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2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九阿哥听到太子二哥的声音,又想哭了。他知道皇阿玛和太子二哥都尽力了,也知道满朝文武都是做出了最大的妥协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委屈,说不出来也哭不出来的委屈,此刻一听到太子二哥的声音,这股子憋在心里的委屈就冒了出来。

太子二哥听到他声音里的迷茫,愣了愣,轻轻问道:“想不明白?”

“明白,又好像不明白。”九阿哥的口气委屈巴巴。

“你心里的疑问,等你回来再说。太子二哥知道了你的心意和决心,也很欣慰你有这个担当。只是你要注意,要成家了就是大人了,遇到事儿不能只顾自己哭鼻子,要多多的安慰安慰自己未来的妻子。”

九阿哥一愣,反应过来太子二哥的意思,心里有了一丢丢小羞愧,立刻感激的下保证,“太子二哥放心,胤禟知道,胤禟是男子汉。”

兄弟两个又简单的说了几句,挂了电话,九阿哥转头看向伊丽莎白公主,羞愧的说道:“很抱歉尊敬的公主殿下,应该是我去安慰你。现在你来安慰我,我还和你哭诉。实在是很不男子汉的行为。”

伊丽莎白公主一愣,随即笑的如同花儿绽放,脸上带了羞红,“九阿哥,没事儿,这个结果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好,就是很愧疚因为自己的身份拖累了你。”

“你怎么会这么想?尊敬的公主?”九阿哥很吃惊,真心庆幸刚刚太子二哥这通电话。

“娶你是我自己愿意的,会面临的困难我也都有预想,也做好了心里准备。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种,虽然心里有点儿失落,但是我很开心。真的。”发现公主眼里的不确定,九阿哥立刻奉上最真诚的语气和表情。

“我,我母亲,···,你?”伊丽莎白公主鼓起勇气问出来,却是说不出口,大眼睛里全是紧张不安。

九阿哥愣神,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的教育里,对于公主的母亲叶卡琳娜女士这类“弱女子”,不苛责却也是无视的。哪怕他娶了伊丽莎白公主,他也只考虑过彼得大帝的想法,接受了这个岳父,却从未想过要接受一个岳母。

发现公主因为没有等到回答,眼里出现了难过的自卑之色,小手无意思的绞动衣襟,九阿哥心里一酸,蓦然想起太子二哥说过的那句话,声音轻轻却是分外肯定的说道:“尊敬的公主殿下,请不要因此介怀,这不是你的错。你很好。当然,这也不是叶卡琳娜女士的错儿。”

一直到晚上就寝的时候,伊丽莎白公主还是恍恍惚惚的如同身在梦中,他说出身不是自己的错儿,还说这也不是母亲的错儿。

明亮的月光照在安然入睡的公主的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她嘴角的那抹甜蜜的笑容。

万物复苏的1703年春天,九阿哥的相亲之旅结束,回到了京城。彼得大帝紧急的准备封后大典,正式册封伊丽莎白为罗刹国的公主殿下。三阿哥作为大清皇室代表去给九阿哥提亲,大清国的九阿哥迎娶罗刹国的伊丽莎白公主的消息传了出来。

不光是大清国和罗刹国的贵族们震惊,东欧、西欧、等国家,全世界的人们都震惊。

恭亲王娶美地奇家族的安娜女士,他们可以接受,虽然安娜女士是一位寡妇,但是她出身正派,为人正派,教养和礼仪无可挑剔。可是九阿哥娶伊丽莎白公主,佛祖啊,上帝啊,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吗今天?

再听到彼得大帝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答应送的陪嫁,再听到九阿哥自愿做个光头阿哥的举动,全世界人们都张大嘴巴,不说话了,吃鸡蛋吧。

人人都说爱新觉罗家代代出情痴,可真没说错儿。皇上这辈子没有,结果下一代一下子出来太子殿下和九阿哥俩。

讨源书屋里,九阿哥绘声绘色的和兄弟们讲述他的相亲之旅,“亲眼看到法兰西女子的小腰,我差点没吓晕过去。王太子说这已经是十八公分,实在无法想象十四公分腰的模样。”

十四阿哥伸手比划了一下十四公分的长度,目瞪口呆。

弟弟们齐齐看向曾经见识过十四公分细腰年代的太子殿下,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

四位哥哥都是笑而不语,五阿哥嘿嘿直乐,六阿哥提醒他们,“注意礼貌。”

