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6节(1 / 1)

作品:《六零悍妻养家事

每回姐姐出门都会给自家带东西,刘祖有些想推拒:“姐,你出去一趟花费不少,这些东西留着给虎妞吃。”

“家里还有很多,你拿回去也别舍不得吃,能花钱才有动力,不然辛辛苦苦挣钱还过的苦巴巴,这可不好。”刘茵笑道。

“师傅,我觉得你说得对,有句话叫啥来着,及时享乐!对,就是这话。”

刘茵赶着回家:“你们拿上东西赶紧回去吧,记住,别招摇过市啊。”

见两人同时点头,她果断拎着背篓回家了。

今天,不知道是郑向东一家从市里回来的日子,队里人都知道他们去看那个下放过来的宋医生。

郑向东送干部的时候,是直接将东西放在村部,让干部自己拿回家,东西也不多,一人一盒小饼干,队里人没人知道。

而今天,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宋医生,因为大家都吃到了宋医生表达感谢的糖。

不是什么精贵值钱的东西,但比起别个大队,他们大队回去的知青会给队里寄东西,下放的人也会给他们送东西。

胡兵上大学之后,每年都会寄点书本纸笔回来,等到他工作之后,依然如此,而且量也越来越多。

大队长曾经给他写信,让他好好生活,不要再寄,可胡兵从未听过。

现如今宋医生又给他们送了糖,值得他们出去好好吹嘘了。

刘茵得知后,还同郑向东笑道:“我们可替老宋刷了把存在感。”

下放的人能不能过得好,确实和下放的地方有关,要是队里的人有那种红小兵潜质的人,根本活不到平反那天。

在清河生产大队,郑向东和刘茵确实帮了忙,可大队的人也不错,没想着找茬啥的。

郑先进心知要跟着国家政策走,但他还有恻隐之心,所以队里有了下放人员之后,他紧抓生产,让大家都忙碌起来,没工夫去想别的。

各种因由之下,老宋他们的生活也算过得去。

“快吃饭吧,听了一下午的宋医生,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刘茵闷笑。

虎妞顾着腮帮子,两条小眉毛皱得跟小蚯蚓似的:“爸爸,宋医生就是宋爷爷,你不喜欢宋爷爷吗?”

郑向东手下一顿:“没有。”

“那你的耳朵?”她还歪着头看了看。

郑向东无奈笑道:“虎妞虎妞虎妞虎妞虎妞……”

虎妞:“……”

刘茵:“……”

“爸爸今天下午听了一下午宋医生宋医生……”

虎妞依然不是很懂爸爸想说什么,可她有些些明白,刚刚爸爸一直喊她虎妞,她有点不想听了。

闺女没追问,刘茵朝着郑向东举起大拇指。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枫”,灌溉营养液

第66章 吓唬

从市里回来后的几天, 刘茵一直待在猪圈。

有刘祖和郑兴在, 她基本连上山打猪草都不用,每天拿着个本子写写画画。

也亏得她记忆力很好,能将这些年猪圈遇到过的状况全都回忆起来, 将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一一记下。

一连写了三四天,她翻看自己写的东西,发现再写多点都能出本专门的养殖书了。

得益于胡兵搞的学习班, 刘祖和郑兴都去学过, 认字方面完全没问题。

“这上面都是我总结的经验, 你们喂猪的时间不长, 有时候我说过的问题很可能会忘掉,有个笔记你们能随时翻看。”刘茵将笔记递给他们:“你们都会认字写字, 想一人一本就自己抄一遍。”

刘祖略翻了两页之后,就将本子给了郑兴,郑兴认真的看着, 心想自己认这个师傅不亏,这也太详细了。

“姐, 你, 你是不是又要出去啊?”

好端端的给他们写这个,肯定要离开,不然不管是在猪圈还是在家里, 只要在队里其他地方,他们有问题都能找得到人。

“嗯。”刘茵并未隐瞒,甚至还说:“明年进了小猪苗之后, 我不会再插手,不过会在一旁看着你们,等小猪苗长大,我就不会待在猪圈了。”

郑兴:“……”

刘祖:“姐,你这是啥意思?你以后都不养猪了?”

他一向知道姐姐是个闲不住的,姐夫又听她的话,出去走走也好。可是外头……

刘茵点头:“这回我们去市里,发现外头变化很大,不用喊口号也不用怕被人拦下查问,我和你姐夫想出去看看。”

“师傅,外头真的能自由走动了?”

闹革命这些年,郑兴总能听到说外头干啥都得喊口号,有时候还会被拦下来查问,只要口号喊不出或者打结巴,就会被直接拉走教育。

听的多了,队里的人没事儿也不会去城里,就怕被抓走。

“咱们县里变化还不大,不过我相信,明年肯定会有变化,你们到时候也能去看看。”

郑兴连连点头:“有变化好,以后要是能自由买卖就更好了。”

刘祖赶紧扯了他一下:“你瞎说啥。”

刘茵笑道:“怕啥,这里就咱们三个,我也挺想有自由买卖的。”

“姐!”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了。”刘茵略微敷衍。

郑兴捏着本子憋笑:“师傅,你把这么重要的经验都传授给我们,是不是肯收下我这个徒弟了?”

