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5章 永不过时的老山精神(1 / 1)

作品:《大河峥嵘

这天早上,天气很晴朗,在接到六叔范有才的电话后,范文斌驱车回了一趟老家,去范家渡小学参加孔子雕像的落成仪式。

如果不是六叔打来电话,他几乎要忘记这件事情了。上一次,在学校,当着自己的面,村长李满荣答应出资,让范有才找人雕刻一座孔子石像。

尽管是只有四十来个小学生的农村小学,但校长范有才不敢马虎,找来一个手艺很高超的陕西石匠,精心雕刻了一座纯黑色的孔子石像,立在教学楼前,还遍请各方贤达人士,举行了一次很隆重的落成典礼。

如今,国学方兴未艾,很多学校都举行国学诵读活动,还印发了一些优秀的国学书籍,选刊了历朝历代有名望的文学家思想家的许多作品,诸如孔子孟子韩愈欧阳修,等等,不一而论。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兴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倾浸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

如今,在很多学校,每天清晨,上早自习时,各班教室里都会不约而同地响起朗朗的诵读国学的声音,稚嫩而清纯,给冬天萧疏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四书》,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孔子老而好《易》,发现了人道可以学习天道、地道,会通天人,可以改变命运的规律,作《易传》,号召人们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

《易传》被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认为“天下殊途同归”,君子“以同而异”。这些思想精华,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是我们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建设保和太和世界的强有力武器。

由此看来,我国古代圣贤的哲学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成体系的,这个体系正体现在孔子所著的《易经》之中。

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黄老之术而以“无为”治国。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

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其著作《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同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而且,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的第一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孔子。可见,孔子在世人眼中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高。

正是因为孔子有着如此之高之神圣的地位,一接到六叔的电话,范文斌就赶紧扔下手头的工作,冒着寒冷的清辉,驱车来到范家渡小学,参加其雕像落成典礼。

在冬日的清辉中,操场上洋溢着很欢快的气氛,如同过节一般。学生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很懂事地排成一队,都紧紧注视着盖了红丝绸的雕像。

而范文斌李满荣等一干村上的头面人物,以及来看热闹的群众,都站在学生后面,脸上洋溢着衷心的微笑,静静地专心等待孔子雕像揭幕仪式开始。

八点整,在校长范有才的主持下,开始唱国歌升国旗。顿时,伴随着嘹亮雄壮威武的国歌声响彻黄河两岸,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也迎着旭日的光辉,冉冉升起在天空。

听着热血澎湃的国歌,注视着迎风飘扬的国旗,在场的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神态都很庄重肃穆,心中都不约而同地充满了一种很强烈的自豪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之后,按照事前的安排,范文斌李满荣走上前,一左一右站在孔子雕像前,随着范有才铿锵有力的一声喊叫,在很响亮的鞭炮声中,两人微微对视一笑,同时揭开了盖在雕像身上的红绸缎,顿时,引起了人们的一阵很兴奋的欢呼声。

这座孔子雕像,几乎与真人一般大小,通体黝黑,浓眉大眼,面含坚毅,灼灼有光,宽袍大袖,双手微微合拢于胸前,举止沉稳大方,整个雕像饱满有力,神形兼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之作。

“六叔果真有眼力。”范文斌紧紧凝视着孔子雕像,暗自说了一句,“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雕像,与历史上对孔子的刻画,不论形态还是气质,都非常相像。”。

后来,每到一处地方,特别是在大学中学小学里,只要一见到孔子雕像,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范家渡小学的这座雕像,感到这是最符合人物精气神的一座。

而此刻,李满荣见雕像高大威武,洋溢着一股不屈坚韧的光辉,在非常满意的同时,又见众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赞不绝口,觉得自己脸上非常有光,也忍不住高兴地裂开大嘴一个劲儿地笑,暗自夸范有才很有眼光,会办事情。

同时,心中也略微泛起一丝遗憾。范氏家族代代出文化人,不论哪个行业,做什么事情都很出色。家族的整体素质,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就是放在整个糜滩乡而言,也很优秀出色。

而李家人则缺乏这方面的天赋因子,只知道用体力挣钱发家。尽管老父亲李积真当了四十多年的大队支书,到自己这一代,弟兄姐妹也很努力进取,但这种带有很明显特征的家族状况,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李积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大儿子小。李满荣是老二,大哥李满山在八十年代参军后,不久,去了位于云南的老山前线,参加了那场著名的老山战役,并且,牺牲在那里。

1979年至1984年5年间,越军向我境内发射各种炮弹4万多发。边境群众有家不能归,有地不能种,学校不能上课,万亩橡胶园、茶园不能收割,群众纷纷撤离或躲进山洞,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为打击越军的公然挑衅活动,保卫祖国边境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中国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984年4月初,在此,对越南入侵者进行了著名的老山战役,至5月,收复了老山地区的全部领土。

