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38)(1 / 1)

作品:《定风波(GL)

敕令一出,几个绿袍纷纷睁开眼对视,胡元礼更是一把扯过敕令,内府局令没有传错吧?

殿下的教旨与敕令,咱家怎可能传错呢。

他才刚上任,且已是跳过正字与校书郎破例受职司刑寺,如今进散阶又是何故?

里头不是写了么?内府令局指着敕命说道,这可是上官才人的字,难道胡少卿不认识?

敕令下来,司刑寺上下议论纷纷,尤其是刚刚还在背后嚼舌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程仁正。

暮鼓敲响不久,王瑾晨便浑浑噩噩的走回司刑寺官署的文房中,眼神有些呆滞,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程仁正从房内跨出,白日王瑾晨离开后宫里便差人送来了赏赐,是供夜晚照明使用的蜡烛与御酒,经这一敕令下达后,官署内的所有官员及府史对她的态度皆有所转变。

王主簿怎的又折回来了,难道事已办妥?程仁正从内房走出,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

王瑾晨抬头,温国公的事程主簿听说了么?

嗯,程仁正点头,邸报的消息传的极快,旋即又吩咐扭头下属道:去收拾出一间屋子来。

喏。

程仁正靠近俯身奉茶时候闻到了她身上有一股陌生又极为好闻的淡香,旋即瞧见王瑾晨衣襟上的脂粉印子便低头打趣道:王主簿适才托我代值,原来是去见佳人,寻温柔乡了。

王瑾晨低头,旋即很是尴尬的抬手遮掩,程主簿误会了。

程仁正低声回道:是谁家姑娘让王主簿如此牵挂,说与我听听,没准我还能给王贤弟指导指导呢。

王瑾晨抬手摸着胸前的衣襟,抬头正对着程仁正的目光回应道:不是谁家的姑娘,而是我未来的妻子。

程仁正睁着圆润的眸子楞了楞,旋即放声笑道:原来如此,王主簿已经到婚配之龄,想来不久咱们司刑寺就有大喜事了。程仁正望着四周的下属乐呵道。

是啊,届时王主簿大婚,下官们还等着闹洞房呢。司刑录事张顺接着程仁正的话道。

司刑寺内的气氛逐渐变得融洽,王瑾晨抬手覆在唇边轻轻咳嗽了几声。

主簿这是害羞了?

耳根子都红了,可不是嘛,看来真的要好事将近咯。

几个录事说笑着,程仁正瞧着她尴尬,便将敕令拿出,官署有澡堂,若是宣德郎想要沐浴...

王瑾晨低头瞧了一眼意料之中的升迁,连忙挥手道:我从家中的过来的。

嗨,咱们王主簿一定是舍不得洗掉,不知道日后的大娘子长何模样。录事们凑在一起,主簿改日一定要带来司刑寺,也让我们瞧瞧。

王瑾晨按着额头,心中并没有底,陪笑道:若是有机会,一定一定。

王主簿可曾飧食?程仁正见天色渐黑,便关心道。

赶着禁鼓停止前入的坊,故不曾。

程仁正伸了伸懒腰,徐寺丞先前交代了一些事物,正好我也耽搁了,后厨留有饭菜,还有皇太后赏赐给司刑寺的御酒,我让人给王主簿留了一壶,若王主簿不嫌弃可与我一道。

好。

黄昏的落日从上阳宫屋檐上慢慢落下,宫殿处于云火交织的光照中间,白马寺内传来洪亮的钟声,华灯初上,整个洛阳城便被夜色笼罩。

在司刑寺官署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官署内除了厨娘其他的全是男人,好在自己是功名出身的流内官,不用与那些流外官挤在一间屋子里。

府史们所居住的屋内点着油灯,微弱的灯光照着几个促膝长谈的粗壮男人,昨儿新来的主簿,诸位觉得与程主簿比如何?

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怎能比程主簿相提并论。

此人可是皇太后钦点,胡少卿还特意跑到禁中与太后理论被赶了出来,没瞧见胡少卿回来只过问程主簿么。

你们呀,小声点议论吧,一个身材魁梧的府史将深色圆领衫解开,蜷缩到被褥之中打了一个寒颤,他背后可是有当朝最受宠的长公主做后盾,人家一来就是从七品的主簿,如今进正七品的散阶,出屁仕时连吏部关试都免了,咱们这群不入流的府史还在这里议论权贵,是吃饱着撑的慌?

