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8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奈何大福晋听了这话,并没有如他所想的,立刻表现出感激开心的神情。她嘴唇轻轻蠕动几下,想要和他解释,她有银子,只是她把银子都拿去和太子妃一起投资做蔬菜超市,一时间拿不出来现银。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 亲们,你们没有啥建议吗?撒泼打滚求评论。嘿嘿嘿嘿

第164章 飞机

可是她看着他已经有些发黑的脸色, 又不敢说,生怕他觉得自己没有用心打理家务, 在外头做生意与民争利等等。

犹豫纠结了好一会儿, 一直到大阿哥因为等不到回答, 转头朝她看过来, 大福晋迎着他西征回来后越发锐利的眼神, 没有时间细想的她只得赶紧轻声回了一句, “谢谢爷。”

“嗯,睡吧。”

误以为她不要自己帮忙还上银子的大阿哥,默默的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闭上眼睛入睡。留下毫无睡意的大福晋一晚上想东想西的,琢磨着他今晚上莫名其妙的行为。

第二天, 大阿哥让人把银子给太子妃送去后,到底还是对自家的傻福晋不放心, 找来福晋的奶嬷嬷问清楚了大福晋的银钱开销情况,得知她跟着太子妃投资那个目前在四九城很火的蔬菜超市,已经算是小富婆一枚,呆愣一会儿回过神来后, 还是说不出话来。

自觉又办了一件蠢事的大阿哥, 憋不住的来到了无逸斋, 找到了他的婚姻顾问太子二弟。

兄弟俩在无逸斋外头的小亭子面对面做好,默默的对视片刻后,大阿哥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太子妃帮忙给大福晋垫了两万两银子, 我已经让人给太子妃送去了。”

太子殿下点头,瞅着他犹自郁闷憋屈的模样,有些儿纳闷不解,“大哥心里有想不明白的事儿?”专门跑到无逸斋来找他,不会就为了和他说这点儿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儿吧?

大阿哥想问问,太子二弟和太子妃平时怎么处理这些家庭财务琐事的,可是他又问不出口,只好拐了一个小弯儿,换了一个问法。

“太子二弟,大哥知道毓庆宫的日常花费都有内务府出,可是你没有什么来钱的产业在手里,平时需要自己掏钱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

胤礽微微一愣,虽然不明白大哥为何突然关心他这个私人问题,却也是如实具体的回答,“大哥,孤好像还没有需要自己掏钱的时候。”

“大婚前吃住基本上都和皇阿玛在一起,各种花费都是皇阿玛付钱,或者直接到内务府支取。赫舍里家送来的银子,孤用剩下的就都给捐了出去。”

“大婚后,毓庆宫的日常开支都有内务府出,内务府和赫舍里府上每个月还都会送来一笔银子,孤自己用不到,又因为太子妃负责毓庆宫的人情来往等各种开支,就悉数交到太子妃手里,由她支配。”

大阿哥颇为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太子二弟,身为一个大男人,身上居然没有一文私房钱?合计着他以后要是有需要用钱的时候,还需要和太子妃伸手?

可是他看着太子二弟一副全然无知无觉、理所当然的模样,嘴角抽搐几下,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反正太子二弟若是真的银子不凑手,到内务府直接支取就是,他还是先顾着自己的问题吧。

在心里头琢磨了一番如何开口后,大阿哥无奈的得出结论,以太子二弟的呆性情,自己如果不说清楚,今儿这趟算是白来了。

于是太子殿下就目瞪口呆的听完了自家大哥婚姻中的小烦恼,向来认为婚姻中男女平等,伴侣之间应该一起成长、各有私人生活的他,当然弄不明白大阿哥心里头的憋屈郁闷。

大嫂想跟去南巡,自己和太子妃商量好了,事儿办妥了,投资成功赚银子了,不是都挺好的吗?合计着,没让他操心他反而难受上了?

幸好太子殿下性情温和,虽然他觉得大阿哥就是莫名其妙,还是耐着性子、尽职尽责的做了一个合格的婚姻问题专家,在脑海里头呼唤嘟嘟宝贝,把大阿哥的问题传给它。

嘟嘟宝贝分析完后,甩着鱼尾巴笑的前仰后合。

“主人的大哥真惨吆。难得有空关心大福晋一次,却没想到大福晋不需要他的关心了,自己把事儿都给搞定了,哈哈哈--。”

胤礽忍不住微微皱眉,看向大阿哥的小眼神里满满的无奈,这都是什么跟什么?等到他接着听到嘟嘟宝贝的分析,再也忍不住,嘴角轻轻抽搐起来。

“大福晋怎么可以有事儿不先找他,不光先去找了太子妃,还和太子妃借了银子。借了银子不说,见到他也没有撒撒娇让他给还上。哎吆,小福晋和其他的女子不一样吆,成功的引起了大阿哥的兴趣和注意。”

