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20、不会[愉快](1 / 1)
作品:《缓期》隋然很快知道“杨女士”不姓杨,也不叫杨琳。那时候她们刚从第一家园区出来,按隋然的规划去马路对面的5a写字楼。选址带看有个基本套路:一般顾问带客户看的第一个地方都不是主推,而是抛砖引玉的“砖”。一来给客户心理铺垫,该区域什么价格对应什么样的档次和软硬配套,让客户大致有个直观感受;二来,跟客户有个磨合过程,通过较长时间接触,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倾向。通常,一家公司无论有没有预算控制,交通都是首要考虑因素。第一家离地铁站很近,但属于大型园区,建筑单元多,招商引她们在园区走了七八分钟,还没到地方,客户直接问:“入口附近没有吗?”招商遗憾地表示最近半年都没有。于是第一家不作考虑。出园区,这位极具亲和力给隋然感觉很热情的女士递来一张名片,“你好隋经理,正式自我介绍,我姓桑,是淮安的合伙人,之一。”听到“桑”和“合伙人”,隋然脑子里自动补全她的名字:桑恩月。在对方稍显促狭的笑容中接过名片,隋然仔细回想,她一直没跟客户确认,先入为主地以为微信昵称即本名。她还在园区招商面前称呼对方“杨”,怪不得桑总当时没忍住笑。之前的几个异常举动也有了合理解释。对方是通过淮安联系到她,而又刻意隐瞒和淮安的关系,所以是在借机观察她……吗?气氛一时凝滞。隋然低头看名片的详细内容,借此调整好情绪,抬头时已挂上营业微笑:“您好,桑总。”桑总意识到了什么,煞是严肃地沉了语调:“抱歉,是我个人的恶趣味,开了个不合适的玩笑。”“没事。”对方郑重道歉,隋然反而不好意思。玩笑要两个人都觉得有意思才是玩笑,不然就是单方面的恶作剧,但对方讲明是自己的主观原因,隋然对客户一向有无限的包容度,顺势猜测可能在选址这方面,合伙人也需要考察淮安选择的中介居间方。隋然以为是这样,便和桑女士确认:“淮总划的范围在市中心区域,但您是考虑科技谷吗?”“哦,不是不是。”桑女士说,“我负责的板块业务重心在科技谷,主要对接创业团队,两个摊子,两码事。”“这样啊。”隋然讷讷。到写字楼门口,桑女士似是随口一问:“怎么样,跟淮安?”……什么怎么样?隋然茫然地看向桑女士。“她这人是不是很难搞?”桑女士露出了听隋然介绍她姓“杨”时的笑。老实讲,这问题其实相当不怀好意。因为对方的表述中已经包含一个含义偏向负面的字眼:难搞。桑女士是淮安的同事,论语言习惯和与被提及对象的交情,以及她表现出来的性格,她这么形容无可厚非,但外人顺着话头接下去,容易掉进预设陷阱。大概是桑女士背后论人长短被当事人冥冥之中感应到,手机一声“叮咚”,恰如其分,堪称及时雨。正是淮安。「隋经理,我有个同事也有选址需求,姓桑,有时喜欢开玩笑,希望不会冒犯到你。」隋然:「不会不会[愉快]」回完信息,隋然脚步轻快一步上两级台阶,扭头说:“淮总很好。”四五年前和淮安已经有过长久的磨合期,拿彼时参照当下,复工以后她跟淮安的再次合作十分愉快,甚至她察觉出淮安在有意无意地配合她的节奏。显而易见的,她可以举出好多例子的。但桑女士非要抓住她先前的犹疑,“哎呀,不用帮她讲好话啦,我们都知道的。”她挥了下手,“不是认识多年,好难有人受得了她。”隋然无言以对。她隐约感觉到淮安某些方面好像挺容易引起他人共鸣的,以前海澄就经常背后吐槽,而她自己在回复一封封列举无数当时认为根本没必要纠结的琐碎问题的邮件时,也偷偷抹过眼泪,想这位对接人怎么这么麻烦啊。但是……桑女士靠近过来,说悄悄话的似的低声问:“隋经理也这么觉得,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