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 菩提树(1 / 1)
作品:《红色星球》蓝毗尼(Lumbini),位于尼泊尔南部特莱平原,距印度只有20多公里,这里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传说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有个叫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的美丽富饶王国。国王名字叫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人们称他为净饭王。王后叫摩诃摩耶,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净饭王与摩耶王后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但结婚多年都没有生育儿女。直到净饭王50岁、摩耶王后45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怀孕。
据佛教传说,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
按当时古印度的风俗,妇女头胎分娩,必须回到娘家去。
所以摩耶王后怀孕期满,净饭王为摩耶王后备了由两头大象载的轿子,并派了许多宫女、侍臣,护送摩耶王后回娘家天臂城分娩。在回娘家途中,摩耶王后经过迦毗罗卫和天臂城交界处的兰毗尼花园LumbiniGarden时感到有点疲乏,就下轿到花园中休息并在水池中冲凉洗浴。摩耶王后洗浴后见水池边有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树①,便伸手准备扶树在绿荫下休息,就在她抬手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了。
佛经上说,佛祖降生的时候,天空仙乐鸣奏、花雨缤纷、诸天神拱卫,一时间宇宙大放光明,万物欣欣向荣;同时天空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净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佛祖沐浴这就是佛教中浴佛节的来源。
佛祖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佛祖行走时花雨香风四散,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佛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一天是公元前565年,中国的农历四月八日。后来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佛诞节”,也称“浴佛节”。
摩耶王后生下王子之后,迦毗罗卫不断出现吉祥的事情:浑浊的江河水变得清澈了,五谷丰登,花木繁茂,人与人之间也变得和睦了。净饭王听到摩耶王后在兰毗尼花园生下了王子,高兴万分,立即带领众多的宫女侍臣,车马和特制的华丽的大轿,赶到兰毗尼花园,将王后和王子接回皇宫。
公元403年,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就曾来到蓝毗尼,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法显和玄奘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佛祖诞生地——兰毗尼花园的所见所闻,依照玄奘《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最近尼泊尔考古局在蓝毗尼附近发掘出古代释迦时期的废墟,并陆续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和神龛、佛院遗址等。
蓝毗尼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蓝毗尼是全世界佛教徒心中的圣地,2500多年来前来朝拜瞻仰者从未中断。现在的蓝毗尼花园面积8平方公里,是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诞生而修建的花园,也被称为圣园,信仰佛教的很多国家都在圣园中修建起自已的寺庙和佛塔,像泰国寺、韩国寺和日本寺等,中国也修建了中华寺。
午后的阳光下,江南从茂密的丛林中穿出,他惊讶地发现圣园售票处的票价竟然显示民族不同的人票价也迥异。
江南来到圣园的8号门附近,因为他在网上查询过从此门进去可以直接到中华寺,江南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圣园入口处有军警检查,进门后不久就看见了二座相对的寺庙,韩国寺就在中华寺对面,江南想既来了就先去韩国寺逛逛,韩国寺的大雄宝殿外贴着告示,提醒游客不许拍摄照片,好奇的江南发现其实内部挺简陋,墙壁还是水泥原样,殿内也只挂着几张画像,应该是还未装修好。
江南出门怀着虔诚的心来到对面的中华寺,异域的风景中突然见到的熟悉方块字让人倍感亲切,牌匾“中华寺”是由赵朴初书写,中华寺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但和国内不同的是要脱鞋进入寺庙,因此庙门外台阶上摆满了鞋子,江南今天穿的是一双白色棉袜,上午刚在泰姬陵脱鞋走路脚底已有些脏,这下白色袜子彻底要变黑袜子了。
进入中华寺山门迎面依然是笑眯眯的弥勒佛和各执法器的四大金刚,而院子中的大香炉是江苏省扬中市铸造的,江南看了甚是喜悦,“大雄宝殿”牌匾下还挂着江爷爷书写的“护国佑民”匾,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沿着挂满中国结的长长走廊,江南绕到后面的法堂,菜地中长满绿油油的蔬菜,还有些院落正在装修建设中。偏殿中有捐款箱,江南诚心诚意地捐了200美元,他与庙里师傅一番恳谈交流后,求到了庙中栽种的二棵菩提树,江南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袋将菩提树装好,这可是佛祖诞生地——圣园的菩提树呀,血统纯正、树小辈份大!江南拎着塑料袋在大雄宝殿前拍照留影为证,他心满意足地走出中华寺,去往圣园中的圣池——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处!