“我只是领你走进猪圈的人,并不是你师傅,以后我不养猪了,你可别瞎叫。”

这回换到刘祖偷笑了。

郑兴遗憾道:“师傅,你放心,就算你不认我这个徒弟,但你在我心里就是我师傅,这本秘籍,我一定会珍藏,让子孙后代都好好保存。”

刘茵:“……”

实在没话说,她瞄了郑兴一眼,转身离开。

郑兴不明白师傅咋突然就走了,连句话都没留下,刚刚他说的完全是肺腑之言,师傅咋没夸他?

不懂就要问:“刘祖,你姐我师傅咋突然走了?”

“被你恶心走的。”

“你咋说话的,刚刚都是我的真情实感,你给我解释解释咋就恶心了。”

刘祖懒得瞄他,直接从他手里抽过本子,拿到一边仔细研读去了。

他改好之后,以前的狐朋狗友都没来往,慢慢教到的朋友也都是对上那些勤劳老实的。

郑兴算是一个,两人来猪圈之后,天天相对,关系也更上一层楼,现在俨然一对好兄弟。

有时候刘祖甚至是在想,姐姐特意让大队长的小儿子郑兴来猪圈,是不是为了让自己多结交队里的干部子女?

只能说他想多了,刘茵的想法就是简单的回报大队长一二,并无其他。

这段时间不用上工,郑向东天天在家带孩子。

虎妞是个挺好带的小姑娘,而且有满满陪在她身边,这俩就能玩上一整天。

老谢他们回去之后,虎妞的学习任务也交由郑向东教导。

比起那三位的博学多闻,郑向东只能教些基础和常识的东西,更偏向于学校老师教的教法。

以前老谢他们无论教虎妞什么,都会讲故事,从而让她得到启发。

哪一个字有什么样的故事,哪一个成语有什么样的故事,于他们而言都是信手拈来。

郑向东没办法做到这样。

虎妞也不适应爸爸的教学,可她看爸爸很用心的给她讲解,慢慢的也接受这种讲法。

刘茵知道郑向东苦恼之后,还笑了他:“你这样挺好,老谢他们那都属于一对一私人教育法,虎妞总会去学校,难道你还指望学校老师也像老谢他们那样?”

知道媳妇儿是在安慰自己,可有不得不说媳妇儿说的有道理。

刘茵扯了扯他的脸:“你做的很好,提前帮虎妞适应学校的氛围,以后她去上学也不会不习惯。笑一个!”

郑向东覆上她掐自己脸的手:“你都好久没这么对过我了。”

刘茵一愣,笑道:“咱们都多大年纪的人了?”

“你永远十八。”

“求生欲还挺强的哈。”刘茵又捏了他一下。

“都是真心话。”

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媳妇儿偶尔会冒出些他不懂的新词,慢慢的他也能明白,并跟上节奏。

知道他说的话不假,可她心里明白不可能永远十八,但这些都不妨碍她听到这话之后的好心情!

去省里的事儿三家都没宣扬,只不过走的时候人太多,挺多人问他们干啥去。

二柱向来话多,他也没说去哪儿,就说现在地里不忙,带着媳妇儿孩子去外头转转。

他们人确实有点多,郑向东一家三口,二柱一家四口,大壮家人最多,五口。

本来大壮还想带上自己娘,大壮娘心里想去,可也知道自己这破身体,免得去了是累赘,就给拒绝了,只说让他们看到啥好吃的给带点回来。

大壮两口子知道这话都是想让他们在外头愉快的玩,每回家里有啥好吃的,哪次不是先紧着几个孩子?

一共六个孩子,除了二柱家的小闺女比虎妞小一点之外,另外几个都比虎妞大,其中大壮家的小壮都有十三岁了。

出门前,二柱和大壮都把孩子送来郑向东家,让给上上课。

郑向东只说让他们别和爹娘走丢,其他的也没啥。

而刘茵看着一屋子的孩子,确实生出几分担忧,当下就把后世看到的新闻给当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外头有专门拐卖孩子的人贩子,她还特意夸奖了下他们一个个都长的好看,是人贩子最喜欢的那种,这些人贩子把孩子拐了之后,女孩儿被卖到偏远地方被人当童养媳,天天吃不饱不说,还有干不完的活,不能穿漂亮衣服,出门还被限制,说不定卖过去就天天用草绳拴在家里。至于男孩,年纪小的同样卖掉,卖不掉的直接打残,天天去街上要饭,要到的钱和东西全都会被人贩子收走,如果要的钱票少了,还会被毒打。

故事一说完,不仅是孩子们被吓得静静抱着自己爹娘,身为爹娘的大人都特别害怕。

吴玉和陈勤当场就商量不带孩子去,孩子们可不干了,一个个保证到了城里不会乱跑,绝对紧紧跟着爹娘。

最终,还是大人孩子全都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