嘟嘟宝贝笑的不能自己,果然小话本都是来源于生活吗?“哈哈哈,主人,这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开头吆,总裁一贯面无表情的冰山脸开始消融,嘴角轻挑,眼里闪过一抹兴味,很好,这个小女人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兴趣···哈哈哈。”

胤礽···无法再直视面无表情这个词了。

“嘟嘟,大阿哥不是霸道总裁,大嫂也不是灰姑娘。”他以前觉得大嫂有些胆小疏远,可是这几次在毓庆宫见到她后,发现了她不光没有再躲着弟弟们,眼睛里也有了自信,就感觉到,大嫂在自家太子妃的带动下,已经成长起来了。

嘟嘟宝贝还是拍打着鱼尾巴大笑,“当然不是。要做个成功的霸道总裁很难的吆,主人。一般男人做不到,能做得到的都不是人--而是--哇哈哈哈-”

“别急,别急,我们继续分析。当大阿哥发现,大福晋很有钱,压根儿就不需要他帮忙还钱以后,就更是郁闷了。”

“因为他虽然平时在宫里的时候不多,但也是真心的把大福晋当做妻子看待的,夫妻一体。可是现在,大福晋有了自己的小日子,不再全然依赖着他,他就感觉,他们夫妻之间好像有些距离了,陌生了。”

太子殿下听完了嘟嘟宝贝的分析后,无言的瞅着一眼满脸急切等着他回复的大阿哥。不过他想到大哥这个和皇阿玛一样的,典型的古华夏大男子主义心理,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或者无法理解大嫂的变化也是正常。

“大哥,你可是觉得大嫂现在不光是逐渐经济独立,还开始努力学着和家里人接触,没有和以前那样事事依赖你,有些不大习惯?”

大阿哥闻言一愣,思索片刻后就点头。以前的大福晋,眼里都是他,在宫里也只能依靠他。胤礽忍不住摇头叹气,“大哥,大嫂成长起来,你应该高兴才是。否则将来你出征在外,如何放心得下家里?尤其是你们出宫开府以后。”

大嫂可是大福晋,将来应酬交际,管家理事哪一样儿都不允许她和以前那样缩在后头,只做一个家里面的贤德妻子。更何况,大嫂又不是没有这个能力,皇阿玛挑选儿媳妇的眼光,在历史上可是出名的厉害。

记忆中那个怯生生仰望着他,视他为天的小女孩,性子腼腆的甚至可以说是扭捏的小福晋,已经在他没有看到的地方,偷偷的长大了?

大阿哥呆呆愣愣的,一时之间,还真的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作为一个皇家阿哥,他当然知道,一个合格的大福晋该是什么样子,他也知道她一直想和家人亲近却又不敢,可他总想着她还小,人小,胆小,总觉得等他们长大了,圆房了,自然都会好起来。

越想越是沮丧的大阿哥,忍不住随着胤礽叹了口气。再想到将来他出征在外,一走大半年甚至更久,参与大福晋的成长,俩人一起变老的时间更是少,情绪就更为低落。

可是现状如此,他又不能出门打仗的时候还带着她。

“我明白了,谢谢太子二弟提醒。”

征战沙场是他一生的梦想,他能和她分享的,不是耳鬓厮磨的日夜相对,而是他拿命拼搏来的战功和荣耀。

胤礽望着大阿哥坚定的背影,眼里充满了期待。家里人都在慢慢成熟起来,自己当然更要努力。

闻着随风而来的这阵自然清新的桃花香,被盛开的桃花勾起兴致,就迈步走出亭子,近距离的欣赏周围这数亩之多的桃花林。

眼神儿极好的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开的美丽缠-绵的粉白色桃花儿,在蜂飞蝶舞,调皮的鸟雀扑棱棱中,花瓣儿好似雪花飞舞一样,委屈巴巴的掉落。

因为桃花的灵性,太子殿下微微眯起的眼睛不知不觉中就染上了浓浓笑意,眉眼舒展,完全静下心来体会这一幕幕遮天蔽日的桃花瓣儿一起随风飘落的大气磅薄。

心情沉闷低落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俩远远的看到,畅春园广袤的田地、汪洋一样的清波,以及桃花树下一身香色常服的太子二哥。

和如诗如画的桃花林融为一体的太子殿下,随着一阵风起、桃花儿海潮一样的飘落,一身磅礴的气势也是如海如潮,让他们的心情也稍稍开阔起来。

等到他们走近了,看到春日正午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桃林,洒落在太子二哥的身上,让他整个人熠熠生辉,光华流转的桃花眼,和这些开的晶莹透亮的桃花儿相映成趣,尽管心里还是堵得慌,还是忍不住嘴角轻挑。

