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四十九 西风乱 拭目揽高楼(1 / 1)
作品:《天也不懂情》且说老太太出殡的第三天,祝华林就和母亲秦玉鸾回凌元去了,一路上,风儿和煦,阳光明媚,柳绿桃红,偶有数只鸟叫声远远近近地传来,祝华林和母亲一同坐在马车内,母亲因路途疲乏睡了过去,而祝华林虽然也很乏,但却了无睡意,他静静地聆听着马车碾过路面的声音,呜呜咽咽的,彷如女子在低泣。
“你、、、、、、、你不要这样子,我们不一样了!”
“你再这样子无礼,我就要生气了!我现在已经身为人妻了,请你尊重我,好吗?”
宣凉薄琴的近乎绝情的话一直萦绕在耳畔,如同毒虫般吞没着他祝华林的心灵,他不知道昔日里温情如斯的表妹妹哪里去了,难道时光真的会改变一切吗?思及此处的祝华林痛到几乎难以呼,不由得掉下泪来,长长地叹息着。
“林儿,你怎么啦?你不舒服了吗?要不要去前面找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祝华林的声音惊醒了秦玉鸾。
“哦,娘我没事。”祝华林慌忙拭去脸上的泪水,挑起车帘往外望去,猛地摔了摔头,似乎要将所有的往事都摔出马车外。
凌元渡江区文府
万碧云正从翠云阁里出来,往文府大门走去,身后跟着侍女小琼因有侍女刚刚前来翠云阁里回话,关武城老太太的丧礼已经结束,祝华及太太已经回来,马上就要到渡江了。
万碧云嫁给祝华林已有两年,已经从含羞的闺阁少女变成了甜润貌美的少奶奶,这两年以来,祝华林对自己并不眷恋,但他善良温和,也没有刻意去伤害,所以万碧云在文府里的日子还不算很坏,只是两年多来,万碧云都未曾有过身孕,因祝华林很少亲近她,秦玉鸾暗地里也有些着急。
“小仙,新儿,少爷及太太的茶果都备好了吗?”万碧云来到文府正厅内,向正在忙碌的几名侍女问道。
“少奶奶,都已经备好了。”万碧云吩咐好一切事物之后,便坐在正厅里,等候秦玉鸾及祝华林的回来。
约莫一柱香的时间,只听得府外的侍女来报,说太太及少爷的马车已经驶过渡江区,马上就要来了,万碧云忙带领着小琼几名侍女迎了出去。
一辆深蓝色布帘的马车已经在庭院外停了下来,秦玉鸾由祝华林搀扶着慢慢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祝华林因长途的跋涉而略显疲惫。
“太太,少爷,你们可回来了,一路上辛苦了。”侍女新儿忙迎上去扶住秦玉鸾往正厅内走去,万碧云过去扶着祝华林,想和他一同走进正厅内休息,可是祝华林却轻轻摔开她伸过来的手,自己往前走着,低声地说道:
“碧云,不用,我自己走,你回翠云阁里去歇着吧!”
“啊、、、、、、”万碧云的心猛地一沉,伸出去的手僵了僵,呆呆立于原地,不能移动,她不知道自己错了什么,惹得祝华林不高兴了,只得央央地说道:
“是,少爷,那我先回去为你准备更换的衣物,命侍女备好洗漱的热水。”
“哼,你去吧!”祝华林并不回头,只低声地答着。晚宴上,秦玉鸾不断地与万碧云及侍女们说着关武城及谢府的一些见闻,万碧云静静地聆听着,很好奇的样子,但祝华林一言不发,只一个人闷闷地喝着酒,吃着饭。
“林儿,你今天怎么啦?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是不是累了?”秦玉鸾回过头来,望着沉默不语的儿子,不解地问着。
“哦,娘,我没事。”
“少爷,今天的饭菜怎么样?和胃口吗?”万碧云往祝华林碗里添了一些菜,微笑地看向祝华林,希望自己的关切能让祝华林笑起来,但祝华林整个晚宴都一副冷漠的样子,让万碧云难过不已。
饭后,祝华林回到居住了两年多的翠云阁,由侍女伺候着匆匆洗漱之后,倒头便睡,万碧云也不敢去惊动他,以为他在关武城奔丧,来回路途遥远奔波,许是累了,所以自己也静静地解衣而卧。
“薄琴妹妹!你为什么不理我了?”万碧云刚入睡不久,就被身旁祝华林的梦呓声惊醒。
‘薄琴妹妹?就是谢府里少奶奶宣凉薄琴?以前曾在源江府里住过一个多月,貌若仙天的宣凉薄琴?’万碧云清晰地记得两年前与祝华林洞房花烛时,祝华林酒醉之后,曾误将自己当成他的薄琴妹妹,也曾听说过祝华林以前与宣凉薄琴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只是后来祝华林家道没落,来到凌元谋求生活,宣凉薄琴就嫁给了谢府的大少爷谢远宏,可是祝华林去了几天关武城,难道就又与宣凉薄琴旧情复燃了?不可能,宣凉薄琴现在已经为人妻了,就算旧情复燃也不能怎样了,最多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过几天就淡忘了。’
