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5章 喝酒只是幌子(1 / 1)

作品:《大河峥嵘

“范老弟,你确实摊上事情了。”黄卫东往椅子上一靠,凝视着对面的范文斌,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原来,我还以为事情不大。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才清楚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黄河明珠俱乐部里,黄卫东从西靖市回来的时候,已经到黄昏时分了。这个时候,范文斌和震阳子就风水问题,交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很是投机。

震阳子很干脆地答应去范家老营亲自看一看,让范文斌心中很是感激。他知道,如果换做别人,要想请动这位名震黄河两岸的风水大师,恐怕得花费不少的钱。有时候,花了钱,还不一定请得动呢。

见黄卫东疾步走进来,又很随意地开了一句玩笑。“黄总,一天到晚的忙,忙的连我也顾不上见?总不会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见范文斌居然开起了这种玩笑,黄卫东不禁一怔,笑着想,这个人一贯很正经严肃,今天怎么有兴趣开这样的玩笑。紧接着,解释道:“哪里哪里,今天恰好有事情,出去了一趟。”。

此刻,坐在观河楼一间很雅致的包间里,范文斌和黄卫东两人吃着火锅,喝着大安本地生产的白酒“乌兰春”,围绕棚户区改造工程,徐徐展开了一场很隐秘的谈话。

“黄总,说句实话,兄弟我已经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了。”范文斌喝了一口酒,语气很沉重地说,“如果不能够及时将工程队的欠款付清,恐怕这帮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会真地去县政府闹事。”。

这次来找黄卫东,说句实话,喝酒仅仅是借口,想让他帮助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如今,放眼大安商界,能够有势力帮助自己的,想来想去,只有黄卫东一个人。

这几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黄卫东这个人,也渐渐有了深入地了解,特别是两人共同担任大安商会副会长以来,交往日益频繁,对其更是有了很深刻地认识。

这是一个很讲江湖义气的人,也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当年,凭着敏锐超前的商业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承包了县百货商场发迹之后,对那些老职工,很是爱护,一直一分不少地替他们缴纳“三险一金”。

每逢年头节下,还经常去有困难的老职工家里转一圈,问问情况。若有需要帮忙的,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由此,口碑比那些有钱但不仗义的老板要好得多。

于是,很是得到了这些年老退休职工地一致拥护,也引起了其他县办企业退休下岗人员的羡慕,认为黄卫东确实是一个不忘本的大好人,也赢来了另外一个称呼,“黄善人”。

当然,那些心中充满嫉妒甚至仇视的人,依旧在背地里叫他“黄世仁”,仿佛这样一叫,就能够发泄出他们对这位有钱人的那种极度的不满和蔑视,心中也好像舒服了一点。

黄世仁,黄善人,这两个含义与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绰号,就这样很有意思地加在黄卫东的头上。对此,他心知肚明,根本无所谓,为此,还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别人叫我黄世仁也好,叫我黄善人也罢,反正我黄卫东天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叫啥名字,无关要紧,谁也改变不了我,我还是我。”。

正因为是这样一个侠肝义胆我行我素的人,范文斌想来想去,才借口喝消愁酒来找黄卫东,满心期望得到他的帮助。当然,为了能够让黄卫东很痛快地帮助自己,他也准备了一份很大的“礼物”。

“我听说工程队那个包工头儿叫岳延龙,是一个腰包里有几个钱就很嚣张的人?”对华城集团目前日益糟糕困窘的处境,黄卫东很清楚,也有点同情。

当初,在要不要承包原风雷厂生活区改造工程这件事情上,儿子黄承宗很积极,但他很是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来,还请高参震阳子亲自勘察了那里的风水。

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震阳子经过一番实地勘察后,悄悄告诉东家,这块生活区是一块阴地,也叫聚阴地。在风水上讲,就是那些常年不见阳,阴气极重,容易引邪气入驻的地方,便是阴地。

一般来讲,阴地都不宜建住宅,否则就会出现难以预见的诡异恐怖,甚至是血腥的事情。不禁对建设者不利,对居住着更是不利。

当然,阴地的风水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能够改变的。一般能改变风水格局的只有那些道行很深的阴阳风水先生,而改变阴地格局,就如同泄露天机一样,阴阳先生不会有好结果的,甚至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前思后想几天,为了自身以及一家人的平安吉祥,在和黄承宗大吵一架后,黄卫东就以龙润嘉苑建设在即,资金很紧张为由,决定不插脚这趟浑水。

可是,他没有料到,范文斌在副县长陈彦庆主持的会议上,居然主动接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当时,在吃惊之余,还暗暗佩服为范文斌敢作敢为的魄力。

见黄卫东问起岳延龙,范文斌即刻觉得肚子里泛起一股闷气。如果不是妻子段向梅吹了几次枕边风,又见岳延龙的工程队资质很齐全,活干的也好,他才不会把工程交付给这个主儿呢。

要知道,想从华城集团手里承揽这项工程的包工头儿,粗略统计,不少于十个,个个都有很深的社会背景,但是,最终,他将工程交给了岳延龙。

除了妻子的枕头风有点作用之外,范文斌还有自己不可告人的深层次想法。那些有着很深背景的工程队,他清楚,自己一个也得罪不起。

把工程交个这个,就会得罪了那个。交给那个,就得罪了这个。过来过去,不论交给哪一个,都会无形中得罪一大片人。与其这样,还不如交给毫无背景关系的岳延龙得了。

这样,谁也不得罪,见谁都好说话,都能够说得过去。于是,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棚户区改造工程,最终交给了岳延龙的工程队。

“包工头儿是叫岳延龙。”片刻,范文斌点点头,回答了一声。对黄卫东说的后面一句,他有点不认可,也就很巧妙地避而不谈,以免引起不快。

在他看来,岳延龙不仅不是一个腰包里有几个钱就很嚣张的人,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人,与那些一有钱就像王八一样横着走路的包工头儿相比,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黄卫东嗯了一声,而后,喝了一杯酒,话中有话地说:“范老弟,你今天请老哥我喝酒,是不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我说?咱们弟兄之间,有什么话,尽管放心大胆地说就得了。”。

从范文斌主动给他打电话约其喝酒的那一瞬间,黄卫东就非常清楚是咋回事儿。当时,他在西靖市,正和另外一个老板商谈事情,就答应一声后挂了电话。

对范文斌没有说出口的真实意思,他在很清楚的同时,也想了好几套答复方案。此刻,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是到该谈事情的时候了。

商业酒会,喝酒只是一个很漂亮的幌子,谈事情才是根本目的。大大小小的这样的酒会,从招工进入大安县百货商场当业务员的第一天起,至今也不知参见了多少次,莫不如此。

见黄卫东很痛快,范文斌微微一笑,暗想,果然是一个很讲义气的汉子。略一思索,也就很直截了当地说:“请黄总喝酒,自然有要紧事情要谈。”

“你知道,华城集团目前陷入了资金困境,拔不出脚来。”范文斌碰了碰对方的酒杯,叹了一口短气,紧盯着对方,朗声说,“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我想请黄总帮助帮助,帮我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