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2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不再说话,只负责吃的太子殿下,安静的用完了这顿满满的威海特色蝎子宴。抬起手腕一看时间,都已经六点半了。想着弟弟们即使回来也会累的不想动弹,他就来到书房继续做自己的事儿。

第二天一大早,胤礽就爬了起来,他要带太子妃到成山头看日出。

三面环海,群峰苍翠连绵,海岸怪石嶙峋,海水湛蓝清澈的成山头,山势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由于常年经受大风、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海蚀洞林立。

这里是华夏大地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又称“天尽头”。

古时的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原本历史上的后世的成山头,被称为“华夏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太阳启升的地方”、“中国的好望角”;这个世界的成山头,是威海港的安全区,大清国有名的人文胜地之一。

据《史记》载,姜太公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华夏唯一的一座“始皇庙”;汉武帝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奇丽景观所震撼,作“日主祠”、以感恩泽。

所以,既然来了威海,胤礽岂能错过成山头的日出。

欣赏完了丞相李斯手书的小篆“天尽头秦东门”,在始皇庙内参观了金面王冠、神态威严的日主、始皇像,两个人站在距离高丽国最近的这块巨石上,眼见大海壮阔辽远、浩翰无边,都是心胸开阔。

东方天海相接的地方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了一角。很小的一角,光芒却是刺眼,让人不由的眯起了眼睛。等到太阳终于冲破了层层阻碍,慢慢的挪出来半边脸的时候,当真是犹如黑暗中的光明,光明中的黑暗。

想想刚刚看到的秦汉古韵;再想想在距离成山头东十海里外的海面上,原本历史上发生的那个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瞅瞅天边努力挣扎升起的太阳,再瞅瞅脚下这块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之地,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壮观,被此情此景感染的太子殿下,当真是感怀千古、心潮澎湃。

心有所感,让他没有和平时一样顾忌规矩礼仪,伸手一捞,就把自家太子妃满满的抱在了怀里。

阿茹娜感受到起伏的情绪,虽然知道后面有侍卫在拍摄,也没有挣扎,直接就靠在他的肩膀上。感受到身后人带给她的安全、温暖,瞅着天边日出天尽头的盛景,无尽欢喜在心头,是痴也是醉。

太阳耀眼的光芒给云、山、海以及相拥的两个人都盖上了一层金色的绸缎,周围的彩霞不断的更换洒到绸缎上的光彩,艳红的、大红的、橘红的、粉红的、紫的五光十色,瑰丽鲜艳,形成了一张美丽壮观、波澜壮阔的日出海景图。

当太阳终于挣脱大地母亲的束缚,腾空而起,高悬天际的时候,万丈霞光透过缕缕白云,普照大地,撒遍早起的威海人们的全身,唤醒了还在沉睡的人们。

明亮璀璨的金色和一片微蓝交织在一起,海和天连成一片。太子妃惶恍恍惚惚中,突然想到了一首不大出名的诗词。等到两个人从峰顶下来,回到船上换下被巨浪打湿的衣服,胤礽还在琢磨着晚上再去成山头看夕阳,太子妃却是眉眼含情,慢声细语的吟诵她刚刚想到的诗歌。

“碧天似水元非水,碧水如天不是天。人现非天非水处,君来何处觅神仙。”

太子殿下一愣,随即回道:“太子妃确实是神仙中人也。”太子妃笑话他,“太子殿下,我说的是你。”

太子殿下才是真的好像一个从天边、海边、云边落到人间的精灵。她自己又自知之明,一个大凡人,不,应该说是一朵小白菊,还是努力修炼成人再说吧。

胤礽不知道自己太子妃怎么突然说着说着,目光就带上了幽怨,就看着她不说话。太子妃委屈巴巴的提要求,“要抱着看夕阳。”

“今晚上就去成山头看。”

“要听竖琴。”

“一边看夕阳,一边弹。”

太子妃眼里柔情四溢,好像成山头的水花一样,晶莹温润。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里的欢喜,就直接扑到他怀里,轻轻蹭着他的脖子。太子殿下伸出双手抱着她,却是小眉头微皱,慢吞吞的说道:“太子妃,抱着你和弹竖琴,你只能选一个。”

“都要。”

胤礽叹气,感觉自家太子妃的脑袋又停止了运转,“乖,选一个。孤只有两只手,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

太子妃···

太子妃表示不想理这个木头。把他打理妥当后,就把他赶去了书房。

胤礽发现康熙皇帝今儿没有外出,就拿着自己整理的有关奶瓶和运动会的资料,逛到了“乾清宫”。

康熙皇帝看到他这一大叠子都是有关奶瓶的知识,以及家庭厨房的小用品后,忍不住嘴角抽搐,随后就问了和太子妃一样的问题,“胤礽这是要研究厨艺?”

