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7章 玉满堂7(1 / 1)

作品:《恶女千寻:狂后归来

按照侍寝的规定,妃子要把衣服全部脱光才能进入乾清宫给皇帝侍寝,玉满堂那根细长的毒针自然也就没法带在身上,可对于她来说,刺杀皇上,未必便要将那利器带在身上,皇上手无寸铁之力,等他睡去,周围势必无旁人,自己只需短短几秒,便可终结了他的性命,到时候以自己的身手,想要逃脱也不是什么难事。

储秀宫中,宫女们个个欢喜,谈论着皇上终于想起在这宫里还有位不得宠的玉浣衣,玉满堂没有位份,自然待遇也就没那么好,她自己志不在此,自然也就不在意这些,在宁王府,什么样的苦没吃过?可是她身边的宫女却一个个叫苦连天,声称是玉浣衣自己不争气,拖累了这些下人。

这下,宫女们个个欢天喜地给玉满堂画着妆,用清油抹顺头发,玉满堂原本便是天生丽质,现在看来,更是明艳动人,可她哪里还有什么心情端详自己的样貌,她只觉得手心微微出汗,今晚,那个皇帝便不在人世了,明天的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可紫禁城的主人,再不是当下的这个皇帝。

宁王会坐上这个位置,一统千秋。

她闭眼,往日的一幕幕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灵隐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在宁王府,永远在朱谓翕的身边,在宁王府的时间过得很快,渐渐地,她也快淡忘了自己最初的使命:去刺杀皇帝。

朱谓翕最后一日去学堂,回府的时候,脸上神情却郁郁不安,不久之后他便病了。

灵隐还从来不曾见过朱谓翕如此模样,自从上回跟着时翊温出去了一趟后,她的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光天化日便偷偷溜进了朱谓翕的后院去,透过窗户缝看着里面的人。

以前,沈姑娘每次都会来这间房陪着朱谓翕,两人一起或品诗书,或品画作,灵隐心中暗暗觉得,若是两人成亲便好了,只有沈姑娘这般端庄得体,气度宽广的女子有资格做朱谓翕的妻子。

可是,一连几日,都再不见沈姑娘。

听厨房的厨娘说道,沈姑娘入宫去了。

那时,灵隐心中恍若闪过一道惊雷,不仅如此,厨娘还说,下个月沈家的二女儿沈淑敏便要过门了。

灵隐非常想当面问问朱谓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她知道,这件事她本不该管,随意问主人的隐私,这样的事也绝非她会做的。

不等灵隐问,时翊温便先气冲冲地找上了门来,一把揪起了尚在病中的朱谓翕,呵道:“你这是做什么?让沈姑娘进宫是你的注意?我起先还以为是你爹,没想到……你……”

问到这里,时翊温似乎也不知再如何问下去,朱谓翕一脸病容,明明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眼神却如一波死水一般,再不复当日的明澈,他看着时翊温,动了动泛白的嘴唇:“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你问我那又如何?你问过沈姑娘没有?”

时翊温一把将朱谓翕甩在床上,朱谓翕身子单薄,本就不似他身强体壮,这一甩,像是轻轻地掷一张纸一般,朱谓翕躺倒在床,咳了两声,这么多年来,灵隐从未见他病得如此。

“怎么?我娶沈家二小姐?你不高兴?”生气的本是时翊温,可朱谓翕却划过一抹微笑,打趣似的反问于他,时翊温一时竟说不上话来,咬了咬牙。

短短一阵子,时翊温看着他脸上的神情,竟甚是来气:“你的事情我管不着了,今后你也莫要将我再当兄弟。”

朱谓翕笑笑:“我还不知道你?过了今日,你我依然是兄弟。”

时翊温哼了一声,正在气头上,再加上朱谓翕还总是露出一副调侃的神情来,更是瞧得不爽,时翊温登时便夺门而出,灵隐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只见时翊温走后,朱谓翕竟是一阵猛咳,青绿色的锦绣缎被之上,竟洒了点点血迹,灵隐心中蓦然大惊,夺门而入,进来之后,才发觉自己却是莽撞了。

朱谓翕却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灵隐,你师父怎么教的?刺客岂能是时时刻刻都能现身的?你的功夫还未学到家呐。”

明知朱谓翕是在浑说,灵隐心中却是一阵心酸:“公子,对不住……”

“你和时翊温怎么都一个模样?我不过是染了厉害些的风寒,个个还当我要死了?”朱谓翕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是提高了声音,想让声音听起来更洪亮些,可却仍旧不免虚浮。

