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节(1 / 1)

作品:《九零之恶妇当家

老两口张口结舌:“……”儿媳妇已经甩个后脑勺走了。

“等等,那招上门女婿……”

“不招。”人已经消失在在门口。

这一夜,老两口心绪复杂。一面感激儿媳妇没改嫁,帮鸭蛋保住了家业,一面又可笑她的无知,县城房子哪是说买就能买的?找谁借钱?借了怎么还?

关键是,买了房子得吃饭啊,她拿什么养活自己和孩子?更别说欠的债。

“年轻人说大话,让她自个儿碰碰去。”老两口打定主意,既不阻拦,也不会施予援手。

第二天,趁着孩子没开学,林凤音带他们一道出门,搭拖拉机直奔县城。可现在不像几十年后有房产中介,又没个熟人,哪些房要卖,房源在哪儿他们压根找不到。

没头苍蝇瞎逛了一上午,只能先去食品店吃点东西。

“吃米线吧,妈?”

鸭蛋这顿米线念叨好几天了,林凤音觉着在能力范围内适当满足他,貌似也不错。

“哟,小妹子来了?”利民饭店老板娘居然还记得他们,在人最多的时候亲自过来招呼。

“恭喜大姐,生意兴隆。”

两个孩子嘴也甜,跟着叫“阿姨”。老板娘心情大好,给他们的凉米线比别人多了半碗的量,同样每人赠送一碗香浓的热鸡汤。

林凤音是真感激,他们只来过一次她就记得,怪不得生意这么好。“大姐是红星本地人麼?这米线做得可真地道。”

“隔壁县的,孩子爸才是土生土长的红星人,但我嫁来二十年,一般人也听不出来。”

二十年了啊,她才嫁到羊头村九年,乡音已改鬓毛衰,二十年窝在那里?她不敢想。

“妹子来办事?”

店内客源渐渐少了,林凤音跟她聊起来,把自己进城来看房的事说了,顺便问她有没认识的人有房子要卖。

没想到还真让她问对人了。老板娘名叫黄美芬,夫家姓林,她小叔子在市里开饭店,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年前就在商量搬家的事儿,那边房子已经找好了,只等老房子卖掉就置换。

俩人一拍即合,黄美芬立马带他们去看房子。

房子在县城所在的华光镇华光村,顾名思义,是县城核心地带,距离利民饭店十分钟的路程。走在干净整洁的青石板上,两旁全是绿油油的行道树,阳光撒下金灿灿的光影……房子还没看到,林凤音先喜欢上了。

第025章

这是一座小院子,四面围墙闭合得严严实实, 只在临街面开了一扇铁门。推开铁门, 院子干净整洁,水泥地板发出青色的光芒, 一眼看去有六间土坯房,上下各三间, 楼梯在室外左侧,还贴心的搭了一个塑料遮雨棚。

“妹子别看只有六间, 但内里装修得好, 全是高档沙发高档写字台。”

一楼中间是堂屋, 确实靠墙摆着一个两米长的沙发,正对门一张一米二的原木色写字台, 上头还有一部收音机,一把红花铁皮水壶, 铝皮盖子散发出银白色的亮光。

其他五间大小格局差不多, “只剩两张床, 其他物什都已搬去市里, 要买的话床就送你们。”

黄美芬指着右侧院墙,“这儿以前是厨房, 后来屋顶漏雨全拆了,你们可以就在这儿搭建。”

院子虽然只有五六十平米,但布局合理的话,也不会占用太多。向家祖宅虽然大,但不似林小叔家的方方正正, 坐北朝南,规划不好就显得杂乱无章,还占用地方。

“怎么样鸭蛋喜欢不?楼上那间屋让你妈给打张大床,重新粉刷一下,靠窗放张写字台,写作业光线也好。”

姐弟俩早看完了所有屋子,藏不住的期盼,眼巴巴看向林凤音,“妈妈……”

