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8章 相遇精神病医院(1 / 1)

作品:《大河峥嵘

范文斌见到宁鹏的一瞬间,并没有表现出那种老同学老朋友见面时应有的惊喜激动,眼光只是很冷淡的瞥了一眼对方,就转过身,继续望着窗外的那棵歪脖子树,留给宁鹏一个很冷漠的背影。

见此情景,石晓卿心中清楚,范文斌的精神病又犯了,便略微有点尴尬地一笑,朗声说:“范文斌,你看谁来了?”。

片刻,见对方不理不睬,依旧背着身子,很专心地望着窗外的歪脖子槐树,禁不住提高嗓音,大喊了一声,“宁鹏看你来了。”。

这一句话,把宁鹏惊了一跳。他赶紧拉了一把石晓卿的衣服,示意她不要再大喊大叫,以免惊吓了对方,惹出一摊子不愉快。

对宁鹏的这个举动,石晓卿也理解似地报以微笑。与这些精神病患者打了二十来年的交道,她很清楚,该如何对付他们。

眼下,宁鹏专程来看望范文斌,她绝对不能扫了这位老同学的脸面。石晓卿只好主随客便,看宁鹏如何处理这个很让人难堪的场面。

少许,宁鹏也自嘲似地微微一笑,走到范文斌身后,语气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句,“范总,我有事要向你汇报。”。

很快,范文斌就转过身,目光紧盯着对方,少许,露出了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冷声问道:“你来见我,有啥重要的事情?”。

宁鹏继续恭恭敬敬地说:“范总,我今天特意来见你,确实有几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向你汇报。”说着话,又给石晓卿递了一个示意她离开的眼色。

见范文斌有了反应,石晓卿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本来,她想陪着宁鹏,与范文斌多说一会儿话,借机舒缓开阔其心胸,但见范文斌这副样子,宁鹏又给自己递眼色,似乎明白了什么,就赶紧离开了病房,让他们两人说话。

“你说吧。”范文斌坐在床上,喝了一口热开水,神态依旧很是冷漠,语气冷冰冰地问道,“公司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你全部说给我听。”。

病房里静悄悄的,一丝令人窒息的压抑很自然地升腾起来,继而,渐渐弥漫开来。一阵冷风刮过,窗外那棵歪脖子槐树发出了很响亮的摇曳声。

“范总,你感觉怎么样?”石晓卿离开后,宁鹏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说话的语气也随便了起来,笑着问了一声,“大家都很想念你。”。

这是一句大实话。自范文斌住进了精神康复中心之后,周博逸如同山中的猴子,在没有老虎的情况下,越发恣意妄为,弄得上上下下乌烟瘴气,不得安静一会儿。

有几个与之脾气不相投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也被其抓住工作上的一点失误,要么被辞退,要么自动离职走了。一时间,人心惶惶,每一个员工都唯恐大祸有一天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对公司的那些元老级人物,特别是董事局的董事,就像宁鹏这样的人物,周博逸目前还没有动一个,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动这些人的念头。

正是因为华城集团这个样子,很多人都很怀念范文斌在公司的日子。那个时候,大家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每天开开心心地干好每一件工作,就是熬夜加班,也非常愿意高兴。

此刻,见宁鹏这样说话,语气里充满了浓浓的关切之意,范文斌好像被感动了,竟用颤抖的嗓音,连声说了好几个“好好好”。

于是,屋子里的空气一下子舒缓轻松了许多。见此情景,宁鹏也朗声大笑着说:“老同学,这里挺安静的,很适合修身养性。”。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提以前那些烦心事儿,只能顺着范文斌的心情,尽量说些让其高兴的话。否则,一言不合,就有可能引发剧烈的矛盾冲突。

见范文斌很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宁鹏继续笑着说:“老同学,你不用担心,公司里的一切都很正常。”随即,又说了一句让范文斌很放心的话,“有我宁鹏在,谁也不敢胡作非为。”。

尽管这是一句大话,但仔细一琢磨,也是一句大实话。宁鹏在大安这座小县城里,虽然没有黄卫东钱多名声响,但是,也不是没有影响的人物。

果不其然,听了宁鹏的这句话,范文斌流露出了很满意的神色,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我让你这个老同学,当华城集团总经理的原因。”。

