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6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气宇轩昂的太子殿下眼睛微合,神态自若、神思飘忽,乍一看起来,同大殿堂里主要供奉的,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尊佛”竟有几分相似之处。同样的悲天悯人,同样的光照浊世,同样讲究众生平等。

神秀大师将太子殿下的“智能德性”看在眼里,心里万分感叹之余,忍不住双手合十,朗声念了一句佛号。

怪不得皇上和石溪道人他们,都不再担心慧根天生的太子殿下会做出,和世祖皇帝当年一样的选择。儒家言“化被草木,赖及万方”;道家说“润化万物,泽被苍生”;佛家讲究“慈悲济世,普度众生”,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欢喜、厚爱天下一切生灵,他,已然是佛。

既然已经是佛,槛外、槛内又有何区别?

胤礽不知道神秀大师对他有这般高的评价,他被这声振聋发聩的佛号唤醒,想到老师石溪道人和神秀大师的知己交情,再想想神秀大师的这番厚情款待,以及自己的沉默寡言,就有些不好意思。

“大师请讲。”

您有什么小要求尽管提出来就是,能做到的他一定尽力。

神秀大师目光慈爱的看着他,微微一笑,让胤礽瞬间感觉好像是迦叶尊者临世,在对着他破颜而笑。

如来佛祖在灵山会上拈着金色菠萝花不动生色、意态安详,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

不立文字,是为无言。因为这是一种无言、无法言说的心境,纯净无染,坦然自得、超脱一切却又与世长存。迦叶和佛祖心心相印,拈花微笑,是为一切尽在不言中,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安详世间、调和万物。

然而此时此刻,太子殿下迎着主持大师那佛门特有的神秘微笑,却没有任何“心心相印”的感觉,他只有点儿懵,“大师,孤没有金色菠萝花,也没有心-印-心法门,更无衣钵、法统交代未来佛弥勒。”

佛家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是佛。可是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一个“入海算沙徒自困”,愚鲁不识的大俗人,不知道自己的下辈子会在哪个世界,会是什么种族,心有所想,空不了,悟不了。凡尘俗世挣扎,只待青丝变白头。

所以大师你不用笑的这般乐观荡漾,自信真秒。

神秀大师反应过来后,又是一个微笑,太子殿下真乃秒人也。

太子殿下···

大俗人太子殿下深刻的感受到佛门中人的爱笑,会笑,对着一朵实实在在存在的花儿,不用“睁眼说瞎话”,也能让世人自行解说出那么多道道。如果按照他的理解,佛祖当时就是在犯懒不想说话。

神秀大师面对太子殿下的小无奈还是微笑,伸手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沙弥招了招,开口说道:“难得今儿有缘可以见到太子殿下,恰有一位小沙弥,年七岁,性情高洁,聪慧过人,吾欲接纳为嫡传弟子,若太子殿下方便,不若给他赐个法号。”

被有缘的太子殿下···起名废的太子殿下···

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对着他规规矩矩的行礼,神色镇定、表情端正,眼里一抹灵性跳动,出尘脱俗,胤礽在心里感叹一声普陀山的人杰地灵,嘴里胡乱说道:“孤对佛法不通,姑且以名论名。沙弥二字本是梵语,意为勤策男。”

“当年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七岁出家,已受十戒,却因不满二十岁不得受具足戒,所以释迦牟尼就取了沙弥的称呼,让他作为首位沙弥开始修行。沙弥,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当息恶行慈、觅求圆寂。”

“小和尚古貌神清、心性安定,更难得的是慧根深厚、道伏德馨,有缘成为住持大师的嫡传弟子,将来当是德字辈大师中的佼佼者。求寂、息慈、勤策应是无须再言,就,德空,如何?”

一切本然,非空空也。一切唯心造,心空及第归。

佛祖所拈之花本就是天地自然生成的花,是为空;天生天长的佛祖也是为空;世界万物其实都等于是空,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心出发,心想的结果。心无所想,心空了,甚至连“无所想”的心也空了,连“心空了”的空了也空了,就是悟。

迦叶尊者悟了就是悟了,其他人不悟就是不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延伸来说,花即是空,话即是空。清净无染的自性佛非常淡然,多说无益,何须多言?自在自性的佛法,自当是不着形迹、不着痕迹、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妙”,不可言。

既然小和尚有缘被神秀大师引到他的面前,秉承着众生平等、亲疏有别的意思,想要借机还给神秀大师一份人情的太子殿下,非常期待普陀山佛门再出一位德高望重、忧国忧民的高僧,一位深通神佛之奥意的尊者。

