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6节(1 / 1)

作品:《第一侯(重生)

向虬髯一杯一杯的饮酒,街道上有兵马不断的跑过,他的视线跟随着兵马来去,耳朵竖起听的却是身后的楼梯,咚咚咚的脚步声如同擂鼓,当鼓声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向虬髯将酒壶拎着,站起身一把钱拍在桌子上,纵身越出了窗户,落在了大街上。

“好酒好景。”他举着酒壶向西陵雪山道。

街边被吓了一跳的民众释然,原来是为景为酒而乐,这些衣食无忧的年轻人就喜欢做这种事,有的不再理会,有的凑趣跟着鼓噪两声。

向虬髯拎着酒壶仰头喝一口,谁说刺客要潜藏行迹不见天日?游侠儿跟刺客可不一样,他在大街上摇晃而行,从酒楼窗口探头看的伙计只看到他的背影。

“我们这里的风景最受客人们喜欢了。”他嘿嘿笑,收回视线转过身看着走上楼梯的一群官兵,“今天客人不太多,兵爷们随意查看。”

官兵们便在厅内散开,伙计将桌上的大钱抓起一枚一枚的数着。

项云的住宅并没有多久门就开了。

“项云你要走?”李敏惊讶问,看着身穿大都督铠甲行装的项云。

李敏虽然是个下人身份,但他们这些人和项云都是跟随李奉安一路走来,兄弟一般同等,提名唤姓也是常有的事。

在人前是很少这样喊,可见李敏此时的意外。

项云道:“那些南夷人刺杀我不成,便去陇右生事,我必须赶回去稳住陇右。”

“我可不在意你为什么走,我是说这也许是刺客为了引出你故意而为。”李敏道。

项云道:“陇右虽然小,也是剑南道很重要的屏障,大都督当年委任我与此,我一定要守住陇右,更何况,大公子要回来了,刺客是为我而来,我离开剑南道更好。”

京城出事,天子有令各地卫军留守本地不得擅离,去往京城的李明玉也应该回来了。

李敏道:“可是这太危险了,你的伤还没好。”

这么大的事,李敏自然让人唤李奉耀来,李三老爷赶来拉着项云再三相劝,但项云去意已决,最终在剑南道同袍们的相送下率陇右兵马而去。

相送人群站在府道外久久未散,这是李奉安过世后,手下人迎来的第一次分别。

项云去的是陇右,不是南夷或者剑南道境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陇右虽然是剑南道大都督任命的,但从规矩上来说,陇右是与剑南道平起平坐的。

在自己家里去哪里都不是分别,陇右不是剑南道,那是其他地方。

分别总是让人感伤的。

李敏坐在府衙里,脸上分别的泪水还没干,代管剑南道的李三老爷亲自去送别的,他这个下人就没必要去了。

他含着眼角的泪,对侍立的随从抬手掩嘴低声:“你,去告诉大家,项云是因为惧怕刺杀离开剑南道。”

第四十四章 途中不回头

项云离开的理由大家适才都听到了,因为刺杀是没有错,但不是惧怕,而是想要引开刺杀。

随从的脸上浮现震惊,看着李敏一时忘了规矩没有领命。

这是要诬陷项云吗?

剑南道迎来第一次分别,也开始了第一次诬陷,随从震惊又有些茫然,一棵大树总是从内里开始腐烂才会倒下。

“我不管你怎么想。”李敏手指敲了敲随从的肩头,“我是不想让项云离开剑南道。”

随从迷茫的眼神又渐渐凝聚,李敏收回手站直了身子。

“京城不安稳,西南也不安稳,大公子还小,现在元吉和大小姐失去了行踪生死不明,严茂被害,我这心里一直不安。”他一声叹气,“现在陇右出了事,府城里又有刺客刺杀他,于情于理他都该离开剑南道,但我不想他离开。”

他转过身看着随从。

“在我心里,剑南道最重要,才不管什么陇右乱还是不乱,甚至可以不管项云在这里有没有危险。”李敏的神情倔强,话语不讲理,“我就要他留在剑南道。”

随从眼神变成无奈:“敏爷,你可以跟项大人说嘛。”

李敏蹙眉:“那我不就成恶人了?”似乎觉得话又不对,给随从解释,“我成恶人不重要,剑南道也成了恶人,那可不行。”

所以只能让项云当恶人?

“这是谣言,项大人听到了肯定会回来辟谣的。”李敏说道,重新坐下,满意的拍了拍桌案,“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李敏这个人有本事又脾气古怪,随从无奈,但这一次他俯身应声是,既然是为了剑南道好,那这件事就很符合规矩了。

看着随从离开,李敏的手再次撑住下颌。

他跟元吉严茂他们不一样,他是个恶人,没有什么一路走来相伴的情义,对于身边的同伴兄弟们动手不是什么难事。

情义这种事本身就是很容易变的。

他只是李奉安的仆从,除了李奉安和他的子女,其他人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

大小姐不喜欢项云,那他就也不喜欢项云,对于不喜欢的人做恶事是正常的,对不喜欢的人好才是有病。

当然,如果项云回来,他就收回这个谣言。

如果项云不回来,这恶名就不是谣言,是事实。

李敏的命令传达,这个消息便出现在低低窃窃在街头人们的闲谈中,府城外巡查奔驰的兵马擦肩而过打招呼中,如冰下暗河流动。

这种暗河流动很快,走出剑南道的项云很快也听到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谣言?”

“最近不安稳,大人离开让大家觉得不安了吧。”

“元吉不在,严将军过世,大公子也还没回来,府城里只有一个李三老爷,大人这一走,人心就慌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