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6章 老太太的大实话(1 / 1)
作品:《大河峥嵘》对爷爷范正坤的坟墓,范文斌前前后后很仔细地查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还有啥漏洞。原先的那个拳头大小的窟窿,也被填堵的严严实实,从外面根本看不出一丝人为的痕迹。
此时,山风越来越大,席卷着沙尘黄土,沿着狭长的山沟,呼啸着一路狂奔而去。这条方圆百里之内很有名的大红沟,随即就笼罩在一片沉沉茫茫的狂风沙土中。
看来,老先人的坟头上没有啥毛病。迎着寒风,范文斌紧紧巡视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埋葬了好几代先人的黄土堆,心中充满了一股很浓重的苍凉。
从清朝乾隆年间,范家第一代祖先范世德跟老奶奶逃荒来大安开始,范氏家族几代人就在黄河之畔的范家渡,生活了两百多年的沧桑历史,与这些黄土堆紧紧相连在一起。
爷爷范正坤活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带领子孙来这里,给老先人上坟,而且,对每一座坟墓里埋葬的人物,很简单地点评几句,最后,再归纳成一句很苍凉的话,“范家老先人,从千里之外的山西大槐树下,颠颠颠的,一路逃荒来到这里,确实不容易。”。
每每听见这句话,再看看这些大大小小排列有序的一堆堆黄土,范文斌心中就会情难自禁地滋生出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许多年之后,他也会成为这里的一堆黄土,与老先人在地下重聚一堂。
人啊,活着的时候,争名争利,死去活来,千差万别,可一旦闭上双眼,躺在地上,都成了一个死样子,很快就会成为山沟里的一堆黄土,被称之为“坟”。有些坟,还有后人祭奠,而又些呢,则成了孤坟,埋葬在里面的人,也就成了野鬼。
此时,爷爷的坟头上没有任何毛病,范文斌顿时感到一丝宽慰。从范家老营回来之后,心头的那股很沉重的郁闷,也随之消散了不少,整个人觉得轻松了许多。这天,范文斌正在处理积压的文件,宁鹏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老板不在公司的这段日子里,宁鹏既要处理公司内部的事务,还要不时地监督黄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有时候,忙的团团乱转。
他知道,段向梅的意外死亡,对范文斌的打击很大。尽管不是致命一击,但也差不多。目前,董事长正处于痛苦而不能自拔的特殊时期,他这个总经理,只能代行其事。
忙不要紧,要紧的是,华城集团第二大股东,副董事长周博逸,隔三差五地来公司,对这个对那个,不是指手就是画脚,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像对所有的一切,都看不顺眼,都非常不满意。
对此,宁鹏心里很是不乐意,但也很清楚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于是,表面上,笑脸相迎,尽可能地逢迎这位刚刚上任没几天的副董事长兼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在段向梅遭遇不测之前的一次董事局会议上,因为是第二大股东,周博逸被很顺利地推举为华城集团的副董事长,兼任董事局副主席,地位仅仅次于范文斌。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对这位公司的二把手,宁鹏打心眼里瞧不起,暗自认为,周博逸只是一个很善于投机,又很善于走上级路线的人物罢了。
几个月前,原信贷科长李繁,突然不明不白地遭到警方的拘留,震动了合丰金融集团最高层的同时,也给了副行长周博逸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紧紧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天赐良机,想方设法排挤走了原来的行长,又得到合丰金融集团老板赵英哲先生的赏识,很得意地坐上了合丰银行大安支行行长的宝座。
如今,一跃而又成了华城集团的二把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说对宁鹏等一干创业元老,喝三吆四颐指气使横加指责,甚至,对公司创始人范文斌,也很是看不到眼睛里。
与公司原来的副董事长庞成川相比,周博逸这个女人显得更加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引起了很多老员工的极度不满意,纷纷向宁鹏诉苦,还有个别的,提出要辞职走人。董秘赵瑜,就是其中之一。
也许是女人之间好嫉妒的天性,周博逸一上台,就对赵瑜的工作,鸡蛋里面挑骨头,挑出了不少的毛病,还当面狠狠地将其训斥了一顿,气得赵瑜当场就哭了。
一时间,弄得宁鹏也束手无策,只得好言好语地劝那些老员工,要以公司大局为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再说三道四耍小性子了。
“范总,情况就这些。”宁鹏将公司最近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重要情况,向范文斌作了很简练的综合汇报,而后,很耐心地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尽管两人是很要好的老同学,但在公司里,宁鹏一直掌握着一个原则。自己是董事局的董事,也是公司总经理,是范文斌的下属,绝不能不分大小,甚至以下犯上。