小和尚,新鲜出炉的德空小和尚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对着胤礽鞠躬行礼,“谢太子殿下亲赐法号。”

太子殿下微微点头,眼睛微眯,自在轻笑。他也觉得今儿自己是超常发挥,居然能想到这么个灵性的“空”字。

神秀大师也是开怀欢喜,心爱的小徒弟能得到太子殿下的赐名,还是赋予厚望的“空”字,可谓是造化不浅,福源深厚。

胤礽在大雄宝殿周围转了转,参观了放生池的大银杏树后,就在神秀大师的陪同下,去看历代文人墨客在普陀寺留下的诗联,观摩他们的书法遗迹。

看到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宦海梦迷人”的时候,太子殿下面对不事生产的佛门神神叨叨的说什么名利世俗,不由的轻轻摇头,发现他如此直白的表示不认可的神秀大师又是望着他微笑。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彻底无视了最会神神叨叨的住持大师。继续朝下看,福坚法师的“···山路松声风推日,红雨山房逸民居”,让他也不由的微笑开来,山、松、风、日、雨、逸民居,多么静谧美好的农家乐。

等到他看到自家皇阿玛第一次南巡的时候留下的诗歌,“鸣笳伐鼓速兵机,百胜谋成夜合围。月黑风高神鬼泣,金戈白马识天威”,忍不住在心里一声叹息。

在大清国的火器没有研发出来之前,一心要定武安边的康熙皇帝,遇到了一心要报家仇的施琅大人,两人一拍即合。朝廷的水军、施家所有成年的男丁,和琉球的郑成功军队经常打的烽火连天、波澜壮阔。

想到那几起激烈空前的澎湖海战,他心里就有些伤怀。可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被康熙皇帝等人的说话声唤醒,原来康熙皇帝领着一大队人,也逛到了这里。众人见过礼后,都纷纷起哄让康熙皇帝再留一首御诗。

不善诗词的太子殿下立刻就想偷偷的离开,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对这类场合向来都是敬谢不敏。奈何康熙皇帝不放过他。惫懒的臭小子虽然不善作诗,但是字儿写的好啊。

于是刚刚转身挪脚的太子殿下就听到了来自康熙皇帝的吩咐,“胤礽过来,皇阿玛口述,你来写。”

胤礽···

他一点儿也没有到处题字作诗的爱好,可他的小胳膊拧不过自家皇阿玛这条大腿。满心无奈之下,只得乖乖的提笔。

神秀大师瞅着太子殿下这个模样,心里更是开怀。太子殿下如此懒怠,将来民间能见到他亲笔手书的机会估计很少。普陀寺的这份墨宝,当是一枝独秀吆。

康熙皇帝朗声吟了一首七绝诗,“林麓蒙茸径转深,青山偏自解招寻。···流涟徒倚频移席,何日还期一再临。”胤礽握着小狼毫,平心静气,那边话音一落,他就开始运笔。

众人平心静气的等着,等到他落下最后一笔临的一横,康熙皇帝立刻捧起来观看,越看越点头。

虽然觉得宝贝儿子是感觉字太多,偷懒写了小楷而不是大楷,但是这个字儿却是发挥了他的正常水平,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笔笔不同却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自然贯串,一眼望下,好像是一串串黑珍珠项链,光彩夺目、神采飞扬。

神秀大师忍不住探头观看,也是赞叹不已,太子殿下的书法,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似乎有着唐朝书法大家欧阳询的品格,但是他在捺笔、起笔、收笔、尤其是转折的地方,却又好像承自三国钟繇的风采,笔势如飞虹戏海,大气空灵。

康熙皇帝也没指望懒儿子能再写个名儿提个字啥的,让高士奇把他的小方印拿出来盖上印后,又给他递了个你知我知的小眼神。

堪称康熙皇帝肚子里蛔虫的高大人,立马秒懂。一路上捧着这张太子殿下的亲笔手书,走哪儿都不撒手。不管神秀大师怎么耍赖哀求,总之就是不撒手。让太子殿下给小弟子取法号就不说了,还想要太子殿下的亲笔?美的你吆。

长的不像个出家人,心眼儿多的也不像个出家人,忒不讨人喜欢。

不提神秀大师怎么和高大人折腾,康熙皇帝一行人却是不能在普陀山久呆,太阳一开始落山,他们就开始回转。等到胤礽回到飞龙号,用完晚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今儿一天都在当地的女子学院参观的太子妃虽然也觉得有些累,却是瞅着他比去的时候舒展一些的眉眼,笑的欣慰。

准备沐浴的时候,太子殿下想到自家皇阿玛虽然熟通佛家典籍,喜与僧徒交往,却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自己沉迷,更不让其左右自己的决策,甚至于对其保持警惕的态度,就问太子妃道:“太子妃对于佛门怎么看?”

