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28)(1 / 1)

作品:《重回1990[重生]

爸,没关系,我能住的。容与虽然也不习惯,可是觉得自己没问题。

爸,等咱们家生意稳定了,在镇上买一幢房子住和开公司吧!应荀建议道,他们家既然做了蚕丝生意,就不可以只做娜塔莎的生意,蚕丝肯定会大规模收的。应荀想着,未来甚至可以开厂、开服装设计公司,转做高端服装。

但是现在资金还是非常紧,所以应荀觉得没必要租一间屋子,他想着不用半年,容家就能在镇上买一幢房子了。

容爸点点头,说道:你妈之前也这么说,还说准备开服装公司,往上海北京、国外走,专走高端之类的,我也不懂,听你妈的。

应荀笑了,果然不愧是他妈妈,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三人走到校门口看到容遥已经等在那里,正跟几个同学说话,看到他们,挥挥手,跟同学说几句话跑了过来。

你们怎么这么久?容遥奇怪问道。

应荀把宿舍里的事说了。

啊,你们真倒霉,容遥接着问道:那你们怎么办?

应荀看向容与,却见容与没什么反应,他以为容与会不喜欢,甚至会提出走读,可是他什么也没说。他自是不知道现在的容与是上辈子的容与,以为他是故作坚强,问道:小与,想到外面租房吗?

容与摇头:没事啊,可以啊!

容与一脸无所谓,应荀更担心了。

来时东西基本上都带了,三人到外面也不过买了一些肥皂和应荀要的浆糊,又用几毛钱买了一堆报纸。三人又在外面吃了午饭,容爸这才走,三人返回学校。

糊墙并不是容易的工作,把床搬离墙边,应荀和容与两再加上第一个跟他们说话陈国庆,也快糊了两个小时。宿舍里的人快到晚上六点才集齐,相互认识。这七人里面有三人高三的,四人高二的,加上应荀他们高一的,齐活了。

下午是在饭堂吃的饭,吃完后大家去洗澡,这才发现澡室是没门的,一间澡房里两边共隔出六个澡间,最重要的是,应荀看到没门,脸都黑了。

容与也觉得有点不习惯,不过想着习惯习惯就好,正提着桶进去,被应荀拉走了,说人太多,去打打篮球晚点再来。反正他们学校都是提井水洗的,不怕停水。

容与被拉得莫名其妙,不过也跟着走了。

学校还没开学,体育室还没开,借不到篮球,不过幸好容与带来了,换了球服跟应荀到球场。这时大多人是没有球服的,当天穿什么衣服就穿着什么打球,容与这一身走过校园还挺拉风的。加上他长得好看,无论是女孩男孩,吸引了一路的目光。

他是不是传说中北京转来的学生?

应该是吧,长得真帅。

皮肤好白,好瘦,好好看。

穿着好像香港那边的明星啊!

主任说他学习成绩非常好,到时不知道找他问功课,肯不肯教?

容与:

应荀听着周边的窃窃私语,前面本来不怎么高兴的,可听到后面忍不住闷笑一声,被容与瞪了一眼。

生气的容与在球场上就把应荀给虐了,毕竟怎么说也是从小打篮球的,还是校队。应荀虽长得高大,可他以前风里来雨里去,闲下的时候就得做农活,打球的时间非常有限,技术上就不行,全靠蛮力。至于上辈子,刚去北京时因为教育资源差太多,埋头苦读快一年才把成绩拉上去,后来发现自己对容与有着小心思,自己整整纠结了一年,高三进入高考倒计时,更没时间打篮球了。

所以,应荀算半个篮球白痴。

哈哈哈,二十七比二,容与笑得开心,你输了。

应荀看容与笑得灿烂,不禁失笑,笑道:是,是,你赢了。

话落,伸出手轻轻弹一下容与脑袋。

不痛,就是不爽被弹额头,于是容与气乎乎的追了应荀一路。

两人快晚上八点才提了水进澡堂,这时已经没什么人,应荀小心机地把容与的水提到最后一间,自己则是对面,这样一来,哪怕外面有人来也不会走到最后一间。

应荀觉得自己挺心累的,就应该听爸爸的,搬出去住。

第38章 容与当课代表

镇一中每年开学基本都是四个班, 今年也不例外,加高二高三共有四百二十多人,比起往年流失了一部分, 这跟年中的南方打工潮关系非常大,不少人都觉得去南方打工能赚很多钱,退学了一部分。

校长还让老师特地去学生家里做工作了, 可惜还是流失了不少。

开学典礼定在周一,六点五十分起床铃声就响起了, 大家匆匆忙忙拿着桶、毛巾去洗漱, 容与睡上铺,还懵懵懂懂的, 转头宿舍里已经没人了。

应荀弯着腰在下面叠被子,听到声音直起身, 拉蚊帐, 看到容与正呆呆望着半空,眼内有着一丝慌乱。

应荀连忙开声说道:小与,醒了?

