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9章 悲喜两重天(1 / 1)
作品:《大河峥嵘》一个多小时之后,投票过程结束了,参加会议的每一位商会会员,都很认真地投了一票。在这些民营企业家看来,这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件非常光荣而又非常神圣的事情。
在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正式公布选举结果之前的那一刻,黄河明珠俱乐部客厅里静的没有一丝声音,令人无端地滋生出一丝淡淡的恐怖。
就连震阳子道长这样的方外之人,也伸长脖子,站起身,将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两眼紧巴巴地一眨不眨地紧盯着主席台上的统计票数的工作人员。
这样严肃而又有点残酷的场景,震阳子还是平生第一次经历,比起当年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众多对手,一跃而成为白云观新任掌门人,还要严肃郑重的多得多。
况且,在选举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按照黄卫东的吩咐,还暗中拜访了不少人,紧紧参与到了能够左右此次选举结果的很复杂也很秘密的每一个环节中。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不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提名推荐的竞选人,都组建了只属于自己的专门为自己获胜而助威的选举班子,动用了庞大的选举资金,专门为竞选人能够最终当选而四面出击全盘负责。
同样,为了保证在此次商会改选中,自己能够万无一失地当选正会长,黄卫东也组建了自己的竞选班子,还专门从公司里拨出一大笔钱,交给负责人震阳子道长,由其全盘负责。
如今,投票工作已经结束,工作人员正在统计票数。稍后,副县长陈彦庆就会当场宣布本次商会改选结果,这是自商会成立以来的近二十年里,从来没有过的。
结果公布之前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宽大的客厅里洋溢着浓重的非常压抑的气息,令所有人,甚至包括黄河明珠俱乐部的每一个服务人员,都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惶惶不得安宁片刻。
范文斌也紧紧看着忙忙碌碌统计票数的工作人员,但神情比起黄卫东庞成川两人,显得非常的轻松自由,还不时地喝口茶水,露出一丝冷笑,来放松自己。
刚才,根据自己和黄卫东事前早已达成的君子协定,他投了黄卫东一票,同时,也发现,那几个商会老会员,都投了黄卫东的票,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暗自认为黄卫东的胜算率,要大大超过自以为聪明无敌的庞成川。
少许,又回过头扫视了所有人一眼,见大家脸上都表现出几乎一模一样的神色,渴望而又紧张,心中情不自禁地哑然一笑,蓦地想起了那位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那篇很著名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里,写的一段很著名的文字。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距离先生写这篇著名文章的时间1926年,过去了八十多年,但是,这段凝结了先生心血精神的文字,又一次很清晰地浮现在范文斌眼前。
这篇文章,在他上高中时,编在当时的语文课本里。那个戴着眼镜的语文女老师,还态度很强硬地要求全班所有同学,统统要背会写会,一个人一个字也不能漏网。
至今,时间尽管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这篇文章,特别是先生的这段感情沉痛的语言文字,在如今这样的一个场景里,触景生情,又一次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让他情不自禁地暗自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有点沉重的感叹。
“现在,统计结果出来了。”随着陈彦庆发出的这一声很响亮的声音,会场上更加沉静也更加压抑,而范文斌也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一股紧张瞬即涌上心头。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当然包括黄卫东庞成川,都觉得自己的心不由自主地砰砰狂跳起来,血压也升高了不少,都情不自禁地竖起耳朵,眼巴巴地紧盯着主席台上的副县长陈彦庆,听他读出商会正会长的人选名字。
可是,扫视了一遍台下众人焦躁难耐的脸色,陈彦庆好像有意故弄玄虚,没有很直接地念出得票数最多的那个人的名字,而是语调很轻松地说:“此次参加选举的商会会员一共有四十六名,投票人数也是四十六名,完全符合法定人数。”。
“根据工作人员的统计结果,在本次很民主很公平也是一次公开的选举中,得票人数最多的是,”说到这里,他很有意识地停顿了片刻,在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之后,才很响亮地念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范文斌,怎么会是范文斌?”陈彦庆的话还没有落地,大厅里已经嚷成了一片,叽叽喳喳,如同麻雀窝里捅了一杠子,各种声音都出来了,嗡嗡嗡地乱成一团,也听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
但是,从众人惊异乃至怀疑不相信的神色上,不难看得出来,此次选举结果,大大出乎他们事前的预料。因为,事前,他们都相信,商会会长,不是黄卫东就是庞成川,绝不会有第三者。
当听见陈彦庆念出“范文斌”三个字的一刹那,黄卫东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脑海里昏沉沉空荡荡,随即,冷冷地飞快地瞥了一眼当选者,恶狠狠地暗自骂了一句,“可耻的叛徒,老子上了他的大当,狗日的范文斌。”。
而庞成川在听到“范文斌”三个字时,脸上竟浮现出一丝得意与失意相混合的很复杂的表情,只是静静地坐在原座位上,默默地看着还在讲话的陈彦庆,但已经听不进去一个字了。