太子妃一边帮他宽衣,一边回道:“出家人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些僧徒是“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有些却是“离俗以为高,矫情以绝物”。你是不是看不惯他们不事生产还妄言愚民的行为?”

胤礽不置可否。他想到各地方巡抚的汇报,目前大清国敕建的大小寺庙已经快有九千处,私建的大小寺庙共有三四万处,在册的僧徒大约有十万人数,道士约两万人数,尼姑约五千人数。就很是不认同。

无论寺庙还是僧众,这都是一个太过庞大的数字,再想到原本历史上康熙年间的佛法昌盛,寺庙的数量和僧徒人数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倍,小眉头就皱了起来。佛教在大清时期如此兴旺,与满清朝廷的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打佛教传入华夏,和儒道两家不断融合,现在不光是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就连读书人也喜参禅悟道,参佛理不误儒业的“高雅”行为如此盛行,自家皇阿玛这般支持佛门,一方面是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政治考量。

当然,他本人对于儒释道三家、甚至是基督教的浓厚兴趣,还有他那份喜好游山玩水,探访名山古刹,姿态亲切的与僧侣间保持着互动往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跳进浴桶里,把头埋进水里憋了几分钟,在出水后他就有了决定,佛门的发展,还是要适当的管控、抑制一下。这些寺庙道门,掌控着国家那么多土地,还不用交税,如果任由他们发展、膨胀起来,于国于民太过不公。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嘿嘿嘿,今儿憋了半天,也没憋出来一首看的过眼的诗,太子殿下只能写字就好。蠢笨的我,对不起太子殿下。嘤嘤嘤

第180章 飞机

盘坐在浴桶里, 脑袋仰靠在浴桶顶部的小架子上,闭着眼睛, 轻声说道:“太子妃说的对,他们也是人。”

是人就不要搞什么特殊化。众生平等, 既然是一样的享受国家各项政策、公共设施, 那就应该一样的纳粮交税。

太子妃刚刚挤了一把洗发露在手心里, 正要朝他头发上抹, 突然听到这么一句,当下就笑了。

“他们活的好好的, 当然是人。”魂归西天极乐世界, 不是鬼就是魂飞魄散。摸着他头顶上新长出来的青茬, 太子妃小眉头微皱,“我们出来这么久了, 应该找个时间给你剃梯头。”

现在这一头大辫子, 确实是以前那一根细细长长的金钱鼠尾好看多了。而且太子殿下的发质很好, 黑亮浓密、柔润顺滑。老人们说头发软的人心肠也软,这个呆子可不是心肠最软吗?

太子殿下闻言,小眉头紧皱,他真的不适应被陌生人-剃头匠剃头的感觉。这么多年来, 一个月一次,可是他还是不喜欢、不习惯。

或者说, 他打内心里排斥剃头。好好的头发,为何要剃成这个样子?

一起生活了三年,太子妃已经被他的各种小矫情逼的十项全能, 一看他这个万般不乐意的样子,当下就小无奈的安抚他道:“明儿早膳后,我试着给你修修。”太子殿下立刻夸奖,“太子妃大善。”

太子妃被他这幅逃脱升天的模样逗乐了,拿水瓢舀水给他冲干净头发,擦干净盘在头顶,就先回到寝室,钻进小被窝等他。

他们都已经长大,他的嗓子开始变化,嘴巴上的小胡子开始生长,她身上的女子特征也越发明显。

两个人身上的这些巨大变化,让她很难再和前两年那样,和他光溜溜儿的坦然相对,毫不顾忌把他扒光光、帮他擦身等等。奈何全无所觉的太子殿下,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偶尔帮她换亵衣亵裤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扭捏顾虑。

一个人躺在床上,眼前不停的闪现刚刚离开的时候偷瞄到的那一眼,脑袋里控制不住的浮想联翩、遐想不断、白皙的脸蛋上不知不觉中浮起一层红晕。

当她被宫人进里间收拾打扫的动静惊醒回神,想到里间那个让她心跳加速的大美人,其实就是一根不开窍的木头,每天晚上沐浴的时候,都是毫无知觉的在她面前大敞着身体,一副全然大方的姿态,她就按耐不住心里的气恼,抡起来拳头锤打着他的小枕头。

她都好久没帮他擦身了,他也没问过她原因。这个呆子,呆子!

