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8节(1 / 1)

作品:《六零悍妻养家事

关键是两人吃的了苦,养猪养羊谁家不想?

可养这些牲畜就得天天给他们准备吃的,天天得往深山里头钻,又累又危险。

郑先进把小猪崽交给刘茵的时候,看着刘茵想起了自家媳妇儿的句话现在看着小六和带弟越来越般配了,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以前觉得王大花和胡春花两人害孩子,现在倒是让她们胡乱成就了段好姻缘。

他觉得这话很在理,心里更是欣慰。

“带弟,有信心将养成四头猪吗?”

刘茵信心满满“大队长,我去年发现猪长到定程度之后再增重就很困难,所以我决定今年试试养两栏猪。”

“你详细说说。”郑先进也在心里开始盘算了,两栏那就是年头猪,这交上去之后其他的全是村里的,村里人分点,然后再卖点收购站去,卖猪可不比不小的收入啊。

“国家收购猪都有标准,咱们达标之后就把定额交了,其他的留着吃或者卖都是大队决定。还有剩余的时间就再养栏,年底不管啥样,那都是赚的。”

郑先进也看过刘带弟养猪,今年下了场大雪,定是个丰年,到时候养猪会比去年更加容易,所以他相信刘带弟能办到这事儿。

“行,就按你说的来,年底要真让大队创收,我定给你个大大的奖励。”

“大队长,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猪苗进圈之后,刘茵又开始了规律的生活。

谢教授年前回省城过年,年后回来待了十几天,将墓里的事儿收了尾之后,便离开了。

离开之前村里特意给开了欢送会,在这里的半年,谢教授过的挺好,会上还高兴的说了好些话。

等到晚上的时候,谢教授给郑向东送来了许多书籍,都是他这次从省城带回来的。

同时,他也叮嘱郑向东,学无止境,只要有颗求学的心,哪里都能学习。

郑向东以前虽然上过学,但那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淡了,谢教授教他的时间或许很少,但他将他认定为自己人生第个老师。

为此,刘茵还醋了回“你第个老师难道不该是我吗?”

“你是我唯的媳妇儿。”

句话就将刘茵给打发了,偏偏刘茵还受了。

由于政府的刻意保密,古墓里弄出多少东西,都是些啥,村里人都不知道。

等到谢教授们走了,县里的人从山上撤走,村里人都没啥太大的感觉。

主要是这事儿离他们太远,惦记着也没用。

更何况压根就不敢惦记,守在山上的人都是配枪的,他们不会嫌命长。

春播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沈军骑着自行车招摇过市的来了。

这回他带来的东西没用兜子,而是用蛇皮袋裹得严严实实。

沈军第次见到他们的新房子,进屋后里里外外的打量了遍。

“行啊,这房子盖的不错,不比砖瓦房差。”

瞅着屋顶的瓦片,沈军有了种危机感,他们住城里的想买块瓦片都得托关系,可他这弟弟居然能搞到这么多。

别是这几个月认识别的兄弟,他这成昨日黄花了。

“没你住的房子好。”刘茵客气道。

“我那房子也是享了我爹妈的福,和我没啥关系。”沈军坐下后“你们要是喜欢城里的房子,也能偷偷买,只是想住就有点麻烦。”

郑向东想过去城里,可去城里得要有工作,认识沈军之后他知道城里的工作都是个萝卜个坑,想找根本不容易。

刘茵目前压根没这想法,离那十年越来越近,现在买着房子也不能住,到时候给别人占走,那真是白买场了。

还不如等到十年过后,去大城市圈地买房,以后直接当包租公包租婆。

有这想法那就得从现在开始大力存钱了,最好是能弄点保值的东西,比如金疙瘩啥的。

“我们没想过去城里。”刘茵给他倒了杯茶。

这会儿,沈军才正眼看向刘茵,瞬间瞪大了眼“弟妹啊,你这是吃了啥灵丹妙药?”

“……”刘茵抿了抿嘴“再说我就把你赶出去。”

“我这夸奖你呢。”

“谢谢,不需要。”

郑向东也不喜欢别人总盯着自己媳妇儿“沈大哥,你今天过来是为了生意的事情吧?”

沈军成功被转移了关注点“方面是生意,还有个事儿,想请你们帮帮忙。”

“啥事?”

“你之前不是托我买了个照相机吗?我想借着用用。”沈军也没想白借“你们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

郑向东和刘茵都不是小气的人“借给你没问题,就是胶卷只剩卷了。”

沈军副没事儿的样子“胶卷不难弄,我只借相机就行。”

刘茵听他们商量完,想到地窖里还有许多东西,便问“你啥时候出车?”