灵隐知道是自己冲动了,快十年了,唯独这次她没有忍住,转过身去,鼻尖一阵发酸,她看见了朱谓翕的眼神,时翊温走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中荡漾着平和的波纹,那时灵隐从未见过的悲伤,他好像在看着一个遥远的地方,可灵隐不知那是什么地方。

“等等。”灵隐刚要走,朱谓翕忽然叫住了她。

“给我换一床干净些的被子来,莫要让我娘知道了,要不然她定要喋喋不休地来说我了。”

灵隐点头,没有作声,转过头去,却有一滴晶莹的泪珠划过脸庞。

没多久,沈淑敏便进门了,娶亲那日,朱谓翕仍旧病着,迎亲的仪仗队走了整整一条街,小孩子们纷纷追逐打闹,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四处都是张扬的锣鼓和笑声,宁王和沈家老爷更是笑开了花。

那一晚,朱谓翕没有挑开新娘子的盖头,而是在敬谢了宾客之后,便径自去睡了。

灵隐对沈淑敏有些印象,沈淑敏跟着朱谓翕来过几次宁王府,可次数远远不如她姐姐来得多,且来了之后,朱谓翕便在前厅与父亲议事,沈淑敏倒也会寻乐子,独自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个大风筝,便像在自己家一样,和丫鬟们舞着风筝玩耍。

她拿的那个风筝本是坏的,收藏在仓库之中都积了灰,可她天性贪玩,拿回家命家中下人把风筝粘好了,再拿来宁王府放,一些丫鬟就喜欢这等新鲜玩意儿,跟在沈淑敏后头放风筝,一天风大,还是吹断了风筝的线,这风筝便飘没了影。

灵隐本以为,沈淑敏是朱谓翕带进来的,风筝不见了,照她的性子,自然是要哭着闹着要朱谓翕帮她找,谁知到了朱谓翕面前,沈淑敏却极为乖巧,对于风筝断线的事情一概不提。

那夜,灵隐看着洞房花烛,新娘子独自坐在床上,不知独自一人坐了多久,门外的宾客来来回回走动,到了半夜,却仍是不见新郎的影子,良久,有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侍女进门来,悄声对沈淑敏说,公子身子不舒服,今日睡在他自己的房间了,还望沈淑敏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

大婚之夜,新郎不入洞房,反倒是一个人跑去书房睡觉,换了是谁都要大闹一番,再说这新郎竟然还命人告诉沈淑敏,不许闹事,更是可恶至极,灵隐忽然觉得,这一刻有些看不懂朱谓翕了。

她知道沈淑敏是小姐脾气,定要大闹一番,可谁知那晚,沈淑敏只是悄然揭下了盖头,鞋子也没有脱,和衣睡在了床上,花烛还未燃尽,便已然被她吹灭,这样的镇静,似乎太不符合这个人,灵隐犯了疑惑,沈淑敏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就在这时,她猛地想起,正是沈淑敏曾摆脱时翊温去探查朱谓翕和她姐姐的事情,对于两人的事情,其实沈淑敏心中早就有谱的,可为什么她同意嫁给朱谓翕,嫁给朱谓翕,她心中可甘心?

那一个晚上,新郎新娘不在一处,夜里很是平静,却平静得不正常,第二日日头才上,拂晓刚至,沈淑敏便挽起了发髻来,从小姐变成了夫人,和朱谓翕二人一道去向父母请安。

尽管家中的下人丫鬟们很喜欢沈淑敏,沈淑敏在宁王府的时候经常带着她们一起四处玩耍,可灵隐始终觉得二人奇怪,二人自成亲以来,从未同居一房,不过是有时宁王夫人来瞧瞧二人新婚生活时,两人才会做个样子在一起,平日里,两人皆是各忙各的。

所谓的貌合神离,也不过如此了。

可渐渐地,沈淑敏也不带着丫鬟们玩了,她开始像一个标准的大户人家的夫人一样,学着操持家务,至少宁王夫人对她很是满意,自始至终,沈淑敏都不知灵隐的存在。

灵隐本以为自己能够一直留在宁王府,谁知沈姑娘进宫后不久,便迎来了自己进宫的日子。

那时候正是隆冬时节,北方下了鹅毛大雪,雪花片片飘落在天上,看着就像是云被撕成了碎片,灰蒙蒙的天,有刺骨之寒。

朱谓翕头一次亲手给灵隐披上了披风:“我打点好了宫里的太监,你初到宫中,或许会觉得不适应,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职位,或许去了就是做苦力,你心中可害怕?”

