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6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太子殿下非常捧场,“太子妃殿下,请讲。”

太子妃殿下嘻嘻笑,“我们什么时候搞一场运动会吧?水上、陆上,各个运动项目能做的都尽量做。我觉得这个泳池挺好,经过你那些小电影的宣传,估计泳池会风靡起来。”

运动会?太子殿下立刻呼唤嘟嘟宝贝。

没等到太子殿下回答,太子妃想到老百姓现在都在猜测太子殿下的蹈水技术如何,笑了笑,自顾自的说道:“老百姓都很好奇你每天怎么游泳的吆,太子殿下,他们还好奇你的技术如何。他们说,你就算天天狗刨也是最美的太子殿下。”

“谢谢。”

太子妃嘻嘻笑,继续说关于大清国开运动会的设想,“我琢磨着,咱们提早几百年培养国家运动员,将来我们的男足,就怎么着也不可能再那么···”

胤礽疑惑的转头看了她一眼,“再那么什么?”

他知道英格兰的足球,类似于他们大清的蹴鞠,也是一项全国上下都喜欢的全□□动。蹴鞠不是发展的挺好?虽然不像在前朝时期那么兴盛,华庭盛事,万人瞻仰,但朝上文武大臣,民间老百姓,学院的学子都挺喜欢的,有时候玩的兴起还会拉着他下场。

每年冬天在海子举行的冰上蹴鞠比赛,更是热闹非凡。

难道将来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踢足球?华夏人还踢的特别差?

太子妃完全可以想象,满脑袋技术数据的太子殿下,估计根本不会关注这些娱乐项目。

又挤了一手膏脂,细细的抹在他被晒得通红起皮的后背上,曼声说道:“试问男足有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再问男足有多愁,恰似一群妓-女守青楼;···四问男足有多愁,恰似一群小孩上青楼。”

她以前做鬼的时候,一开始看到那些吸食了大烟的八旗子弟,听到那个“东亚病夫”的称呼,恨的灵魂冒烟。后来看到男足的表现,目瞪口呆,一点儿也气不起来了。

太子殿下呆愣片刻,反应过来后,立马呼叫嘟嘟宝贝,“嘟嘟,古华夏二十世纪前后,男子足球的具体资料。”

作者有话要说:  男足。我心里的痛。吆。 无人能射 总是被射,欲射不能,尚不能射。 国足欢迎你 用暴力感化你 没有技术的足球才是真谛 ,国足欢迎你 每场都是友谊第一 ,让我们帮你创佳绩!遇到我们多欢喜。

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看到男足射一次。

第170章 飞机

正在看小话本看的入迷的嘟嘟宝贝, 直接把有关运动会的所有资料都传了过来,胤礽大致的看了几眼,就看到了男子足球的情况, 虽然后来没有太子妃说的那么无力,但一直到大灭世来临也没有雄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星际时代,星际人以异能和战争为主导, 很多运动项目都消失,这个足球当然也是。

“孤觉得,足球可以学,但是我们的蹴鞠更需要传承下去。如果要办运动会, 那就按照我们的规则来办。”

太子妃一愣, 随机想明白过来, 欢喜的点头,“对, 按照我们的规则来玩,玩蹴鞠。”

我们已经强大了,不需要强迫自己适应去别人的游戏规则。刚刚是她魔障了, 世事变化,现在都已经不一样了。

胤礽接着解释道:“太子妃无需对男子足球的事儿郁闷。足球很好, 只是它的玩法并不适合我们的文化。不管是比爆发力、临场应变能力、还是耐力、速度等等,亚洲人其实都不弱于欧洲人。”

汉唐时期,蹴鞠从一种士兵休闲时间锻炼身体的手段,发展成为一项全民娱乐项目,已经是规则齐备, 如专门设置了球场,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等等。

到了宋明时期,更是“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不光是皇家大臣们喜欢,平民百姓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不光是男子们玩,女子们也玩,她们还会在“球”上绑个彩带、铃铛之类的“零碎”,玩的有声有色。不光是和友人玩,还有专门的社团、专门的蹴鞠艺人,甚至因为蹴鞠踢的好就可以做官,比如高俅。