厚脸皮的太子殿下坦诚承认,“儿臣在厨艺方面应该没有天赋,画这些只是考虑这些小东西可以给大家伙儿带来不少便利,尤其是对刀工厨艺不大好的人来说,省事儿很多。”

仔细的翻看了削皮刨丝机的使用说明,康熙皇帝也不禁点头,有了这个东西,平常老百姓就不用苦哈哈的练习如何切土豆丝儿、土豆片儿。

再看看京运会的说明,更是大为赞同。他立刻就认识到,京运会不光可以充分彰显大清国作为大国上国的威武大气,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获得巨大的利益,

然而他捧着说明京运会的几页纸翻着翻着,正看的兴起,没了,康熙皇帝不由得瞪眼,“你瞅瞅,一个小小的刨丝机你都写了三页纸,这么大的京运会也就写了三页纸。你就不能把京运会写的详细点儿?”

胤礽纳闷,运动会又不是固定的厨房用品构造图,而是要礼部官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他把各种运动会的小故事写的再详细、再生动,不适合当前情况也没啥意义。

“皇阿玛有哪个地方不明白,儿臣和您详细说。”

康熙皇帝理直气壮。

“这个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运动,green、oxygen、light、friendship或者 g o to the light future的golf,朕听苏格兰使节说起过,后世居然如此兴盛?这和前朝的捶丸、马毬不是差不多吗?怎么都随着西方国家取了一个洋名儿?”

明明我们自己的东西,偏偏叫什么golf。满汉文字那么多,起不出来一个名儿?

胤礽从善如流,“回皇阿玛,捶丸是在走路的过程中用棍子击球;马球是骑在马上或者徒步,用球杆击球。它们和golf一样,都是户外运动,只是打golf的时候,人是站着不做走动的。儿臣就是图个简单,写了个首字母简写,还请您给它取个中文名儿。”

虽然不能确定golf是不是根据前朝的捶丸演变而来的,但是他完全理解自家皇阿玛的喷喷不平,因为他曾经也对那些洋火、洋车、洋油等等叫法非常不满。

康熙皇帝对于儿子难得的“识趣”非常满意,沉吟片刻,他终于想到一个好名字,“就叫击鞠,一杆进洞、一击必中。”

···“皇阿玛英明神武。”您高兴就好。

康熙皇帝志满意得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在畅春园建一座击鞠场,一边想着喜爱马毬的唐太宗曾经“以焚毬向群蕃表态”的事儿。帝王举动,影响深广,岂宜容易?

叹了口气,暂且把此事搁置,他就开始说起正事,“朝廷举办运动会,或许可以引导某项运动的一时风潮,但是要达到你要的目的,让大清国的每一个人都受运动会的影响,热爱运动并且积极的自发行动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胤礽自是点头,关键在于宣传和引导民众热爱上某一项运动,并且真正的付诸行动,而不是每年看一场官方表演。

“确实是有些难,首先还是要把所有的老百姓都从温饱问题上解放出来,再慢慢的让他们都真心的喜欢上某一项运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把运动融进日常生活中、家庭娱乐中、上工值班中,以此达到精神上的、身体上乃至整个心灵上的提升和充实。”

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口号喊起来响亮,可是当民众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再好的运动他们也没兴趣。

“先举办一场运动会看看,如果大清国人都感兴趣,儿臣就把室内运动需要的各种器械都研制出来,比如专门的运动鞋、跑步机、杠铃、保龄球、桌球等等。”

康熙皇帝点头,不过他想到这次上船没几天,宝贝儿子就给他找了三件大事儿做,就感觉自己头疼、牙疼。想到昨晚上阿哥们和他说的情况,他就有了主意。

“阿哥们们说,老百姓对你的蹈水技术都很好奇。不若你待会儿和侍卫们到威海安全区的海里玩会儿,录制个小短片?”

有具体的事儿做,应该就不会东想西想的折腾了吧?