蓝毗尼花园的正中央是摩耶夫人祠,也称“摩耶夫人神庙”,是用来纪念和供奉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为了保护神庙遗迹现在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顶部透光的方形建筑,建筑外墙为白色,让人感觉庄严肃穆,但是神庙也要脱鞋进入,江南望了望自己的袜子,叹了一口气。
南亚的烈日下气温很高,口渴的江南买了一瓶纯净水,他一边喝着冰水一边排在建筑外长长的队伍中等待进入神庙参观,当地人的肤色黝黑,阳光中的江南显得很是扎眼,周围的眼球或多或少地描过人群中的这处不和谐景色。
江南进入建筑内后发现内部不允许拍摄照片,庙里面主要是些土坑和墙基,也就是考古发掘遗址的现场。
这里原是佛祖之母祭坛旧址,1995年祭坛拆除,第二年考古队在地下5米处发现了15个房间地基遗址,经过考古界研究,鉴定为佛祖诞生地,并修了外建筑予以保护。室内最重要的圣物,是用玻璃钢柜保护的一块青苔石板,上面标示的文字意为“佛祖诞生地”;另有一堵为朝圣者砌的一人多高的砖墙,上嵌一块描绘佛祖之母高举右手紧抓树枝产子图景的黑岩雕刻。
摩耶夫人神庙地下深坑中还有个据说是佛祖的脚印,有军警看护,进入神庙的人群都排队在玻璃密封的脚印前行礼、祈祷和许愿。跟随着众人,江南在这里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人世间纵有再多苦难,愿祈求佛祖将其都施加于自已一人身上,我愿吃尽人间苦、受尽世上累,只愿能换得女儿平安幸福地一生!
出得门来,摩耶夫人神庙外有以前的建筑遗迹,旁边是圣池和一棵古老的菩提树,这里就是记载中佛祖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坐在菩提树下和周围,他们有的闭眼静思、有的打坐入禅、有的在听法师讲经——力求在圣园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灵魂。江南在佛祖诞生的菩提树下捡了落叶,他把菩提树叶轻轻包好放进背包中,他要将菩提叶带回去送给家人,愿佛祖保佑自己的家人一生平安!
圣池旁立有阿育王石柱,此柱是当年原柱,已部分损毁,柱前有牌,上面记载2000年前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巡游到此,经阿育王考证,认定此处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为此阿育王在此立柱为证,同时下令蓝毗尼村只需交纳1/8的税赋。
江南又逛了泰国寺和一些其它建筑,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无奈的江南只得移步出园,他走了一天的路,实在有些累了,就在路边招了一辆三轮车,一种可以坐得高高兜风看风景的三轮车,花费50卢比出了圣园。
回到正处寒冬的滨江市家中,江南赶紧将二棵菩提小树苗分别栽种到花盆中放在温暖的室内。前些时候制造“雲”的零部件时,同学葛军帮了很多忙,江南一直寻思要回赠点什么,这次去圣园前他就想好如果能求到菩提树,一定要送棵菩提树给葛军种在他厂里,让佛祖保佑葛军生意兴隆、财源不断。江南在二棵菩提树苗中挑了一棵大的准备隔天送给葛军,忙好这一切后,江南才开始吃晚餐,可是他觉得肠胃不舒服,晚餐基本没能吃下去,他到房间睡在床上感觉自己头痛,过了一会儿后开始腹泻,并发烧了,迷糊中的江南突然想到是不是因为捎了佛祖家的东西?
毕竟取个经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第二天晚上身体稍稍恢复些的江南将菩提树苗送到葛军家,江南告诉葛军是去尼泊尔佛祖家乡旅游捎回的,这让临近年底正忙于四处收账结算的葛军十分高兴,他小心翼翼将菩提树苗放在家里朝南的阳台中。江南笑着说以后做块铜牌,上面刻篇文章记载栽种菩提树的经过,然后将铜牌埋在长大后的菩提树下,让千百年后的家人晓得今天的祖先,葛军马上对江南说“你写好文章,铜牌和刻字我来负责”。
[①]注:“菩提”一词,原为古印度(梵语)Bodhi的音译,意为觉悟、智慧、豁然开朗,菩提树在佛教的观点看来,是觉悟之树,大智大德之树,是佛教中的“圣树”。菩提树是一种桑科榕属的植物,菩提树喜光、高温和高湿,气温超过25℃时生长迅速,越冬时气温要求在12℃左右,5℃以下停止生长,不能耐霜冻。菩提树为印度国树,印度人称之为毕钵罗树;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会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印度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与当年佛祖相关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斯里兰卡的国旗的四个角上各有一片菩提树叶,以此表明佛教为该国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