他上任前,程主簿不是说了么,要挫他的威风,咱们掌管律法之所,不是谁都能进来的。

别说,你们看程主簿今日对他的态度,与昨日完全不同,连程主簿都如此小心翼翼,咱们还是不要招惹。

一阵寒风吹进窗户内将撑窗的竹竿吹落也将屋内一支蜡烛卷灭,皎洁的月光透过另外一扇窗斜进屋内,王瑾晨坐在床上轻呼了一口气,解下蹀躞带时才发现自己腰间悬挂着的一只香囊不见了。

王瑾晨摸着脑袋,明明今日出门的时候都还在,难道中途掉了么?可挂着好好的怎会掉呢...摸着摸着便摸到了袖子里扎手的物事,白日与萧婉吟相拥的场景再次印入脑海,当时只觉得后背的玉手微微下滑抚摸至腰间,由于慌张便没有在意,王瑾晨起身走到窗户边坐下,抬头望着天上那一轮弯月,从袖子里拿出一支金簪,不禁勾笑道:是你拿走了吗?

院外清风徐来,院内池塘水波不兴,被风吹动的窗户发出细碎的声响,婢女将卷灭的几盏烛火重新点亮,铜镜里的女子卸了妆容,三千青丝垂下将要触碰到地面,婢女收拾着妆匣里的首饰,姑娘,您少了一支金簪

我知道,你下去吧。

喏。

萧婉吟起身从衣架上拿了一件披风披在肩上,轻轻推门步入院中,影子随着步伐静止不动。

枯竹随着呼啸的寒风摇摆不定,连同凉亭内的灯笼也被吹得摇曳。

伏羲琴旁静置着一个散发着幽香的香囊,香囊里不知添了什么似乎可以提神,以致她深夜仍未有睡意。

亭内的烛光与庭院的月光一冷一暖交织在石阶上,琴弦被女子修长的手缓缓拨动,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琴的音色有些不好,弹至一半,也许是觉得自己并非善琴之人,萧婉吟便将琴弦尽数压下,又从长琴内取出一把藏于琴身内的宝剑。

剑身划破凝固的空气,月光下的影子,身法极快,慢下来时又像是剑舞一般。

一道寒光擦向脖颈,惊得婢女抬手大叫,姑娘,是奴。

萧婉吟将剑收回,丝毫不见半点喘息与汗水,这么晚了

这么晚了姑娘还不睡,可是因为白日见了王公子?姑娘带回来的那个香囊,是王公子的吧?

萧婉吟将剑收回,自言自语道: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旋即拾起琴侧的香囊,深深皱起细长的眉毛,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勾起万千思绪。【将她带入深渊的是你。】【因为我一直相信,来者可追。】

姑娘听不懂意思的阿霖摸着脑袋,明日还要去国公府吊唁,您还是早些歇息吧。

嗯。萧婉吟将香囊揣进怀中后拾起披风从凉亭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蜡烛在古代是奢侈品哦,就算到了唐代也是达官贵人用的。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翻译:你的脚步为何会犹豫迟疑呢?难不成是为了哪个留恋沙洲?为了你来,我准备又准备,妆容换了又换,可是,望穿了秋水,只不看见你的身影。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翻译: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第48章 谓人心

两天后,因苏良嗣病故而废朝三日,又逢十日旬休百司休务。

百官奉皇太后教旨纷纷前往已故开府仪同三司苏良嗣良府邸吊唁,国公府内的丧礼由其嫡长子太常丞苏践言主持,一辆马车停在挂满白绫的府邸巷口止步不前,寒风穿梭在巷子中,时而可以听见马脖子上的铜铃声。

车窗内探出的目光极为神伤,伴随着一声长叹,车帘被缓缓放下,同她对坐的婢女不解道:郎君既然都到这儿了,为何不进去吊唁呢?

苏家如今最痛恨的人怕是我们这些掌管律法的有司官员...

郎君,是七姑娘哎。掀帘探出头的小环连忙提扯了扯王瑾晨的衣袖提醒道,等王瑾晨俯身想要看时又被小环推了进去。

怎么了?

小环逼着嘴巴连连摇头,笑眯眯道:郎君,咱还是回去吧。

国公府大门前,苏良嗣的嫡长子穿着斩哀向前来吊唁的宾客行跪礼,本就在戴孝期的萧婉吟仍旧一身白衣素缟。

吁。从马车上下来的年轻男子穿着青色的公服,刚跳下车便急匆匆的追赶到素服女子跟前,七娘。

见过校书郎。女子福身客气道。

你不用与我这么客气,李元符抬手摸着后脑勺,前些日子寻你,至崇兄都说你抱恙,我便有些担心,方才瞧见你的马车,寻思着温国公病故,伯父昔日也与苏公交好,想来也要吊唁的吧,我便让车夫跟紧,果不其然。

身体抱恙?萧婉吟盯着李元符,眼里对他的话充满了质疑,旋即低头一笑转身道:确实。

李元符紧跟上前,七娘可知道,他任了何职么?