九阿哥咳嗦一声,继续说道:“我和你们说,俄罗斯人有着世界上最好看的鼻子。真的。鼻子和额头的角度,鼻子和面容、嘴巴的搭配,怎么看怎么好看。”

四阿哥不以为然,“这个不奇怪,你们没发现吗?气候越是温暖的地方,人的鼻子越短,鼻孔越大。”

醉心医学的七阿哥忍不住出声解释,“世界上最热的地方,黑人的鼻子又宽又平,是为了一下子吸入更多的潮湿空气。但是北欧寒冷,人的鼻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进化的又细又高,为了让冷空气在鼻子里有足够的时间加温过滤。”

八阿哥接口,“眼睫毛、眼窝、身材也是一样的道理?极冷和极热的地方,人体新陈代谢比温暖地方的我们快。”

“是这样没错。我们大清人,很少有太子二哥这样,长着浓密纤长的长睫毛,清晰流畅的眼线,完美标准的五官。”

被夸的太子二哥含笑不语,众位兄弟们都不想再自虐的去和太子二哥比较。十三阿哥嘿嘿笑,“将来九哥的小娃娃,估计和那些美丽的混血儿一样聪明可爱。”

九阿哥一脸骄傲,“那当然,我和你们说,公主殿下有着罗刹国最美丽的鼻子。”

三阿哥笑话他,“九弟,你确定小娃娃将来不随你长?”

众位兄弟?哈哈哈,三哥就爱说大实话。九阿哥很生气,大声发誓,“小娃娃一定和我一样聪明,和公主一样美貌。”

这下众位兄弟更乐呵了,公主的美貌他们都有所耳闻,但是九阿哥的“聪明”也是人尽皆知哟。

九阿哥面对这伙儿最爱打击他的兄弟们意味深长的目光很是不服气,自知说不过他们,只能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生个最美、最聪明的小宝宝出来给他们看。

兄弟们愉快的聊天,太子殿下看着时间快要九点了,就催他们休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九阿哥瞅着空来找他解惑。

感觉今儿的桃花开的特别好,太子殿下就领着他在澹宁居的小院子里坐下来,宫人给他们送上来茶饮点心就退了下去。

望着九弟眼里的疑惑,轻声说道:“虽然孤一直认为,人的出身、相貌等等,和人品、才华,甚至未来,无法划上等号。但是孤也不得不承认,出身很重要,因为那代表了你为世人所接受的自信和坦然,你天经地义的承受着天地、亲友的祝福。”

因为伊丽莎白眼里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也有了深切感触的九阿哥很是认同,“以前弟弟从没想过这方面的时候,现在才发现人的出生,天然的带给人的差异,身份的正统,不正统,差别太大。”

太子殿下很欣慰弟弟的成长。

“卑微的,或者是不正统的出生没有原罪,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家庭的孩子没有错。只是世人通常都不去谴责不负责任的父母的任性行为,大多对无辜的孩子表达歧视。当然,作为子女方,天生就要承担父母留给他们的尊荣和耻辱,富贵和贫穷,这也是天经地义。”

九阿哥想到其他人家庶子过得日子,情不自禁的目露感激,“太子二哥,弟弟们遇到你,真的很幸运。我和公主殿下说了,我会尽量不纳妾,就算纳了也不生庶子女让她养。反正现在嫡出儿女的地位一样,没有儿子也不怕。”

“九弟能想通就好。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父母给予的基础上奋斗,做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和抉择。太子二哥只希望,等到九弟和伊丽莎白公主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能和现在一样肯定的对彼此说,不后悔。”

发现他听得不明白,太子二哥也没有多说。年轻的热情太激烈,偏偏人生又太漫长,只能是用心灵,用思想去认真经营。

六月份的时候,恭亲王和安娜女士的大儿子出生,一个健壮漂亮的小家伙,把恭亲王的岳父大人欢喜的直接就搬来了京城定居。

八月份的时候,九阿哥大婚,九福晋的美貌又让世人惊叹了一把。本来对于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两个人没有变化的容貌习以为常的大清国人,瞅着太子妃和年芳十六岁的九福晋站在一起拍的照片,突然发现,太子妃看起来还是当年那个初初从边境回来的,十六岁的小姑娘。

康熙皇帝对于宝贝儿子和太子妃一直不变的这张脸也是叹息不已,翻来覆去的折腾了三晚上,失眠了三晚上,终于做了决定。

这一年的春节一过完,自觉很累需要休息的太子殿下美美的一觉醒来,听到宫人禀告,还没来得及换下来亵衣亵裤的他出来寝殿一看,叔伯们弟弟们都在,大哥也在,宗室大臣们也全在这里。

太子殿下一脸懵,然后就迎来了大臣们三呼万岁的跪迎。

···

发生了什么?