胤礽无言以对,只能庆幸皇阿玛没直接命令他狗刨。

看了看时间,现在是十点半,正好游个一小时,然后直接洗漱沐浴午休。他也就不再耽搁,迅速的换好抱住全身的紧身泳衣,和侍卫们来到了成山头。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一个看文的基友问,太子殿下啥时候亲嘴儿?我一脸懵。 和谐的大晋江啊,已经让我闻不到一点儿肉味,已经彻底放弃治疗嘤嘤嘤。昨晚上就想问来着,结果发问后忘记了。问问小天使们,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圆房前,要不要亲亲小嘴儿?嘿嘿嘿

第176章 飞机

几只胆大的黑尾鸥在上空盘旋;潮湿的海风挟裹着灰蓝的海浪,狂喊呼啸, 激起千层浪涛。巨浪一层层、一**地撞击着岸边的峭壁悬崖, 冲刷着海滩上的碎石沙砾, 仿佛千帆争流, 万船竞渡。

胤礽站在小船艇上, 嘱咐负责拍摄的几个侍卫, “待会儿你们拍到孤跳水的画面后, 就立即上岸歇息。”

“如果有谁想要下水一游, 都到海浴场的地方下水, 这片海域风大浪大, 海底还有暗流、礁石, 十分危险,小船不能久呆。”

侍卫们都有些懵, 知道太子殿下本事的侍卫首领反应过来,“太子殿下, 奴才一个小时后来接您?”

“嗯,去吧。”说着话, 他就从小船上猛地一个起跳,扑通一声落到了海里。

侍卫们毫无准备之下, 就看到太子殿下一个弹跳, 好像一条跃起的鱼回归大海一样, 轻快、敏捷。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转眼间人就那么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入了水,被滚滚波涛淹没。

侍卫首领立刻看向摄像机镜头, 还好,虽然拍的是侧面,好歹拍到了。一个浪潮打过来,差点儿把小船打翻,他也没空和犹犹豫豫的侍卫们解释,立刻发动小船艇上岸。再待下去,他们这些人都是太子殿下的累赘。

胤礽在海里游了一会儿,就把嘟嘟宝贝唤了出来,“嘟嘟,有没有感觉这个地方有些熟悉?”

“哇,是哦,主人,好像是小人鱼玩乐的小水场。”嘟嘟宝贝把注意力从小话本转移过来,发现这片海域的奇特后,立刻兴奋的大喊大叫,疯狂的摇摆着自己的小尾巴,好怀念那些小水场嗷。

胤礽也是感叹,怪不得原本历史上的后人对这里的地质环境大加研究。

这片海域不光是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还集中了海岸生态系统、海湾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如此独特罕见的地理区位,又受到不同性质水团的影响,三色海水循环往复,自然是海洋生物最为丰富的海域之一。

风大浪急,涨潮与退潮之间,破坏性的波浪不断的冲击海岸,在海崖底部形成水平向以及隧道状的海蚀洞穴或者地面吹穴,大大小小的海蚀柱林立在海中,再加上错综复杂的海沟、海坑,多种因素混合一起,在这个复杂的海域里形成小范围的浪涌,也就是人们说的暗流。

暗流,回旋成团、奥妙无穷,对陆地霸主之一的人类来说可谓是尤其危险、堪称九死一生的地方。普通人在不注意的时候遇到暗流,一下子就会被带到深海里边去,怎么游都游不出那个水圈儿,仅仅几秒的时间,就会被浪涌或者漩涡拽往更深的地方。

如何从暗流里面逃生,不光是锻炼人的顽强意志,也一样激发人鱼宝宝的求生本能。

他想起那些人鱼长辈们专门开辟出来,给人鱼宝宝们尤其是混血人鱼宝宝们练习胆量和水感的小水场,想起儿时的自己穿梭在各个暗流漩涡里面的情景,立即狠狠的闭了闭眼,把自己从过去的回忆里面拉出来。

昨天玩了一天,今儿都起晚的阿哥们,正在分发他们昨天买回来的众多礼物。听说太子二哥去了成山头玩水,一个个都心动不已,可是他们也明白,就自己这个水平,到了成山头的地界儿那就是送菜。

康熙皇帝听到侍卫们的回报,点了点头就没在关注。按照儿子的一身功力,成山头的暗流当是难不住他。

畅快的挥动手脚,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尽兴探险的太子殿下,自觉还没有玩够,就听到三声汽笛响,迅速的游到海面探出头来,果然看到来接他的小船艇在靠近。

