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复苏,军用飞机的春天!(1 / 1)
作品:《大国雄飞》“嗯。”许凝看着林继飞,甜美的笑道,“我相信有那么多人的支持,叔叔他们一定很快就会走出低谷,创造辉煌的。”
林继飞看了一眼许凝,起身从书架的顶层拿下来了一个厚厚的影集。在许凝好奇的目光中,他翻开了影集,边指着上面的照片,边骄傲的说道。
“你看,这些都是我爸爸他们科研攻关组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各种型号都有。”
许凝紧紧盯视着影集,此时她因为心中过于激动,脸颊变得绯红,大声惊叹道:“哇,真是没想到,我们大队的好多飞机竟然都是叔叔他们制造出来的,真是太了不起了!小飞,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SF厂是怎么做到扭亏为盈的呢?”
“扭亏为盈啊?”林继飞重复着许凝的问题,他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虚空,脸上现出了复杂的神情。此刻往昔的回忆在他脑海中一股脑儿的交织在了一起,每个画面都再次变得清晰,令人触手可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两架北约B—2重型隐形轰炸机在我国驻外大使馆发射五枚精确制导导弹,瞬间便燃起了冲天烈焰。在那场爆炸中,我国三名记者牺牲,二十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其中数人伤势严重,使馆建筑严重损毁。消息一经传播,世界无不震惊,国人更是愤怒到了极点。与此同时,在上级领导的全力推动和主抓下,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化军事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改革中,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不仅要有钢铁般的人民军队,更要有现代化的军事武器做为保障。作为综合国力代表的军用飞机制造业便在那样的背景下迎来了自己事业复苏的春天。此后的10年重点型号的研究任务纷至沓来,只靠一种型号过日子的时代,终于结束。
身为共和国军用飞机制造业的长子,SF厂全体职工在苦苦的守望中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当厂长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宣布消息时,人们尽皆欢喜雀跃,纷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啊,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盼来这一天着实是不容易。既然历史将重任交给了他们,那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抓住这个用十多年的等待才换来的春天,让激情点燃梦想,以飞行般的速度履行航空报国的使命,努力的去追赶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经由上级领导批示,在厂领导的亲自主持下,各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组建完成。而身为总工程师的林建国,自然在设计环节挑起了大梁,成为了设计攻坚组组长,带领着手下的三十余名来自全国各大航空学院、年富力强、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去。
然而,尽管目标是美好的,但奋斗的过程却仍坎坷无比。因为缺少切实的理论数据,再加上多个型号并行研制,小组的成员们每个人都要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强度,每天不仅要忙到头晕脑胀,而且还要经常面对实验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让他们的内心像坐云霄飞车一样忽上忽下。然而即便如此,因为终于能够有机会亲手将自己设计的飞机送上天空,工作人员们的心里还是无比舒畅和欢愉的。期待试飞成功无疑成为了内心最重要的动力源,支撑着他们坚定的走下去。
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林建国在业务表现突出,被上级领导选进到研究所工作。虽然厂组织并没有公布这件事,但小道消息却已提前不胫而走。面对着林建国不置可否的态度,大家暗中猜测,也许他这次真的有可能会选择离开任务繁重的厂里,选择轻松的科研所工作。
但谁没有想到,就在上级领导到厂里找林建国单独谈话的第二天,他却仍一大早便出现了办公室。面对着同志们惊愕的目光,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自己喜欢基层工作,便又继续埋头紧张的工作。同志们见他这般,全部暗生敬佩,也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了新一天的任务。
中午快要下班的时候,小组成员们接到了厂党委的命令。说是根据上级组织,要尽快制造出四代机。他们一接到消息,便顿时像刚刚烧开的热水,登时便沸腾了起来,纷纷找着各种理由推脱任务。林建国见此情形,便决定在下午下班的时候召开小组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