“同志们,现在选举结果出来了,范文斌先生以最高票当选为大安商会新一届正会长。”陈彦庆流露出很满意的笑容,继续很慷慨地大声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范文斌先生表示真诚的祝贺。”说完,带头鼓起掌来。
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黄卫东心里难过的几乎要呕吐,但又不得不强力支撑着身体,面带微笑,在陈彦庆讲话之后,发表了一段言不由衷的祝贺。
事后多少天过去了,只要一闭上眼,那令人万分尴尬而又痛苦的一幕,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随着日子的流淌,这种精神上的难受,有时候更加令黄卫东难受接受,以致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最后,不得不听从震阳子道长的好心劝说,暂时将公司的一切事务,交给儿子黄承宗打理,自己跟随震阳子来到位于草木丛生空气新鲜的乌兰山白云观,休闲念经疗养一段时间。
冬天的乌兰山,早已失去了夏秋两季的翠绿清秀,满山的草丛树木,远远看起来,莽莽苍苍,黄色中透露着一丝沉闷苍凉,但是,这种气势,又比往日更多了几分威严与深沉。
在疗养休闲问道的这段时间里,尽管新当选的商会会长范文斌,亲自登门来过好几次,从其说话的语气里判断,是想跟黄卫东说说憋在心里的肺腑之言,也想告诉其选举实情。
但是,黄卫东每次都让震阳子将范文斌毫不客气地紧紧阻拦在山门外的台阶上,理由很简单也很充足。黄老板身体没有恢复,大夫叮嘱,不能会见客人,以免影响其病情加重。
于是,满怀期望而来,但又满怀失望而回,也让范文斌的心头蒙上了一层很厚重的阴影。此次商会选举结果,在他看来,对黄卫东的打击,相比庞成川而言,虽然不是致命的,可也是非常沉重的。
同样,这样的选举结果,对范文斌来说,既出乎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自己最终能够当上大安商会新一任会长,还是正会长,只能说,是黄卫东庞成川两人相斗的结果。不是有一句成语,说的很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那天,选举刚一结束,众人还没有走完,陈彦庆就紧紧握着范文斌的手,满脸笑容,用很兴奋的也是很真诚的语气,朗声说:“范总,祝贺你以最高的票数,当选为商会新会长。”。
后来,范文斌旁敲侧击,有意识地询问这次选举是不是暗箱操作的结果,陈彦庆不是笑而不答,就是很一本正经地说,范总,所有的过程,你都看的清清楚楚,根本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
紧接着,语气又很坚决地说,范总,你是大安县唯一的上市公司华城集团的老总,每年上缴利润几千万,还帮县政府解决了几百个就业岗位,你不当选,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说不过去的。
见陈彦庆神态很凝重地这样说话,范文斌尽管当面点头承认这是实情,但背后,总觉得不像他说的这样冠冕堂皇,心里隐隐有一丝不安,更有一股对不起黄卫东的内疚之情时时萦绕在心头。
见丈夫当选为商会新一任会长,妻子段向梅高兴的不得了。当天晚上,放学一回到家,就急急忙忙赶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还特意买了两瓶茅台富贵万年1998经典,又打电话叫来大儿子范学华以及其女友章玲,全家为范文斌祝贺。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段向梅也遇见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情。今年高级教师的职称名额下来了,在现任教育局师资股长孙宇凯,也就是华城集团董秘赵瑜的丈夫帮助下,学校经过研究决定,最后分配给她一个名额,以资鼓励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众所周知,在教师这一行业里,工资与职称紧紧相挂靠在一起。中学高级职称,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也就是老师们说的副高,比那些中级职称的教师,每月的工资要高出近千元不说,什么取暖费书报费,等等,也要高出很多。
这样细细一算,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一年下来,杂七杂八的收入,要比中级职称的教师,高出上万块钱,比那些只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几乎要多出一倍的钱。这就是教师这个群体,为什么不惜撕破脸面打破脑袋,也要评职称的根本原因。
当初,在很偶然的一次机会里,孙宇凯以开玩笑的语气,让段向梅给妻子赵瑜在华城集团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时,她不假思索,当面就非常痛快地一口答应了,说这件事情,全包在她身上。
回来后,当晚就给丈夫说了此事,还一再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安排赵瑜在华城集团上班,哪怕让赵瑜去搞卫生也行。因为,这紧紧牵涉到自己以后评中学高级职称的大事情。
得罪了赵瑜不要紧,但其丈夫孙宇凯,她可得罪不起。今年要想解决高级职称问题,就绕不过教育局师资股这一关,而师资股现任股长,就是孙宇凯,,手里掌握着全县教师评职称的大权。
见妻子话里流露出乞求的语气,范文斌自然很理解其要评上高级教师的急切心态,笑了笑,也很痛快地答应了。自己是华城集团总裁,还是董事局主席,安排一个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于是,在帮助赵瑜进入华城集团工作后,特别是其担任董事会秘书后,每次在大街上遇见孙宇凯两口子时,赵瑜就忍不住说一些感恩的话,甚至有一次,还当着段向梅的面,要丈夫答应,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段老师的职称问题。
果不其然,今年,段向梅的中学高级职称,在孙宇凯的帮助下,也靠着她个人的足以傲视同类学科其他教师的优异成绩,也就水到渠成,很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如今,丈夫又被选成了大安商会新一任会长,尽管不是握有实权的行政职务,但在段向梅看来,也是一件值得可贺可喜的大好事情。
双喜临门,按照中国人沿袭了上千年的惯例,段向梅高高兴兴地做了一桌很丰盛的酒席,来庆贺这一难得的临门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