她任何职,与校书郎有什么关系。萧婉吟淡漠道。

他在昔日的大理寺,如今的司刑寺,冤狱层出,里面官员调动皆未至四年而因冤狱坐罪,获罪者牵连甚广,至崇哥哥与我说有意...

说够了吗?萧婉吟顿下脚步,头顶便是飘拂在空中的白绫,温国公亡灵之前,校书郎怎还有心思想这种儿女情长?

阿爷说我年龄已至,若还不成亲,便要影响升迁。

与我有什么关系?

李元符愣住,才不过半月不见,眼前人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变得冷漠了许多,七娘卧病可寻了医者?

萧婉吟开始有些厌烦,本想转身呵退,身后便传来熟悉的声音,即便是医术通天的医仙,可这心病要如何医?颜色稍深的绿袍站定在李元符旁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旁人,王瑾晨侧头冷盯着李元符,只会顾己罢了。

李元符攥着袖口皱眉道:你来做什么?

苏公病故,本官自然是奉殿下教旨前来吊唁。

国公府门前迎客的温国公长子苏践言仰头瞧着不远处的车马行人,旋即招来兄弟,三郎,你瞧那个人是不是阿爷口中念的司刑主簿?

放榜那日我去瞧了,这模样加上公服错不了。苏三郎肯定的点点头。

去将阿爷留下的那件裘衣拿来。

好。

对于王瑾晨的趾高气扬,李元符蹬鼻子上脸道:你们司刑寺的人还有脸到这里来,苏公如果不是遭你们诬陷定罪,如何会惊惧而亡?

原来校书郎是如此看待国家利器的。

同侯思止来俊臣等人为伍,能是什么好东西。李元符不屑道。

校书郎好像忘了朝廷的尊卑与规矩吧,校书郎出身世家,怎么连规矩都忘了呢?王瑾晨脸色幽暗,负手冷冷道:别忘了吏部的考绩,还要走本官手下呢。

李元符干瞪着双眼极不情愿的抬起头,下官校书郎李元符见过...王主簿。

客气。王瑾晨笑道。

王主簿。身后不远处传来中年男子浑厚的呼唤声。

几个人回首,纷纷行礼道:太常丞。

苏践言走到王瑾晨跟前托扶着她行礼的双手,我已丁忧卸任,不是太常丞了,前日家父狱中出来,天寒地冻,还是宣德郎赠裘衣让家父最后一程未曾受冻,归来后家父一直念叨着,苏践言接过家僮手里的狐裘,这是从西域来的狐裘,还希望宣德郎不要嫌弃。

温国公一生为民与家国,这些都不足挂齿,温国公病故乃国家损失,还请苏公节哀。

苏践言哀叹一声,用粗生麻布所制的袖子擦着眼角处的泪水,宣德郎替家父正名之事,苏某不胜感激,今日吊唁,苏某抽不开身,灵堂内有贱内与几位弟弟在。

苏践言离去后李元符皱着眉头念叨道:宣德郎?

难道昨日殿下召见你,是因为韦方质立簿一事?李元符抬头问道。

是不是与你有什么关系?王瑾晨回的极为冷漠,瞧了瞧一旁沉默不语的女子,眼里满是醋意,看来令尊的消息,灵通也不灵通。

你一月内跳过正字与校书郎授职进阶,难怪朝廷有人传你是第二个薛怀义。李元符的声音极大似乎故意说给某人听的,旋即又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道:今日的账,我迟早会要回来。

那就拭目以待,等着看李校书郎是如何向本官讨要这笔账的。

哼!李元符瞪着眼珠子甩袖离去。

安静下来后,王瑾晨才松上一口气走到旁侧背对的女子身后,七娘。

宣德郎好大的官威。

...王瑾晨张着一双明润的眸子。

萧婉吟转过身,曾以为自己理解的眼前人突然变得陌生,他适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七娘在意么?王瑾晨没有回答,反而注视着问道。

萧婉吟不明白,轻轻挑起眉头,你觉得呢?你明知有薛怀义,为何还要靠近上位,如果是因为我,那你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