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心悦你(1 / 1)
作品:《自有良人》“阿瑜。”
一句声音传来,王瑕之慢慢睁开了眼睛,眼睛闪过一丝惊艳。然后脸上的表情更加暖了。
“阿瑜你怎么了?”阿黛看着傻愣愣看着她却无言的王瑕之,眼神也带了一丝笑意,竹林风吹过让人的心情舒服极了。
阿黛也注意到了王瑕之比往常更和煦的笑容,让人搬了一个软靠垫过来,坐到了王瑕之的旁边的一棵树下,青杏把靠垫放在了树旁,阿黛随意的靠着,姿态也是十分的闲适。
王瑕之也好像忘记了今天约阿黛在竹林里闲逛的话,看着阿黛十分闲适的模样,勾了勾嘴唇,谈起了《凤求凰》。
曲响,阿黛闭上了眼睛,细细的听着,嘴角也勾着一抹笑容。
第一曲毕,第二曲已经开始,王瑕之也开始吟道:“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阿黛,我看过大好江山,走过万千里路。在那途中,我依然记得那个一身红衣,张扬肆意的谢元娘。)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遇见你,才知道那个永远随着五叔在身后静静仰望着五叔的我也会被注意到。)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用了手段的我,依旧有着不敢讲出的话,也许并不只是对你会离开的担忧,还有一份是希望我在你心中一直是那个王家玉郎,披着风光霁月的那个伪装。)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夫妻得此良缘,结为夫妇。苍天为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们那时候结为夫妇。那日的我很开怀。)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愿我们恩爱两不移。)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阿黛。情投意合,两心和睦谐顺。这首凤求凰再告诉你我的心意,你知道了吗?)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阿黛,我心悦你,你呢,你心悦我吗?还想听你再讲一次。)
琴音结束,阿黛睁开了眼睛望向了王瑕之,此刻的王瑕之眼睛很明亮的瞧着阿黛。
“阿黛,我”话未说完,忽然远处咯吱一声,踩到树枝的声音传来。
王瑕之望向了来人,“谁?”
一个着一身白衫的少年带着身边的小厮走了出来,怔怔的望着王瑕之,眼睛里充满了迷恋。
王瑕之拿起腰间的一个小玉珠,隔着空隙,吹了一下,很快的万古和王家两个侍卫出现到了这里。
王瑕之做出了一个拿下的手势,侍卫便朝着白衫少年走了过去。
白衫少年看见侍卫向他们的包围而来,这才反应过来,作了一个揖,说道:“司马愿澄置帖拜访谢家元昭。”
王瑕之看向了阿黛,司马愿澄?司马皇族的小郡王,司马清,他来此地有何贵干?
阿黛看着王瑕之望向他,便摇头说道,“我并未收到什么帖子。”
司马愿澄不好意思的笑道:“刚刚交给了贵府管家,可能还未送过来。”
司马愿澄兀自解释着,“听闻竹林盛会之名,我慕名而来。贵府管家让我进了竹阁宴客厅,只是刚刚听到琴声,不自觉的脚步走了过来,愿澄失礼了。”
阿黛向王瑕之点了一下头,王瑕之也看向了几个侍卫,几个侍卫便退在了王瑕之和阿黛的身后几步之处。
司马愿澄依旧看着王瑕之有些发呆,王瑕之隐隐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幅度很轻。
阿黛再次问道:“不知司马郎君来我谢府有何事?”语气却不像对待往常客人,微微有些冷淡。
司马愿澄这时目光才慢慢得有些移开了王瑕之看向了阿黛,眼神也在这时变得清明,说道,“听闻谢家女郎是来自陈郡谢氏,愿澄与谢府有些渊源,便来拜访一番。”
阿黛忽然似笑非笑道:“北魏司马小郡王?我从未听闻家中长辈说起过。”
司马愿澄的仆人在后面有些紧张的看向了自家的主子。
司马愿澄这时也笑了起来,“本郡王一直以为谢元昭之名是夸乎其大,却未曾想到,小王一个名不经传的刚刚认祖归亲的人,你也竟听闻过。”
阿黛没有答话,司马愿澄继续说道:“本郡王与府中谢无名有过几面之缘,来此故土,也是想与无名再见一见。”
听着司马愿澄好像与谢无名很熟悉的样子,阿黛却有些怀疑,她总感觉这人看着王瑕之的眼神特别让她不舒服。
正在这时,司马愿澄有一次看向了王瑕之,眼神却带了几分收敛,问道:“不知这位郎君是何人?”
王瑕之淡淡的语气说道:“你听闻了谢元昭是陈郡谢氏,却不知她的夫家吗?”
司马愿澄看向了自家仆人,他当时就注意到谢元昭是陈郡谢氏,当时就顾着谢无名了,哪还记得什么旁人。
司马愿澄的身后的仆人对着司马愿澄提醒到,“琅琊王氏。”
司马愿澄看向了王瑕之,眼神之中变得十分清澈,却不知隐藏在其后的又是什么,“不知阁下是琅琊王氏的哪位郎君?”
当时王与司马共天下,虽然司马一族落马了,也逃到了北魏,但是好像对着琅琊王氏,还有着一份淡淡的忌惮。司马愿澄想着,只要不是嫡支,那便还可以试一试。
阿黛没有说话,王瑕之脸上出现了不耐烦,他刚刚准备在在琴音结束后讲的,“阿黛,我心悦你。”都没有说出口,现在还有这样一个人,眼神里藏着淡淡的龌龊,他不是没有见过。
“来人,把此人赶出去。”
“诺。”
“通告官府,有北魏奸细闯入兰陵。”
“诺。”
司马愿澄的脸色变了,看向了阿黛,说道:“谢府便是这样待客吗?你便不在乎无名的面子吗?”
阿黛没有言语,静静的等着王瑕之处理。心里却是冷笑,谢无名能有这么蠢的朋友?
司马愿澄身后的仆人却是拉着司马愿澄,向着前面几人作揖告辞道,“今日主人心情不佳,改日再上门道歉。”
仆人继续拉了拉司马愿澄,司马愿澄才动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