恭亲王乐的看太子殿下的“笑话”,裕亲王好心的把皇上,应该是太上皇了,把太上皇的留书拿出来给他看。

“世界很大,皇阿玛要去看看。ps:弘昈和弘嗥一起。”

太子殿下捧着这个小纸条,感觉能看出一朵花儿来。

皇阿玛不光是自己溜走了,还把能帮他做事的两个孩子也带走了。瞅着大臣们紧张的好似狱卒看管“犯人”,生怕他也来个离家出走的模样,满脸无奈的他,无奈的穿上了自家皇阿玛提前给他做的杏黄龙袍。

大清国人对于太子殿下继位很是开心,看着他眉宇间的那抹无奈之色更是开心。

其实这些年来,对于慢慢淡出世人目光的太子殿下,老百姓多多少少的都有所感受,都在担心一向淡薄名利的太子殿下会不会来个环游世界,隐居山林之类。现在太上皇不光自己先去环游世界,还把三阿哥和四格格给带走了。

弘晷大格格在外头打仗,弘旻二阿哥天天窝在玩具处不出来,太子殿下不继位咋办?太上皇英明神武,太上皇明察秋毫,太上皇您老人家最可爱!

等了这么些年,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太子殿下登基,此生无憾了有没有。

大清国人吼着,跳着,载歌载舞,庆贺他们的太子殿下登基。

公元1713年春,刚刚过完了四十岁生辰,正式步入不惑之年的太子殿下一大早起来,乖乖的坐在椅子上,任由自家太子妃折腾他的脸蛋。

粉擦擦显得皮肤暗淡一点儿,眉毛耷拉一下,眼角下垂一下,眉宇间添几道皱纹,最后把小八字胡给沾在上唇。

太子妃怎么看怎么不满意,太子殿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好像是要参加化妆舞会。

“你看看你这双桃花眼,和我们刚刚出生的小孙儿的眼睛一样清亮,一看就不是四十岁的人该有的模样。”

被嫌弃的太子殿下很无奈,“嫌弃别人的相貌是不礼貌的,太子妃殿下。”

“不嫌弃你。”太子妃嘻嘻笑,“永远年轻的太子殿下。”

永远年轻的太子殿下很无奈。连太子妃的脸上都出现了岁月的痕迹,可他却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好似刚刚到星际时代的成年阶段。想到以后每天都要这么化妆,放弃挣扎的他干脆把小八字胡揭掉,起身去洗漱间用太子妃的洗脸用品把脸上的妆洗掉。

没有了那些黏黏糊糊的东西在脸上,果然是一脸清爽,浑身轻松。

“太子妃殿下,世界很大,你要不要去看看?”

正在给他准备人=皮=面具的太子妃闻言一愣,随即开心的笑了出来,特大声特响亮的回答,“去。”

风水轮流转,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不,十年后就转到了弘昈的身上。好想哭的弘昈三阿哥在叔伯们大臣们的紧俏盯人下,委屈巴巴的穿上了亲阿玛的龙袍,正好父子俩身形差不多,不需要临时赶制。

阿玛带着额娘离开前,居然都没给他们留几个字。当年他们还给他留了书信来着。弘昈越想越委屈,做到龙椅上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出来。

他才二十出头。

他儿子还没剃头。

新皇帝的眼泪吧嗒吧嗒的朝下掉,把他的叔伯们吓的盯他盯的更紧了。

正在和佟佳太皇太后陪着荣升为“无上太皇太后”散步的无上皇--康熙大帝轻声解释,“这些年,也是难为他了。”

无上太皇太后虽然也很理解太上皇的为难之处,可总归是舍不得,“孩子才四十岁,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

“皇母说的对,玄烨即刻给他下旨,让他顺便私访地方,做个巡天钦差。”年愈六十依然头发乌黑的无上皇故意气呼呼的说道。

“不用了,让孩子出去好好玩几年。”头发花白的无上太皇太后转眼间又开始心疼了,“自打他剃头进学,就没见他哪天真正的轻松过,出门玩也是陪着长辈,照顾晚辈。”

“有皇太后陪在他身边,我也没有不放心的。”

无上皇笑了笑,“那玄烨去陪小家伙们做早课?”