太子二哥真的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俊逸无双。

可是,等到美的人神俱惊的太子殿下弄明白,眼睛红红的六阿哥为何这般模样后,小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因为想起那个流血的夏天,心里只有一声叹息的太子殿下,轻轻的把还在抽噎不止的六阿哥拉到跟前,抽出手帕子给他擦了擦又从眼角流出来的泪水,轻声说道:“四弟,六弟,当年皇阿玛之所以会突然下令彻查内务府,和德嫔娘娘无关,也和胤祚这个名字无关。”

“太子二哥,你说的是真的?”六阿哥哽咽一声,犹自不敢相信,他今儿听到的说法,都说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名儿,才导致德嫔娘娘胡思乱想,犯了错。

四阿哥瞬间板起来小脸,嘴角紧抿,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他,虽然他已经听皇额娘和他讲过,可是他也很想听听太子二哥的说法。

胤礽瞅着他们分外严肃的小脸,笑了笑,“真的,太子二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内务府那时候的小动作,只是一个引子。太皇太后和皇阿玛真正顾虑的是,内务府有些人的心,大了。尤其是有些奶麽麽、大宫女,没有尽到照顾主子的责任不说,还有试图影响主子行事的苗头。”

两位小阿哥一脸震惊,这里头竟然还有这些事儿?身为奴才试图影响主子,乃是不赦的大罪。内务府,真是狼子野心。

不过他们也知道,阿哥的奶麽麽们以前是一直照顾阿哥们到大婚,才回家荣养。现在却是由阿哥们剃头后自己决定。原来规矩改变的根源在这里。

如今六阿哥的奶麽麽们,就在六阿哥剃完头,询问她们个人意愿的时候,都和他申请出宫回家。现在六阿哥的身边儿就只有大宫女和教导麽麽。

六阿哥欣然接受了这个理由,四阿哥回过神来却是小眉头微皱。

太子二哥的说法和皇额娘告诉他的大不一样,皇额娘和他说,内务府是因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乱传太子二哥的消息不说,还试图窜托德嫔娘娘给六弟争取太子之位,只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一个胤祚的名儿。

“当年那些包衣世家被查出来的罪过很多,其中最大的几条,也是最让皇阿玛无法容忍的几条是,欺上瞒下、欺压百姓、贪污巨大。”

“在外头借着皇家的威风,横行乡里,欺压良民且不说,外面在打仗、老百姓流离失所、国库空虚、皇阿玛的私库更是没有一文钱,可是内务府包衣的几大世家却是穷极奢华,越制截留了很多御制珍宝。”

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些个罪名,此时再听他们的太子二哥细细的说起来,两位小阿哥还是都气的小胸脯起伏不停。

四阿哥眼露凶光,咬牙切齿, “这些胆大包天的奴才们,实在是可恨。”

自己做下这些儿天怒人怨的事儿,居然还打着皇家的旗号,不诛不足以平心头恨。

太子殿下对于四弟这个“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性子已经知之甚深,拍了拍他的小肩膀安慰安慰他,接着说道:“包衣世家之间世代联姻,德嫔娘娘的娘家,也是包衣世家,祖上还曾经做过御膳房大管事,当然也无法避免的被牵连进去。”

四阿哥和六阿哥一瞬间都低了头。虽然他们有些为乌雅家难过可惜,却也都明白的很。姻亲之间一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包衣之间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谁也不敢说乌雅家就是清白无辜。

罪名那么多,尤其是在国家那般艰难、朝野不稳的时候,朝廷当然是要做出明确的态度,对他们严惩不贷。

胤礽看到他们明白事理的表现,眼里流露出欣慰,“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德嫔娘娘本人和内务府的关系。”

四阿哥和六阿哥立马抬起头来,竖起耳朵倾听。这才是重点。他们都想弄清楚,德嫔娘娘到底有没有参与内务府的小动作。

胤礽伸手摸了摸六阿哥刚刚剃过头,青光一片的小脑袋,缓缓说道:“当年德嫔娘娘到底有没有动心思,孤也不确定。不过,有一点孤可以告诉你们。”

两个小阿哥刚刚因为失望微微耷拉下来的眼睛,听到“不过”两个字,立马又恢复神采,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他,用热切的目光催促着,太子二哥,别停顿。

胤礽却是不着急接着说,他已经看到魏忠领着宫人端着点心和奶-子茶慢慢的走过来,就直接发话,“我们去亭子里坐坐,你们先把奶-子茶喝了,润润口,再吃些点心垫垫胃。”

