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节(1 / 1)

作品:《后妈总是想跑路[90年代]

没想到她都还没开口呢林大顺这五岁大的小孩儿就主动张口说情了,赵橙赞赏地看了林大顺一眼,林大顺笑着擦鼻子,眼角眉梢都是得意。

赵老叔果然是个好人,抬头看了看要下雨的天,笑着朝赵橙说了声“把谷子背进来”,自己吧嗒吧嗒紧着把烟斗里的烟草给抽了个干净,然后从门口的木敦子上站起身进了打米房。

估计是为了交通方便,打米房建在泥巴马路边上,就是个比较简陋的泥巴房子,赵老叔一家并不在这里生活,所以打米房在农忙的时候根本就没不会开门,要打米都是直接去赵老叔家里找人,然后几个人约好时间一起背稻谷过来打。

赵老叔进来以后也不多说话,找了发动机器的拐子就去旁边准备启动机器,林大顺眼巴巴跟着去瞅,估计是觉得这个动作百看不厌。

林二顺一路走一截又被赵橙抱一段,这会儿也没多累,对这个地方林二顺也不陌生,紧巴巴地也跟了过去,被刚放下背篓准备揉肩膀的赵橙一把揪了回来,“哎小屁孩儿,你可别去,小心把你绞到履带里去!”

机器是靠履带带动的,高速旋转的履带外面也没个防护设计,对走路都要摔跤的小孩子来说很危险。

要不是琢磨这会儿在路上怕是找不到人问路,赵橙需要林大顺跟着来带路,她也不会把林二顺给带过来。

虽然说是两个村距离不算远,可爬坡绕道的也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回就得快一个小时了。

背着东西走已经很为难了,现在还得拖个小崽子,想起一会儿回去还要又背又抱的,赵橙有种想要找个地方躺平了手指头都不动弹一下的冲动。

赵老叔回头看了赵橙一眼,而后朝林大顺笑了笑,心想大顺这个后妈心性应该不错,要知道这会儿村里许多亲妈都没这个功夫担心孩子呢,每次他提醒的时候亲妈还一脸不在乎的敷衍一句就不管了。

赵橙没发现,她还在用旁边的篾编大簸箕把装在蛇皮袋里的稻谷给倒出来装好,一会儿开始打米了就能直接端着簸箕往斗子里倒。

赵橙最讨厌的就是稻谷,因为它晒干以后依旧毛气很重,沾在人身上以后给人一种毛孔都被堵住的憋闷感。

可讨厌跟不做从来都没办法划等号,从有记忆开始到死之前,赵橙做过的“不喜欢、讨厌、厌恶”的事从来就没少过。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没收藏本文的小伙伴吗?我要穿越到你们的账号里一个个挨着检查了啊,没收藏的乖乖点击收藏【摸头

听说有蹭玄学这个操作,我今天更新时间定为下午六点试一试

感谢黄浩天的1瓶营养液

第19章

赵橙这边刚准备好,赵老叔那里就空次空次地响了起来,一开始声音听着就没什么劲儿,赵老叔一点不敢松懈地继续摇着拐子,等到发动机听起来有劲儿了,这才算是真启动了。

为了节约柴油,赵老叔一点不敢耽搁,指挥赵橙去出米口放好簸箕,自己端起稻谷就往斗里匀速倒入。

另一边出糠皮的地方大布袋子已经提前扎好。赵橙带过来的稻谷也不多,那布袋子装糠皮没问题,这会儿也不用急着去管。

空次空次震得人耳朵发痛的声音里空气中糠皮灰尘满天飞,赵橙一开始还憋着气,可多呆一会儿也就顾不得讲究了,一边抖着布袋口把大米抖出来,一边还要盯着林大顺跟林二顺。

看见林二顺靠得太近,赵橙还要扯着嗓子喊林大顺把弟弟带着离远点。

这会儿打米一般就打一次,赵橙也没搞特殊化,几分钟后三十斤稻谷脱壳完毕。一斤稻谷大概能出六到七两大米,三十斤也就只得了二十斤不到。

赵橙没打算要糠皮,等赵老叔停了机器开始收拾拐子的时候问他要不要收糠皮,“我这还带着俩小子,一个人要背也背不回去,要是赵叔你要收我就直接留在这里了。”

打米房确实会收糠皮,收了转手拿去镇上卖,一百斤能赚个两三块钱。

赵老叔收了糠皮,十来斤糠皮都还不够抵消打米的钱。赵橙补了三毛五分钱才够,打三十斤米赵老叔要收五毛钱。

打米房旁边有个小卖部,里面就卖点瓜子泡泡糖铅笔酱油醋之类的,赵橙背米出来路过的时候花了五分钱给两个小子买了两张太阳饼。

所谓的太阳饼其实就是铺开成大圆形的蛋卷皮,微黄韧脆,吃起来甜滋滋的。

背篓里只有十几斤大米,也有了空间放个两岁小孩儿,赵橙干脆就把林二顺放进背篓里,让他坐在米袋子上好好吃东西。

“二顺不会在咱们要吃的米上撒尿吧?”林大顺迟疑地发问。

累得晕头转向的赵橙顿时一个激灵,赶紧把林二顺拎出来架开双腿嘴里“嘘嘘”着把了一泡尿才放回去。

有得吃有人陪,林二顺不吵不闹,跟个人形面团似的随便人折腾。

“大顺,走快点,都开始吹风了!”