人们通过这么一个有填充物的小球开展社交活动、消磨时间、锻炼身体,把蹴鞠当作一个艺术项目、杂耍表演,主要在意的是一个“玩”字,轻松、愉快、美好。

因为全国到处都是玩蹴鞠的身影,导致军心涣散,士兵们玩物丧志、意志消沉。从前朝的朱元璋皇帝到大清的世祖皇帝,都是几次下诏书严禁军中士兵玩蹴鞠。

对比之下,西方的足球就是一种充满对抗性的,非常认真严肃的正式团体比赛项目,而且是一种真正切合到全面利益的争斗、厮杀行为。

因为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最开始的时候,是把踢足球活动当作城邦间解决争端的模拟战争。两个城邦的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两座城的城门之间,就是他们的赛场、战场,比赛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任一方把象征“首级”的皮球踢进对方城门,就算胜利。

“斩首行动”成功,踢球踢胜利了,就相当于在战场上打仗打赢了,老百姓能不拼命吗?赢球的意义刻进他们的骨血,即使现在踢足球已经是一种象征着友谊和平的体育活动,他们在赛场上也是发自本能的冲锋陷阵、争取射球成功。

对于没有这种足球争斗文化,“玩”字精髓刻进骨血的中国人而言,和他们踢足球就相当于陪玩一样,输球不就是输了一点儿不当吃不当穿的小名誉吗?大家玩的开心就好。

足球因为欧洲的兴起,走向世界,有着“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还被称为是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蹴鞠作为古华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艺术,却被自己人丢弃了。

丢了自己的传统艺术,拼命学习人家的游戏,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时代变化,另一方面应该是因为国力问题吧?国力低微,在运动会风行之始没有丁点儿发言权,还曾经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根本原因还是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国难引起的落后。

胤礽一瞬间想到很多,情绪就有些低沉。这也是继康熙皇帝西征回来后,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现在的大清国,可谓是没有外患、内忧,完全脱离了历史轨迹,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怎么定?如何保持这个发展势头而不是引发“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魔咒?

变化太大,导致曾经的历史记载,只能给予他借鉴,却已经无法再给予他明确的答案。以后大清国的每一个发展决策,都必须要深思熟虑、摸索着来。

再想到这两天他在大连官员的引导下看到的一切“完美”,心情更是沉闷。明儿有时间还不如带着弟弟们去民间私访,或许还可以听到一些真正的民间老百姓的心声,发现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太子妃认真的给他抹完了膏脂,净了手回来后发现他还趴在那里沉思,浑身气压沉闷的吓人,弯腰刚要上床,就被察觉到她气息的胤礽反射性的伸胳膊搂住。

突然被他压在身下的太子妃试着动了一下,却发现自己一下也动不了,当下也就没有挣扎,伸着小鼻子轻轻的嗅了嗅他脖颈处的味道,开始认真观察舱顶海墁天花的藤萝彩绘和几何图案。

一股强烈的、透着决然、毅然意味的气息蓦然从他身上传了出来,虽然只有那么一霎那间,转瞬即逝,她却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幻觉。太子妃骇然之下,心脏开始局促不安的跳动,却又纠结该不该叫醒他。

歪着头轻轻的蹭了蹭他的脖颈,太子妃小心翼翼的唤了一声,“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不言不语,不光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还无意识的用力压着她的胳膊腿。太子妃不由得又气又急,脑袋里好像转过无数可怕的猜测,又好像什么也不敢想。

她这两天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把他养胖一点,越研究越是确认,他的饮食并没有任何问题,每顿膳食都安排的非常合理,他的饮食用量也一直都比一般人多,心里就有所怀疑。

太子殿下第一次出阁讲学之前,也是这般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却是先和皇上争执对峙,无奈的妥协后又苦苦的压抑自己。那件事儿虽然最后是皇上心疼他,主动做了妥协,父子俩皆大欢喜收尾,可是其中的过程却是充满了无声的对抗。

太子妃心里有了怀疑,就开始看哪儿都透着蛛丝马迹。春节那段日子每个人都忙的昏天暗地,估计他也没心思折腾其他的。这些日子一放松下来,可不就是看出来了吗?就是昨天他和皇上,阿哥们一起下水玩闹,也没有平时的灵性。

这般一心二用,心事重重,就是吃天天吃龙肉也长不胖。一个小小的足球就能让他思索这么久,也不知道他都想到哪里去了?

稍稍平复了心情的太子殿下一回过神来,就发现太子妃被他紧紧的压在身底下,眼睛红红的,眼泪都已经溢出眼角,又是吃惊又是心疼。

“是不是孤刚刚没注意,压痛了哪里?”说着话,他就转过身,轻轻把她抱在怀里,给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太子妃轻轻摇头,委屈的吸了一下鼻子,眼神儿可怜兮兮的瞅着他,“你刚刚在想什么?”

