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8节(1 / 1)

作品:《六零悍妻养家事

郑向东蹭了蹭她:“你没告诉我知青的事,我也没打乱你的计划,咱们这是心有灵犀。”

“你不阻止我找知青麻烦?”

“他们不该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可能会给大队长带来麻烦?”

“我会帮先进叔解忧。”

什么话都然他说了,刘茵没话可说,脑袋往他肩膀上一靠:“过几天卖猪,我需要你帮忙。”

郑向东侧头亲了她一口:“报酬收到了,有事请吩咐。”

卖猪那天,刘茵照常领到了全村最多的猪肉。

今年的上年的猪比去年下年郑向东养的重了两三斤,大家又拿去年的事儿出来说。

他们一个个围在郑向东旁边:“小六啊,喂猪这事儿还是得带弟来,你看看,她喂的就是比你好,比你重两三斤嘞!”

刘茵站在一旁心里笑死:这猪大部分还是郑向东喂的,她才喂一个多月,和她关系真没那么大。

这时候,就有问感慨了:“带弟的技术咋这么好呢,我们就养不出这么肥的猪。”

“咱大队有带弟就成了,想那么多干啥。”

离郑向东和刘茵远点的地方,有人就开始说了:“要是能学到带弟养猪的技术,咱也不用上工了。”

“别做梦了,你看看会计和大壮家,也自己养,一年累死累活的,年底得上交一头,另一头能留下点肉,可还得卖了换小猪苗,不划算。”

“我才不会自家养,当然是给大队养划算,每年得两次最多的肉,还有高工分能分粮,简直羡慕死个人!”

这样的话每次分猪肉都会有,然而今天有点多。

知青们也是按劳分配,工分高的知青能分点肥肉和大骨头,工分低的知青就只能分点剩余的大肠猪肝啥的。

和刘茵那一串大肥肉比,真是天与地的差别。

回家的路上,郑向东笑道:“今天嘚瑟了一整天,就是为了让那群知青羡慕你?”

“他们要是不羡慕我,怎么肯花力气挤掉我自己上位啊?”

“你觉得大队长会同意?”

“大队长肯定不会同意,但村里人就不一定了。”

郑向东起初还不明白媳妇儿后半句话的意思,可等到第二天无意中听二柱说新来的知青和队里的人处的很好,他就明白媳妇儿的意思了。

大猪卖了,刘茵加快步伐将猪圈清理好,便让大队长买些小猪苗回来,直接比上半年多出五头,也就是一槽十五头。

清河生产大队在整个向阳公社都属于养猪大户,猪苗特别好买,甚至连公社和县里都有指示紧着清河生产大队先来。

猪苗刚进回来两天,郑先进就敲锣说要开全村大会。

刚刚夏收完,有正好分了猪肉,大家都在家歇着,突然要开大会,都议论着是不是又有啥政策要宣布。

到点之后,郑先进就站在前头喊着:“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因为咱大队新来的几个知青对现在的工种不满意,想要去别的工种。”

大家听着这话一愣一愣的。

“大队长,他们不满意工种,直接队里干部决定就成,喊我们来做啥?”

郑先进看了眼那五个知青:“正是因为干部们的决定和知青们的意见得不到统一,这才决定开大会,让大家投票表决。”

“到底是想换啥工种?不会是想当大队长吧?”

底下的人议论开来,说啥的都有。

“静一静。”郑先进喊道:“他们想去猪圈,认为那里才有他们发挥的价值。”

一瞬间,底下更嘈杂了。

郑先进再次示意大家静一静,然后将刘茵喊道前面:“带弟,你是咋想的?”

刘茵摇摇头,什么话都没说。

之前怼过刘茵的那个叫卫强的知青,登时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孙静略带歉意的走到刘茵面前:“带弟姐,我们也是想发挥自己的价值,您千万别介怀。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国家号召我们下乡,帮助农村建设,养猪也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学问,我们觉得能做得比你好。”

乡亲们听着觉得还挺有道理,可道理归道理,事实摆在眼前,刘茵养猪很稳,如果让他们投票做决定,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想换人。

刘茵浅浅笑道:“猪圈也不是我个人的,队里让我养我就养,队里不让我养,我就不养,我家向东还是能养活我们俩娘。”

郑先进也不管下头的议论,直接点头,朝着大家说道:“既然如此,咱们今天就以家庭为单位,公开投票。各家都出个人,去会计那儿。”

因为是公开投票,所以哪家投谁都很清楚。

郑向东看着自己娘投了知青,心中毫无波澜,看到刘祖投了媳妇儿,倒是笑了笑。

结果出来的很快,知青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投票,也赢得了去猪圈工作的机会。

孙静朝着刘茵伸手:“带弟姐,谢谢你给我们这次机会。”

刘茵瞄了她一眼:“不是我给你们机会,是队里人给你们的机会,好好珍惜。”

孙静丝毫没有尴尬,很自然是收回手:“带弟姐,我们刚来猪圈,还要请你多多指教,让我们顺利接手。”

“刚进的小猪苗,没啥好指教的,你刚才不是说你们受过高等教育,比我还会养猪吗?应该用不着我指教,希望你们能好好照顾小猪崽们。”

投票之后,队里的人就分两拨站着,支持刘茵的人听到这话后也嘲讽的说道:“刚才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现在把带弟挤走了,自己上去了,该不会啥都不会了吧?”

