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9章 黄河水车的故事(1 / 1)

作品:《大河峥嵘

对爷爷这句怒气冲冲的问话,范学华根本不放在心上,很有礼貌地请爷爷坐在新买的沙发上,又吩咐章玲泡了一杯铁观音,而后,才笑嘻嘻地说:“爷爷,你先不要生气,听我说。”。

那天,将昏迷中的父亲送进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之后,范学华与王少岚两人之间,就另外有些事情,又进行了一次很细致的谈话。

谈话的地点,特意选在黄河边的水车旁边。天气不是很冷,没有风。黄河边人也很少,非常安静。几架新造的水车,缓缓地转动着,发出很古老的吱吱呀呀的响声,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色彩。

“少岚,你让我这样做,是不是有啥目的?”望着缓缓东流的黄河水,范学华轻轻叹了一口气,问道,“我爸只是被周博逸气坏了,根本没有精神病。”。

其实,在县医院大门口,听了王少岚的建议后,范学华脑海里就情不自禁地涌起了这个念头。如今,这样问她,只是想核实一下自己的推测。

王少岚嘻嘻一笑,看着吱吱呀呀不停转动的水车,少许,轻声说了一句心里的实话,“我当然知道你爸现在没有精神病。”片刻,又说了一句,“不过,以后有没有精神病,就很难说了。”。

这两年,大安县政府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修建了黄河风情大道的同时,还建了几架大水车,供游人参观,也算是黄河上的一道很独特的风景。

这水车,既是黄河上独有的风景,体现了黄河儿女的智慧与创造力,也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以及水利史,提供了实物见证,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来历。

明朝嘉靖二年,即公元1523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

一次在乡间视察时,他发现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荣归故里,便悉心研究反复实践,终于在1556年研制成功了历史上第一架水车。

水车,又叫天车、翻车或老虎车。段续研制成功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快,黄河两岸的农民纷纷仿制,风行一时。

到了清代,黄河沿岸架设的水车,大大小小已达300多架,远远望去,排列有序,颇为壮观,成了黄河上独有的一道文化风景。

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叶礼曾为水车赋诗一首,曰:“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

此刻,见王少岚这样说话,范文斌心中随即发出咯噔一声震响,紧盯着对方,急忙问道:“你是说,我爸会留下后遗症?”。

当时,决定将父亲送进精神康复中心治疗,除了那里的条件比县医院好许多之外,再就是,只要住进康复中心,就不用家属整日伺候,也少了很多烦心。

正因为这样,在听了王少岚的劝说后,范学华才决定将父亲送往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接受全盘治疗。再说,母亲段向梅不在了,家里也确实无人照顾父亲。

其实,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范学华在被姑姑范文春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之后,也觉得很过意不去。不过,姑姑走后,他安慰自己,将父亲送进了康复中心治疗,也不是什么大错。有病了,就得及时治疗。

见范学华将自己随口说的一句玩笑话,当真了起来,王少岚又是嘻嘻一笑,调侃道:“我只是猜测而已。”片刻,又说:“至于以后有没有精神病,那要看你爸的造化了。”。

其实,建议将范文斌送进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接受治疗,是王少岚在县医院大门口,见到范学华时,临时冒出来的一个念头。

那天,她正在大街上闲逛,接到了堂妹妹王少雅的电话,说范文斌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里了,范学华与章玲已经去了华城集团。王少雅是通过王少岚的面子,才留在先锋公司的。自然,先锋公司一有风吹草动,她就第一个打电话告诉王少岚。

在先锋公司开业之初,王少岚将那么大的一笔业务,没有交给自己的亲哥哥王少敏,而是交给了范学华,说句大实话,确实是有目的的。

如今,范文斌得了精神病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安县城,让她看到了很大的希望,正在不远处向她微笑着款款走来。

“学华,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我不得不向你说。”过了一会儿,王少岚神态很郑重地说,“根据非常可靠的消息,那个周博逸,正在串通华城集团的那些对你爸不满意的董事,想趁这个机会,将你爸清扫出局呢。”。

这句话,将范学华吓了一大跳。他目光灼灼地紧盯着对方,少许,冷笑一声,重重地说了一句,“无稽之谈。”随即,又狠狠地说:“华城集团是我爸一手创立的,谁也不能夺走的。”。