提到那两个乖巧可爱,同样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小玄孙,无上太皇太后果然很是乐呵,“你去给他们开蒙,我们去看小宝宝。”

太上皇这一走就是五年,一直到他收到无上太皇太后身体不大好的消息才赶回来。

戴着老花眼镜的无上太皇太后,睁着昏花的老眼看清楚他依旧年轻的容貌后,在心里深深的叹息。

转头看向已经露出来明显的岁月痕迹的皇太后,更是难过。

这个孩子,难道是注定了孤独终老吗?

陪了无上太皇太后两年,把拒绝合葬顺治皇帝的老人家送入孝陵的单独的陵墓,心里沉闷的他给无上皇诊完脉后,在无上皇和孩子们的催促下,领着媳妇又离开了皇宫。

白雪皑皑的天山上,正在摘菜的皇太后很郁闷和正在洗菜的小闺女抱怨,“额娘的左眼角又长了一条皱纹,你阿玛的脸还是没变化。”

已经成为新一任萨满的弘嗥小公主立刻安慰亲额娘,“额娘不用担心,您就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阿玛也会夸你美。”

这些年被太上皇宠的越发幼稚的皇太后把摘好的菜交给闺女,不确定的说道:“如果额娘先离开了,你阿玛再续娶怎么办?后娘肯定会虐待你们,给你们吃毒苹果。”弘嗥小公主熟练应对,“阿玛不会续娶。”

皇太后犹自不放心,一边切菜一边絮叨,“你们不知道,你阿玛是一个多么心软的一个人。小姑娘对他哭一哭,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弘嗥小公主笑嘻嘻,“也就额娘一个小姑娘敢对阿玛哭鼻子,其他人哪敢?都近不了他的身边儿。”

听到闺女这句话,想到当年闺女的阿玛也说过类似的话,皇太后忍不住笑了,不过她想到那些美貌且武功高强的山门姑娘们,又有了愁容,“你说现在的山门中人也变得和俗世年轻人一样的开放,热情大胆的很,见到你阿玛就上去表白。”

宝贝闺女立刻跟上,“那也近不了阿玛的身边儿。”皇太后又是笑,“你阿玛这些年,功力越发深不可测,你姐姐天天练兵领兵没时间,你有空的时候,跟你阿玛多学学。家里的孩子,就你们俩经常出入危险之地,要注意保护自己。”

“额娘放心就是。我们保证把所有敢对阿玛起了不轨之心的人都打跑。”弘嗥小公主有模有样的保证。

母女俩一边说话一边手脚利索的把晚膳弄了出来,和几位同样隐居此地的奇人异士尽兴的手谈了一局的太上皇,正好回来用膳。

半个洋葱去皮,切成碎丁,与两勺马哈鱼子拌匀,静置两小时左右做冷盘的御制大马哈鱼籽,不辣不腥。

用内蒙古赤峰散养的牛身上的牛肉做的中式牛排,涂蜂蜜后烙两个小时的薯条,金灿灿且带着甜味,月牙形的小豆豆翠绿翠绿的喜人,配合蕃茄沙司和辣酱油制作,微辣中带甜,色香味俱全。

口感清爽脆嫩的清炒茭白芦笋;全驼掌剥皮去腥后经过三次水煮,三次汤炖,然后用放入调料的汤文火慢炖了一天的扒驼掌配以菜心,肥而不腻,肉嫩鲜美。

最后再配上清炖出来的大马哈鱼头汤,弹牙香口的大马哈鱼丸更是味道鲜美,滋补养身。

太上皇用着这个家常菜,瞅着用巴盟的西瓜、香瓜、花兰柿,莎木佳的葡萄做出来的水果拼盘,感觉非常的舒坦,习惯的先给两个大宝贝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