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4 长出犄角反怕狼(1 / 1)
作品:《大河峥嵘》这件事情,在县环保局还没有找上门来之前,周博逸就已经知晓了,将宁鹏叫到华城集团总部办公室里,很仔细地询问了起来。
“宁总,你在公司当了多年的总经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专门负责这项工程,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故呢?你说,让我怎样向县环保局交代?”。
周博逸神态很严肃,目光冷冷地注视着眼前这位在大安县城很有些名声的人,语气很郑重地说:“你知道,现在,各级政府对环保抓得很紧,在环保问题上栽了跟头的人,也很多。”。
说句大实话,在担任华城集团副董事长兼董事局副主席之前,周博逸对宁鹏的工作能力,还是很赏识的,也没有与之故意过不去的意思。
毕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能够抓住机遇,敢于借钱贷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靠承包小煤窑而发迹起身的人,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还是有点真本事真能耐的。
但是,在那天的董事局会议上,当自己与从天而降的陈志杰布雷迪发生了正面冲突时,宁鹏不但不帮自己说一句话,反而站在对方一边,这让周博逸当即就滋生出了一丝很不乐意的情绪。
尽管范文斌得了精神病,但宁鹏作为其老同学,又是华城集团多年的总经理,情感上,还是偏向范文斌的,内心深处极不愿意向自己这个“空降兵”俯首称臣。
后来,又听合丰银行大安支行信贷科长谢福库说,宁鹏居然背地里四处活动,联络公司的几个元老人物,妄想推举范文斌的儿子范学华掌控华城集团,这让周博逸很是恼火。
看来,不杀杀宁鹏的威风,自己很难达到掌控华城集团的目标。如果能够以雷霆手段,制服宁鹏这个半百半黑的人物,周博逸相信,剩余的那几个所谓元老,也会乖乖地缴械投降,臣服于自己。
就在她谋划如何才能制服宁鹏的时候,黄河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竟发生了一夜之间遭到大面积破坏的事情,这让周博逸在非常生气之余,也暗自认为抓到了制服宁鹏的把柄。
见周博逸将这件事情定性为“事故”,宁鹏在略微一怔之余,当下就明白了。这个女人,想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甚至,说的严重一点,她想拿自己开刀立威。
如果时间倒退二十年,也就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蒙县开小煤窑的那个时候,说不定,宁鹏早就冲上去,一顿拳脚,将这个自以为是的女人打跑了。
可是,二十年之后的今天,历经了太多风风雨雨的宁鹏,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这个念头而没有那个勇气胆量了,真应了那句俗话,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反怕狼。
“周行长,你听我说。”宁鹏尽力克制着心中不断涌动的不痛快,语调很平静地说,“工程遭到破坏,我作为总经理,还是工程的总督察,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了事情,将主要责任很主动地揽在自己头上,这是宁鹏一贯的做法。在开小煤窑时,也是他与很多煤老板之间的一个很明显的区别。
正因为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于别人,加之其为人处世又很豪爽讲江湖义气,在大安县城里,在同学朋友圈内,宁鹏很有些名望。
在当煤老板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煤炭资源,许多小煤窑都成立了“护矿队”,宁鹏也不例外。那个时候,蒙县地面很乱,小煤窑之间经常发生械斗。
宁鹏规定,为了煤矿利益而受伤的,一律由自己掏钱养病,还照常发工资。如果进了监狱或死亡,其家属,也由公司养老送终。
就这样,凭着很暴力的手段,又借着煤炭大幅度涨价的历史机会,没有几年时间,宁鹏就集聚了大笔财富,而那个时候,范文斌的华城公司,正处在很艰难的刚刚起步阶段,也不得不向这位老同学借钱。
十年前,又凭着灵敏的嗅觉,嗅到国家整顿小煤窑的风声一天天紧了起来,宁鹏很果断地将手里的小煤窑高价转让之后,在范文斌的邀请下,加入了华城集团,当了公司的总经理。
这一当,就是整整十年,为公司的发展,确实出了不少的力,也流了不少的汗。按照董秘赵瑜的话说,在原风雷厂生活区改造工程中,如果不是宁鹏出面,拆迁不可能那么顺利。
也正因为宁鹏是这样一个半百白黑很复杂的人,范文斌有几次动了念头,想撤换他,换上一个学过企业管理的高素质的年轻人当总经理,但又仔细一琢磨,也只是想想而已,始终没有敢下手。
见宁鹏很主动地承担了责任,周博逸暗自感叹了一声,好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就这一点,也远远比李繁以及谢福库,要强过百倍之多,怪不得范文斌那么赏识他。
心里这样一对比一掂量,就意识到了宁鹏的重要性,随即,对其原有的那一点不满意,也就很自然地烟消云散了,还暗暗觉得自己以前的格局有点狭小。
自担任合丰银行大安支行行长以后,周博逸深深地感觉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几次向掌门人赵英哲先生提出过建议,希望集团总部能够派来几个独当一面的很优秀的大将之才,替自己排忧解难。
可是,赵英哲先生很有耐心地告诉她,人才是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出来的,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对事业是很不利的。
说完以上这些话,语气还更加亲切地说,当初,将周博逸从国有银行高薪挖过来,担任新成立的合丰银行大安支行信贷科长,就是采取了这个很稳妥的策略。如今看来,是很正确的。
这些很亲切的话语,犹如春天的涓涓细流,滋润着周博逸的心田,让她在倍感欣慰愉悦的同时,也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大悟感觉,不由自主地更加敬服赵英哲这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生命中的贵人了。