这样想着的万碧云慢慢放下心来,不久便迷糊地睡了过去。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祝华林每天早上从文府里去贵人街的凤仪珠宝店经营珠宝首饰,只是近来秦玉身体欠佳,不再每天都去和祝华林一同经营首饰店,这样一来铺子就人手就欠缺了起来,后来只得找了一个帮手,据秦玉鸾说,这位新来的帮手,名唤梁盈盈,年方十六岁,生得有几分俊俏,咋一看与宣凉薄琴有几分相似,是槐米区里一个老奴的闺女。不过万碧云并不关心这些,他想那些都是男人们的事情,自己只要在府里陪陪太太,绣绣花,将来为祝华林生几个孩子,相夫教子,就足够。
这一日,祝华林早早地就回来了,吩咐下人们做了一桌丰盛的晚宴,晚宴上,祝华林与母亲喝了几杯小酒,有了几分醉意,片刻之后,祝华林望着坐在对面的秦玉鸾,借着酒劲说道:
“娘,我今天想跟你说一件事情。”
“林儿,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秦玉鸾望着眼前魁梧帅气,因生活的磨难而略显沧桑的儿子,微笑着说道。
“娘,我们来凌元以有四年多了,这四年来,你风里雨里,日夜劳碌奔波,付出了很多辛劳,我今天算了一下,这几年来,我们也攒了一些余银,而现在我们还一直住着文老爷的房子,所以我用攒下来的钱将这座府邸买下来,这样我们以后就可以长久地居住在这里了。娘你觉得好吗?”
秦玉鸾先是一惊,继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回想自从五年前的那场灾难过后,多年来一直过着寄人篱下,流浪漂泊的日子,虽然也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帮助,但终不是长久之计,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心里的感慨无以言说。
“娘,你、难过了?如果觉得少爷的决定不妥,就另想其他的办法。”万碧云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祝华和母亲说着过去的事情,突然看见太太难过了起来,忙递过手绢给秦玉鸾,低声劝慰着。
“不,云儿,林儿的决定太好了,我是太感动了而已。”秦玉鸾抬了抬头,望着眼前的儿子跟儿媳妇,儿子帅气有为,媳妇贤淑孝顺,转忧为喜。
“云儿,你终于可以帮助娘分担家中的重担了,只是文老爷他会同意吗?这府邸可是他的老宅子啊,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片刻之后秦玉有些忧虑地说道。
“娘,我已经想好了,今天我已经给文老爷及钱老爷各修了一份涵,邀请文老爷及钱老爷来府里吃饭,试着跟文老爷商量此事,看他意下如何。”
“我儿做得很好,已经长大,娘已经放心了。”
一时间,文府里其乐融融,笑声不断,也许阖家欢乐也许莫过于此吧!
第二天晚上,文九岩及钱宏贵如约来到了渡江区文府老宅里赴晚宴。
席间祝华林将自己的想法诚恳地向文九岩说了,出乎意料的是,文九岩满口答应,还不收分文地将整座府邸送给秦玉鸾及祝华林,后来在秦玉鸾玉祝华林的坚持下,最终以四千八百两银子卖给了秦玉鸾及祝华林,不仅如此,文九岩还特地请人做了府邸的牌匾,十天之后,渡江区秦玉鸾及祝华林居住两年多的文府府邸门前院后,以前悬挂的牌子都拆了下来,皆换成了新近做好的牌匾。大院门外一块宽约两米长约三米的金黄色牌匾,大气而辉煌,上面气势磅礴地书着“祝府“”二字,右左两侧是一副刚贴上的贺联,其书曰:
‘华丽和美荣耀增辉满堂庆,吉日良辰豪宅过渡富贵生。’(各位看官,对联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所以此处写成右左两侧是按照对联的书写顺序来写的,并不是苏琴书苑打错字。)
这一日,秦玉鸾与祝华林,特地宴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及远近的各房亲戚,当然远在关武城的王静花、符菊兰及宣凉薄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