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八章 县令,小喽罗,探子(1 / 1)

作品:《换影移形

“这伙山匪太猖狂了!竟然跑到城内闹事来了!竟然不把本官放在眼里!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米脂县令听了小吏的汇报,大发雷霆,气得吹胡子瞪眼。昨天小吏丢了税粮,便已交代是黄牛山瓦岗寨的颜元亭所为,县令还不大相信,一个不成气候的小山贼团伙还能劫了足有五十多员官兵配备的运粮队?定是小吏胆怯,不战而逃!可如今有了城内亲眼目睹事情经过的百姓口供,这又使他不得不信——山匪已经成了气候了!

沉思片刻,问道:“你们有何良策?”

老县丞在米脂县衙任职十多年了,深知乡人的脾气与秉性,若非朝廷此次突然加征赋税,断然不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流民。

其实真正一直在做山匪的也没多少人,毕竟这个行业过的是刀尖舔血的日子。还经常都是好几个月不开张。别看表面风光,却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拿这次的主谋瓦岗寨来说,以前一直都是流窜作案,一旦发现官兵有围剿的意图,就换个地方。官府没法确定他们的位置,也就没法集合队伍进行有效的抓捕。

县丞知道县令的意思就是想将这伙山匪剿灭了,一劳永逸。还能混个功劳,以备升迁功绩。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这次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问题。如果仍旧继续苛税,流民会越来越多。治民就像治水,堵不如疏。堵的再严实,总有决堤的时候。疏导引流就不一样了,流进大海的水无论如何都回不来了。

还未等县丞开口,师爷发话了。

“县令大人,这些匪贼太可恶了,我认为尽早把他们剿杀掉比较稳妥!榆林总兵王承恩是您的同门,借兵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师爷的这个方法妙啊!”县令赞许道:“不愧是师爷,竟能和本官想到一块去!本官给你每月开的十两月钱物有所值啊!哈哈哈!”转头又对县丞道:“县丞大人,烦请你代为修书一封,差人加急送去给王承恩王大人!”

县丞一听这话就急了,欲言又止。犹犹豫豫了半天没有接话。

县令看出了些苗头,心里冷哼一声,暗骂一声:你个死老头子又想与我对着干?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疑惑的表情,问道:“县丞大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县丞心里哀叹一声,能做主的毕竟还是县令,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丞,平时也就管管政务,这事涉及到军事了,自己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把县令惹急了,自己官职就保不住了。于是敷衍道:“一切谨遵县令大人的意思。”

县令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随意拱了拱手,招呼县丞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县丞大人这就起草去吧。”说罢和师爷相视会心一笑。

李建军到了黄牛山下,远远看去,郁郁葱葱,树木的枝叶交错,构成一面绿色的大旗,将阳光遮住。一阵风吹过,林间地面上闪烁着一束束光柱。半山腰上有两个小人,好像看到了自己。

李建军心里一喜:正愁找不到他们的山寨,就有人可以问路了!

连忙提气运功,向巡山人的方向追去。

其中一个小喽罗甲远远看到有人往山上冲来,动作迅捷,不像是普通的过路人,赶紧问同伴道:“你看那个人!”

天气正热,另一个小喽罗乙浑身倦乏,瞅了瞅同伴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道:“哪里有人啊?就算有,肯定也是上山采药打猎的,也没什么油水的。”

小喽罗甲急了:“你再仔细看看,真有人,动作那么快,有可能是官兵!”

小喽罗乙一听,来精神了,仔细一看,果不其然,有个小人在快速向山上冲来!

“妈耶,还真是!走!回去报告当家的!”

“当家的,不好了,来人了!”巡山的两个小喽罗跑的气喘吁吁,还没进山寨门就大声叫喊起来。

颜元亭在忠义堂和众好汉们议事(其实就是在个破石头房子里和一群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吹牛),商议这批税粮该如何处理。正谈的高兴呢,忽然听到外面手下惊慌叫喊,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众人一齐起身,冲出忠义堂,想要去听听有何重要情报。

颜元亭急忙问道:“来了多少人?有火器吗?到哪儿了!”

这两个小喽罗气还没喘匀就愣住了,一个官府的探子就让当家的急成这个样子?

颜元亭见小喽罗不说话了,急得直跺脚:“诶哟,快把我给急死了,你们倒是说啊!来了多少人啊!”