林凤音头皮发麻,带娃出门就怕这种场景,卖家一看孩子态度,她就知道砍价砍不了多少了。

果然,林小叔要六千块,一分不少。

林凤音苦笑,比她预算多出来整整一千块。虽然她对房子和位置都很满意,可六千块……剩下的钱她还想拿来做事业启动资金。

“要不我再劝劝小叔?让他让点儿,你们拖家带口也不容易。”

“多谢黄姐,我们也回去商量商量,六千块确实高了。”林凤音也不避讳,把自家情况明说,同时也希望对方能看在她条件上便宜点儿。

回去路上,鸭蛋和红花不如在城里的憧憬,垂头丧气。

“怎么啦?回去你奶不知道还以为我虐待你们呢。”

红花和弟弟对视一眼,小心翼翼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钱,很明显来自两个不同的人,一半整整齐齐折叠成长方块,压得紧紧实实,另一半皱巴巴团成纸团。

“给妈妈买房子吧。”

林凤音一怔,“买房子是妈妈的事,你们的就是你们的,以后还有新衣服。”

“我们不买新衣服和书包了。”红花弱弱的开口。

鸭蛋觉着自己暂新的旅游鞋刺眼极了,恶狠狠跺跺脚,似乎是嫌不够解气,又在石头上踢了两脚,后悔让妈妈买了新鞋子,这钱要不花,妈妈就能买新房子。

别以为他们看不出来,妈妈不喜欢住村里,她没有朋友,没有上厕所的地方,洗澡的地方。

林凤音却误会了,横眉冷竖:“向,鸭,蛋,鞋不要可以脱下来。”

鸭蛋仰头看着她,气呼呼,两颊鼓得癞.蛤.蟆似的,嘴唇肉乎乎的嘟在一起,都够挂油壶了。

“没听见?”

见她真的生气了,鸭蛋倏地红了眼,“脱就脱,我不要了。”立马踮着脚,猛地扯下两只鞋,袜子踩在泥土上。

林凤音心里的怒火“蹭蹭蹭”往上窜,太阳穴胀得生疼,心里默默数着,自个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容易给你省下的新鞋,小崽子你要有本事把老娘心血扔了,老娘今儿就扔了你!

然而,出乎她意料,崽子并没扔鞋子,而是掏出手纸把鞋底的泥巴擦干净,憋着一口气,直把四张手纸擦得又黄又黑,都快擦破了,才掏出个塑料袋,小心翼翼把鞋子装进去。

林凤音的火气仿佛被人捏住咽喉,发不是,不发也不是。只气冲冲往前走,不想理他。

红花看看妈妈,又看看弟弟,跟在后头不知嘀咕啥,林凤音实在心烦,也不在意,只听着脚步声,确保他们跟上就行。说实话,林家房子并不大,院子也没几平,压根不值这个价。这年代大米都才两毛一斤,六千块的购买力真的很大。

本来,预计五千块能买比这座大五分之一的房,剩下五千租个小食铺,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多,做小食肯定能赚钱。剩下年前挣的放手边,谨防家里老人孩子有个急用。

现在倒好,买房多花一千块,小食生意计划就要被打断,甚至连应急的钱也剩不下。就儿子这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脾气,手边不留钱她不放心。

要不先把生意做起来,房子明年再买?可过完正月十五,孩子就开学了,错过这几天又只能再等一年,现在的学习时间最宝贵,姐弟俩都耽搁不起。

她明明做什么都在替他考虑了,这兔崽子居然还不让人省心。呵,不穿她买的鞋是吧?那就光脚呗!看他能走多远。

走了十分钟,林凤音的小手指忽然被人勾了勾。她回头,看着红眼儿子,“怎么?”这才几百米就走不动了?