才刚走出打米房没多远,原本阴沉沉的天越发暗淡了,还吹起了风。

这段时间天干物燥,地上的泥巴路面上都堆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如今被大风一刮,兜头而来的灰尘浓郁得让人多说两句话晚上就可以不用吃饭了。

赵橙脱了自己身上的外套把背篓口全部给盖住,连同林二顺一起遮了个严严实实。

林二顺也不掀衣服,乖乖埋头啃饼子。林大顺也怕自己太阳饼沾满灰尘,只能往衣服里面揣着。

一大两小紧赶慢赶,路上赵橙都顾不得身上的疼,偶尔还咬牙小跑一段路。

走了十几分钟总算到家了,赵橙赶忙用钥匙开了门让林大顺近屋,自己拿了锁头也跟着进去关上门,把大风灰尘都挡在了门外,这才松了口气。

放下背篓看见里面还在一口一口吃饼的林二顺,赵橙没好气地叉着他胳肢窝把他给抱出来放到凳子上,“还是人小点儿好,什么事都不用愁。”

林大顺颇有同感地点头,“就是,要是我也两岁就好了!”

赵橙笑着骂他一句,“要是你也两岁那我病好当天就跑了算了!”

两个两岁的小娃子,想想就得累死,赵橙还真可能选择一路讨饭离开枣子镇都不至于留下来慢慢规划打算。

林大顺也只当后妈是在开玩笑,笑嘻嘻地掏出揣衣服里的太阳饼要分赵橙一半,“你别跑,我对你好,来,我们一人一半。”

赵橙不要,“上面全是灰尘我才不吃。”

还真是嫌弃得一点也不委婉。

歇了两口气缓过来,赵橙才去外面打了水又用搓洗暴晒过暂时替代洗脸巾的布给两个孩子洗了脸擦了手,又给两兄弟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这才让两人上炕玩儿。

没办法,家里空间太小,孩子们只能去炕上玩得开。

自己洗漱一番泼了水,赵橙这才开始忙活起家里的事儿来。外面眼看着大风刮得呜呜响,剩下的半块菜地是肯定没办法去折腾了,昨晚换下来的衣服今天早上就洗干净晾好,中午变天的时候就全部收进来了。

旁的也没什么活儿,赵橙干脆就把米缸用拧干的毛巾擦了擦,然后坐在凳子上开始一点点挑拣大米里的谷粒。

打一次的大米根本就不可能脱壳脱得多干净,十几斤大米赵橙最后从里面挑出了一大碗谷粒。

这谷粒赵橙单独找了个袋子装上,就挂到墙上石头缝里钉进去的木钉上,“大顺,下次要打米的时候记得把这点稻谷一起倒进去打知道吧?”

林大顺“哦”了一声,“那该是多久以后?到时候要我提醒你吗?”

“这也就十几斤米,估计也就够我们吃半个多月。”

后面一个问题赵橙没回答,林大顺也就只当是后妈要他帮忙记一下了。

大风一直吹了得有两个多小时,赵橙还在屋里闲来无事开始收拾犄角旮旯的脏东西,就突然听见头顶上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赵橙吓了一跳,反应了一下才知道这是雨终于落下来了。林大顺家的房子是石头砌成的,石头之间是用来黏合的水泥。

不过修的时候应该是河沙多水泥少,这会儿缝隙里随便用手一扣就全是沙子哗哗往下掉,很快就能抠出一个洞。

头顶上是木头房梁,覆盖瓦片的椽子跟棂皮都是竹子捆绑而成的,算不得多结实,估计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材料根本就没攒够,盖得就有些将就。