又换了一桶浴汤痛快的泡了一场的的太子殿下,终于觉得泡的舒坦、洗的干净,从浴桶跳出来后自己拿过一块大浴巾擦干净身上的水花,穿亵衣亵裤的时候发现头发还有些潮湿,就直接运功蒸干。

唤人进来打扫整理,他从里间走出来,就看到了太子妃脸色微红、气咻咻的锤枕头。

心里纳闷不解,爬到床上后伸手把她搂在怀里,拉上被子,他就忍不住问了出来,“太子妃,有事请讲?”

自觉没有他那个没羞没躁的呆性的太子妃讲不出来,直接把头埋在他怀里,给了他一个黑漆漆的发顶,还有一声特别傲娇的哼哼。

无缘无故被哼哼的太子殿下好脾气的继续发问,“太子妃,孤需要你说明白。”

“不说。”太子妃越发生气,稍想想就脸冒热气,让她不敢抬头,怎么能说出口?

太子殿下的眼神儿变得无奈,就算他可以感知到她的情绪变化,甚至感触到她的魂海,他也没有读心术那样的本事,知道她在烦恼什么。

以前他觉得,自己对自家太子妃很了解,不管是大婚前的哭闹示弱,还是大婚后的羞涩表白,都无损于她给他的第一印象,无损于她的过人才华、缜密周全。所以他也从不觉得,她会变得和其他的小姑娘一样多愁善感、难以捉摸、变化莫测等等。

可是春兰姑姑在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提醒他,太子妃长大了,开始知道爱美了,需要他多夸夸;嘟嘟也说处于青春期的小姑娘心思敏感多变,需要更多的耐心对待。

虽然他平时都不在意这些,对他们的说法很不认同,可是细细琢磨下来,却也发现了太子妃这一年来的变化。

一个小奶嘴就能让她浮想联翩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念头,思虑、担忧、急躁,简直…。就算里面又装模作样的成分,那几分真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好吧,再怎么清楚明白这些道理,他也不知道太子妃又因为什么事儿闹别扭。

“太子妃,孤希望你可以说明白。”

“我不。”

“你要孤拽你出来?”

自觉打不过他的太子妃听到他语气里的着急和严厉,感觉特别的委屈,一种夹杂着愧疚自责、心疼心酸的委屈。

她明明知道他的感情反应比一般人慢,比一般人浅,却还是因为这三年的温馨相处,按耐不住的起了奢望。想要他给予更多的,特别的关心、关注、欢喜、甚至是稍稍一点男女之情。

可是他没有一般人会有的大哭大笑、大喜大悲的情绪反应,并不是他的错。她都不知道,他上辈子除了那个冷漠的大家庭、小家庭是怎么样的冷漠?也不知道除了家庭以外,他还经历过什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人抹着“泪雨”还哭不出来?

当然,她也很庆幸他上辈子娶的那个女子没有发现他的好,没有和他约定三生,否则就他这个重承诺的呆性子,这辈子肯定不会再接受其他任何人。

吸了吸鼻子,把眼里的泪水憋回去回去,太子妃刚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他担忧、催促的声音响起,“太子妃?”

太子妃赶紧在他怀里蹭了蹭,让他少安毋躁,可是她刚刚想的事儿实在是羞于启齿,无计可施之下,就使劲的在他怀里又蹭了蹭。

太子殿下对于太子妃的撒娇耍赖无可奈何,虽然他刚刚又感觉到她有在伤心,可也不想太过强硬的催逼她,就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等着。

过了一会儿,自觉脸上热度已退的太子妃偷偷的探出头,发现他眼睛闭着,就想试探一下他睡着没有,哪知道她刚刚靠近一点,他就刷的睁开了眼睛,眼神温润的看着她。

被抓个现行的太子妃尴尬的嘿嘿笑,自知今晚上绕不过去这一遭,别别扭扭、吞吞吐吐、躲躲闪闪的小小声说道:“我-我说-…”

胤礽安静的等着。太子妃面对他清澈平静的目光,实在是开不了口,干脆趴到他耳朵边断断续续的说了几个字,声音小的像蚊子嗡嗡嗡,得亏太子殿下耳朵灵敏,捕捉到那几个含含糊糊的零碎音节。

把这几个字拼凑在一起,琢磨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后,简直就是晴天一道霹雳,无法形容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