收复老山战斗是一场艰难的山岳丛林战。这里,不仅因为老山山高坡陡、森林密布、草棘丛生,而且越军自1979年以来就在主峰上精心构筑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工事,战壕、暗堡和坑道纵横、地雷密布,形成了一套进可攻、退可守的防御体系。

但是,在我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面前,没有摧不毁的阵地,没有攻克不了的艰难险阻。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踏着血迹继续往上冲。即使身体多处负伤,手脚打断炸断也不下火线,继续奋勇战斗。

老山战役,历时一个月,以中国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人浴血奋战,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曾经很激励我们一代人成长的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老山精神”。

当得知儿子李满山牺牲的消息时,还是范家渡大队支书的李积真,以超乎常人的特有的刚强意志,很冷静理智地说了一句话,“我的儿子满山,为了国家,战死在沙场上,值。”。

当天晚上,更深夜静时,李积真带着一家人,悄悄来到寒风呼啸的黄河边。面对汹涌澎湃的滚滚黄河,点燃了很厚的一叠黄纸。火光中,李满荣很清楚地看见了父亲满脸的泪水。

这一幕情景,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磨灭,相反,至今还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里,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而且,还流的很伤心。就在这一刹那间,也让他明白了,平日里吆三喝四,看起来威风八面的父亲,坚毅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很脆弱的心。

如今,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人生的道路,也快要走完了。有时候,面对大儿子李满山小时候带着红领巾的黑白照片,会默默地紧紧地凝视很长时间,还会自言自语,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父亲老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跺一脚黄河也要抖三抖的大队李书记了。但是,父亲这一辈子,干了很多值得李家人,乃至整个范家渡,甚至整个糜滩乡的人,都感到自豪骄傲的事情。

今天早上,他来学校的时候,父亲已经站在校门口,与几个年龄相仿的老汉,冒着寒冷的清辉,扶着校门,眼巴巴地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要知道,当年,为了建设学校,作为大队书记的李积真,带领社员们,从地里劳作回来后,又加班加点,确实吃了不少的苦,出了不少的力,也流了不少的汗。

就在李满荣不胜感叹的时候,范文斌走了过来,指着孔子的雕像,说了一句,“李村长,只是你的功劳。以后,只要看见孔子,人们就会想起你的。”。

对李满荣自掏腰包雕刻孔子像,范文斌在赞成之余,还怀有一丝敬服。如今是一村之长了,做事的眼光魄力手段,就是跟以前大不一样。

见范文斌话里含有恭维之意,李满荣心中很是受用得意,但表面上一副很谦虚,摇摇手,看着沐浴在清辉中的孔子雕像,连声说:“老同学过奖了,过奖了。这还不是范校长的功劳,我怎敢贪占呢?”。

“看不出来,你还很谦虚。”范文斌又笑着说,“雕像是我六叔找人雕刻的,刻的很认真,但钱是你李村长掏的,大家都清楚。”。

就这样,两个肩并肩站着,一边看学生演出的节目,一边东拉西扯地说起孔子来。自李满荣很慷慨地借给范文斌600万元之后,两人的关系,就跃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与往日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过了一会儿,范文斌突然想起了村委会要重新签订承包合同的事情,就笑着问道:“我听我爸说,村上要收回他承包的那几十亩河滩地,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情?”。

那次,为了这件事情,范有民趁孙女范彩霞与宋占涛订婚的机会,将范文斌范文功范文林三个儿子召集到一起,很郑重地商量了一会,但各说各的,最终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范叔理解错了,也给你说错了。村上不是收回承包地,只是想重新签订承包合同。”见范文斌突然问起了这档子事情,李满荣也就不好遮遮掩掩,来了个实话实说。

“老同学,你经常不在村里,不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别看在村里剩的人不多,又都是一些老汉婆娘,但事情比以前更复杂了。人多嘴杂,工作很难搞。”。

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范叔承包了那么多的河滩地,种植肉苁蓉发了财,有很多人看的眼红,纷纷嚷着要重新承包。老同学你说,让我这个村长咋办才好?”。

说到这里,李满荣双手一摊,作了一个很无可奈何的动作,又苦笑着说:“别看我现在是村长,但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帮助,才能搞好村里的工作。老同学,你说,是不是这样?”。

紧接着,又反问了一句,“如果老同学你当了这个破村长,那你说一说,该怎样做,才能将一碗水端平呢?才能顺乎民意合乎民心呢?”。

见李满荣用这样的话反问自己,范文斌当即就显得有点难堪。这多少年以来,像这样当面很直接反问自己的,还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