“如果你爸确实有了精神病,周博逸就会以此为借口,在那些公司元老的支持下,顺理成章地全盘掌控华城集团。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女人就会成为集团的新主人。”。

见范学华听的很认真,王少岚继续侃侃而谈,“这样的例子,在人心叵测的今天,是很多的。”最后,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学华,人心隔肚皮,你不能不有所防备。”。

这几句话,犹如晴天霹雳,确实震醒了范学华。他睁大眼睛,紧紧凝视着对方,片刻,才问了一句,“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让周博逸这个臭女人,夺走我爸的心血吧?”。

对王少岚方才说的这几句话,范学华从来就没有想过。当然,也不是他没有想过,而是根本就不用想。华城集团是父亲一手创建的,又有谁能够夺走呢?

在他的意识当中,父亲在精神康复中心治疗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掌舵华城集团这艘大安房地产界的航空母舰,继续在商海中迎风破浪纵横驰骋。

“你呀你,太幼稚了。”王少岚强忍着心中的冷笑,又很细致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最后,语气重重地说了一句,“只要听我的,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成为华城集团的新主人。”。

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范学华才恍然大悟如梦方醒,胸中顿时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的同时,也很自觉地将王少岚当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随即,与之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亲近了许多。

今天,就在他暗自琢磨如何才能够战胜周博逸的时候,没有想到,爷爷范有民竟冒着寒风,从范家渡来到城里,追问起自己父亲,他的儿子范文斌的病情来了。

“爷爷,我爸真的有了精神病。”范学华一字一句地很认真地说,“县医院不敢收留,我只好将他送到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那里的条件好一点,痊愈的也快一点。”。

“学华,不是爷爷说你。这件事情,你做的很不地道。”见儿子真的有了精神病,范有民的心倒放了下来,喝了一口热茶水,忍不住埋怨起孙子来,“你应该先给我和你奶奶说一声,让我们也早一点知道,省的提心吊胆。”。

在顶着寒风来城里的路上,说句实话,范有民充满了一肚子火气,想把这个不会做事的孙子,狠狠地骂一顿,但是,一见面,火气就消散了一半儿。

如今,听说范文斌真的有了精神病,被范学华很及时地送到精神康复中心治疗,肚子里的那一半儿火气,一下子全消散的干干净净了。对范学华这个大孙子,怎么也发不起一点火来。

“老爷爷,小范有时候做事很不成熟,毛手毛脚的,你不要见怪了。”章玲也见缝插针地插话说,“范叔叔已经被送进了康复中心,我想,过不了几天,就会好起来的。”。

那天,在县医院大门口,见王少岚建议范学华将昏迷的范文斌送往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时,章玲心里很不乐意,本想劝阻范学华几句,但见对方一脸郑重,才知趣地没有说话。

对王少岚这个很漂亮,甚至有点妖娆的女子,章玲一直怀着深深的戒备心理。这种戒备心理,从其主动为先锋公司提供了第一笔很大的业务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烈。

尽管到目前,章玲没有抓住范学华王少岚两人之间有什么不轨的把柄,但是,凭着青春少女特有的第六感官,她还是隐隐觉得这两人有点不对劲儿。

再说,王少岚跟范学华不太熟悉,也就是仅仅认识而已。这种关系,还是靠着段向梅是王少岚高中时候的英语老师,才勉勉强强建立起来的。

在如今这个很现实的社会里,就靠着这样一层很简单的关系,王少岚怎么会很主动地将那么大的一笔业务,很放心地交给刚刚成立的先锋公司呢?

想来想去,最终,章玲得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结论,王少岚在打范学华的主意,想从自己手里抢走范学华这个不论外表还是内涵,都很优秀的人。

自从有了这个认识之后,章玲就很自然地提高了警惕,也很少离开先锋公司了,可以说,时时刻刻监视着范学华的一举一动。

同时,她将这个情况,很及时地打电话告诉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朱桦。母亲告诉她,过一段时间,就和章玲的父亲,闻名山东半岛的珠宝古玩大亨章家璧,一起来大安,看望女儿。

此刻,见章玲也这样安慰自己,范有民的心情,就越发平静了。既然范文斌突然得了精神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治疗,是很应该的,也让人很是放心。

可是,他绝对没有料到,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他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对范学华这个大孙子,竟第一次滋生出了一股很厌恶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