兄弟三人来到小亭子做好,一分钟后魏忠管事带着人也到了。四阿哥和五阿哥端起各自的小玻璃杯,仰起头,把温度正好的奶-子茶一口气喝完。

放下杯子后,小哥俩看到他们的太子二哥还在小口小口慢悠悠的喝着奶-子茶,只好在魏忠管事的照顾下,又迅速的用完了他们面前的这盘小点心。

终于喝完了他这杯奶-子茶的太子殿下,迎着弟弟们眼巴巴的小眼神,慢吞吞的说道:“据孤所知,德嫔娘娘当年之所以被选进后宫,和她的包衣出身并没有关系,皇阿玛所考虑的,应该是德嫔娘娘父亲的身份,威武将军当时乃是负责京城防守的将军之一。”

四阿哥知道他外公曾经的身份,但是六阿哥却是没有听人提起过,此时他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心里一震,按耐不住的问了出来,“太子二哥,威武将军真的很厉害?”

太子殿下想到康雍乾时期,乌雅家出来的军事人才,肯定的点头,“威武将军的军事才能很好,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乌雅家就算不因为你们被抬旗,也会因为军功被抬旗。”

四阿哥和六阿哥蓦地睁大眼睛。

这么说来,德嫔娘娘完全就是想岔了。她根本没有必要去接受内务府的示好或者帮助,只要她安分守己的待在后宫,等着外公或者乌雅家的后人建立军功出来,或者等着他们小哥俩长大了,就可以熬出来。

小哥俩对视一眼,又各自思索片刻,就发现,他们都很是认同太子二哥的这个说法。如果没有这档子事儿牵连,乌雅家将来因为他们被抬旗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如果抬旗是德嫔娘娘的心愿,等他们长大办差,自然会帮乌雅家,哪怕让他们拿功劳去和皇阿玛换这个请求也行。

胤礽发觉到他们松动的神色,继续安慰他们:“德嫔娘娘被内务府之事牵连,却没有被降位份,就是因为皇阿玛顾念着你们。而且,有皇贵妃和惠妃娘娘照顾着德嫔娘娘,她的生活方面你们都不要担心。”

四阿哥和五阿哥虽然脸上还有些黯然,却也乖乖点头。德嫔娘娘犯了糊涂就要接受惩罚。她位份还在,生活无忧,他们作为人子,应该知足。

“太子二哥,胤禛明白了。胤禛会好好孝顺皇额娘,也会好好孝顺德嫔娘娘。”

“太子二哥,胤祚也明白了。一样孝顺惠额娘和德嫔娘娘。”

可是太子殿下听见他们这般孝顺体贴的话,心里头颇觉欣慰的同时,却又忍不住担心起来,因为他想到历史上那位孝恭皇太后对待雍正皇帝的态度。

虽然现在德嫔娘娘的后半辈子,只能依靠这两个小阿哥,应该不会再发生历史上那样的事儿,对着四阿哥或者六阿哥冷言冷语的漠不关心,甚至以生母身份辖制他们。可他还是忍不住提点一下这俩个自己看护着长大的弟弟。

“四弟、六弟,血缘很重要,孝顺生母没错儿。可是太子二哥还是要多嘱咐你们一句,情意更重要。尤其是你,四弟,皇贵妃娘娘把你视若亲子,她又不像惠妃娘娘有大哥在身边,你作为她唯一的儿子,要牢记多多孝顺皇贵妃,明白吗?”

小哥俩齐齐点着小脑袋,大声回答:“胤禛/胤祚明白。”

四阿哥更是保证道:“太子二哥放心,胤禛一定好好孝顺皇额娘。”

胤礽瞅着他们脸上的真挚,稍稍放下心来,“明白就好。作为人子,无从选择出身,也无法评说老祖宗规定的易子而养的规矩,生恩和养恩,都只能乖乖接受。”

“你们如此,七阿哥、八阿哥,还有现在的十三阿哥也是如此,大阿哥和三阿哥还都是在宫外头长大,大家都一样,你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人子本分就行。不许听信那些不着边际的风言风语,知道吗?”

“胤禛/胤祚知道。”

兄弟三人又亲切知心的聊了小半天,一直到六阿哥的情绪完全恢复正常,他们才回到无逸斋一起午休。

这个事儿对于六阿哥就是翻篇儿了,胤礽也以为两位弟弟都“明白”、“知道”了。可是四阿哥终究不像六阿哥年幼易信,他一个下午都是在心里反复的琢磨着太子二哥和皇额娘告诉他的话,感觉自己明白了,却又不大明白,下学后回到南三所对着香喷喷的饭菜也没有胃口。