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2章 没有硝烟的战火!(1 / 1)
作品:《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折返许昌的官道上,此时延绵十数里的曹兵正在休息。阵首,听着哨骑汇报,曹cao那脸色阴晴不定,有些烦躁,原本都好一些的头风,隐隐又作痛起来。良久,曹cao深吸口气:“蠢货,都是蠢货,这都没能杀了刘备,拿下潼关,吾要你们有何用?”曹cao实在太急了,正常一战伏杀数千铁骑这必然是大喜,可他已经没时间了,此番没杀了刘备,也就意味关中彻底与他无缘。任凭曹cao发火,众将只是低头认错。好一会,荀攸上前道:“主公,事已至此,此番责怪他人已经于事无补,攸以为当以最快速度回军许昌,收割秋粮。”“秋粮收割后,主公当以最快速度迁徙民众,准备避祸徐州。”“罢了,罢了...,苍天助刘不助曹啊。”曹cao张开双臂,痛声喊道,声音悲痛。仅仅几句话,曹cao整个人都仿佛苍老了几岁,整个人也少了往日那枭雄睥睨的气息,隐隐褪去了锋芒。周遭众将,皆是低头不敢答话。此战虽胜,可没人能开心起来,因为他们即将背井离乡,可悲可叹。“曹仁,传令三军,班师回许昌。”曹cao身体都有些颤抖,最后还是开口道。“诺!”曹仁见曹cao心情不好,也是有些说不出的难受,用着嘶哑的声音应下。“主公,张绣狼子野心,其既然裹挟天子,必然也将挟天子以令诸侯,恐怕他会故意刁难主公与袁绍关系,主公不妨提前知会一声。”荀攸略微沉吟,开口说着。“无妨,我与袁绍乃少时玩友,其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多说什么。更何况荀彧应该早就给袁绍书信了。”曹cao摆手,且不说交情,单单荀彧办事他就一直很放心。......转眼,数日后。盛夏的母老虎依旧还在蹦跶,不过那空气中的躁意渐渐变成了清爽,一阵阵秋风袭来,令众人神清气爽。而其中,最忧心的是百姓。地头前,一家几口望着那一片片熟了的良田,脸上却没有多少笑意,反而有些忧愁。五六岁的小宝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父亲和祖父的脸色的忧色,反而在田地里不停扑着那些青蛙。捏着一个小青蛙,小宝极为开心的看着自己父亲,同时指着不远处自己家的良田,欢呼雀跃道:“有麦饭吃咯。”那个皮肤黝黑的父亲,却是轻叹口气,今年的收成并不足矣让他们欢呼雀跃,因为今年干旱,减产往年的三分之一。如此,他们减去当佃农的一半,然后减去税赋,剩下的寥寥无几,这也就是说,他们除去必要的粮种外,没多少口粮能过冬。想到这,他又如何能笑的出来。抬手露出一抹苦涩,揉了揉自己儿子的脑袋,说不出的心酸。没办法,曹cao治下税赋又远比其他地方要重。走一步算一步吧,大不了冬天他上山打猎砍材补贴家用,只不过古代的冬季山上有的只是一群忍饥挨饿的野兽。“欸!大郎,抓紧吧!”那佝偻的老者轻叹口气,虽然减产,可若是在晚几天,来场大雨那他们一家可就连粥都喝不上了。“嗯!”壮汉点头,开始割着一家几口的口粮,很是辛苦。...将府内,荀彧忙的焦头烂额。这几日,他一方面要忙着各地秋收以及税收,这可都是主要的财政来源,他必须给盯紧了。同时,他还得想着怎么去想着怎么迁移治下各州郡的百姓,甚至他已经在想,要不只迁移青壮妇孺。一来可省口粮,二来可减少迁移时间。当然,他尚且不敢直接拍板,这一切都得等秋收过后,征收完税收后在说。至于许昌各地,乃至豫、兖、徐三州各地,一些个商贾都已经潜伏下来,此番他们准备的资金很多很多。只等上面发话,一旦这些资金流入三州,那瞬间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可能原本千钱还能买到粟米,那通货膨胀之后可能就需万钱。这种情形,唯有地方投入等额的物品去抵消这部分的通货膨胀,又或者直接不管不顾,直到人口减少到平衡,那自然恢复正常。当年董卓就干过,然后闹得鸡犬不宁,百姓易子相食。不过此时,他们这些人都在等。等秋收结束,秋收结束后他们会用这批资金到处高价收购粮草,从而搅动三州,令百姓生存不易,到时候张绣自会安排人接应这些百姓。如今,张绣已经安排人在边疆重镇囤积粮草,各种生活之物,这些东西都在准备,就差彻底引爆了。张绣清楚,高价收购粮食,这些百姓不会不卖,大不了他们拿着高价卖的钱去镇上买等等,从而令各地躁动。......转眼,又是两日过去。州郡各地,大多数百姓的粮食都已经收上来了,纷纷开始在谷场上暴晒,待谷子彻底干之后,才能缴税之类。而豫、兖、徐州郡各地,无数商队在碰头。其中,豫州汝南地界。汝南本为大汉人口第二大郡县,奈何黄巾多次祸乱,再加上灾情严重,以及袁术、吕布、曹cao等人祸害,人口只剩十之一二。此时,汝南一处大院内。一众数十人在那议事,为首之人赫然便是糜竺,只见其神情肃然,沉声喝道:“铜钱都已经分发给你们了,目的很简单,以最快速度收购乡下的粮食,越多越好,价格可以上浮市场价三成。”“收购结束后,立刻把这些粮食藏匿或掩埋起来,万不可露出破绽,此番势必将曹cao治下釜底抽薪,令这三州百姓多数迁移江淮。”糜竺肃然说着。“好了,都下去吧,以最快速度去收购各地粮食、布匹、战马等等,但凡有价值都可以收购。”听着糜竺的话,众人皆是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当即,数十人纷纷纵马疾驰,分别奔向周遭各个县城。当天下午,无数支商队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