为了挡瓦上可能会掉下来的瓦虫灰层等物,主人家用竹板在中间架了一层类似吊顶的玩意儿,炕床那边上面还拉了一层灰黑色塑料布,那就是赵橙刚醒来时看见的第一样东西。

雨滴打在青瓦上面发出的声音很响亮,响亮到赵橙都开始担心这屋顶够不够结实了。

好在一开始还没出什么问题,咚咚节奏稀疏分明的雨声很快就连成一片,彻底变成了哗哗哗的声音。

这场雨来之前就酝酿得气势汹汹,下起来也一点不温柔,伴随着雨声,赵橙拿着扫帚把柜子下面炕床边角都了个干净,收拾出半簸箕的陈年垃圾。

之后又把家里唯一的那口深口木柜打开翻看了一遍,发现里面就两床厚厚的棉被,一床还是死板死板跟一块木板似的,应该是冬天里用来垫着睡觉的,那另一床稍微绵软一点的就该是用来盖的了。

这家里还真干净得不像话,翻了个底朝天都没能翻出什么家当来,要不是家里还有俩孩子,赵橙都要怀疑这房子根本就没人住。

大约五点多的时候,外面天还沉得跟马上要天黑了似的,赵橙已经把家里擦得干干净净了,左右也没什么事,干脆就早点准备晚饭。

晚饭吃的还是稀饭,不过托张媳妇的福,小半背篓的野菜足够赵橙煮一锅在味道上稍微能有点追求的蔬菜粥。

加了猪油加了野菜的大米粥,再多花点柴火慢慢的炖出米油来,赵橙有些惋惜家里没有鸡蛋也没有姜葱,要不然这锅粥还能更好吃。

惋惜归惋惜,赵橙还是把剩下的粥全都包圆了。

猪圈棚那边屋顶是茅草的,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晚上洗澡是不方便了,所以赵橙就烧了点热水在屋里擦洗一番就上炕睡觉了。

即将睡着的时候赵橙听着外面的风雨声还暗自感慨,在这样的天气中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真是再幸福不过了。

可惜等到半夜三更被一阵湿凉惊醒的时候赵橙就完全没有幸福感了,剩下的只有满心卧槽加郁闷。

因为她发现这青瓦房顶也根本撑不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漏雨的,炕床都已经被打湿了三分之一面积了,赵橙赶紧把林大顺跟林二顺往炕头挪了挪,打湿了一截的薄被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扯开,只盖还干着的另一半。

赵橙睡的是炕中间,身上衣服也打湿了,摸黑起床换了一身干燥的,然后就是点亮煤油灯仰脖子认真寻找哪些地方在往下滴水,找到一个位置就赶紧往那下面放个盆子桶什么的。

可惜漏雨的位置太多了,睡觉前才被赵橙收拾干净的木柜上面更是全部都湿透了。

等到赵橙把吃饭的粗瓷碗都拿出来接水,这才没其他地方了。

赵橙往地上一看,得,房间里半壁江山都被各种接水器皿给占据了。

下半夜赵橙是没办法好好睡觉了,只能缩在炕头挨着林大顺两兄弟勉强眯一会儿,还要时不时醒过来去看看接水的东西满了没有,满了还得及时倒进水桶里。

快天亮的时候赵橙迷迷糊糊打着盹儿的空隙,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怪不得当初醒来的时候发现炕床顶上的黑灰色塑料布上有痕迹,那分明就是常年漏雨遗留下的痕迹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的老房子,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下雨天漏雨了,哈哈哈经常睡到一半的时候迷迷糊糊被妈妈挪到边边上去,然后身边可能就是一个大瓷盆,漏进来的雨滴进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女主真的好苦逼了,唉【托腮

ps:看了看字数跟章节,大概再有三天就该入v了吧,入v当天还是会争取按照规矩来一次爆三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拱手】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灯吃掉、再盗我的晋江币就去死 10瓶;辰辰妈妈 5瓶;时过境迁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第二天早上雨过天晴,赵橙忙活着煮早饭收拾昨晚被大风刮下来的屋顶茅草扫地晒被子凉席时,远在竹海省的林建成四人也终于把货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这次他们来的地方叫甜城,一听名字就知道这里的特产是什么味儿。

虽然是个二线城市,可因为有一条沱江穿城而过,所以来往的货车商人还是不少,林建成他们就是货车车流中的一员。

交接了货物以后林建成他们也不会急着走,如果可以再接到回程可以捎带的货,这一趟他们赚的就能更多。

熊大山在这边有些人脉,晚上半夜的时候进的甜城,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熊大山就带着林建成出门找货去了。

秃子跟胖子也不在意,反正他们也没那个自己买车出去单干的打算,自然也就不在乎老大是不是给林建成开小灶什么的。

在他们看来林建成就是异想天开,他以为自己会开个货车就能当老板了?买车的钱可不是小数目,自己单干了无论是联系货源还是路上的风险都得全部自己负责,一不小心就能赔得倾家荡产。

像他们现在这样多好啊,拿着不低的工资帮老大开车,要是路上出事了老大能负责,平时出来一趟还能自己拿钱倒腾点东西卖,只要不耽误正事,赚来的钱都归他们自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