胤礽一愣,随即就大方诚实的回答,“孤刚刚想亲亲太子妃。”

太子妃...

太子妃一边努力稳住胸腔里那颗扑通扑通跳的响震天的心跳,一边拼命睁大眼睛,警告自己,忍住忍住,不能让他糊弄过去。

“太子殿下,使美人计-是不对的。”

反应过来自家太子妃口中“美人计”的意思后,太子殿下差点儿喷笑出来。刚刚他想了很多,虽然没说全,却也是实情。他那一瞬间确实是突然有股冲动,想要好好亲亲身下这个乖巧可爱、对他一心一意的人。

可是理智告诉他,这般冲动妄为是不对的,他不应该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任性逃避一样的传递给她,所以就拼命克制自己。

没想到这个行为会引得不知情的太子妃这般担忧害怕,还哭了出来。现在他告诉了她事实,她的反应居然是“美人计”。

感受到太子妃干瞪着泪汪汪、雾蒙蒙的大眼睛强撑起来的虚弱气势,眼瞧着她渐渐变红的脸蛋儿泄漏出来的羞意,耳朵里回响着她擂鼓一样的心跳,太子殿下的一双桃花眼情不自禁的弯成了两道月牙儿,长长的眼睫毛在小卧蚕上面轻轻的抖动,满满的笑意似乎要溢出眼眶。

眼见自己被他这般笑话,太子妃再也撑不住,扑到他怀里不依不饶的撒娇。

太子殿下瞅着她露出来的小耳朵也羞的粉红,心生好奇,伸手轻轻的捏了一下,然后静静等待。果然,不到片刻,怀里的人好像静止一般,呼吸都细不可闻,整只耳朵红的滴血,细长的脖子也红艳一片,整个人就这么肉眼可见的变成一只熟透的虾子。

想到这几天几乎顿顿都吃的海鲜大虾,太子殿下乐的俩眼发光,刚刚因为想事情带来的烦闷急躁都没了影。

他的太子妃,怎么这么可爱?

非常可爱的太子妃殿下,此刻一点儿都不想做一个这么“可爱”的人。她想要摆出气势逼人的姿态,凶巴巴的盯着他的眼睛,逼着他说出刚刚他那一刹那的想法,却拿自己浑身无力的本能反应无可奈何。

软绵绵的趴在他的身上,好久才缓过劲来的太子妃,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怎么逼问他,一边偷偷的抬起头瞄了他一眼,然后她就不敢相信的睁大了眼睛,这个呆子,他-他居然睡觉了--

太过分了嗷!

小胸脯不停起伏,气鼓着双颊好像是团发酵面粉的太子妃,抓起太子殿下那两只据说是代表着大富大贵、英明神武的小耳朵,使劲的折腾出气。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太子妃还是一脸傲娇,心里气愤难平。奈何太子殿下醒来后,听到外面风雨声,压根儿就没有睁开眼睛,把太子妃朝怀里一卷,又呼呼大睡了过去。

有气没地儿出的太子妃,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小老鼠掉进面缸里,只有瞪白眼的份儿,再看到他睡得这般香甜放松,哪里忍心打扰他?心疼无奈之下,拉上被子给他们来盖好,窝在他怀里也继续睡了过去。

康熙皇帝听到儿子又睡懒觉,欣慰的同时又有点儿担心。就连九阿哥都皱巴着他的大胖脸,对着他亲哥五阿哥叨叨,“太子二哥,瘦瘦,没有小肚肚。”

五阿哥瞅着他特意挺起来的小肚肚,再看看他脸颊上、下巴上晃动的肉肉,想着将来九弟也会被太子二哥逼着减肥的情景,又是同情又是乐呵。

“太子二哥瘦是有原因的,但是你这么胖却是没有原因的。你如果再这么胖下去,等着乖乖减肥吧。”

九阿哥不服,努力睁大他的小眼睛,“才不会。昨天三哥、四哥、六哥都说要长胖,要长小肚肚。”

“他们就算长了小肚肚,也就是皇阿玛那个水平。咱哥俩要是胖起来,那是胖的让人没眼看。知道五哥以前多胖吗?”五阿哥说着话,对着九弟好奇的眼神,伸手在自己身前比划了一个圈。

九阿哥惊呆了,五哥居然这么胖?“你是不是偷吃了太子二哥的肉肉?”

五阿哥“啪”的一掌拍在他的光脑门上,“五哥天天啃青菜叶子,你没看见?”