转头看看周围这片让他游个三天三夜也不会厌倦的海域,再看看不断靠近的小船,想到刚刚那只在穴洞里耍无赖的鲍鱼宝宝,太子殿下只有羡慕叹气的份儿。

鲍鱼可以因为被他惊到,麻溜的伸出粗大的肉足吸附在岩石上,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撼动它丝毫。自己却是不能这般任性。

收起恋恋不舍的心绪,神情恢复惯常的平静,麻溜的跳上小船回飞龙号沐浴准备午休才是正理。

太子妃知道他又下海,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浴桶等着。可是尽管她有心理准备,看到他浑身脏兮兮的小模样还是忍不住又气又笑,一边给他洗头发一边叨叨他。

“你看你这满头满脸的水草、青苔,海浴场那么大的地方,折腾不下你?偏偏要跑到成山头的海蚀洞探险?”

胤礽此时此刻满头满脸的都是泡沫,眼睛和嘴巴都闭的紧紧的,压根儿就没法说话。阿茹娜也没指望他能说什么,自顾自的说给他听。

“刚刚阿哥们都在讨论威海真好,海在城中,城在山中,城里花满街、树成荫,街道上宁静、整洁,请问太子殿下,你对此有没有一丝自豪感?”她听到阿哥们说威海多好多好,老百姓对他多么爱戴尊敬,心里头美滋滋的,特别自豪。

“他们昨儿买了好多礼物,刚刚都在各个船舱的送,其中有些吃食,我已经吩咐膳房给加热加工一下,我们晚膳的时候尝尝。他们听说你早上带我去看成山头的日出,都嚷着下午一起去看夕阳,还有“世外桃源”的刘公岛,海驴岛的海鸟。”

“如果我们和阿哥们一起去,那就把皇上也叫上,一家人都去瞅瞅“世外桃源”。”虽然她很想和他单独呆呆,但是他肯定是不会丢下那些小阿哥。既然如此,还不如把大家伙儿都带上。

胤礽听着自家太子妃絮絮叨叨的,洗了几桶水之后,终于感觉自己身上干净、舒坦,穿上了亵衣亵裤,钻进小被窝。

伸手把太子妃搂在怀里,身心完全放松的惬意让他眼里泛起一丝笑影儿,想到她刚刚说的事儿,随即逐一回道:“有一丝儿。既然弟弟们要求,那我们一起看夕阳和海鸟。皇阿玛今儿应该有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如果有兴致,也一起来。”

他今早上是考虑弟弟们昨天都累了,估计爬不起来,才没有提。如果明儿天好,就让宫人把他们都叫起来看日出。

阿茹娜趴在他胸口,感受到他语气里的高兴,也笑的开怀,“嗯,都听你的。”胤礽瞅着她含情带笑的眉眼,却是收敛了笑意,语气认真诚恳对她说道:“太子妃,明天孤陪皇阿玛巡视海防和当地驻军,明天晚上或者后天飞龙号就启航离开威海港。”

“嗯。”

“自打我们从天津港上船以来,孤一直顾着自己的事儿,没有陪你下船到城市街道逛一逛。此次南巡的路线上,如果太子妃有哪个特别想要去看看的城市,或者想要的地方特产,提前和孤说,孤一定尽力达成太子妃所愿。”

阿茹娜听到这里,表情有些愣愣的,抬起头来看向他,察觉到他眼里的歉意后更是无奈。

从他们认识到现在,十年了,这个呆子,总是这般一本正经的说着世上最暖人心的话语,每每都戳中她心里最软的那个地方,他自己却全然无知无觉。

“你这个呆子,…”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只吐出来了这五个字。

太子妃心里头酥酥麻麻的软的好像一汪轻柔的海水,脑袋抵在他肩膀上,眼里晶莹闪耀,笑容却是格外的甜蜜动人。想到四阿哥告诉她,威海知州家的小公子偷摸着问他们,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没有侍妾的事儿,她又忍不住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太子殿下?”

胤礽正在纳闷自家太子妃突然的情绪波动,听到她好似有疑问,立刻回答,“太子妃有问题尽管问。”

“你让我问,我问了你不许生气?”

“···问问看?”胤礽刚想说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可是他听着她这个语气,好像不是在问南巡的路线,哪个地方有什么特产的事儿,又有些犹豫。当然,事实证明,他的直觉还是非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