“宁总,你也太客气了。”宁鹏的这番话,让周博逸很是感动,原先生硬的语气,也不知不觉柔和了许多,轻声说,“谁的责任就是谁的,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到你一个人的身上。”。
在刚刚担任合丰银行信贷科长的时候,由于管理经验欠缺,出了事情,周博逸就大包大揽地将全部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这也导致很多信贷员借机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看出了这样做的不良后果,这才深深地懂得了“各负其责,赏罚分明”八个字在管理中的作用,也渐渐开始不再替下属承担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了。
当了行长之后,在全行大力推行责任到人制度,规定谁的责任谁承担,还花重金从省城兰州请来大学教授,专门讲授银行内部管理学,大大提升了银行的管理服务水平,相互推诿扯皮的事情也大大减少了。
见周博逸这副态度,宁鹏心头也顿时轻松了不少,继而,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原原本本地叙说了一遍,最后,才很感叹地说:“周行长,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弥补过失,免得县环保局再来找麻烦。”。
宁鹏的担心,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在周博逸点头同意的情况下,他急忙组织王建国,利用这几天天气很晴朗的机会,又从南山林场购买了一批树木,抢种在工地。
这天上午,宁鹏正在指挥民工栽种树木,就见县环保局的几辆小车飞速地驶来,副局长吴朝海腆着肚子走下车,迎着温暖的阳光,凝视起了工地。
片刻,又招手将宁鹏王建国叫到身边,指着很凌乱地现场,用很不满意的腔调,冷声问道:“王场长,这时咋回事儿?这么长时间了,工程一点进度也没有。”。
这段时间,吴朝海的心情也非常郁闷。造成这种郁闷心情的原因,既有工作上的压力,也有家庭生活方面的。两者交集在一起,才令他的心情很是郁闷烦躁。
工作方面,西靖市环保局派来了考核组,与县政府的考核组一起,对县环保局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很严格的考核,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也涉及到了很多人。
作为副局长,吴朝海既要将工作抓上去,还要照顾方方面面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要对局里的主要领导负责,这让他很是为难烦心。
在考核评述会议上,西靖市环保局考核组组长赵大鸣,对黄河生态环境遭到大面积破坏一事,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要求县环保局一定要严厉督查,责令华城集团等几家涉事公司,一定要限期恢复黄河生态环境。
这赵大鸣还是吴朝海的大学同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磨砺,去年又担任了市环保局的副局长,在他们那一批同学里面,是目前在仕途上混的最好的,也难免有点盛气凌人。
同时,县政府考核小组组长,副县长陈彦庆,也点了华城集团的名,说黄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度很慢,要求县环保局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抓生态治理工程,一定要在明年开春的时候,高质量完成这项工程。
这次考核评述会议,整整开了一上午,三个多小时,自始至终,气氛很凝重,让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心惊肉跳,也即刻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送走市县两级考核组之后,县环保局长郭树宽,叫吴朝海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关上门,笑眯眯地说:“吴局长,你都听见了,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很重要,是县政府主抓的项目,大意不得。”。
说句实话,吴朝海能够当上这个副局长,郭树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再到副局长,一路磕磕碰碰地走过来,每个紧要关口,都是郭树宽一手提拔起来的。
“郭局长,我明白。”对郭树宽的恩情,吴朝海很是感激,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唯其马首是瞻,“今天下午,我就去黄河边,督查华城集团抓紧工程进度。”。
紧接着,又微微叹了一口气,不无埋怨地说:“这个范文斌,早不得病晚不得病,偏偏在这个时候,得了精神病,也真是的。”。
郭树宽也是深有意味的微微一笑,朗声说:“范文斌得不得精神病,与咱们关系不大。只要华城公司存在一天,就得按期治理好黄河生态环境。”。
见吴朝海听的很认真,继而,又语气很坚定地说:“吴局长,这段时间,你的主要工作,就是紧抓黄河生态环境工程,再也不能让上级领导点名批评咱们环保局了。”。
于是,今天早上一上班,吴朝海就憋着一肚子火气,直奔黄河边,督查华城集团的工程进展情况。至于工程遭到破坏的事情,那不属于他管理的工作范畴。
此刻,见吴朝海脸色很阴沉,一见面就没有好话,宁鹏心中当即就清楚,县环保局这次来检查,恐怕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碴子来了。
而王建国则站在一边,脸上流露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有宁鹏宁总经理在前面撑着,他这个吴朝海嘴里的王场长,还有啥可担心的。
前天,通过最小的小姨子费晓英事乡妇联主任的特殊关系,以农村妇女创业的名义,从信用社里贷了整整五万元的款,再加上自己手头上的一点存款,大概有七八万元,够儿子王世军结婚用了,还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