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失之交臂(1 / 1)

作品:《我在江湖建复联

李三思等人落脚的客栈是梁山的探哨客栈。客栈的掌柜是“旱地忽律”朱贵。这时李三思远远地,看着一群人大步走过来。领头的是个高大健壮的黑皮大汉。“李逵!”李三思认出来。太后过寿时,就是他大喊着“李逵在此!~”救了时迁。李逵等人路过客栈门口,却不进入,朝着朝廷中人恶狠狠的瞪了几眼,走过去。

李三思看到李逵身后这些人,都挎着包袱,看样子要出远门一般。李三思心里一动“这些人不是要离开梁山吧!”李逵等人走后,不一会,一大队人马从梁山下来,打头的是一个矮壮的大汉,汉子面带寒霜,一脸的不爽。身后人马打着一杆大旗,上书一个“朱”字。

这时朱贵,迎了出来,拦住队伍问话。二人离得较远,谈话听不真切。交谈几句,朱贵明白了事情缘由,恭喜了朱武几句,回到客栈。李三思忙道:“掌柜的!麻烦你,打听个人。”

朱贵看看李三思,斜着眼道:“打听什么?”李三思道:“请问杨志在不在山上?我和他相熟。如他在山上,还请你通传一声!”朱贵一怔,点头道:“如他在,我会帮你通传!”李三思拱手谢过。

梁山存了拖延的意思,所以和谈迟迟不能开启。众人每日困在客栈,那都不能去,日子越发无聊。

这日,朱贵找到李三思,告诉他杨志约他在后厨见面。李三思点头谢过,忙跟着朱贵去到后厨!杨志为李三思考虑,怕他惹上私交匪类的罪名。来到后厨,脸上有胎记的杨志正在等他。

“李大哥!”杨志招呼道。李三思点头道:“好久不见!”朱贵点个头就识趣的闪了。李三思问道:“李家旺怎么样了?”杨志摇头道:“战事一停,掌柜的就回老家去了!”

“什么!”李三思一愣,心中大骂“李家旺蛮会跑啊!那危险往哪去啊!梁山大战他就上梁山,现在朝廷要对明贵郡王动手,他就回乡!”李三思气的肝疼,恨不得揪住他打一顿。

杨志见李三思情绪不对,忙问道:“怎么了?”朝廷要撤藩,只有京城官场中人知道。普通百姓自是不知。李三思摇头道:“没事!他走了多久了?”杨志回道:“前天刚走!”

李三思闻言,心中琢磨着离队去追李家旺。杨志欲言又止。李三思问道:“怎么了?”杨志看看左右道:“我也想离开梁山,可是又没去处。现如今李大哥在朝廷有个一官半职,能否!”

李三思秒懂,杨志身负振兴杨家的重任。难免要钻营一些才行。李三思点头道:“没问题!你先找机会离开。额~”李三思陡然想起李家旺,不如让杨志追他回来。又道:“离开后,你先去追李家旺回来!然后到京城保龙一族驻地等我。等我了了这边差事,回京就帮你谋个出路!”

杨志大喜,忙道:“没有问题!现在正好有个机会”于是把李逵与王伦闹矛盾的事讲了。李三思心道“自己猜中了,还真是散伙了!”

李三思道:“那就好!事不宜迟,你尽快出发!”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递过去,道:“路上使用!”杨志要拒接,李三思作势道:“拿着!江湖汉子爽利些!”杨志一笑接下。

李三思掏出保龙一族的腰牌。递给杨志道:“这个给你,作为凭证!”杨志接过。李三思继续道:“你到了京城,拿着它去找保龙一族,自然会有人安排你!”杨志点头道:“那我去准备了,我会尽快出发的!”李三思点头道:“小心点!”

杨志转身忽的站住,挣扎一下,又道:“嗯~这次梁山不是真的议和。他们准备拖时间,正在大规模的收集粮草。你”李三思一愣想不到梁山和朝廷打的一般主意。还真是巧了!我说,怎么总不见谈判呢!李三思笑道:“谢了!”杨志点头走了。

过几日,梁山在四面建庄子的消息传到了队伍中。主官赵文昭气的大骂道:“不谈了!收拾,收拾!马上回去!”众人开心不已,忙收拾起来,准备回京。李三思老神在在喝茶,梁山可不会让众人就这么走了。不然拖延大计岂不要完。

果然,朱贵忙上报了山上。王伦大惊,忙派人划了小船接谈判官员上山。赵文昭不吃这套,文人风骨发作。来接的人“圣手书生”萧让怎么劝也没有。最后,只好强行留下一行人。又派人上山回禀王伦。

王伦无法只好亲自下山来请。有安排人去叫吴用回来参议。这天清晨,王伦来到客栈。李三思见到了这个猛人。

王伦眉目清秀,一表人才,身上穿着一件朴素的蓝衫。要不是手中拿着一把铁扇子,腰间还挂着一把佩剑。真和京城中的普通秀才没什么两样。

毕竟是正主,赵文昭收了些脾气。问道:“为何强留我等,难道这就是梁山的待客之道吗?”王陵拱手笑道:“后学末近王伦,这厢有礼了!大人福安!”赵文昭一愣,拱手回礼。王伦以文人身份论交,赵文昭不好发作。

王伦又道:“大人稍安!大人远道而来,梁山也没尽到地主之谊!就算要走,也要上梁山吃杯茶,再走不迟!”赵文昭闻言心道“也是!不然这么回去,什么都没谈,皇上问起也不好交差!”点头道:“既然如此,为何你梁山迟迟不肯来谈?让我等空等多日!”

“唉~!”王伦叹道:“不瞒大人,这几日我梁山日日发丧。众兄弟一肚子怨怒之气无处发泄!我怕我怕太早迎大人山上,会出不可言说之事!”说完一揖到底。李三思闻言,简直对王伦佩服无比。这借口找的简直了。

赵文昭果然被蒙骗,点点头接受了这个理由。李三思暗自摇头,这个赵文昭,看样子要被王伦吃的死死的了。谈判的事,李三思插不上手。只有眼看着赵文昭带着一众官员上了贼船远去了。

过了二日,赵文昭疲惫的回来了。李三思打听一下,知道是没谈拢。再细一打听,知道双方纠结在了粮草的问题上。

朝廷一方,要求梁山先撤回,四处建庄的队伍再和谈。梁山以粮食不足为由拒绝了。还说,如果要撤回,朝廷必须提供四十万担粮食。不然就不撤。

王伦还以十几万人要吃饭的歪理,说服了赵文昭。双反直接进入了,到底几万担粮食可以撤人的谈判。

李三思打听到细节,直接无语了!这个赵文昭完全就是来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