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一章 解符(1 / 1)

作品:《西北宁王江川传

江善听到江峰的应声寻了过去,将他从沙堆里面想拔萝卜一般拔了出来,江峰口里呼进些许沙粒,连连咳吐骂呸。

江善四下瞧看了身周,发现不见江平的踪迹,便问道:“平公子呢?”

“不知道啊,刚还一起被卷风轰鸣丢出来的,应该就在这周遭…”

江峰脱下布靴,从里面倒出一阵细细地流沙。

“平公子!平公子…”

“大哥,我亲大哥哎……”

辽阔的沙地之上,声音不会传得太远。

要是江平被卷到这片沙地另外一边的某个角落,那就难寻了。

江平忽地从黄沙之下咳翻起来,从嘴里吐出一口黄沙,还用手扒了扒舌头上的黏沙,听到呼喊声之后站起身来,顾不得抖掉身上的黄沙,跳跃着挥手喊道:“嘿,我在这…”

“咱们现在怎么办?骆驼、装备,水食都不见了,靠我们自己,能走出这片沙漠吗?”江峰颓废地说道,

“靠我们自己,当然不能,但是我们有它…”江平从随身衣兜里揣出一个司南仪,虽然在跌落过程中司南被压撞了一下,不过好在没有损毁到柢杓,勉强能用。

“有了这个,再加上我们来时所得的经验,我们一定能走出这片沙地!”江平咧嘴笑道,

“来,我们走…”江善伸出左右双手,眼含自信拉江平江峰二人起身,然后凭着来时的记忆,原路返回。

其实,他们离沙地边缘地带只有半日的脚程,只要穿过了沙漠,他们就安全了。

这是玄童利用自然之能送他们出去最快的方法,当然也是最不稳妥的办法。

玄童轻踏入门,恭敬地站立在旁侧。

“回来了?”元崇真人闭目问道,

玄童走直正前,行道礼回话:“是…”

那元崇真人睁开眼,沉嗯起身,他的道袍长长落地,甚至有些破旧了,与玄童身上所著不同,他的道袍,却是青色的,外披的宽松长衫亦为青色。

可能是以前的道服款式吧,这元崇真人性情孤僻,喜爱旧物,舍不得更换吧。

他满头白发却梳束得纹丝不乱,挽成一顶精致的盘髻,顶髻穿戴混元青玉莲花冠,一束黑纹白拂尘自然地拿靠在左手,从昏暗的内房走出来,白色眉毛和白色胡须衬映着他道骨仙风的气度,自然他的道衣外上,绣有六道紫色的条裱。

紫色六道,乃观元阶。

他是整个玉京山仅有的、达到神元界修为的三圣之一。

“是何情况,你跟我大概说一下…”元崇真人正坐桌前,玄童在旁倒满一杯热茶。

“真人料想的不错,他们确实是来求药的中原人,自称姓何,但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了……”

“说重点…”元崇有些不耐烦道,

“是…”玄童慌忙鞠礼正身说道:“那少年体内有龙符篆,已经开始侵蚀骨身,高烧不退、血脉凝塞,自龙气归元之后,龙符便开始反噬,现在那少年,已是假死凝元,只要他再被反噬一次,真元消散殆尽,这命,是救不回来了……”

“这么严重不早报备!”元崇摔了茶杯,怒斥道:“人在哪?”

玄童慌了神,他未曾料想元崇真人竟然如此在意这个少年的性命。

“已在紫霄殿,随时可施救。”

“快领我去看看…”元崇现心急如焚,这个少年与他有种千丝万缕的渊源,当他用罗盘查明他的身份,再听玄童所讲内里有龙符篆入体,他的眼睛里闪现过很多的画面镜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委通过观元阶的修为拼接联系,加以合理的猜测,已被元崇知晓的七七八八。

这就是观元阶的修为境界,和上官宗海的“山海诀”万物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隐秘的关系,是关于私人的。

元崇跟江川的父亲,曾为挚友,后面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不欢而散。

于道于情,元崇都当竭力救他。

这孩子,肩上的担子重着呢,千万不能有事。

元崇俯身看了一下江川,好个俊秀少年,文质彬彬而气宇轩昂,眉心的英气仿佛都要透射出来。

“这个孩子,长相有几分像他那不靠谱的爹…”元崇心想道。

他用手指探了探鼻息,果然没气息了。

他再拂手把脉,面色凝重。当他感受到江川的一丝脉搏跳动时,他眼神一亮,拨开江川胸前的衣物,他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

几十年前,另一个江家人也来到了这里,跟这个少年,一样的际遇。

哦,不对,应该是遭遇。

那时,他还很年轻,什么都不懂,就跟现在的玄童被震撼的呆了神,一模一样的神情。

所以说,传承真的是一种特别,奇特的东西。

“真人,他的胸口上…”玄童目不转睛地盯着,震惊之余还有点好奇想知道此为何物。

“是龙符篆引起的龙鱼纹身,不是什么好事……”元崇盖回江川的衣物,然后捏指划封江川的任脉和督脉,从而暂封了他的百脉,以免内脉因受强烈真元充盈而受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符篆是为江氏一族而衍生的。

除了江家血脉,没有任何人能溶解龙符的力量。

“你叫人立即把他抬到我的修冰室去,他现急需压制淬火、冷凝元气,快去…”

“是,玄童立即安排…”玄童退下,那元崇轻声地对江川说道:“你可不能有事啊……”

有个少年被抬着进了紫霄殿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都在猜测这个少年是什么来头,竟然让泰元三阶的同修护抬入山,架子未免也太大了。

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想象与好奇,于是他们猜测、脑补再强行加戏,然后就传着传着啊,事物的原本的真相就变质了。

人们只会去相信自己所希望的真相,而对于事实的真相,他们反倒没那么在意。

他们传这个患病少年是从长安来的李姓遗孤,有人说是梁朝来的权贵王族,更有人猜测是玉京山哪位得道真人的私生子,来这里认亲来了……

反正怎样说的都有,权当他们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说笑娱乐的谈资罢了,在这空寂的深山之中,苦修道们也就只剩这一点娱乐了。

只不过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就是这个被人抬上山来的少年,性命垂危,而这里是救他性命的最后希望。

生与死,一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