十年前,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宁鹏很果断地退出了煤炭江湖,回到大安县城,手里攥着这几年用生命血汗换来的大把现金,正在积极寻找适合投资的行业。

有一次,范文斌高义勇来到宁鹏那装潢的如同宫殿一般的家里,与之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商界的事情。那个时候,范文斌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而高义勇还是大安一个很偏僻落后乡镇的副乡长。

当说到国内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县城,会引发房价有可能大涨的时候,宁鹏心中蓦然一动。

这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宁鹏更清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会大规模地转移到城镇。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推动房价步步走高,房地产行业就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于是,他很有意识地就房地产业今后的发展前景,与范文斌高义勇展开了一番深层次的交流。当三人酒足饭饱分手告别的时候,投资房地产的信念,就在宁鹏脑海里滋生了。

两三天之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宁鹏更加坚定了投资房地产业的念头,主动找到范文斌,与之进行了一番很周密地商讨,当场就签订了入股合同,成为华城集团的股东。

范文斌之所以很痛快地同意宁鹏入股,除了急需资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深层次的目的。这就是,他很看重宁鹏在蒙县当小煤窑老板的那段很特殊的经历。

那时,大安的房地产刚刚起步,很是混乱不规范,特别在征地的时候,因为价格的问题,经常引发矛盾冲突,甚至,还会引发械斗,有时候,弄得范文斌一筹莫展,很是狼狈无奈。

如果宁鹏这样的小煤窑老板,能够在这个时候加入华城集团,凭着其丰富的江湖经验,以及左右逢源的高超江湖手段,这些事情,自然就会得到很妥善的处理。

后来,华城集团成了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庞成川渐渐坐大,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引起了范文斌的高度警戒,又想方设法将总经理宁鹏拉进董事局,借以对抗庞成川。

此刻,这个冬天的上午,在精神康复中心的病房里,见范文斌的神志渐渐清醒了,宁鹏也感到很高兴,接过对方的话题,朗声说:“谁让你我是多年的老同学呢?”。

随着这句很知心的话,范文斌也情不自禁地大笑了起来,连声说:“老同学就是老同学,关键时候,还得靠你跟高义勇这样的老同学。”。

后来,石晓卿得知了情况,很是感动,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还发到网上,引发了一场很热烈的大讨论。

其中,有几段话,写的非常好,文笔优美,意思也很深刻,广为流传。范文斌读了之后,也非常感动,心情竟一天天好了起来。

真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一起照亮深邃的夜空,留下一段极其美丽愉悦的回忆。

真朋友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

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聚。若没了那一份无奈,又怎懂得珍惜。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那一个天长地久,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去留住那一个结果,却不知天有老时地有荒,这世界哪有不变的情?

这世界上许多东西没有永恒,这世界许多事情没有结果,而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又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又何必兜兜转转寻求因与果。

离别时,如果我们可以执手相互道珍重,又何必一定要留在一起重复那许多琐碎的岁月?分手时,如果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挥挥手,又何必无所谓地去翻找昔日的海誓山盟,花儿落了,明日还会开,流星虽逝,美好的愿望依旧在心底。

于是,所有的日子都轻松,所有的负重都甜美,不会遗憾未了又遗憾,今天拥有的不会再无奈。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亦无须苦苦追求,属于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

只要你不为天长地久而苦恼,不必为失去的而遗憾,不必留恋昨天,只在乎曾经拥有过的那一份很独特而又无比珍贵的友情。

当然,这是后话。此刻,坐在病房里,宁鹏与范文斌,就华城集团这段时间里,发生的诸多事情,很亲密认真地交谈了起来。

“老同学,原来你人虽然在这里修身养性,可公司里的事情,比我还清楚。”见范文斌谈兴很高昂,宁鹏开玩笑的语气,问了一句,“莫非你在公司里安装了监控器?”。

说这句话的时候,宁鹏也明白,董秘赵瑜,已经在他之前,将公司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通过手机,一件不落地很及时地告诉了范文斌。

赵瑜这个下岗职工,是范文斌一手提拔起来的董秘,自然,对范文斌很是忠心耿耿。虽然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不负责任的风言风语,但对赵瑜的工作能力,很多人还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