即便是过了许久,可朱谓翕的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说话仍旧是声音飘忽不定。

那时灵隐便知道了,造反绝非一件闹着玩的事情,没有一件造反之事,是顺利进行的,朱谓翕整日帮着父亲出谋划策,筹谋布局,夜以继日,身子自是有损伤,她咬了咬嘴唇,或许自己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让朱谓翕不那么担心。

灵隐道:“我知道,进宫后,不会做出格之事,不会太快崭露头角,也会受得住宫中凄苦,灵隐……定不负主人所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称呼终究还是从“公子”变成了“主人”。

朱谓翕点了点头,他披着厚重的天灰色披风,脸色在披风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白,眼中早已没了少年的灵动,取而代之的,是了无边际的野心,灵隐知道,自从沈姑娘走了之后,他也变了许多,大雪中,这个眉目英挺的少年,似乎要把所有的感情全部埋在雪地之中。

朱谓翕说道:“进了宫,任何事情定要一步步来,我信得过你。”

我信得过你,这句话如同一阵暖流,淌过灵隐的心间。

“入了宫之后,便要换个名字,我已经命人给你伪造了一个身份,今后你的名字便叫玉满堂。”

从灵隐到玉满堂,仿佛从天上的烟云缥缈堕入了凡世中的红尘俗境,可灵隐愿意,“灵隐”

是属于朱谓翕的,只有“玉满堂”是属于紫禁城的。

“玉满堂谨记公子之言。”

她等着朱谓翕对她说,若是杀不了皇帝,便也不可强求,你人没事就好,可这终究还是她的一片痴心妄想,在朱谓翕的眼里,她不过是一个可利用之物,玉满堂也好,灵隐也好,不过是这一辈子为他生,为他死。

朱谓翕点了点头,这是她见他的最后一面。

她上了马车,风雪之中,少年翩翩而立,看着马车远去的方向,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影终于隐没在了茫茫飞雪之中,往后的路,再也没有人会指点自己了,所有的路都要自己一人走下去,原以为,今日一别,故人便再也没有再见的机会,谁知到了宫门口,玉满堂却看见时翊温立在一侧,看着自己。

时翊温穿着一身显眼的锦衣华服,这隆冬腊月,身上所穿不免有些单薄,他踏着雪走上前来,伸手便给了两钱银子给引路的车夫,那车夫便识趣地避开了,时翊温来到马车跟前,玉满堂知道,他有话对自己说。

他抬着头,看着马车里的玉满堂,他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从来只有人家抬头看他,如今他仰着头看着马车里的玉满堂,眼神中与其说是不舍,更不如说是寂寥。

“灵隐,你当真要听朱谓翕那小子的话,就这么进宫去?”

因朱谓翕再三强调过,不要下马车来,玉满堂便也只好在马车里与他说话:“我不是灵隐了,今后我叫玉满堂。”

“玉满堂……这个名字虽看着俗气,可只有艳压群芳之人,才配得上这个名字。”他微微含笑,不同于朱谓翕苍白的脸色,时翊温的脸被冻得微微泛红。

可他既然专程在这里见自己,只怕不是为了简简单单说这几句话。

果真,时翊温和自己想象中一样大胆。

只见他伸出手来:“你是灵隐也好,玉满堂也好,你可愿意随我走,随我离开,不去这紫禁城中。”

玉满堂惊诧,可随即而来的却是心底一阵凄凉,事已至此,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做选择,她是个性情坚毅的女子,打定了注意便不会再变了,对着时翊温,她摇摇头。

本以为时翊温会一求再求,毕竟他也算是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可时翊温不过问了这么短短一句,便不再问了,就这么看着马车里的玉满堂,这样的眼神,她从未在朱谓翕的眼中看到过。

有那么一刻,玉满堂似乎明白沈淑敏是如何作想的了,只有很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沉静,只是,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要这般归于沉默吗?

那个时候,玉满堂的心思便动摇了,若是那个时候,跳马下来,携着时翊温的手一起远离京城,今后不再踏进京城一步,也不回南昌去,两人自在逍遥,去看边关大漠,去一切想去的地方,岂不是好?

造反又如何,天下动荡又如何?玉满堂只觉得,若是那般,天下还是天下,可自己眼中的世界会变得很大,那一刻,她忽然很想去这世间上的很多地方,看不同的人与事,她还想回灵隐寺去,看看老和尚还在不在,看看当初那个偷肉吃的小和尚有没有偷偷回来过。

看着时翊温伸出的手,她在脑海里已经过完了这一辈子。

“你我不是同路之人,便在此作别吧。”

这世上的情感千奇百怪,可不知为何,只有在离别之际,玉满堂才知道,自己心中或许是喜欢时翊温的。

“等你再回来的时候,我也还在等着你。”

时翊温的声音起初还在身后,就如初春的暖阳一般温热,可渐渐地,这等暖阳也融入了风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