孙静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久久没有说话。

卫强立刻挺身出来为孙静说话:“我们什么时候说不会了?就是正常交接,免得到时候有什么说不清楚。”

刘茵丝毫不惧,笑道:“大队长,既然这样,咱们就去猪圈,在大家伙儿面前交接,免得以后出啥状况,我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大家也都同意这样的说法,队里的干部全都过去,乡亲们去不去都自由选择。

最后,一大群人风风火火去了猪圈,谢国枢看到他们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就猜到知青要接手猪圈了,全都安静的在干活,当这伙人不存在似的。

大家也都瞄了他们一眼,并没去管,注意力反而都放在圈里的小猪身上。

看着小猪崽一个个活泼得不得了,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等到年底的时候,这可都是肉和钱啊。

刘茵:“猪圈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小猪崽的情况也都一清二楚。”她转向知青:“我养猪的时候,每天上山打猪草,然后熬猪食。”又指了指老谢他们:“他们只知道怎么处理猪草,喂猪,以及保持猪圈的卫生。村里人都知道,猪食是我亲自来,你们应该也是吧?”

二柱早看这几个知青不顺眼了:“猪食是养猪最重要的一步,要是猪食都让别人煮,那还养啥猪啊。”

这个到底大家都明白,只是二柱说了出来。

孙静也保证道:“当然,他们都是下放过来的,肯定不懂煮猪食,你们放心,我们会精心照顾小猪的。”

刘茵也顺势说道:“还有啥不清楚的吗?既然不让我来猪圈干活,我以后也不想过来了,现在有问题一次性提出来。”

二柱再次补刀:“猪苗才刚进圈,能有啥问题,反正人家知青会科学养猪,肯定是得从小来,正好嫂子你没插手,知青们肯定乐开怀。”

刘茵:“……”

全队早就习惯了二柱这有啥说啥的性子,全都善意的笑了笑,认同他的话在理。

事已至此,孙静也不能多问,勉强笑着说:“谢谢带弟姐,我们没啥问题了。”

话音一落,刘茵就走到郑先进跟前:“大队长,没啥事儿我就回去了。”

郑先进点点头,她才离开。

刘茵一走,郑向东,二柱,大壮他们相继离开。

随后大队长叮嘱了知青几句后,也带着干部走了,村民们在猪圈转了转,看了看活泼的小猪后,相继离开。

刘茵和郑向东都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心情也没啥不好。

大壮和二柱他们不知道,吴玉和陈勤还一个劲儿的安慰刘茵。

吴玉愤愤不平:“嫂子,队里人有眼无珠,就凭那几个知青,肯定会把猪圈的事儿搞砸,到时候让村里人后悔去吧。”

陈勤最实际:“嫂子,你现在还给虎妞喂奶呢,生气会回奶,没必要为这几个不相干的人饿着咱虎妞。”

刘茵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特别搞笑:“谢谢你们,我真没事儿。”

另一边郑向东也收到了二柱和大壮的开解,同时他也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

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四个当真听得一愣一愣。

大壮反应最快:“哥,嫂子,这是你们早就算到的结果?”

刘茵点头:“他们刚来没几天就去过猪圈,当时我就知道他们想挤走我,既然他们这么殷切,我怎么能让他们的愿望落空。”

吴玉:“可是为啥啊?”

郑向东解释:“带弟给大队养猪,很多人都眼红,也不是没有人想取而代之,只是都没能有个好结果。现在来了知青正好,让他们看看,就算是城里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不上带弟,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小瞧带弟。”

确实,每年分猪肉都能听到这样那样的闲言碎语,真要有那本事,自己上啊。自己来不了,还嫌弃人家的劳动成果,确实可恶!

知道他们没有心情不好之后,四个人也不再安慰。

反倒是二柱担心:“嫂子,他们读过书,会不会真能养好猪?”

吴玉拍了下自家男人:“你傻不傻,这养猪和种田是一样的,不能单靠书本上的东西,都需要经验。嫂子都养了这么多年,比他们肯定强百倍万倍。”

大壮也赞同道:“知青说是读过书,下地种田还不是不行,让他们成天上山打猪草,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陈勤:“可他们有五个人。”

吴玉笑:“五个人咋啦?都是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娇气鬼,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有这样的分析过后,本来还担心的四个人现在全都不担心了,转而跟刘茵说让她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好好照顾虎妞。

刘茵唯有点头:“大壮,二柱,晚上还有个事儿要麻烦你们,等会儿帮我去猪圈把虎妞的小屋子搬回来。”

第58章 作死

想到那群知青, 二柱恨不得现在就去搬, 只是嫂子说晚上搬肯定有嫂子的理由。

得知哥和嫂子没生气,他们说了同仇敌忾的话之后,各自回家了。

刘茵回家就发现院子里的小圆桌上放着一束干花, 看造型很像是老谢他们送给虎妞的满月礼的那束。

“这花?”她转头去看抱着娃的郑向东。

郑向东含笑道:“之前不是说弄成干花永久保存, 我试了试,没想到成功了。”

“很漂亮,和鲜花时有不一样的美。”

刘茵以为那束花早就丢了,没成想他将这事儿放在心上,还真的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