太子二哥可是说了,如果他再胖回去,连青菜叶子也没得啃,天天白开水。瞅着小九满脸的纯真疑惑,五阿哥好心解释道:“咱俩这是天生的胖,明白不?太医说是隔代遗传,估计都是遗传外公的胖体质。”

“至于太子二哥,据说他五岁那年最胖的时候,也没有你这一身肉,更何况他现在天天操心的事儿那么多,一顿饭用十碗米饭,也是长不胖,没听过心宽体胖?”

九阿哥立马瞪大眼睛,“我要去告诉皇阿玛,太子二哥没有心宽体胖。”五阿哥立马拉着他作势迈步的胖球身子,“皇阿玛知道,皇阿玛前几天就让太子二哥修养了,所以今儿太子二哥才又睡觉没起。”

发现小九不听话,五阿哥小眼睛一瞪,“昨天三哥和四哥教你的《三字经》和《论语》,你都学会了吗?”

小九阿哥立刻焉头耷脑的不说话,他好讨厌那些之乎者也。五阿哥得意一笑,小样儿,治不住你还?谁不讨厌之乎者也,可是谁都要乖乖的学。

眼见雨势不停,康熙皇帝干脆下令起锚,朝威海出发。他们此行要一直巡视到琉球、新界、海南岛才从两广地区上岸,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要花在东南沿海,无法在大连多做停留。

于是等到胤礽再次醒来的时候,飞龙号已经驶离了大连港。他快速的穿衣梳洗准备去请安,却得知康熙皇帝领着太皇太后他们在大剧院看黄梅戏《桃花扇》,也就没有去打扰他们。和太子妃用过晚膳后,穿着雨披来到了甲板上。

今儿风雨其实都不太大,可是黑沉沉、雾蒙蒙的天色,低的好似伸手就可以够到的云层,让远方海面上零星的几只小船看起来格外的孤独,也让人心里头莫名的潮湿起来。

正在和随船将士们热烈讨论海里战术的施大人得到汇报,立马领着人跑了过来。匆匆的行礼过后,他就急哄哄的说道:“太子殿下,这刮风下雨的,你到船头来有事吩咐?”

我的祖宗哎,没事的您赶紧回舱房睡觉,或者去大剧院陪皇上看戏。您这在船头一站,大家伙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胤礽看到他出现,瞬间就想到自己昨晚上琢磨的事儿,望着淅淅沥沥的雨幕和浑浊不清的大海,不搭反问,“施大人无需担忧,孤就是出来看看雨中的大海,靖海侯身体可还好?”

施大人心里一咯噔,小心的回答,“劳太子殿下挂念,叔父身体很好。”

这两年长高很多的太子殿下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孤知道有些人还对靖海侯多有误解,认为他有违汉人气节,“一臣事二主”。可是据孤所知,于私于公靖海侯都无愧于心,无愧于汉家教导。”

施大人没想到太子殿下突然说出来这么一番话,当下就愣在那里。

他想到无辜惨死在郑成功手下的爷爷和大伯,一些汉人把叔父和汉家的“叛国贼”吴三桂放在一起骂,还有叔父这几年来内心不安、愧疚,自我惩罚、流放一样的留守琉球不进京,瞬间就眼眶发红。

胤在心里叹息一声,“孤始终认为,历史会给予每个人最公平的评价。靖海侯多年来力主收复琉球,又主动留守琉球多年,巩固大清海防,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的远见卓识、赫赫功勋,必将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红毛海盗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

原本历史上的靖海侯,凭借他不屈不饶的信念,不停上奏朝廷,不光是坚定了康熙皇帝收复琉球的决心,还极力说服了“康熙皇帝”驻兵琉球,防止海盗侵略,彻底把琉球划归大清疆域。

不管后人对他有着怎么样的误解,对他的评价掺杂进什么感**彩,都无法抹杀他驱除海盗、收复琉球的不世功勋。更何况,他在用人方面的主张是不因循守旧,不拘一格,这些年人虽在琉球,却给朝廷输送了不少人才。

努力的忍着没让眼睛掉下来的施大人,在听到太子殿下接下来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后,眼泪啪嗒啪嗒的朝下掉。

“孤听说当年靖海侯想办法和平收复琉球的时候,琉球百姓夹道欢迎。现在琉球和两广的联系越加紧密,琉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估计对靖海侯更是感激。不管其他人怎么说,琉球老百姓的态度才是最真实的。”

“尤其是最近,靖海侯不顾自己高领之年,亲自带着琉球老百姓,积极配合朝廷在琉球建设新的海盐场,面对海盐场的巨大诱惑却毫无私心之举,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