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86章 大搞改革(1 / 1)
作品:《三国:曹氏逆子》第486章大搞改革
“最近发生了件大事,元武得罪了皇上,听说已经下了死期了!”
早朝前,文武百官趁着曹昂还未到,各自开始闲聊。
一提到怒杀元武,也就是之前那位“敢于谏言”的臣子百官们脸色就说不出的奇怪。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自然是都知晓了。”
“的确没有料到皇上这次会大发雷霆,居然就辞了死罪了!”
“平日里,若是有人敢于直言,皇上都是笑嘻嘻的听取。”
“即便是偶尔逾越了,也会选择宽恕。”
“这一次怎么就?”
“日后可改如何啊,要我们这些大臣们有苦难言。”
“原本还觉得今日是个谏言的好时机,此事一出,哪里还敢说话呢!”
“而且,都是些芝麻大点的小事,若是惹得皇上龙颜大怒,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笔账算下来的确不划算啊!”
“其实我们都忘了。”
“皇上对我们宽恕,并不是一个帝王的分内之事,而是皇上有慈悲之心!”
“但若是我们逾越的确就是不应该了!”
“此事,想必是以儆效尤!”
“日后,行事断是要万分小心了!”
“的确如此,皇上对我们慈悲,并不是就任由我们站在其头顶!”
“朝中是有些人太过于放肆了!”
“日后,都对皇上多些尊重吧!”
“说与不说,分寸要拿捏好!”
……
一个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对此事都开始心有忌惮了。
而有些跟着曹操过来的老臣却似乎见怪不怪了。
见这些人丝毫不顾忌的议论曹昂,也就只是站在一旁冷笑。
“早就该如此了!”
“若是皇上一直怜悯,我可待不住了!”
“身为一朝天子,总得拿出个天子的范来才是啊!”
“某些人,就真的觉得皇上是个任人摆布之人吗?”
“身为人臣,要懂得界限。”
“任何事情都得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做!”
“若是不知好歹!就只能拿命献上了!”
……
不一会儿,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皇上驾到!”
此言一出,现在立即鸦雀无声,有的人话说一般都硬生生憋在了喉咙之中。
而从右边缓缓而入的曹昂,脸色苍白,毫无表情。
这与往常,的确十分不一样。
他眉目之间,尽显威严。
此刻,满朝文武也总算是明白了。
天子,定是有天子的气势。
曹昂上来,直接开始解决国之大事。
所有的情景,都与曹茂所说一致。
没有不要命的上来弹劾。
甚至有些直男硬汉,也都将嘴巴闭的紧紧地。
在朝之人,都是智慧过人。
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而曹昂的做法,也是合情合理。
百官们心中也都有数。
的确,是到了杀鸡儆猴的时刻。
朝中的风气也该整顿整顿了。
不过,不用多虑,若是曹昂的确是做了非人性的事情。
有些臣子,即便是豁出命也要道出实情的。
今日的早朝,比以往进行的都要顺利,快捷。
没过几个时辰,该解决的事情大多都解决了。
“可还有要上奏之人?”
曹昂心情舒畅,朝着百官们问道。
而下面,却是鸦雀无声。
“好!都无事上奏了,那朕便说一件重要的事情!”
曹昂语气轻松。
此言一出,个个都开始头脑风暴,而心也不免提了上去。
曹昂的性子,百官们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此的语气,定是有大事发生。
或者,就是与元武此人有关?
日后,恐怕连说话都得克制了。
不过,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对于元武被斩杀一事,曹昂却是只字未提。
“近些日子,朕不断思索,大魏是自古以来土地最大的朝代,难免事情会多了些!”
“若是还是按着老一套行事,恐怕是行不通了!”
“老一套的做法对大魏弊大于利,应当舍弃了!”
“而且,老一套的做法也过于形式化,不切实际,让爱卿和朕都苦不堪言!”
“因此,经过最近一些时日的仔细斟酌,朕有了新的想法。”
新的想法?
“额……”
此言一出,引起了百官们的一阵唏嘘。
朝中没有一人料到今日曹昂会说改革之事。
这可是件大事!
不过,即便是心中都有想法,也都只是在地下交头接耳而已。
不敢上前反对。
但是,直肠子荀彧却是关不住嘴巴,问道:“皇上可否将想法与臣子分享一二!”
满朝文武,能够发言之人,恐怕也就只有他荀彧了。
除了曹昂,荀彧几乎是无所畏惧。
荀彧此事,其实也算是年迈了。
但是由于曹茂对于给予了补品,此刻的荀彧身子骨也还算强壮。
早在曹操之时,他便是当朝宰相了。
他的位置也没有人觉得不合适。
“详细的情况还有待商榷。”
曹昂继续说:“这不是要与各位爱卿讨论,若是有所想法,直言便可。”
“朕之所以会有如此想法,不过是因为要将事情均匀分配给爱卿们,让各自管理好各自分内之事!”
“就拿今日的早朝来说,并非是人人都有事上奏,可却人人都来耽误了时间!”
“若是有国之大事,自然也得多些人参与,不过定好时日便可,而非日日需要爱卿们来此!”
“至于小事,弄个组织,人数便规定为九人!”
“日后,不要紧的事情,让此九人与朕商榷便可!”
“另外的人在其位,做其事!”
“国之要事,每月十五,群臣都上朝决议!”
今日曹昂所言,全数都是从曹茂哪里悟出来的。
而曹茂本人,其实早就已经有所斟酌了。
离登基之日,差不多也有一个年成了,的的确确到了该换换方式的时候。
曹昂此言一出,地下的人无不透露着疑惑与惊讶。
按照方才所言,的确是加强了在其位,谋其职。
也并不难理解,其实就是多拿些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而走形式浪费时间的就免了。
这样一来,的确会事半功倍。
可问题是,方才所说的组织九人,是何人?
此九人往后定是会成为大魏的脊柱。
谁又能够担此重任呢?
“皇上英明!”
说话之人是贾诩。
“皇上想法果然远超臣之所想,此事一举多得!”
“不愧为天子!”
“假使换了臣,断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
夸的这叫曹茂心里一个舒服。
但他之所以站出来,其实就是想要第一个支持曹昂。
这样的想法,的确不是曹昂能够想出来的,断是曹茂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