对宁鹏说的这些事情,范文斌很清楚,有些还牵连到周博逸。为了不再次引起内讧,他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不做过多的干涉。但是,心中有一个很牢固的不可逾越的底线,就是不能损害华城集团的利益。
其实,尽管因为心情郁闷,在家里很孤独地待了一段时间,但公司里里外外的一切情况,根据事前的嘱咐,董秘赵瑜都用电话非常及时地反馈给了范文斌,基本上是一天一反馈。如果遇到大事情,就随时汇报。
“范总,有你在公司坐镇,我也轻松了。”片刻,宁鹏又笑嘻嘻地说,“这段时间,确实把我忙坏了。你一来,我就专门负责黄河边的那摊子事。其余的事情,该不操心的,也就不操心了。”。
这是一句大实话。自周博逸插手公司管理事务以来,宁鹏在暗自恼火之余,就渐渐有了淡出公司管理层的心思,只是,这种心事,不好向范文斌明说,正好可以借督查黄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为名,离开华城集团本部。
范文斌也是微微一笑,想了想,叮嘱道:“老同学,黄河边的那一摊子,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督查到底,绝不能再出任何问题。”。
对范文斌的这句话,宁鹏很是理解。万来福出事后,警方隔几天就来一次,很详细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弄得那些农民工是人心惶惶,也惹得宁鹏很不高兴,但又不能不配合调查。
“范总你放心得了。我会竭尽全力,督查到底的。”对范文斌的叮嘱,他一向是很认真的执行。黄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是华城集团当前最主要的工程,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不能不高度重视。
对宁鹏的社会能力以及江湖手段,范文斌很是了解。偶尔,也不得不暗暗滋生出一股很佩服的感觉。自己尽管在商界摸爬打滚了二十多年,但有时候,还没有宁鹏的手段高本事大。
在加入华城集团以来,说句实话,宁鹏确实为公司出了大力下了大苦,特别是在一些很关键的时候,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敢于挺身而出,这也是范文斌很看重他的原因之一。
少许,宁鹏又压低嗓音,显出一副很神秘的样子,悄声说:“我最近听到了一些传言,说万来福挖出来的那个圆盘,不是普通的盘子,是一件稀世宝物,警方正在全力搜寻。”。
说完,两眼紧盯着近在咫尺的范文斌。这种传言,是他在一次吃饭时,听几个也在吃饭的人说的。当时,还不以为然。
后来,警方在调查万来福被殴打致死的原因时,也多次追问到了那个圆盘的下落,这才引起了宁鹏的注意,也滋生出一股浓浓的悔意。
那天早上,如果不要听王建国的话,当场从万来福手里夺来那个圆盘,就好了。当然,那个时候,谁也不清楚这个圆盘,到底是不是一件宝物。
万来福突然死亡后,根据范文斌的指令,宁鹏在一个夜幕刚刚降临的晚上,悄悄去了一趟万来福的家里,见到了那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
坐在万来福家的土炕上,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很同情的也很廉价的好话后,又塞给了五千块的封口费,这才彻底打消了老太太一心想为儿子讨个说法的心思。
紧接着,宁鹏又很婉转地问起老太太,见没见到她儿子拿回来一个黑不溜秋的圆盘。如果见到了,就给他。圆盘是工程队盛菜用的,被万来福拿回了家,他现在要拿回去。不然,老板会骂他的,还要扣他的工钱。
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了半天,老太太才明白过来,想了一会儿,才说,儿子没有死的时候,王建国也来家里要过盘子,后来,又来了一个女人,也跟她儿子要这个盘子。儿子到底给了谁,她也说不清楚。
老太太的回答,让宁鹏暗自吃了一大惊,越发相信那个圆盘是一件稀世宝物。要不然,王建国也不会追到万来福家里讨要。
莫非这个老王,早就知晓圆盘的价值,一直有意识地紧紧隐瞒着自己?想到这儿,宁鹏才突然发觉,这个外表看起来很朴实憨厚的老王,竟然也很狡猾。
至于那个女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什么人,一下子就引起了宁鹏的特别警惕。他给了老太太一张百元大钞,恳请她认真想一想,那个女人是谁家的。
老太太拿了钱,又想了半天,说了一句让宁鹏很失望但也有点希望的话。“那个女人,四十来岁,听说话的口音,不是县城的,好像是靖安一带的人,也不知道叫啥名字。”。
宁鹏知道,靖安是大安县的一个乡,在县城下游,距离县城大约一百多公里,很偏僻也很贫穷。在年初调来糜滩乡当乡长之前,高义勇就在靖安乡当了很多年的副乡长。
看来,那个稀世宝物如果不在王建国手里,肯定就在那个神秘的女人手里了,二者必居其一。从老太太的这番话里,宁鹏迅速拿定了行动的方案。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尽管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想从王建国嘴里套出圆盘最终下落的计划,到头来,还是失败了。
今天,之所以要将这个很绝密的消息告诉范文斌,宁鹏就是想借对方的手,尽快弄清楚圆盘的最终下落,而后,浑水摸鱼,顺藤摸瓜,找到那件稀世宝物,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