看把你能的。

“喏。”鸭蛋不说话,递上装鞋的塑料袋。

林凤音挑眉,拿不准他什么意思。

“弟弟快说啊。”

林凤音回头,这才发现红花也光着脚,连袜子都没穿。

鸭蛋鼓足勇气,眼睛瞟向别处,“拿去退了,我们不花钱,好养。”

林凤音一愣。

“我们穿旧的,不花钱,要让妈妈买房子。”

林凤音愣到说不出话,不是因为她冤枉了儿子,而是……她的心事,他们居然都知道。她没想到,平时看似憨傻调皮的娃,居然那么在意她的想法。

看似没脸没皮,其实却是一颗赤子之心。

林凤音的怒火早没了,让他们乖乖把鞋穿上,买房的钱她去借,一定会有办法的。那天廖老拿存折,鸭蛋忙着跟七娃说话,应该没注意到。

这笔钱必须花得悄无声息。

回到家,一见他们灰头土脸红着眼,老两口愈发肯定林凤音是碰了灰,心里说不出的得意,恨不得走路哼小曲儿。谁知没两天,有人找上门来,说是卖房子的,经过商量,同意再让他们两百块。

问原来多少。

“六千。”

“噗通……”张春花膝盖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

林凤音找猪草回来,见黄美芬和林小叔亲自上门,知道对方等着急用钱置换,她本还摇摆不定的心,忽然就坚定下来。趁着对方急需用钱,一口咬定只能借到五千五。

直接让五百块,这可不是小数目,大多数人家一年还挣不到这个数呢!

黄美芬花了好大功夫劝说小叔,把双方情况摆明了说,最终还是成了。

张春花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哭出来,又哭又骂,用词之难听,连外人也听不下去,避之不及。

林凤音这几天正郁闷,自然也不会忍她,她骂啥她原话奉回。她败家?钱是她借的,光她屁事儿!

她好吃懒做只想进城过好日子?有种别跟着她和孩子去!

休想带走鸭蛋?那你他妈倒是问问鸭蛋他愿不愿去?

结果不用说,鸭蛋一面要帮妈妈,一面又不能忘记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夹在中间为难极了。

林凤音仿佛预见二十年后他夹在婆媳之间的处境,叹口气,把进城上学的好处全摆出来,在村里就是浪费孩子的天赋,就是对不住他死去的爹,就是对不起向家列祖列宗。几顶大帽子扣下来,老两口反倒成了千古罪人。

就连村长也听不下去,帮着劝了几句。“她搬城里也是她本事,多少人想搬搬不走呢!”

于是,跟林小叔说好今晚提前住进去,林凤音和俩孩子在村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里,开始打包行李。

为了速战速决,也没多少东西,他们带上所有衣服书本,和接下来几天要吃的米粮,准备跟他们一路下山。

走之前,当着全村人的面,林凤音郑重其事道:“爸妈,吵归吵,甭管以前你们怎么对我,可你们是鸭蛋的爷奶这个事实永远不会变,愿意来,我替你们养老,不愿来,我每个月给你们生活费。”

本来还嫌她泼辣的村人,都觉着这话说得一板一眼,全是道理。

“爷,奶,你们一定要来哦,我妈出去上班的时候你们帮忙做饭,她才能专心挣钱,挣了钱以后好孝敬你们。”

众人哄堂大笑,这娃嘴巴可真甜,两边都讨好。

本还死鸭子嘴硬的张春花,忽然眼眶发酸,看着肉乎乎可爱的孙子,一把浊泪再也忍不住。

当着所有人,向老爷子爱面子,不想落下“赶走儿媳孙子”的名声,“老太婆跟着去看看门朝东朝西,她想不到的你多提点一下。”

鸭蛋高兴起来,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拽着奶奶,这两个宿敌,再一次妥协了。

一切为了鸭蛋。

因为心疼孙子,张春花把所有腊肉和猪油带上,本来还想带走鸡蛋,被林凤音拦下,在城里想吃随时能买到,也不能只给公公留几斤米,他干体力活得补充营养。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没一个星期,老爷子也把鸡蛋一个不落送县里来了,还用一根扁担挑来了家里大大小小十几只鸡。光这一条,她就佩服他们,也该让鸭蛋养他们老。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一行人来到华光村。屋子保养维护得还不错,过年主人家还住过,大家都说不用大扫除,但林凤音不放心,四口人提了几大桶水,又从黄美芬家借来梯子,里里外外擦了两遍。

盛情难却,晚饭是去隔壁黄美芬家吃的。

床只有两张,铺盖也只两套,林凤音带红花,张春花带着鸭蛋,度过了他们在新家的第一晚。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