其中一个小喽罗领会到了什么,不怎么敢说,说了肯定得被当家的揍一顿。连忙推一推同伴。另一个小喽罗是个实在人,见寨主急切地盯着自己,一咬牙,支支吾吾道:“就,就,就一个……”

颜元亭大声叫喊道:“兄弟们,赶紧收拾收拾家伙,准备迎敌!来了一个官兵啊……”

话还没说完,又觉得不太对,众好汉们一起盯着自己看,有些不知所措。嘴里下意识地小声重复着刚才自己喊的话:“来了一个官兵啊……”

反应过来了的颜元亭气得要吐血,一巴掌接着一巴掌拍在小喽罗的头上,嘴里跟着手上动作的节奏骂道:“你奶奶的,你,你是要吓死我啊!就,就一个官兵,害怕成这个样子!”

没说话的小喽罗在心里偷乐,还好不是我说的。啧啧啧,被当家的打,可真惨啊!

被打的小喽罗有些委屈,被打了几下之后低着头瞅一瞅同伴,心想你不仁义啊,两个人一起报告的,却只有我一个人挨打。

颜元亭看到了小喽罗的动作,想了一想:也是,只打一个人多不公平啊?

巴掌就换了一个人。边打边教训道:“他不懂事就算了,你也跟着一起胡闹!下次汇报你先来!”

之前被打的小喽罗终于心里平衡多了,头上似乎也没那么痛了,瞬间觉得无比舒坦。

军师见颜元亭出气出的差不多了,制止道:“当家的,正事要紧。”

颜元亭又打了一下,换了口气,问道:“人呢,到哪了?”

两个小喽罗对视一眼,想要默契一些同时出声。

还没等他们准备好,头上又各自挨了一巴掌。

“怎么又不说话了?赶紧说啊!到哪了?”颜元亭恼道。

“山下!”

“山下!”

二人异口同声道。又对视一眼,各自眼中充满了赞许。

军师刘健分析道:“这探子此时定在山上,当家的速速派人拿了他关起来,后面若是仍有探子,来一个拿一个。一来让他们无法知道我们的虚实。二来官府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军师此言有理!”颜元亭环视一周,缓缓问道:“你们谁愿意带人去拿探子回来呀?”

这些人大多都是这半月来陆陆续续加入山寨的,都等待立功让寨主另眼相看,顺便混个二当家三当家什么的当当,都毛遂自荐起来。

“我,我,我。”

“当然是我了,我去!”

“这种事情非我莫属!”

颜元亭倍感欣慰,兄弟们如此热情,何愁大事不成!

“谁跟我抢功我跟谁急!”此话一出,周围立马安静下来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一个探子,带上十几个人,怎么都能抓到。还是首功,二当家不一定,当个三当家肯定是铁板钉钉了。可谁这么缺心眼,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颜元亭定睛一看,是黑脸两兄弟之中的弟弟赵子微,哥哥赵健生蹦起来想要捂住赵子微的嘴,又被赵子微躲开。

军师刘健心道:这两兄弟一个脑子灵活,一个身强体壮,倒也还算是个不错的组合。昨天劫了大批粮食,首功理应是他们的。可害得寨主赔了一两银子,寨主才让他们将功抵过的。但这个功劳不给些封赏,恐怕兄弟们会寒了心,以后做事都不积极,有碍山寨发展。

看了众英雄一眼,刘健又想:如今这个抓探子的功劳给谁都不合适,倒不如顺水推舟,给了这两兄弟,其他兄弟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军师刘健不动声色地推了颜元亭一下,看了一眼颜元亭,又把目光转向赵氏两兄弟。

颜元亭跟着刘健的目光看过去,明白了军师的意思。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众英雄知道寨主有了决断,安静了下来,想听听寨主怎么说。

颜元亭道:“抓探子这种小事,哪能劳烦诸位,还是等官兵大部队到来之时,再建立功业!”

指了指赵氏兄弟的方向,又道:“这种小事就让他俩去办吧!”

“赵健生、赵子微听我命令,带一队人去把官兵的探子抓回来!”

赵氏二兄弟狂喜。

“谢谢大当家的!”

颜元亭豪气万丈道:“行了,快去吧!”此时,他有种当了皇帝睥睨天下的感觉。

赵氏兄弟得了令,带了人出寨子抓人去了。

“还愣着干啥,我们回去继续商议大事!”众好汉你看我我看你,没的争了,还在外面站着干啥?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回了忠义堂。

忠义堂内又热闹了起来。

没过多久,外面又有人喊叫起来:“当家的,不好啦!出事啦!”

是哥哥赵健生的声音。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