容与这才发现应荀也在,缓回神:嗯,要上课了。

是,快换衣服下来吧!应荀拉拉他手, 他早就发现了,容与在醒过来的时候,一旦发现没人, 就会感到害怕,露出的脆弱, 让他心疼。

容与点点头, 隔着蚊帐把衣服换了, 爬下床。两人到达水池边的时候,已经非常多人,快速洗漱完,两人回宿舍拿了一些学习文具,根据喇叭指示的声音到篮球场集合。

由于学校不大,不少学生从篮球场站到果林里面了。

一群人在下面站了快五分钟,校长才过来,讲了一席话后,就是学生代表上去讲话,两人说得都差不多,欢迎新生,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这一站就是半个小时,最后先让高二高三回去,接着才是高一,大家得去公告栏查看自己分在哪个班。

人多,应荀怕人走散了,拉着容与走,心里有点担心分班的事。他交学费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些,开始就跟老师说过,容与刚来这里,怕会不适应,希望分在一个班。

老师虽说会考虑,可事关容与,应荀还是挺担心的。

在一个班。容与好笑看着应荀,从刚才听到分班的事,脸色就非常严肃,小老头似的。

嗯!应荀回一声,松口气。

知道班级后,两人开始找教室。

教室楼也是两层,上面八个教室、下面八个教室,高一就在一楼,容与他们分在一班。一班向来是快班,根据中考成绩分的,容与从北京转学过来,还是主任特地跟老师打了招呼的。

容与看完自己在一班后,得到应荀这段解说。

应荀不忍看容与担心得眉头都皱起了,安慰道:别担心,有我。

自己成绩能上一班,应荀是知道的,可他当时跟老师说过,如果他在一班,可以降班的,没想到他们会把容与分到一班。

如果成绩不行,什么时候会掉下去?容与想到自己抬着课桌被赶到二班三班,脸色都不好,一股雄心壮志涌上来,握爪:我不能掉下去。

应荀看他像只小公鸡似的,雄赳赳,气昂昂,笑了。

两人找到班级,里面已经不少人,却都是站着,有人单独看书,也有人三二成群围在一起说话,两三种方言混在一起,容与听得有点懵。

教室众人的后面就是叠起来的课桌和椅子,还没搬下来。

班里的人也因为两人的进来,吵杂的声音顿了一下,特别是容与太白了,白得发光,长得又俊美,气质也是独一份。

有不少人悄悄红了脸,看着他的目光都放不开了。

应荀蹙眉,以拉容与往前走的姿势把众人目光挡一下。白皙俊俏的少年变成黑乎乎的同学,五官虽好看,但人长得硬朗,凶神恶煞。大家很快把目光移开了,却还不自觉偷看。

应荀并没进去,又把容与拉到门外站着吹风,约五分钟后,老师总算来了。老师把这个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学把课室搬下来摆好,一部分同学去提水擦桌子,擦窗户。

容与有点懵,他以前开学都没试过这样子,不过挺新鲜的。

一班五十多快六十人,把桌子、窗户都擦好,老师让大家根据身高,先随便找位置坐。这时能上高中,能上快班的,几乎都是向学的学生,说是随便选的位置,不知道还会不会分,但是本能选择就是位置正中靠前,反而偏后的窗户边没人坐,应荀带着容与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

两张桌子都不新,又黑又旧的,上面还刻着字,并不是这两张桌子是这样,整个教室的课桌都是这样。这桌不属于他们,但是每年要交租金的,十块。

高中交钱,应荀小学时都是交米的,一个学期五斤米,初中的时候十斤米。

老师等人坐好后,又调了几个身高不太协调的,就算这样定下来了,再调座位就是期中的时候。选了好地方的人心里暗暗高兴,原想着还会调座位的人失望又不能说什么,这时的学生,还是很怕老师的。

应荀也松口气,幸好把容与抓着坐一起了。

座位调好了,已经十一点半了,下课时间到,老师让大家下课吃饭,下午两点上课,会先发课本,再上一节课。

我们食堂吃饭吗?容与晕乎乎的,只能跟着应荀走。

嗯,快走吧!应荀拉着容与快速往食堂去。

食堂里面围满人,倒不是人多,而是食堂太小了。

今天的菜有五道,两道青菜,一道红里找黄的番茄炒鸡蛋,一道是辣椒炒肉丸,有棱有角的肉丸应该是由圆型切成八等份变成这样的,还有一道空心菜梗炒肉丝,肉丝也是可以点数的那种。

容与原以为这样已经非常厉害了,没想到阿姨出神入化的颠勺才是真绝色。

容与被应荀拉到座位时,还处于震惊之中。

吃完伪装成肉菜的青菜,容与跟应荀回宿舍睡午觉,一点半的时候才起床去上学。

下午就是发书和第一节 课的自我介绍、选课代表,老师早就听说容与是从北京来的,直接让他当英文代表,他们这里的学生,英文是拉分的一科,希望他能帮忙同学进步。

容与:

应荀凑近容与耳边,轻声恭喜:加油!