会上,同志们纷纷向林建国诉说着苦衷,希望他能够跟上级领导将这项任务推脱掉。没想到无论他们怎么说,林建国却已然打定了主意,愿意接下这个看起来似乎不能完成的工作。
“建国,咱们目前的科研生产任务已经很繁重了,多个型号并行研制。现在在挤出时间搞一个自己的四代机,哪有这么容易啊?”待大家全都说完了,周天见林建国却始终低垂着头,不说一句,便也就开口劝说道。
室内原本已变得安静,众人全都耷拉着脑袋、静默的等待着总设计师最终的命令。此刻见副总设计师说话,又都七嘴八舌的随声附和,气氛再次变得热烈。
林建国抬头看着大伙儿,目光一一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此刻他的心中纠结万分,举棋不定。身为小组的一员,他自是理解同志们的想法。从歼10上马至今,小组的成员们全都一心扑在工作上,通宵达旦的跟随着他,谁都没有谈过个人利益,更没有因为私人琐事耽误过工作。现在工作已经这般繁重,他也属实不忍心再让他们背负额外的负担。但这既然是组织的命令,就说明国家对四代机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即便是再难,他们也得咬牙完成才行。就像多年前他和罗阳念研究生临走时,老领导说的那样,SF厂是军用飞机制造业的长子,关键时刻就必须要拿出些长子的样子来。既是这样,那他作为总设计师就必须得接受此番挑战,带着大家成功完成这次任务。
“是啊,老林,让咱们接受任务也就罢了,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研制出来,难上加难啊。”另一名同志轻蹙着眉头,对着林建国无奈的叹息道。
“难,是难。”林建国站起身,缓步踱到那位同志的背后,伸出手去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可就是因为难就不去接受任务?就不去啃这块硬骨头?”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安静的环视着室内,神情满是决然。众人安静的注视着他,心在刹那间被提到了嗓子眼,脸上均有着诉不尽的彷徨犹豫。
林建国沉默片刻,坚定的说道:“我知道大家有难处,但这绝不能成为裹足不前的理由。无论怎样,咱们都必须要踮起脚尖来够一够,一定要完成任务。而且我也相信,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就一定会把它完成好。”
林建国说到这里,声音情不自禁变得很大。他下意识的将右手攥拳,放置在了胸前。双眼圆睁,看起来很是有力。
“SF是共和国航空事业的长子,长子就得拿出点儿长子的样子来。”他认真的说服着大伙儿,“还记得SF厂以前一年只生产一个型号的飞机那段煎熬的日子吗?咱们等了多少年,才等来了航空的好时候?咱们得追啊,拼命地追,就算是熬尽心血也得这么做。”
同志们在林建国说话时纷纷低下头去,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了愧意。是啊,对于他们来说,那段煎熬的日子并没有过去多久,依旧会心有余悸。现在虽说是紧张了些,但比起那段时间,已是幸福到了极点。至少从这一刻起,他们有了生命的意义。
林建国动容的看着大伙儿,话语蓦地变得柔和,鼓励道:“我知道你们很累,但是咱们都得挺得住。我们从事的工作,一手托着国家的财产,一手托着空军战友们的生命。责任重大,我们就得这么干。同志们,十六十七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那个时候世界的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海上的霸主。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无一例外都来自海上,这些冒险家们拼命的扩张着自己的领域,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自己的霸权。而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咱们最强大的对手。天空并不平静,未来更多的威胁都来自于此。祖国拥有了制空权就把握了话语权,拥有了自己的命运。作为军用飞机的设计师,咱们就是赋予它们灵魂的人。此生能够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咱们就算是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飞机就是咱们的孩子。咱们赶上了好时候,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但同时也背负着党和人民更多的热望。咱们绝不能因为个人感受便停止先前的努力,必须向前跑,只有这样才能交上最最满意的答卷。大伙儿说对吗?”
在说刚才的那番话时,林建国的声音很高,目光中满是激情。他的话好像有种特殊的魔力,眨眼间便让众人忘却了满身的疲惫,精神振奋的投入到接下来的任务之中。
“同志们,加油干吧。”周天瞥了一眼林建国,站起身来,对同志们声音哽咽的说道。
小组成员们不再说话,而是重新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电脑,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战斗。林建国目光湿润的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