当听到女人朗读道德经的声音,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领域。

山中不知年月,不知不觉中,三颗李子树的道心都有了变化,那颗大的李子树本就修炼了千年,如今道心更坚,已经能够开口说话,知道自己快要渡劫。

这一日,女人又来坐在树下朗诵道德经,大李子树突然心中一颤,仿佛有什么东西划过自己的脑海,那是一种不详的预感,随着女人朗诵的声音传来,大李子树又进入了神奇的境界。

待大李子树回过神来,女人已经停止了朗诵,而是把手放在大李子树的树干上摩挲着,口中喃喃自语:“命该如此,能改否?能改否?”

大李子树就开口说道:“多谢仙人的点化,我已明了”,这是它第一次开口说话,也是最后一次。

女人没有回话,只是继续摩挲着树干,过了一会,长叹一声,“你的后辈亦有磨难,然百年后必得奇遇,终有果报。”言毕,女人走进庙中,关上了门,庙内一阵杂乱的声音传了出来,像是在布置什么。

第二天中午时分,天空非常晴朗,万里无云,但那女人却没有出来念书,而是呆在庙里了。

突然,一阵狂风凭空吹来。顿时天空就变了颜色,厚厚的黑云一下就布满了天空,三颗李子树周围五百米范围内一下就暗了下来,鸟儿惊恐的飞离了这块范围,在远处的晴朗的空中盘旋鸣叫。

闪电从黑云中闪烁起来,碗口粗细,接着雷声轰隆隆传来,震耳欲聋,在闪电和雷声的交替中,地面的草连根被击碎,地皮翻开,而那棵大李子树也是不断的被击中,枝叶不断的掉落,树皮也大块大块的崩飞。

两颗小的李子树却是没受到一点伤害,在他们的周围都有金光围绕,庙宇周围也有一圈金光闪烁,金光将雷电挡在了外面。雷电不停地轰击在大李子树身上,树身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几根主枝,突然,其中两根主枝活动起来,向着两颗小李子树飞伸而去,分别扎入了两颗小例子树的树根里,过了一会,又缩了回来。

紧接着,天空中一团斗大的雷电击中了大李子树,大李子树瞬间燃烧起来,在天火中一会就化为了灰烬,形神皆灭。天空中的乌云顷刻间就消散无踪,仿佛总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般。

那两颗小李子树接受了母树最后时刻所传功力,灵智已开,并能幻化人形,只见黑色树干那颗化为一个清秀的少年,模样与王正道颇有几分相似,另一颗李子树化为一个壮硕的少年,浓眉大眼。他们的本体李子树似乎也长高大了一截。

二人抬脚来到了庙宇门前,跪拜在地,口念:“多谢上仙搭救点化,我兄弟二人在此拜谢大仙”,二人同时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庙宇内一个玄妙的的声音响起:“你二人当可得道,然百年磨难才起,汝二人当可小心,分开行事,可入红尘,亦可归隐山林,具得修炼之果。届时一切自会明了。”那声音说完,庙宇周围的金光一闪即逝,庙宇内再无动静。

二人推开庙门,发现里面只留下了***德经,一把柴刀,那书和柴刀都是通体金光闪闪,不是凡品。长得清秀的少年过去把书拿了起来,放入怀中,长得壮硕的少年过去拿起柴刀,在空中劈砍了几下,很是满意的别在了腰间。

然后,清秀的少年对壮硕的少年说道:“大哥,母亲已然不在,我们兄弟二人自力更生,你如何安排?”那壮硕的少年回道:“你自去红尘修行,我入深山修行,他日有缘自会相见。”言毕,二人身形一闪消失不见。

换面转化,某地某村一户王姓员外家中,“恭喜,恭喜,王员外又喜得千金”,那王员外家大财大,为人也是很厚道,然而不是为啥,就是没有儿子,庙里的供奉那是海了去,做的好事也是数不清,什么铺桥搭路,熬米施粥,捐资助学,这些都不在话下。

法师道士也请了无数,家里的风水,祖坟的风水也是看了无数次,均无任何问题,而且都说是子孙后代富贵长寿好风水。

这不去年王员外续玹一个双十年华的佳人,不久就怀上了,算命的一算定当是个儿子,那王员外自是大喜过望,重赏了算命的先生。终于等到今天临盆,没想到竟然又是一个闺女。

王员外是急怒攻心,当场就将母女二人赶了出门,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也绝不改口,并且扬言“谁要是敢收留这对母女,他将不择手段给予报复。”各位相邻平时都受过王员外的恩惠,加上王员外本身就是一个忠厚的人,十里八村的没人不听他的话。

可怜那女人刚刚生产,这一出门正是冬天,有没有别人帮助,只好流落到一个破庙,但是既没有吃的,有没有衣物被褥,不几天就冻饿而死。这时王员外就像是突然醒悟一般,派人疯狂寻找母女二人,最后只找到了尸体,王员外至此也是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归西而去。

王员外死后,留下若大的家业无人继承,好在主母赵氏颇具能力,将整个家业管理的紧紧有条,还收了一个亲戚的小孩作为继子,取名王耀主,这孩子也是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长大后中了进士,果真是光宗耀祖。

可惜好景不长,大清朝灭亡,进入了民国时代,什么进士,什么贡生,什么秀才,什么前清官员,都通通的下课了,王耀祖回到老家,继续打理那份家业,倒也是善事勤做,有条不紊,活的是轻松自在,周围百姓尽都好评。

哪知这年却发生了盗匪大案,王家未能幸免,家人只带了些细软就逃命而去,若大的家业至此消亡,化为废墟。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