容与踢了他一脚。

剩下的几个课代表,班长、学习委员等等,都先后选了出来。

老师怎么知道谁适合?容与看老师直接念名单,觉得有点奇怪,大家都是高一,老师应该对谁都不了解啊!

都是根据中考成绩选的。应荀小声道。

这时代还是成绩为王的,而且当班干部也是非常光荣的事,所以这基本只会留给成绩好的人。

容与点点头,所以只有他是靠着转学而来的身份,拿到特殊待遇了。

原以为老师会一直根据成绩分配下去,没想到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倒是让学生推荐。

可是意外地,竟然没什么人动,大都在小心偷瞄,有人想举手,似乎又不好意思。

容与当即举手,推应荀当体育委员。

老师看到应荀的身高,非常爽快同意了。

第一节 课就把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处理好,下午还上了一节语文课。

容与打开新课本,听完一节课后,发现了教课的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的,却还可以适应。

容与的高一生活就这么开始了,每天上课,吃饭,做作业,下课、吃饭,上课,睡觉,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模式,唯一的娱乐就是篮球场,镇上更没什么好逛的,枯燥的生活与一天七节课,晚上三个小时的自修让容与有点崩溃,不过他什么也没说,每天跟应荀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转着。

新朋友也没怎么交到,宿舍里面的高二高三同学除了睡觉,没几分钟是在宿舍的,班里的同学也一样,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课间的十分钟都是在看书,做习题。

可能他们已经习惯了,容与非常压抑。

应荀向来很关注容与的情绪,没过两天就发现了,比起容与闷在心里,他更希望他说出来。

应荀轻哄道:等我们搬出去住了,就申请不上自修好不好?

容与诧异看着他:你不是说一定让我考上大学吗?

我们回去学也是可以的嘛,时间自己安排。应荀知道,容与以前放飞惯了,后来哪怕到了临水村了,时不时要下田,那也是往外跑,没试过被困在一个地方这么久,开始无法适应。

容与想了想,摇头。

应荀看他拒绝有点意外,沉吟片刻道:道:那等下星期回去,我们带游戏机来。

容与摇头:不行,会分心的。

应荀诱哄道:我拿着,一天只给你玩半小时。

容与最终点头答应,因为有了期待,人也高兴不少。

应荀也把容与心态不好放在心上了,除陪他打篮球,时不时还会带他出去到镇上找吃的,就是能去的地方不多,中心区是市场、车站之类的,再外就是田地了。

这一个星期磕磕碰碰过去了,高一周五就可以回家,容遥要周六中午才能放学。她高二还算放松一些,到高三,就得完全住学校了。

跟容遥时间对不上,也不能等她,因为明天他们家就要出第一批蚕丝货运到北京,容爸跟容妈不放心,准备第一批货跟着去,他们两人得回去帮忙。

第39章 容与抽水

周五回家, 没有自行车,走回去快两小时,唯一能雇佣的就是人力三轮车, 应荀干脆带着容与去自行车行。车行的人看到是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来时,还以为只是来过过眼瘾,没想到对方真买了一辆二八大扛, 一百二十块钱。

车行的人狐疑上下打量两人:你们不是偷家里的钱出来吧?

应荀笑道:当然不是,我们是学生, 来回村要两个小时, 我爸让买的。

说着掂掂手上的布包,打开, 里面全是书。

车行的人这才松口气。

应荀踩着自行车载着容与回到村的时候,容爸正好从小作坊回来, 看到两人一拍额头, 这才想起要去接人的事,不过新买一辆自行车也好,家里的三轮得用来运货。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说起明天运货去北京的事。

车站那边已经说好了,合同也签了,五百公斤的货得到隔壁村租拖拉机, 至于到北京后,那边火车的货运站也有专门做短途拉货之类的人,可以帮他们运到顺义, 不远,也不用很多钱, 只是以后不能这样, 得找一家货运公司来做。所以他们这次不但送货, 还跟娜塔莎布厂的经理吃个饭,打听一下下一张订单,寻找合适的货运公司,帮他们从货运站接货。想来花费的时间不少,他们这一次可能得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