“还能在家待上十来天。”

“我们之前存了好多风干肉、腌肉,还有些别的山货。你要想开始卖东西,下回给你送相机的时候就都给你带去。”

“行,你们得早点把相机送来,我在家只能待十来天了。”

“后头给你送去。”

说定之后,沈军也没留下吃顿饭,直接骑着自行车走了。

刘茵打开沈军带来的蛇皮袋,里头大部分都是外边的些特产,都是她喜欢的东西。

她也听到之前村里雪灾,刘祖跑前跑后帮了不少忙,她便大方的将袋子里的东西捡了些出来。当然,都是些不引人注意的,海味那些她可没打算给娘家送去。

“你等会儿上工看到刘祖,让他下工来家里趟。”

郑向东瞟了眼桌上的东西“好。”

媳妇儿真的挺可爱,爱恨分明,但也不会总记仇,只要能让她看上眼,她得到啥都会想着那些人。

相处的时候也不拐弯抹角,啥事儿都明明白白,不用人费心思去猜,再次感激,娶到仙女媳妇儿真是他上辈子积大德了。

以后定要多做善事,下辈子还能娶到她。

第38章 签名

这次送照相机, 也预示着停摆的生意继续开始。

二柱和大壮也闲了挺久, 知道又能赚钱之后, 见天往山里钻。

二柱的大嫂还好, 家里现在喂着肥猪,她又有了娃,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至于二柱的事儿她还真没啥精力掺和了。

七月份的时候, 大队长突然特别兴奋的告诉郑向东个事儿, 他和刘茵为国家做出贡献, 被选报上京市, 已经入选评定为全国个人模范。

郑向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懵,久久没能回神。

“小六,你可是给咱们村长大脸了!”郑先进从来都没有这么激动过,狠狠的拍了拍郑向东的肩膀“快回去告诉带弟这个好消息,过些日子你们就要去京市,和全国的模范起接受表彰。”

身上的痛让郑向东回神,但他现在满心高兴“大队长, 我回去了。”

这样的大好消息,确实应该赶紧告诉媳妇儿。

郑先进并不是单独和郑向东说的这话, 旁边还有不少老少爷们, 他们都听到了, 虽然不是太明白,但都知道这是个大好事儿。郑向东走,他们就抓着郑先进问具体是咋回事。

原来, 郑老五已经被判刑,因他是初犯,也没有造成恶劣的结果,所以判的并不是特别重,三年□□。

还有更重要的点,那四个盗墓贼并非初犯,严审之下,他们说出了很多以前的犯罪行为,简直是国家毒瘤。

郑向东路跑回家,刘茵刚喂了羊,看到他气喘吁吁的模样,连忙给他顺了顺气。

“有啥事慢慢说,别急。”

气喘匀后,他便将大队长说的事儿讲了出来。

刘茵也没料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当下高兴的不行“那我们可以去京市了?”这才是她关注的重点。

现在生活安稳,她有时候也想到处看看,只是去哪儿都受限制,县里还好,市里要是天来回也能偷偷去,可去省城或者出省就必须得要介绍信了,还得有正当的理由。

“嗯。”

这个事儿也在村里炸开了花,大多数人都是跟着高兴,觉得非常荣耀。

唯悔恨的就是郑大业和王大花这家子了,他们只要想到小六不久就得去京市,那拿到的奖励肯定比在省城要多,他们当初就该沉住气!不该为那两百块撕破脸。

刘家到还好,完全是与有荣焉,刘祖性子没怎么变,但勤奋了许多,也知道他姐姐姐夫得来的荣誉不容易,心里甚至期盼以后他是不是也能得个啥表彰。

郑向东和刘茵完全沉浸在喜悦之,外界无论是同喜还是说酸话都与他们无关。

想着要去京市,刘茵将家里的东西全扒拉了遍,不经放的东西肯定要趁着这几天全都吃掉,实在吃不掉就送给大壮和二柱他们。

他们也商量好了,等他们离开之后,鸡和羊都牵到二柱家去养着,旺家则跟着大壮走了。

旺家现在很通人性,也很依恋家,刘茵为了安抚它可费了不少力。

看着旺家没跟自己回家,二柱还闹心了整天,最后看到旺家不鸟自己,他也只能接受现实。

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全都要收到地窖的暗房里去,这个暗房只有刘茵和郑向东两个人知道,当初谢教授给设计的地窖本身就很巧妙,后来刘茵又琢磨着在地窖里弄了个房房,旁人绝对不会发现。

期盼之下,郑向东和刘茵终于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了。

几乎全村人都来送他们,二柱和大壮有些不舍,同时也很羡慕,但他们却不嫉妒,只想着自己啥时候也能去京市看看。好在现在哥哥和嫂子去了,等他们回来问问京市长啥样也是样的。

郑向东和刘茵挥别了乡亲,坐上了去县里的驴车,经过天的辗转,他们终于坐上了去京市的火车。

来之前两人还考虑要不要带着照相机去京市,最终商量的结果自然是没带,就连手表刘茵都没带上。去京市之后是集体活动,带着这些贵重东西很容易让人生疑。

刘茵带了不少钱,京市可是国家的心,要啥没有?想要在那儿照相留念,到时候直接去租台相机,或者多花点钱请人帮忙照。

去京市得在火车上坐二十个小时,这回两人算是给整个省都长了脸,所以待遇也非常不错,睡的卧铺,吃饭啥的都有人帮着安排好,不用他们操心。

天气热,火车上人有多,因此味道十分复杂,好在能开窗通风,能缓解二。

郑向东和刘茵两人都是吃过苦的人,比起硬生生坐二十个小时,现在有床铺给他们睡,他们很知足。

刘茵看了会儿窗外的风景后就没啥兴趣了,索性躺在床上和郑向东聊天。

从上火车开始,郑向东就处于亢奋状态,整个人精神得不得了。

“你休息会儿吧,咱们还得待十几个小时,都是这个景儿,保证能让你看个够。”

郑向东也不是看外头的景,就是觉得激动,这是他第次坐火车,想想目的地,他更加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